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科玉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1、生路(求收藏) 2、进府 3、打听 4、会面 5、夜班 6、高中 7、符咒(跪求收藏) 8、惨案(收藏100加更) 9、故人 10、接风(求收藏) 11、花房(求收藏) 12、艳尸 13、套话 14、家宴 15、背叛(二更) 16、陷害(求推荐票) 17、解释 18、出卖 19 、造化(求推荐) 20、门锁(二更) 21、放血 22、分析 23、夫妻 24、香炉(400收藏) 25、惊风 26、退烧 27、献粥(500收藏) 28、求情 29、苏醒 30、命格 31、内斗 32、下跪 33、河灯 34、火漆 35、打脸 36、翻脸 37、萧墙 38、银钗 39、妯娌 40、撒泼(600收加更) 41、避雨 42、怀疑(700收加更) 43、打听 44、起疑(800收加更) 45、未遂 46、心愿 47、灵机 48、交心 49、坦白 50、仇恨 51、扇风 52、救人(求首订) 53、玄音(900收加更) 54、长安(三更) 55、嚣张 56、跋扈(二更) 57、公主 58、分歧(二更) 59、长子 60、劝说(二更) 61、武家 62、刁钻 63、后续 64、接旨(二更) 65、冷遇 66、新居(二更) 67、小船 68、规矩(二更) 69、太子 70、嘉奖(二更) 71、团聚 72、不满 73、教席 74、门槛(二更) 75、选秀 76、嫉妒(二更) 77、雕虫 78、小计(二更) 79、宣帝 80、娇娥(二更) 81、窥视 82、羡慕(二更) 83、吐血 84、牵连(二更) 85、寻因 86、矛头 87、美人 88、托付(二更) 89、挖掘 90、梨汁(二更) 91、新差 92、求医(二更) 93、探视 94、静园 95、中间 96、渔翁(二更) 97、维护 98、双喜 99、赏罚 100、明哲 101、保身(二更) 102、机会 103、诬陷 104、被捉 105、妥协 106、面圣 107、人选 108、制衡 109、闺学 110、芸香 111、吃瘪 112、遇袭 113、重伤 114、疗伤 115、更险 116、身陷 117、奏折 118、婚姻 119、搜寻 120、落胎 121、喜事 122、反应 123、皇后 124、书斋 125、破解 126、碧柔 127、不留 128、不明 129、搭救 130、福分 131、细针 132、无妄 133、大结局(尘埃落定)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133、大结局(尘埃落定)
《金科玉律》
作者:夜雨惊荷
更新时间:2024-01-20 13:49:55
字数:100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金科玉律 !

    皇后从没像今天这样郑重严肃的看向过儿子,在她的记忆力,太子胆小懦弱,容易受人摆布。太子还小的时候,皇后为这个不知多犯愁,然而等她渐渐地从皇上那里攫取到了一定的权利时,皇后反而暗自中纵容了这种怯弱。

    皇上总会走在她的前头,历史上也不知道多少位太后娘娘垂帘听政过,并不只差她这一个。

    与性格暴戾,难以顺从的储君相比,胆小的更适合皇后去掌控。

    但今时今日,太子接下来的话,叫皇后五雷轰顶,不敢相信这人就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亲儿子。

    “儿臣恳请父皇准儿臣辞去太子之位,儿臣在其位却无作为,有愧大雍朝历代先祖,有愧列祖列宗!”

    “你住口!”皇后急忙看向宣帝:“陛下,这孩子一定是糊涂了,您千万不要听他的胡言乱语。”

    宣帝沉默不言,安安静静的听着儿子的解释,对皇后的急恼丝毫不予理会。

    皇后见此情况,连带着对太子也恨了起来,说话骤然间尖酸刻薄起来:“你知道为了叫你坐上太子的位置,当年母后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位置不是你一个人的,你要想想母后多年来的含辛茹苦!太子说什么愧对列祖列宗,真真是可笑之极,你行的端做的正,有什好愧疚的?难道就因为孝义亲王不发一兵之力,白白捞到这莫名其妙的战功,你就受不得,也做不得太子了?哼,这话说出去,满朝文武不会有一人说你太子胸怀宽旷,只会唾骂你无能怯懦。连母后都要为你蒙羞......”

    太子默然良久,就在皇后以为儿子会改变心意的时候,他忽然又开口道:

    “母后说这些儿臣都明白,儿臣只是觉得,太子的位置原就该属于文皇兄,是我窃取来,白白做了这些年!”

    话音才落,皇后的一巴掌便腾空抽来。

    太子明明感到掌风就在耳边,下意识紧闭双眼,可等待良久,却从不见痛处在脸上袭来。

    他诧异的一睁眼,就见父皇抿着双唇,面无表情的攥住母后的手腕,二人正在僵持状态中。

    “父皇......”

    宣帝用力将皇后甩在一遍,全没顾忌皇后腹中的胎儿。

    皇后被闪了个踉跄,勉强站稳,不敢置信的盯着皇上:“陛下......”

    “太子,今日的话你可想好了?若朕真的免去了你太子之位,你不会后悔?”

    话一出,皇后打了个晃儿,瘫在地上不能自已。

    她了解皇上的性子,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心里就一定是有了主意。

    皇后满心期盼的看向儿子,希望太子能在最后迷途知返,收回刚才的话。

    可她看到的,却只是太子轻微的冲宣帝颔首。

    郑离远远的躲着,一声不敢吭,觉得自己今日能不能走出内殿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皇后歇斯底里的狂笑,头上的珠钗随着她的动作在不断摇曳:“陛下,这就是你期望看到的是不是?我们娘俩儿主动为孝义亲王腾地方,现在是东宫的宝座,接下来臣妾的皇后之位,是不是也要拱手相让?”

    宣帝冷冷的看了她半晌:“文儿是个有分寸的孩子,朕相信,他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是啊!在万岁眼中,孝义亲王比这些儿子加起来还强百倍。可恨臣妾没那个本事,加上肚子里这个,还不能换来万岁的怜惜。”

    “皇后不用说这些刻薄的话。”宣帝道:“当年如果不是你,元后不会死,文儿更不用避难躲出宫落发为僧,太子今日所做,未尝没有替你还债的意义在其中。”

    皇后脸色骤变:“皇上,你这是在说什么呀!臣妾冤枉!”

    “朕说的是实话。你真的以为元后的死,朕没有半分察觉?这些年,朕一直念着旧情,不肯将你的罪行公布于众。朕过去曾真心希望太子帮朕管理这个国家,可现在看来,太子做个亲王尚可,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夷,除文儿能为朕分忧,这些皇子中再难找出得力之人。”

    皇后急道:“皇上怎么就断定臣妾肚子里这个无法替陛下分忧?您要罢黜太子无妨,可臣妾恳请陛下立臣妾腹中子为太子,安抚朝臣百官之心。”

    宣帝冷笑:“安抚?百官?皇子年幼,难道皇后对垂帘听政仍旧念念不忘?朕今日就告诉你,朕要为过去错误的行为负责,皇后也是如此!”

    他正要高声叫喊大太监安盛,却见郑离躲在一旁,遂改了口:“郑书女,你来拟旨!”

    郑离躲不过去,只好躬身答应,从不远处的桌案上取来执笔。

    “太子敦厚纯善,然能力平平,自知无法担起东宫重任,愿请辞让贤。今朕应许,罢黜太子东宫之位,加封其为常山亲王,封地百邑,世代罔袭,享亲王之号。”

    郑离的笔尖顿了几次,勉强写完了这份奏折。

    太子虽然失去了最尊贵的称号,但皇帝替他和他的子孙保住了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一次,皇后再也撑不住,彻底昏厥了过去。

    殿外太后等人听见皇后失去意识前的最后尖叫,忙进来查看。郑离双手捧着诏书,太后一眼便瞧见了这个,夺手抢下,从头到尾读过后,大吃一惊:

    “陛下真下了这个决心?”

    “儿臣年轻时不听母后劝阻,害了元后,害了文儿,如今不能叫这个女人再害了我大雍江山。”

    太后欣慰道:“你还不算糊涂,哀家见了这样明白,也不枉辛辛苦苦保护了文儿许多年。”

    想到年轻时候自己对太后的怀疑,宣帝不禁暗自惭愧。

    圣旨一下,满朝哗然,彭晏等纷纷上书请皇帝三思,但这些奏折都被驳斥了回来。加上西北战况明朗,上官家族长之子与孝义亲王结为异姓兄弟,更将唯一的同母亲妹妹送进长安联姻。

    渠勒不甘落后,誓要和孝义亲王缔结姻亲之好,将本国公主嫁给殿下为侧妃。

    西部边陲十几个小部落纷纷投诚,愿年年朝贺,岁岁进贡。

    彭晏等暗自联络皇后,但宫中消息闭塞,只听说皇后被幽禁在了丹霞宫待产,皇上不准任何人见她。

    娘娘身边的大太监徐云因侍奉不周,万岁爷赏了他五十大棍,没等打到一半儿,这个嚣张了十几年,在菊花中也算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就凄凄惨惨的去了。

    据说,最后只用了一张席子草草的裹挟了,被丢去了乱坟岗,末了,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这些年来,孝义亲王对元后的死耿耿于怀,培养出他自己的势力后,一直在暗中查访元后死亡的真相。阴差阳错,被孝义亲王研究出来的解药,反而成了救常山亲王的稻草。

    常山亲王解毒后,很快从东宫搬了出来,他在这个宫殿住了十几年,度过了人生中童年与少年时光,可走的时候,只抬了三四个箱子,东西少的可怜。

    太子良娣柳宛筠封了常山王妃,岳三娘成了侧妃。

    常山亲王的心上人静园姑娘一场大病,悄无声息的去了,连尸首都没有,她身边的冯妈妈更是不见踪影。

    年底将至,宣帝为安抚皇亲国戚,大肆封赏了一批晚辈。各家欢喜异常,对皇帝越发忠心耿耿。

    武贵妃出来主持大局,雁妃娘娘养好了身子,皇上体恤她丧子之痛,进后宫十次,四次都是歇在栖鸾殿。武贵妃一改过去的醋意,不酸不恼,反而用心照顾怀孕中的余婕妤,待洛妃、蜜妃等也十分友善。

    年下家宴上,皇后依旧没有出席,可丝毫不影响皇帝的好心情。朝中喜事连连,辽北旱情得到缓解,百姓返乡,这个年风调雨顺,和去年截然不同。

    许久不露面的锦婕妤趁着宣帝心情大好,请旨想收郑离为义女。

    雁妃等人一开始都觉得锦婕妤这是异想天开,说了没头没脑的混话,只有武贵妃隐隐约约明白了些什么。

    宣帝的答复惊呆了一干人。

    郑离一夜之间,从小小的锦川县令庶女,变成了锦婕妤的义女。虽然不曾有名号,但好歹也抬高了身份。

    襄阳王府忙请旨求婚,万岁爷大笔一挥,亲自指了个黄道吉日,就定在年后五月。

    武贵妃自从复宠后,变化极大,对郑离这个“远亲”也甚是友善。听说她想接槐嬷嬷出宫养老,二话不说便允了,还有小宫女花镜,也跟着郑离出宫去过安稳日子。

    至于花缘,听说有人在嬉春殿看见过她,那里是供养先帝太妃的地方,和冷宫也没什么分别。

    襄阳王府的三少爷借着给太后请安的理由,时常进宫。太后只一见他就要调侃郑离,郑离就算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也难免要脸红。反而是三少爷,脸皮子厚的紧,说话又讨太后喜欢。太后爱屋及乌,郑离在明瑟殿的日子越发的顺当。

    三少爷是个有心的人,他接回了郑译,将小家伙养在襄阳王府,世子妃可怜郑译的身世,待这孩子视如己出。郑译依旧不能开口说话,但世子偶然见了这家伙,说他是难得的练武材料。

    三少爷时时带来宫外消息,两个人的感情也一日千里。

    四月,郑离带着槐嬷嬷和花镜出宫,被岳家接回了青龙坊。房氏的肚子大的惊人,大夫都说是个双胞胎,弄不好还可能是一儿一女。

    房氏也算苦尽甘来,知道郑译找到了,这才破涕为笑。当初丢了孩子,房氏几乎没小产,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勉强能下地。

    郑离心中愧疚,连忙编了个故事瞒过了大伯母。

    原来太子被黜免,彭晏等都受到了牵连,皇后嫡系也人人自危,岳云却靠着那一次焰火的功劳,早受到宣帝器重。

    回返青州之后,岳云在当地办了几件大有作为的体面事,皇上从奏折上得知,对岳云大加赞赏。

    他便成了少数没被皇后牵连的人之一。

    如今郑离即将加入襄阳王府,岳家乐得卖这个好,所以将郑离接回大房这边,只准备将青龙坊做出嫁的娘家。

    五月,襄阳王府下聘抬聘礼,丰厚的聘礼叫街上的百姓啧啧称赞。岳家帮衬的陪嫁更是不同凡俗,武贵妃家不甘落后,也帮着准备了四抬,都是名贵的珠宝首饰,金银细软。

    再有锦婕妤的贴补,洛妃娘娘等人的赏赐,郑离的陪嫁丝毫不逊色于襄阳王府的聘礼。

    这日一早,槐嬷嬷穿着棕红色的喜服,吆喝着院子里一干小丫头,花镜、芬儿、翠儿三人忙的脚不点地,屋内院中的来回跑动。房氏挺着大肚子,指挥着喜婆尽心给郑离上妆。

    少女的皮肤本就娇嫩,经过胭脂点缀,更觉如五月的阳光般明媚。大红色的龙凤褂裙上绣满了富贵吉祥的牡丹做花边。

    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一生只得一次这样的吉服。

    她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槐嬷嬷亲手挽了郑离的发髻,举起铜镜,轻笑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房氏笑眯眯的跟着点头,花缘、芬儿、翠儿等嘴角咧着,小小的闺房中透着无限幸福。

    忽然,门外爆竹声想起。

    “大奶奶,姑爷接亲的轿子到胡同门口了!”

    喜婆忙将红彤彤的盖头蒙上,郑离一手挽着房氏,一手扶着槐嬷嬷,身后三个小姑娘有条不紊的跟着。

    这一脚踏出去,俨然崭新的人生。

    郑离即将和过去作别,等待她的,必定是新的旅程。

    她相信,她会活出自己的味道,因为......

    幸福就在眼前,近在咫尺!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