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楔子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1章 段九 第2章 纨绔 第3章 断袖 第4章 齐王 第5章 禁足 第6章 十年 第7章 宫宴 第8章 往事 第9章 前尘 第10章 亲疏 第11章 沉香 第12章 翊王 第13章 元淳 第14章 阳春 第15章 佞幸 第16章 暗涌 第17章 渐变 第18章 恩科 第19章 栽赃 第20章 浴火 第21章 点将 第22章 苦心 第23章 劫持 第24章 搜查 第25章 深入 第26章 刺杀 第27章 虎穴 第28章 苏醒 第29章 卒天 第30章 焰火 第31章 归京 第32章 盘查 第33章 形势 第34章 立储 第35章 逼宫 第36章 暴毙 第37章 清洗 第38章 身世 第39章 父亲 第40章 驾崩 第41章 承庆 第42章 帝师 第43章 行宫 第44章 粉墨 第45章 纵火 第46章 捧杀 第47章 挑拨 第48章 山河 第49章 选秀【脑洞产物慎买】 第50章 暴雨 第51章 入瓮 第52章 罢官 第53章 祭天 第54章 垂危 第55章 檀香 第56章 番外一 第57章 铡刀 第58章 秀女 第59章 去意 第60章 大婚 第61章 婚夜 第62章 路途 第63章 推波 第64章 助澜 第65章 端倪 第66章 边境 第67章 宫斗 第68章 十九 第69章 五石 第70章 突袭 第71章 凯旋 第72章 晚宴 第73章 作孽 第74章 软禁 第75章 孤岛 第76章 凰泪 第77章 番外二 第78章 偏爱 第79章 惊梦 第80章 剖白 第81章 迁居 第82章 碧合 第83章 皇储 第84章 因果 第85章 归依 第86章 林场 第87章 樱宁 第88章 【别看】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3章 劫持
《摄政王》
作者:字字锦
更新时间:2024-01-16 14:24:14
字数:778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摄政王 !

    二十万的大军前前后后跋涉了将近一月有余,终于堪堪到了边境,雁翎关已经遥遥在望。

    边关是和京都远远不同的风景。这是大开大阖的辽阔壮丽——连绵不绝的苍莽山脉,霞光万丈的金色夕阳,在头顶盘旋唳叫的苍鹰,以及深夜里偶尔一晃而过的幽绿色的眼睛,都明明白白地告诉玄澜:这里是边关。

    不同于京都里的九重城阙,这里,只有九重云天。

    以及……狼性。

    很久以后,这位大夏朝权柄最重的男人指着地图上的雁翎关对他的老师说:“朕在这里学会了狼性——如若还是十岁之前那个在京都养尊处优的小皇孙,朕断然活不到今日。”

    “也断然……抢不到阿舜。”

    雁翎城是边关重镇,也是方圆百里之内最为富庶繁华的城池。城西驻军十万,更何况还有雁西候坐镇,没有人觉得雁翎城会失守,所以当雁西军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候命,朝廷增派的二十万兵马也离关隘只有不足三天路程的时候,城内的居民仍旧该吃吃该喝喝,贵族们也仍旧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长城之上燃起了狼烟。

    太子段祈昭看着远方冲天而起的狼烟,挥手下令:“全速行军!”

    二十万的大军驻扎进了军营,太子一行人被匆匆请到了雁西候府。

    “如何?”太子问道:“孤前几日见城墙燃起狼烟?可是犬戎人有什么异动?”

    雁西候一脸凝重道:“三日前外出巡游的一股千人小队被灭,无一生还。”

    “千人小队无一生还?”太子脸色变了。

    “是。”雁西候道:“怕是遭遇了不下于其十倍的兵力。”

    雁西候沉重道:“犬戎人兵强马壮,大战恐怕不日在即,还请殿下早做作准备。”

    雁西军上下都如绷紧了的弦,紧盯着每一点风吹草动,只待战鼓敲响便能立即出战。

    但犬戎人似乎并无短期内攻城的打算,他们只是在不停的四处劫掠,然后截杀雁西军外出巡游的小队。

    将领们几乎日夜宿在军营,雁西候府来来往往的,几乎都是领命而去的将领。

    城门口数日前就只进不出,城内更是早早就实行了宵禁。

    整个雁西城气氛都凝重起来,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风雨欲来的味道。

    而在此时,城南,倒是显得稍稍有那么不同。

    之前因为犬戎人一直在劫掠周边的村镇,所以雁翎城的知府已经把周边村镇尚存的人口都撤回来了,统一安置在城南,倒是有点像发生天灾之时的避难所了。实际上也确实差不多了,这些尚存的百姓十有*都是老人和小孩,家里的顶梁柱都被犬戎人杀死了,他们虽然被接进城内,但生存都是个问题。战乱算是*,唯一比天灾好的便是,活着的人中不会有大片大片的瘟疫肆虐。

    近日倒是有不少城中的富户过来施粥,这些老人小孩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了些。知府让人临时搭了一些草棚给他们居住,虽说也不能遮多少风挡多少雨,但多多少少是个心理安慰。

    祈舜知道后便带着玄澜日日过来施粥。他这个监军其实是个摆设,他和太子本来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皇帝安排他来当这个监军,本就存了让太子好办事的心思。而太子虽说是三军主帅代驾亲征,但更多的起到的是振奋军心的作用,在具体的策略战法上也还是要听雁西候的。

    他也不会白白浪费这次招揽人心的机会,他比所有人都清楚这次代驾亲征对他而言的意义。

    白日里他就去城西,跟着普通的军士一起操练;而众将领议事商定战略的时候,他虽然坐在最上首,但并不徒乱干涉指手画脚,只是静静的听着,等着众人商讨出个结果来,有疑惑的更是丝毫没有架子的直接询问。

    如此下来大半个月,军营里自下而上,人心都快被他收全了。

    全军上下都信服他,他才不会被人供着成了摆设。那些高阶的将官回家后都得和自己的夫人说上两句,赞他不愧是在太子之位上坐了二十几年的人物,轻轻松松就被人心都给收拢齐了,端的是好手段。

    收服人心的事不知太子在做……祈舜也在做。

    他这个监军一直就没干过监军该干的事,到了雁翎城后,初初了解了情况,他就带着他大哥两儿子,跑到城西给那些老人小孩施粥去了。

    第一天布粥的时候,玄澜就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有些长得比他还要高,但是面黄肌瘦只靠一副骨架撑着;有些两颊都凹下去,整日里精神恍惚连布粥的时辰都能忘,拿了粥就坐在石阶上发呆,他找人问了才知道这是全家都死在了犬戎蛮子手上,就剩他一个了;还有些倒是凶狠,小小年纪能够拿着木棍不停的脸,眼睛里都是仇恨的光;更多的都是拿到一碗粥然后小心翼翼的护着,一滴都不肯洒出来,仔细吹凉了然后再喂相依为命的老人喝下的孩子。

    玄澜整天都一言不发,情绪看起来很是低落。

    祈舜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一趟带人来是来对了的。

    玄澜抿着嘴说:“阿舜,我不知道……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

    从未如此强烈的直面,最底层的最挣扎与最困苦。

    祈舜笑着安慰他:“所以你皇爷爷才让你出来见识一番啊……从京都到雁翎,跨越了千山万水,可不是让你来看风景的”

    “你确实要看得到那些不在明面上的阴暗斗争,权谋倾轧……但你更加要看见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没有他们,就没有皇室,就没有你。”

    “玄澜,你生在皇室,是你的幸运。”祈舜看着他的眼睛说:“但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身为皇室子弟,更加要心怀苍生,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子民。”

    是的,他们都会是你的子民。你未来必定会执掌这一方皇朝,所以要从现在就培养你,让你心中装下天下苍生。

    我不过异世一缕幽魂,大道小义,无愧于心罢。

    大半个月布粥布下来,雁翎城内大大小小的人物也都知道了,翊王带着两个皇孙在城西布粥。

    众人都赞王爷仁厚,皇孙心善。皇室在这些人心中的印象一下就清晰起来,甚至有着皇子皇孙们珠玉在前,家境殷实富有余粮的诸多府邸都纷纷开仓布粥。。

    如此一来,祈舜和玄澜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

    这一日,祈舜和玄澜仍旧在施粥点布粥。人群中却悄悄混进了几个身材健硕但是穿着朴素的年轻人。他们对着布粥的几家人指指点点,好像在评判他们穿的衣裳。没有人知道,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唯一一个站着布粥也是身份最尊贵的孩子。

    “就是那小子,没错!”

    “听说他是那皇帝老儿最疼的孙子?正好掳了他去,让皇帝老儿好好伤心伤心。”

    “不知道王子殿下会有多少赏赐发下来……啧啧,准备一下,落日时分动手!”

    马壕三人是犬戎王部早就安□□雁西城的细作,他们已经在雁翎城潜伏了两年,但因为雁西候的存在,整个雁翎城都如铁桶一般,风雨不透,他们始终只能在城中的一家马车行做苦力。

    本以为不知道要熬多久才有出头之日,谁想前几日突然收到沙恩王子的传信,让他们配合雁西候府内的内应去劫持一个孩子,

    他们经过一番打听,才知晓,他们要劫持的这个孩子,竟然是当今皇室的嫡长孙。

    乖乖,这事儿要是做成了,算大功一件吧。

    他们之前还奇怪呢,明明王部粮草充足兵马强壮,为何迟迟不攻城,原来打的是这个算盘。

    小皇孙在城西布粥时,身边有诸多护卫,众目睽睽之下把人劫走难度太大,所以,他们选择了玄澜回到侯府的时候再动手。

    时间定在落日时分,这也是正好快关城门的时候。他们盘算着,趁着最后一批把人送出去,雁西候府就算反应过来也没有用了,城外就有沙恩王子的亲卫军接应。

    而在雁西候府的那位同僚,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逃过这一劫。他们还颇有感叹,心想这人和人就是不一样,他们兄弟都还只是个苦力,别人都混到雁西候府去了。不过那有怎样呢,哈哈,他们立下这件大功,日后前途必然一帆风顺,那位兄弟能不能保住命还是两说。

    落日时分的雁西候府,屋瓦廊檐都久经边关风沙的磨砺,如今边缘染上一层淡淡的金光,反而更添一份肃杀的味道。

    玄澜走在落叶的小道上,,之前有侍女前来通传,说阿舜寻他,那侍女他识得,确确实实是雁西候府的侍女,他也确实没有怀疑,想都没想就跟着去了。走到一半他才发觉不对……似乎越走越偏僻了。

    他转身往回跑,开口就想喊人,边上的花丛里跳出来几个大汉,他眼前一黑,就失去了意识。

    远处廊檐下一个的少年静静的看着这一幕,轻轻的勾起一个微笑,转身走了。

    风掀起他的袍角,露出一双富贵祥云的锦缎黑靴。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