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董卓之子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说说董卓以及本书 第一章 莫名其妙 第二章 是真是假 第三章 董卓之子 第四章 亲人 第五章 闯议事厅 第六章 牛辅求援 第七章 请战 第八章 人选 第九章 张辽张文远 第十章 整军 第十一章 出兵 第十二章 路线 第十三章 到达蒲坂 第十四章 恩怨 第十五章 抄家 第十六章 赶赴安邑 第十七章 半渡而击 第十八章 到达安邑 第十九章 徐晃 第二十章 夜袭破贼 第二十一章 斩获 第二十二章 梅园结义 第二十三章 曹操刺董 第二十四章 起兵陈留 第二十五章 群雄讨董 一 第二十六章 群雄讨董 二 第二十七章 大战虎牢关 一 第二十八章 大战虎牢关 二 第二十九章 大战虎牢关 三 第三十章 大战虎牢关 四 第三十一章 三英战吕布 第三十二章 三对三 第三十三章 迁都 第三十四章 皇室宝藏 第三十五章 种子 第三十六章 追击 第三十七章 曹悲剧 一 第三十八章 曹悲剧 二 第三十九章 曹悲剧 三 第四十章 曹悲剧 四 第四十一章 偃师 第四十二章 商议 第四十三章 安排 第四十四章 囚犯 第四十五章 比武 第四十六章 典韦 第四十七章 逐虎过涧 第四十八章 山贼 第四十九章 千金小姐 第五十章 逃跑县令 第五十一章 跟随 第五十二章 泡妞 一 第五十三章 泡妞 二 第五十四章 泡妞 三 第五十五章 长安 一 第五十六章 长安 二 第五十七章 方略 第五十八章 兵器 一 第五十九章 兵器 二 第六十章 兵器 三 第六十一章 拜师 第六十二章 拜师 二 第六十三章 说服 第六十四章 拜大师 第六十五章 贾诩自白 第六十六章 迎接 一 第六十七章 迎接 二 第六十八章 接风 第六十九章 喜讯连连 第七十章 问题 第七十一章 略有小成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章 猛虎孙坚 第三章 屯兵鲁阳 第四章 鲁阳失利 第五章 领兵东向 第六章 补给 一 第七章 补给 二 第八章 支援 一 第九章 支援 二 第十章 骑兵 第十一章 步骑分开 第十二章 孙坚誓师 第十三章 最新消息 第十四章 袁术不差钱 第十五章 过往恩怨 第十六章 以步克骑? 第十七章 一块令牌 第十八章 朱儁是个麻烦 第十九章 虚虚实实 第二十章 入关 第二十一章 会合 第二十二章 军议 第二十三章 弃之不用 第二十四章 杀或不杀 第二十五章 河东消息 一 第二十六章 河东消息 二 第二十七章 汉奸 一 第二十八章 汉奸 二 第二十九章 朱儁跑了 一 第三十章 朱儁跑了 二 第三十一章 收编 第三十二章 宋果 第三十三章 重磅消息 第三十四章 刘虞为帝? 一 第三十五章 刘虞称帝? 二 第三十六章 秘密 第三十七章 一封书信 第三十八章 到达梁县以东 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 一 第四十章 怎么打 二 第四十一章 试探 一 第四十二章 试探 二 第四十三章 试探 三 第四十四章 小胜一场 第四十五章 好儿子 第四十六章 下马威 第四十七章 拜见叔父 第四十八章 赌斗 一 第四十九章 赌斗 二 第五十章 华雄大战小霸王 一 第五十一章 华雄大战小霸王 二 第五十二章 华雄大战小霸王 三 第五十三章 张辽大战孙坚 一 第五十四章 张辽大战孙坚 二 第五十五章 张辽大战孙坚 三 第五十六章 战平如何? 第五十七章 各自防备 第五十八章 李傕大战程普 一 第五十九章 李傕大战程普 二 第六十章 李傕大战程普 三 第六十一章 李蒙大战韩当 一 第六十二章 李蒙大战韩当 二 第六十三章 典韦虐黄盖 第六十四章 赌注 第六十五章 赎金 第六十六章 赎人 第六十七章 夜袭 第六十八章 决战孙坚 一 第六十九章 决战孙坚 二 第七十章 决战孙坚 三 第七十一章 决战孙坚 四 第七十二章 决战孙坚 五 第七十三章 追击 一 第七十四章 追击 二 第七十五章 追击 三 第七十六章 大战之后 第七十七章 安置战俘 一 第七十八章 安置战俘 二 第七十九章 马肉火锅 第八十章 报捷 第八十一章 战报 第八十二章 朱儁现身 第八十三章 朱儁退却 第八十四章 攻打王匡 第八十五章 抢滩登陆 第八十六章 击败王匡 一 第八十七章 击败王匡 二 第八十八章 谋夺冀州 一 第八十九章 谋夺冀州 二 第九十章 谋夺冀州 三 第九十一章 重返洛阳 第九十二章 兵临虎牢关 第九十三章 小范围接触 第九十四章 对峙 第九十五章 形势变化 第九十六章 胡轸 第九十七章 狡猾的杨定 第九十八掌 阳人之战 一 第九十九章 阳人之战 二 第一百章 掣肘 第一百零一章 孙坚要粮 第一百零二章 联姻 第一百零三章 定计 第一百零四章 对阵朱儁 一 第一百零五章 对阵朱儁 二 第一百零六章 对阵朱儁 三 第一百零七章 丹阳兵突围 第一百零八章 求亲 第一百零九章 争金夺银 第一百一十章 玉玺 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玉玺 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谈判 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判 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谈判 三 第一百一十五章 缓兵之计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孙坚夜袭 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打孙静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交易 第一百一十九章 孙坚离去 第一百二十章 李蒙守阳城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混战开始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袁争斗 一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袁争斗 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袁争斗 三 第一百二十五章 龌龊 一 第一百二十六章 龌龊 二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阳城局势 第一章 一路风骚 第二章 潼关 第三章 回到长安 第四章 父子 第五章 赏赐 一 第六章 赏赐 二 第七章 朝堂 一 第八章 朝堂 二 第九章 朝堂 三 第十章 信号 第十一章 宴席 第十二章 偶遇 第十三章 喝花酒 一 第十四章 喝花酒 二 第十五章 卫仲道 第十六章 争风吃酷 第十七章 国丈董承 第十八章 果断放手 第十九章 论势 一 第二十章 论势 二 第二十一章 论势 三 第二十二章 胡轸的处置 第二十三章 寿宴开始 第二十四章 奇怪的郑泰 第二十六章 项羽宝刀 第二十七章 刺杀 第二十八章 是敌是友 第二十九章 震怒 第三十章 咬舌自尽 第三十一章 买鸡蛋 第三十二章 抓住鸡蛋哥 第三十四章 冀州牧 第三十五章 送行 第三十六章 偶遇刘璋 第三十七章 吓唬刘璋 第三十八章 消息 第三十九章 参加招亲 第四十章 蔡府门前 第四十一章 再遇卫仲道 第四十二章 君子之约 第四十三章 美女出场 第四十四章 猜字谜 第四十五章 猜字谜 二 第四十六章 第二关 第四十七章 也忧国忧民 第四十八章 第三关 第四十九章 意外结局 第五十章 赢得美人 第五十一章 招亲的缘由 第五十三章 韩马东向 第五十四章 应对 第五十五章 要杀人 第五十六章 提前布置 第五十七章 董卓与袁绍的恩怨 第五十八章 领兵出征 第五十九章 两万兵马 第六十章 四员将领 第六十一章 陇关 第六十二章 一个道士 第六十三章 我部悍将刘三刀 第六十四章 徐晃对战刘三刀 第六十五章 双战刘三刀 第六十六章 祸水东引 第六十七章 分兵 第六十八章 强攻射虎谷 第六十九章 争夺 第七十章 拿下射虎谷 第七十一章 到达冀县 第七十二章 使者 第七十三章 商谈 第七十四章 莽夫 第七十五章 马超挑战 第七十五章 战马超 一 第七十七章 战马超 二 第七十八章 庞德上场 第七十九章 以一敌二 第八十章 徐晃出阵 第八十一章 斩将立威 第八十二章 杨阜又来了 第八十三章 高挂免战牌 第八十四章 再战 第八十五章 冀县征战 第八十六章 败退 第八十七章 想要和谈 第八十八章 张既出使 第八十九章 阎行偷袭 第九十章 一封书信 第九十一章 使劲拖 第九十二章 进入冀县 第九十三章 入主汉阳 第九十四章 掌权立威 第九十六章 拜访杨阜 第一章 樵夫 第二章 噩耗 第三章 谁做主 第四章 天子康复 第五章 进宫 第六章 华雄战吕布 第七章 张济樊稠 第八章 三打一 第九章 加派人手 第十章 典韦上场 第十一章 肘腋生变 第十二章 猛虎已老 第十三章 神秘人 第十四章 刘振 第十五章 刘振大战吕布 第十六章 暗算 第十七章 身亡 第十八章 撤退 第十九章 追杀 第二十章 分开 第二十一章 起兵复仇 第二十二章 会合 第二十三章 校场 第二十四章 血色灰熊旗 第二十五章 皇甫嵩到来 第二十六章 郿坞攻防战 一 第二十七章 郿坞攻防战 二 第二十八章 对阵皇甫嵩 第二十九章 冲阵 第三十章 果断 第三十一章 人头与俘虏 第三十二章 抉择 第三十三章 陨落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誓师 第三十六章 骑兵对战 一 第三十七章 骑兵对战 二 第三十八章 骑兵对战 三 第三十九章 郭汜战吕布 第四十章 援兵到来 第四十一章 原地等候 第四十二章 郭汜拜见 第四十三章 李儒与牛辅 第四十四章 李儒与牛辅2 第四十五章 营啸 第四十六章 段煨 第四十七章 奇怪的先锋 第四十八章 神秘人是谁 第四十九章 黑马杨维 第五十章 守业出战 第五十一章 大战吕布 一 第五十二章 大战吕布 二 第五十三章 大战吕布 三 第五十三章 大战吕布 四 第五十四章 大战吕布 四 第五十五章 没结果 第五十六章 回营 第五十七章 分兵 第五十八章 彭越挠楚 第五十九章 吕布败走 第六十章 再次见面 第六十一章 攻城之前 第六十二章 攻城1 第六十三章 攻城2 第六十四章 攻城3 第六十五章 出城1 第六十六章 出城2 第六十七章 机会 第六十八章 云梯 第六十九章 威胁 第七十章 百万人陪葬 第七十一章 生机 第七十二章 求见 第七十三章 郁闷的王允 第七十四章 放人 第七十五章 长安内的消息 第七十六章 接人 第七十七章 夜袭 第七十八章 入城 第七十九章 种拂之死 第八十章 再见伊人 第八十一章 宣平门 第八十二章 王允身死 第八十三章 董璜 第八十四章 长安城破 第一章 追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四章 拜大师
《三国之董卓之子》
作者:日月清明
更新时间:2024-01-26 12:32:59
字数:74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董卓之子 !

    却说王允自与郑泰暗中达成默契,说服郑泰做董白董守业的老师之后,第二日又来到丞相府面见董卓复命,准备邀功请赏。

    见到董卓之后,行礼参拜,大声说道:“恭喜丞相,臣下幸不辱命,成功说服郑公业答应作为守业公子的老师。”

    董卓闻言大喜道:“此事当真,子师出马,果真一举成功,此乃我儿之幸也!”王允再次点头确认,董卓顿了顿对着旁边的王允和李儒说道:“我儿年幼之时,即随其师九宫真人学艺。那九宫真人也是我偶然结识的好友,当时他有一故人之女为羌胡所劫掠,救故人之女而只身杀入羌胡,深入羌胡腹地救出故人之女。当时我为戊己校尉,领兵在外,正遇其被羌胡骑兵追杀,身受重伤,我当即出手相救,领兵斩杀追兵,然后将其带到军中养伤,遂与之结识,成为至交。这九宫真人本姓杨,经此一事,后来隐姓埋名,云游天下,自称“九宫真人”。此人胸怀韬略,兵法不凡,又有绝艺在身,枪法出神入化,我儿已经得其真传,如此方能在最近崭露头角,名震天下。”

    王允迎合道:“没想到守业公子的兵法武艺非凡,竟然是有这么一段故事。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董卓又道:“这郑泰郑公业,海内大儒,名动天下。如今我儿能拜郑公业为师,也是其一番造化,将来若是能学得郑公业二三分本事,也不枉老夫这一番心思。”

    李儒也说道:“恭喜丞相,这郑公业学究天人,天下士子无不仰慕,此乃守业之幸也。”要说此时董卓虽然是权倾天下,手握重兵,但毕竟是寒门出身。此时是士族的天下,郑泰天下大儒要作为其子的授业恩师,也可以说是董守业的造化。毕竟郑泰现在的身份地位,是不会轻易收徒的,即使收徒,那也基本上是首选是天子,作为帝师,其次就是一些当朝三公的子孙,或者是一些紧要权贵的子孙,再次就是一些名动天下的少年奇才之类的。董卓算是新晋权贵,根基与这些个累世公卿相比还是尚浅,可以说怎么排,基本上都不会轮到董守业。说一句难听的话就是:这董守业的身份还不够格儿。虽然董卓父子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也是不住点头,又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烦请子师、文优与郑公业商议一下,选定一黄道吉日,奉上六礼束脩,进行拜师仪式。”

    于是二人各自下去准备,并协商定下行拜师仪式的黄道吉日。

    董卓之子董白要拜师郑泰整件事已经在长安城内传开了,无数人纷纷猜测董卓安排其子董白拜师郑泰的动机与目的,也有无数人猜测郑泰接受董卓之子拜师的动机与目的,也还有无数人猜测王允在这里面所起到的作用。无数种猜想,无数种结果被多事的人们猜测出来。但作为当事人的三房却是相当的有默契,都是三啜其口,不解释也不争辩。历史的发展非常出乎意料,这也是后世的史学家研究的重点。

    这一天郑泰府门外是人山人海,无数人前来观礼,聚集在附近的街道上。董卓与郑泰两方也都做足了准备,拜师仪式的见证人有:海内大儒、左中郎将蔡邕,海内大儒、司空荀爽,海内大儒、司徒王允,当朝第一名将皇甫嵩,司隶校尉盖勋以及马日磾、荀攸、何顒等等,可以说在长安城由头有脸,能排的上号的人物基本上都来了。

    在这一众天下名人的注视下,董守业还真有点紧张,这厮上一世活了二十**岁,这一世也过了近一年了,可以说是十八岁的面孔,三十岁的心,两世为人练就的厚脸皮也是有点微微冒汗。真的是大场面,都是风云人物,全天下的英才翘楚啊!随随便便拉出一个人在历史上都是有传记的主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不看,丢人现眼,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好好把这一关过了。

    简单的说此次东汉群英汇聚于郑泰府邸,参加董卓之子董白拜师海内大儒郑泰的拜师典礼,典礼主要有以下几个议程:

    首先由大汉司徒也是此典礼的主持人王允做开场发言,并简单介绍老师郑泰、以及弟子董白的情况,重点介绍二人的优点以及长处,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等等;

    其次由大汉丞相董卓做重要讲话,并简单总结一下目前的全国形式,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家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方向。又向自己的宝贝儿子能拜当世大儒郑泰为师表示祝贺,并告诉郑泰可以不必顾忌自己,要严格管教董白,督促其尽快成长;

    第三项、海内大儒、大汉司空荀爽致辞,并表示祝贺,鼓励全天下的年轻人积极向董白学习,积极学习研究儒学,将来让儒学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四项、弟子董白向老师郑泰赠送六礼束脩,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第五项、弟子董白向老师郑泰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老师郑泰跪坐主位案旁几,弟子董白向老师郑泰行三跪九叩,即跪下磕三个响头,站起来,再跪下磕三个响头,再站起来,再跪下磕三个响头。郑泰为人谦逊,于是在董守业第三次跪下,磕完第一个头之后,便欲将董白浮起来,此举叫“受半礼”,但是董白出于对未来老师的尊重还是坚持将头磕完。头磕完之后,旁边有人将一碗茶递来,董守业双手捧茶,献给师父郑泰,口中说道:“师父请喝茶”。郑泰用双手接茶,端起茶,轻品一口,口中说道:“徒儿请起。”董守业这厮也可以从地上起来了,此时师徒关系正式确立。

    第六项,老师郑泰向弟子董白回赠礼品。礼品主要是笔、墨、纸、砚之类的学习用品。这郑泰此次也是下了血本,赠送给董白的文房四宝全部都是名牌,笔是扬州丹阳郡泾县(宣城)狼毫笔,墨是扬州丹阳郡歙县圭墨,纸是上好的蔡侯纸,砚是扬州丹阳郡歙县的歙砚。

    第七项,老师郑泰向弟子董白进行训诫。比如宣布门规:如学习纪律,课堂纪律,不准迟到早退,同窗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之类的,然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八项,大汉司徒兼主持人王允做总结性发言,敦促董白好好学习天天上上,鼓励董白将来成为像其师郑泰那样学富五车的学者,并且勉励全天下的士子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报效国家,为大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九项,会议结束,举行酒宴,款待各位重要来宾。你还别说,这些混吃混喝的人还挺多的,光有资格在主厅落座的就有近百人,幸亏这郑泰家底子够阔绰,置办的郑府也是够大够宽敞,要不然还真放不下这么多人。

    第十项,酒足饭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折腾完这一切后,头昏脑胀、迷迷糊糊的董守业终于得出一份空闲,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让下人伺候着洗漱一番,脑袋稍微清醒一点,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案几旁,整理一下思路,思考一下未来。

    其实董守业向董卓提出要拜师,出发点也是非常明确,他非常清楚地知道,目前长安城中能够有资格做自己师父也就那么几个人,或者说是能有资格教授董卓之子的人也就那几个。坦白讲,要是没有董卓,董守业还真没什么本事能够拜这几个当世大儒之中的任意一个为师。

    当然,董守业提出拜师也有为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打算的一方面。现在的形势是,这些士族清流慑于董卓的权柄与武力,而无力对抗,隐忍不发。董守业拜师郑泰,郑泰在长安城内影响巨大,肯定能够分化出一部分人,也可以肯定会有一部分人的风向发生变化,让一部分人倒向董卓。再者,此举也能向这些个清流士族示好,让双方的关系有所缓和,不至于让争斗一触即发,现在的董卓因为其宝贝儿子董守业的关系,杀戮没有那么重,尤其是对平民百姓的杀戮比较少,西凉军的整体军纪虽然说不能是秋毫无犯,但也是相当克制,没有造成太大的杀戮,没有滥杀无辜。这一切让一些贫寒士子以及一些开明的士族看在眼中,对董卓的憎恨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重,反而让一部分人对董卓的执政抱有希望。至于杀戮士族,抄略洛阳富户几千家,这事儿也是可大可小,历史上汉武帝也曾强迁富户至长安,也是杀戮抄略不少,也没几个人会因此而把汉武帝当做是昏君。董卓抄略洛阳富户,毕竟有关东联军攻打虎牢关,威胁洛阳这个实际情况的存在,这也让董卓能对此事有几分解释的余地,毕竟要是放任不管,这些资财被关东联军掠去,那不就成资敌了,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事情谁也不会干的。而且关东联军也不是什么好人,到了洛阳遇见这些富户那也是毫不犹豫的烧杀抢掠。看看袁绍袁术兄弟领兵攻打皇宫,诛杀宦官时的表现就知道了,那是不分老幼,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啊。

    乱世之中,历史的真相都是被胜利者书写而已。

    ps:第一卷马上就要结束了,应该一直持续到七十章,最近的一段内容都是为以后剧情的发展做铺垫,显得有些无聊,还请耐心地看下去,如果您喜欢本书,还请您积极评论,积极送花,积极收藏,积极打赏。下一章在明天上午11点前更新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