首页
>
康熙国策顾问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玩笑要有个限度 第二章 被古代人俘虏了 正文 第三章 第四章 忽悠领导 第五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第六章 时政建议 第七章 不懂规矩 第八章 小常识挑大梁 第九章 确山危机 第十一章 救县令 第十二章 拣到宝了 第十三章 摘帽了 第十四章 知识就是力量 第十五章 安家落户 第十六章 人民战争 第十七章 剿匪会议 第十八章 想当个小地主都不行 第十九章 防微杜渐 第二十章 礼学馆疯汉 第二十一章 初见康熙 第二十二章 说出不杀你的理由 第二十三章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第二十四章 秦先生大才 第二十五章 献策定计 第二十六章 除鳌拜 第二十七章 论功行赏 第二十八章 新鲜出炉的顾问 第二十九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 第三十章 各有算计 第三十一章 迎来送往 第三十二章 御赐门匾 第三十三章 开府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玩的就是心跳 第三十六章 日讲 第三十七章 康熙看打架 第三十八章 赌约 第三十九章 离京 第四十章 祸起“围墙” 第四十一章 备战 第四十二章 准备好了 第四十三章 大帐见驾 第四十四章 第一面白旗 第四十五章 群猪飞奔 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击 第四十六章 第二面白旗 第五十二章 耍赖 第五十一章 老谋深算 第五十章 意义和收获 第四十九章 第三面白旗 第四十八章 架桥 第四十七章 跟皇帝要账 第五十三章 皇帝当大媒 第五十四章 吴应熊的苦恼 第五十五章 秦有福大婚-1 第五十七章 秦府女当家 第五十六章 秦有福大婚-2 第五十八章 君臣对话 第五十九章 三家筹谋 第六十章 康熙的猜忌 第六十一章 变数 第六十二章 库房寻宝 第六十三章 回门 第六十四章 筹谋 第六十五章 边缘人 第六十六章 最牛的五品官 第六十七章 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 第六十八章 车间对话 第六十九章 标准化 第七十章研究辞职 第七十一章 秦有福请辞 第七十二章 连锁计划 第七十三章 出售产业 第七十四章 对抗 第七十五章秦有福的怪癖 第七十六章沼气应用 第七十七章 被岳父告了 第七十八章 秦府超市 第七十九章撤藩线路 第八十章 吴应熊回京 第八十一章 三藩起兵 第八十二章 和解的契机 第八十三章 没出息的老子 第八十四章 进宫见驾 第八十五章大清报业-1 第八十六章 大清报业-2 第八十七章 大清报业-3 VIP卷 请假条 第八十八章 舆论的威力 第八十九章刺杀-1 第九十章 刺杀—2 第九十一章刺杀-3 第九十二章刺杀-4 第九十三章寻死觅活 第九十四章 领兵出征 第九十五章 取道洪湖 第九十六章铁索拦江 第九十七章 御赐笔洗 第九十八章火烧藤甲兵 第九十九章 算计 第八十章 设计定策 第八十一章 想到一块去了 第一百零二章打擂台 第一百零三章战斗前夕 第一百零四章 杀郝连泽 第一百零五章 战局 第一百零六章 两军阵前 第一百零七章攻克咸宁 第一百零八章 打包送货 第一百零九章文庙 第一百一十章 意料之外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谁都害怕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岳阳城外 第一百一十四章钓鱼 第一百一十五章攻打岳阳-1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攻打岳阳-2 第一百一十七章 岳阳得胜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准备回京 第一百一十九章回京 第一百二十章 出大事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赌一把 第一百二十二章夜袭 军营 第一百二十三章歼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民同乐 第一百二十五章满汉一家 第一百二十六章平妻 第一百二十七章秦有福闹笑话 第一百二十八章秦有福傻眼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一百三十章 婚前的顾虑 第一百三十一章无力反抗 第一百三十二章 高手对局 第一百三十三章康府玉蓉 第一百三十四章白痴新郎 第一百三十五章占便宜 第一百三十六章军校-1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军校-2 第一百三十八章夫人联盟 第一百三十九章办学 第一百四十章 秦有福的道路 第一百四十一章新任校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忽悠康熙 第一百四十三章开学 告知并道歉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捅了马蜂窝 第一百四十五章奖罚分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苏亲王震怒 第一百四十七章风雨欲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未雨绸缪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蓉小产 第一百五十章朵蓝怀孕 第一百五十一章幌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切关注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可信其有 第一百五十四章 谋划倒秦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康熙检阅军校-1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府家宴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根冬青 第一百五十八章检阅前夜 第一百五十九章 伏笔 第一百六十章被弹劾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朝会正名 第一百六十二章急流勇退? 第一百六十三章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一百六十四章 玉蓉省亲 第一百六十五章损人不利己 第一百六十六章玉蓉之死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丁忧 第一百六十八章秦府离京 第一百六十九章海上战船 第一百七十章 诰命仪仗 第一百七十一章唱戏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我就是秦有福 第一百七十三章脱险记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台州县衙 第一百七十五章老谋深算姚启圣 第一百七十六章康熙也为难 第一百七十七章圣旨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 谈判-1 第一百七十九章谈判-2 第一百八十章 谈判-3 第一百八十一章 澎湖计划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打澎湖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胜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捷之后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 第一百八十六章招安台湾 第一百八十七章封赏 第一百八十八章狡兔三窟 第一百八十九章无心之举 第一百九十章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九十章大结局
《康熙国策顾问》
作者:布老虎吃人
更新时间:2024-01-17 04:27:58
字数:129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康熙国策顾问 !

    看女生小说去书客居

    ()

    第一百十章大结局

    第一百十章大结局

    “老爷,你还是躲开点,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BEn。(看小说请牢记.360118.)”看着在产房外面急得四下『乱』窜的秦有福,熊婉儿不得不出言相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秦有福的活动已经严重的妨碍了在产房里进进出出的下人了,当然了,不管再不方便,下人们自然是不敢说秦有福的,只能由熊婉儿来出这个头。

    “没事,没事,我会小心点的。”秦有福一点都没有觉悟,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动会对这些从康亲王府派来的、训练有素的下人们有什么影响。

    “什么叫没事?你没看别人都得躲着你走么?你放心,朵蓝妹妹没事的。再说了,这院里院外都按照你的要求严格消毒了,负责接生的御医也训练了不知道多少次破腹产的方法,万一有什么问题,肯定会全力以赴的,你就别在这转了。”熊婉儿一把拉住了差一点撞到了端水出来的夏荷身上的秦有福,再一次说服着。

    被熊婉儿这么一拉,秦有福也发现自己的确有些碍手碍脚了,于是犹豫了一会:“好,我坐在院了总成了?”

    其实为了朵蓝能顺利生下孩,不光秦府,就连康亲王府都动了起来,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康亲王甚至厚着脸皮从太医院请了御医,准备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充分了。秦有福这边也琢磨了不少办法,至于消毒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以防万一,秦有福甚至安排前来负责接生的太医直接为数十头母猪做了破腹产手术,虽然他也明白人是不能跟猪比的,但是要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说不得也得碰一碰运气。秦有福才不管那些太医能不能理解这个手段,至少他明白,破腹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手术,无非是注意消毒,另外注意缝合手段和麻醉,想想电影电视上说的那些传奇人物,在极端条件下甚至能在野外单独为自己进行破腹产,秦有福就不相信,他这里有良好的消毒措施和麻醉手段,御医又**完成了那么多例的母猪破腹产,只要到时候别碰上动脉血管,问题应该不大的。

    产房内,朵蓝喊得声嘶力竭的,御医此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凭多年的经验,御医当然知道朵蓝只不过是产前的阵痛,属于正常反应,应该能顺利生下孩的,但是这之前的准备确实让他着实有点受不了的感觉。御医当然明白,别看秦大人不是大夫,但是于医术一道也不是白给的,当初确山的疫病若不是秦有福想到的控制手段,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便是如今秦有福编撰的防疫手册已经成了朝廷标准防疫手段的标准之一。按说太医院的御医平时只是为宫里和京城那些够分量的人家服务,一般是不准许离开京城的。秦有福能通过康亲王不远万里把他弄到浙江,能力已经不用说了,问题是一到舟山,秦有福便安排御医每天为母猪做破腹产手术,还明确表示,万一朵蓝郡主生产的时候发生意外,他就得帮朵蓝郡主做破腹产,这要是放在早两年,御医是打死都不敢干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了状况除非是他不要命了,否则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横竖有秦有福在前面顶着,他的胆也大了许多。

    “当初我生凯旋的时候你也是这样的么?”熊婉儿不是妒忌,只是为了分一下秦有福的心。

    “你别说了,你生凯旋的时候我可是第一次当爸爸,别提多紧张了,哪有现在准备得这么齐全?”坐在院里的躺椅上,秦有福眼睛盯着产房的门口,嘴里回答着熊婉儿的问话。

    “那不就行了?再说连御医都来了,你还担心什么?”熊婉儿想着秦有福当初打算亲自为朵蓝接生的事就好笑,虽然她并不怀疑秦有福有这个本事,但是眼看着临到头来却不敢上前的秦有福,实在有些好笑。

    “哎呀,我这不是怕有什么意外么?再说了,就算来一百个御医又怎么样?要是真碰上难产,这些御医的手段估计还不如我。”秦有福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天天都跟着御医拿母猪练破腹产呢。

    “嘘!”熊婉儿可不比秦有福,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候,她可说不出这么不吉利的话来。“别『乱』说话,谁都知道你能干好了?你还是好好想一想该给孩起什么名字。”

    熊婉儿话音未落,产房里传出了婴儿洪亮的啼哭声。

    “恭喜秦大人,朵蓝郡主给您添了一个小公。”仿佛知道秦有福正摩拳擦掌的打算闯进产房一样,接生婆脸上笑开了花一般堵在了产房门口报着喜,毕竟是有经验的人了,她当然明白秦有福此时的心情。

    “好好好,秦二,快,快给赏钱!”秦有福高兴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连忙吩咐着秦二。

    “不着急秦大人,小的还得进去服侍着郡主,一会再出来领赏。”接生婆当然有经验,她心里有数,着赏钱横竖是跑不了的,现在要是变现得太市侩,说不定赏钱会少上不少,再说了,产房里还没有收拾完,她不过是担心秦有福着急,这才出来告知一声。

    ……

    御医领了赏钱以后,秦府的香案也摆好了。因为秦有福屡立功绩,平台之后康熙已经下了圣旨,朵蓝生下的第一个孩若是男孩则封为贝,若是女孩则封为县主,但是那个时候孩还没生下来,当然是不能行的,毕竟这里面有不少的手续,是要备案的。这次御医来帮朵蓝接生,随『性』的小太监身上就带了两份圣旨,主要是不知道朵蓝生的是男是女,现在还在生下来了,圣旨也就可以宣读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清皇家国策顾问秦有福一心为国,屡立奇功,先有……又有……再有……特封朵蓝郡主所出、大清皇家国策顾问秦有福之第二为舟山贝勒,以示皇恩,钦此!”小太监打开了早就做好了记号的圣旨,摇头摆脑的背完以后,双手将圣旨一合,递给了秦有福。

    按理来说秦有福是该跟朵蓝一起接旨的,现在朵蓝刚刚生完了孩,只能由熊婉儿代领,到也不算逾制。不过这圣旨的内容却让两个人吃了一惊,毕竟朵蓝的这个孩要封的爵位是都知道,可是谁也没想到,临到头来却因为秦有福将确山的良田换了舟山的滩涂一事帮了康熙的大忙,投桃李报,朵蓝生下的这个孩的爵位却升了一等,别看只是升了这一等,秦有福的地位却生生拔高了好大的一截,要知道,按照大清的规矩,只有封了王的才能在自己的孩当选一个请封贝勒或郡主,按说连朵蓝这个郡主都有些不合规矩,现在连朵蓝的孩都封了贝勒,这么算起来,秦府将来的爵位可就不得了了,几乎可以比肩亲王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秦有福和熊婉儿虽然有些『迷』糊,但是不妨碍他们按规矩完成仪式,接过了圣旨以后,秦有福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会变成了天大的功劳,只是不知道康熙为什么那么看重自己确山的那点地。

    “刘公公,你可知道皇上为什么会对我拿确山的那点地换舟山的地进行褒奖?”给完了赏钱,秦有福问刘公公。

    别看刘公公到浙江秦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在圣旨没有宣读以前,尽管他明白圣旨的内容,却也是不敢提前说出来的,现在圣旨已经读过了,问题就不大了。估计康熙也考虑到秦有福心里怕是有些疑问,所以特意派出了秦有福比较熟悉的刘公公来宣旨。

    “秦大人有所不知,您将确山的良田换了舟山的滩涂这件事这些天在朝里可是惹出了大动静了,皇上在早朝上说了,您秦大人这是惦记着国库空虚,又想不出什么帮补一下的法,这才变着法的想出了这么一个良田换滩涂的招来,表面上是换地,实际上是拿出自己的银孝敬皇上的。那天的早朝可热闹了,众位王公大臣当场捐出了几百万两银和几百万亩的良田,这些年用兵亏空的银基本上算是补上了,皇上不知道多开心。我来的时候皇上还吩咐我,让我告诉秦大人,说您干的这些个事皇上都记在心里,这次您是受委屈了,但是皇上对您的功劳都记住了,等丁忧以后,皇上还是要重用您的。”这些事刘公公都憋在心里好几天了,现在总算是能说出来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太监都是不认识字的,但是他们必须负责传旨的工作,所以只能提前将圣旨背下来,但是有的圣旨只能在特定的时候才能宣读(比方说朵蓝生出孩以后),要是在这之前透『露』出去了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也挺难受,现在传旨的工作完成了,刘公公也算完成工作了。

    秦有福千算万算,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不过是为了换一个能逃跑的地方,据然让康熙这么感动,这运气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毕竟是现代人,秦有福当然明白,土地固然重要,但是要想发财,光凭土地上的那点产出是永远比不上商业的收益的,当初在确山买下那么多的土地无非是经商无门,再说了,当时商人的地位很低,远远比不上地主,为了自己的前途,秦有福只有选择当地主,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秦有福当上了大清皇家顾问,不用担心什么商人的身份,况且秦福超市的运营模式良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覆盖了开来,确山的那些土地已经成了鸡肋了,秦有福巴不得能丢掉,现在不但换来了舟山岛,还给自己的儿换来个舟山贝勒的爵位,当真是物有所值,只是想想那些被康熙『逼』得不得不捐献出银和土地的王公大臣来说,秦有福这会可算是得罪人得罪得海了去了。

    “皇上真是太体恤臣下了,我们当臣的,但凡有点良心,当然得时刻想着为皇上分忧。不过我可没想到我的这点孝心没能瞒得过皇上的火眼金睛,倒是连累了大家都跟着我破财了。”秦有福当然明白,他跟刘公公的这番话是要传到康熙耳朵里的,至于表面上他还得写谢恩的折,自然不能说什么连累别人的话,否则可就真要热麻烦了。

    ……

    秦有福当然不愿意热麻烦,可是并不表示他不会惹麻烦。先不说当初他在京城里得罪得那些人恨他恨得要命,要不是为了这个,秦有福也不至于要丁忧离京,就说这次的事情,秦有福算是把全大清的官员都给得罪完了。别看康熙没有要求所有的官员都捐钱捐地,可是上行下效本来就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再说了,能站在金銮殿上的就那么几个朝廷大员,就算是家底再厚,要他们几个就拿出那么大一笔钱是不可能的,当然是回到自己管辖的地方一传达,于是一级压一级,结果就变成了全天下的官员都捐钱捐地的。秦有福是始作俑者,当然让全天下的官员都不满意,就连熊赐履和康亲王都心里不舒服,不过两个人都不会说出来罢了。

    只是稍微一打听,秦有福就明白了他这次换地的后果。别看康熙给了一个舟山贝勒的爵位,可是相对于秦有福要承受的风险来说,简直是……。

    秦有福之所以要换来舟山的地方,为的就是以防万一,现在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当然是小心又小心。好在家里有好几个爵位,按照规定是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护卫能力的,秦有福毕竟是当过军校校长的人,平时也接触过不少武将,于是招呼一声,马上就有了一帮护院打手之类的,当然了,这些人对外都叫侍卫。

    有刘国轩的帮忙,加上秦有福又舍得花钱,码头的建设进行得很快,很快,秦有福便拥有了自己的码头和船坞。要说船坞这东西在当时还是个新鲜玩意,平时大家造的船都不大,所以也用不上,秦有福可不一样,他一开始就没打算造小船,所以必须有船坞。为了造船的事儿,秦有福不得不从皇家科找来了一帮下属,帮他打理造船的事情。

    ……

    这一年,葛尔丹造反,整个草原闹得不可开交,康熙勃然大怒,御驾亲征葛尔丹,皇太监国。秦有福当然明白,康熙要是还在北京,那些王公大臣是不敢动他,可是康熙只要离开北京,事情就难说了,为了登上皇位,康熙的几个儿早就闹腾得厉害,谁也说不上会有什么结果。

    家里人一番商量以后,秦有福全家登上了他建造的铁肋木壳包铁皮的大船,派人给康熙送了一份折以后,秦有福一家离开了舟山而去。

    康熙接到折的时候正是他头疼的时候。葛尔丹的实力没有办法跟康熙相抗衡,毕竟康熙的军队基本上实现了火器化,但是葛尔丹也不是笨蛋,既然正面对抗打不过,他就开始跟康熙打起了游击战。毕竟是几十万大军压境,后勤补给的压力非常大,葛尔丹很快就发现了康熙的短脚,派出骑兵不停的『骚』扰康熙的后勤部队,一时间康熙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就在这个时候,秦有福的奏折到了。

    秦有福在奏折里告知康熙,自己到大清多年,实在放心不下留在澳大利亚的族人,所以不告而别,带着一家人漂洋过海远赴澳大利亚,还请康熙原谅。在奏折,秦有福提醒康熙,一定要注意京城里的动静,防备有人趁机搞名堂,另外要多储备粮食,而且要分开储存,防备葛尔丹切断了粮道,也预防后勤方面受某些人的授意用各种借口断绝了补给,当然了,秦有福也提醒康熙注意防疫,小心得病,并且告诉康熙,用不了多久他会给康熙送一些治疗疟疾的金鸡纳霜和种来,这样不但可以治疗疟疾,也可以在南方地区种植一些,算是为原留下一味良『药』。

    秦有福的出走让康熙很是意外,不过也算合情合理,毕竟秦有福本就是海外归来的,当初秦有福建造大船的时候,康熙就想到了这一天,只是那个时候为了秦有福的安全实在没有办法将他招回京城,也就听之任之。康熙觉得,既然秦有福想回家看一看就回家看一看,说不定哪一天秦有福就在海外帮大清打下一片天地来,为了这个,康熙没少明里暗里的给秦有福配备人手和装备。康熙明白,别看秦有福有些市侩,但总还是有心的,至少不会做出什么对大清不利的事情来。

    对于秦有福的奏折康熙虽然有些疑问,但是却提高了警惕,不但大量储备了粮草,也加强了对京城的监视和掌握,最关键的,康熙将大清皇家军校和全火器营都交给康亲王和熊赐履,让他们共同负责,这样一来,即使京城发生什么变化,康亲王和熊赐履也能够迅速控制局面,保证京师的安全。

    秦有福派人从东南亚将金鸡纳霜送到漠北的时候,康熙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秦有福反复交代让康熙小心防疫。这个时候,康熙的大军几乎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疟疾,整个部队只能被动防守,根本谈不上什么主动出击了。

    毕竟在没有金鸡纳霜之前疟疾的死亡率很高,皇太为了以防万一,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康熙本来以为自己是活不了了,所以也就听之任之,可是秦有福的『药』一送到,康熙顿时变得火冒三丈起来,在他看来,秦有福是早就洞察先机,知道皇太早就有了不臣之心,这才反复交代让自己多加小心。

    康熙留了一个心眼,他知道,葛尔丹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所以得到了秦有福送来的『药』物以后,康熙并没有声张,只是悄悄的将『药』物分发了下去,并且做好了打伏击的准备。葛尔丹果然耐不住『性』,当他得知了大清军正疫病慢摇的情况后,便召集了大批的人马,打算趁机一举击败康熙。葛尔丹怎么知道康熙早就做好了准备,正拉开大网等他上钩。于是一场硬仗打下来,葛尔丹算是完了,康熙等不得看完最后的结局,带着部分人满快马加鞭赶回了京城。

    皇太当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正等着康熙死了以后继位登基呢,哪知道一觉醒来,整个京城已经被康亲王和熊赐履带着大清皇家军校的学员和全火器营的人完全控制了起来。知道事情不妙的皇太只有老老实实的跟康熙认错,可惜康熙又怎么会原谅他?结果当了将近三十年的皇太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太,住进了冷宫。

    至于秦有福的消息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从秦有福离开京城以后,康熙就再也没有任命过新的大清皇家国策顾问,这个职位仿佛一直在给秦有福留着

    ……

    本书至此全部结束。

    <b><b>

    ()I640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