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妻贵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楔子 第2章 归来 第3章 故人(一) 第4章 故人(二) 第5章 故人(三) 第6章 清平 第7章 哥哥 第8章 嫡?庶? 第9章 丫鬟(一) 第10章 丫鬟(二) 第11章 丫鬟(三) 第12章 寒氏 第13章 妹妹 第14章 人生如戏 第15章 全看演技 第16章 争锋 第17章 缘由(一) 第18章 缘由(二) 第19章 缘由(三) 第20章 缘由(四) 第21章 缘由(五) 第22章 不甘心 第23章 李嬷嬷 第24章 讨要 第25章 一碗面 第26章 相认 第27章 我还小 第28章 当年(一) 第29章 当年(二) 第30章 当年(三) 第31章 文会 第32章 凤鸣阁 第33章 出门(一) 第34章 出门(二) 第35章 凤仪轩 第36章 争执 第37章 重午文会 第38章 寒青颜 第39章 规划 第40章 相救 第41章 身份 第42章 六年 第43章 邀请 第44章 合谋 第45章 可惜 第46章 杨夫人 第47章 来者 第48章 舅舅 第49章 女儿 第50章 对峙(一) 第51章 对峙(二) 第52章 对峙(三) 第53章 相见 第54章 夜访 第55章 兄妹 第56章 赴宴 第57章 垂涎 第58章 谋算 第59章 好戏(求收藏求推荐) 第60章 药(万更求首订收藏推荐~) 第61章 来的是谁(万更求首订收藏推荐) 第62章 以牙还牙(一)(万更求首订收藏推荐) 第63章 以牙还牙(二)(万更求首订收藏推荐) 第64章 挑衅(万更求首订收藏推荐) 第65章 回敬(求收求票) 第66章 同船(求订求收求票) 第67章 落水 第68章 揭露 第69章 后续 第70章 再次上门 第71章 帮他一把 关于加更及更新时间 第72章 怒 第73章 争吵 第74章 秘闻 第75章 毒手 第76章 回礼 第77章 为难 第78章 疯婆子 第79章 变天 第80章 闹 第81章 罚 第82章 逃 第83章 除名 第84章 都输了 第85章 谁在帮忙 第86章 流言(一) 第87章 流言(二) 第88章 圣旨 第1章 时光 第2章 有男 第3章 傻子 第4章 赴宴 第5章 应对 第6章 决定 第7章 承爵(月票30+) 第8章 舅家 第9章 小惩 第10章 暴露(+更) 第11章 作 第12章 求助 第13章 闯入 第14章 慈云庵 第15章 当年 第16章 陵 第17章 进宫 第18章 再见 第19章 郡主 第20章 春宴 第21章 含月公主 第22章 耳光响亮 第23章 忠告 第24章 收留 第25章 倾诉 第26章 再访 第27章 酒意 第28章 李嬷嬷的算计 第29章 遇见 第30章 还记得XX年前XX湖畔的寒素吗? 第31章 找上门 第32章 心思 第33章 心思(二) 第34章 合谋 第35章 拒绝 第36章 周家的野望 第37章 皇觉寺 第38章 故人至 第39章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第40章 争执 第41章 寒夫人(月票30+) 第42章 相邀 第43章 三少爷的贱 第44章 姑侄 第45章 苏皇后的烦恼 第46章 寿宴 第47章 绿绮 第48章 琴曲 第49章 父兄 第50章 计划 第51章 错认 第52章 是谁 第53章 丑事 第54章 对质 第55章 谁作主 第56章 选择 第57章 断 第58章 夺 第59章 人选 第60章 及笄 第61章 捣乱 第62章 赏赐 第63章 再邀 第64章 念头 第65章 认女 第66章 姑姑 第67章 寿礼 第68章 太子 第69章 试探 第70章 臣妾做不到 第71章 争吵(月票30+) 第71章 悔 第73章 偶遇 第74章 负心人 第75章 负心人(二) 第76章 发现 第77章 凤鸣祥 第78章 亲事 第79 苏七 第80章 作死 第81章 惩治 第82章 苏七的报复 第83章 赐婚 第84章 愚蠢 第85章 归宿 第86章 苏皇后的往事 第87章 饵 第88章 省亲 第89章 昏厥 第90章 故事 第91章 焚 第92章 醒 第93章 凤梧宫 第94章 宁妃 第95章 往事 第96章 赵载存 第97章 邀 第98章 意外的相见 第99章 选定 第100章 叙话 第101章 察觉 第102章 上门 第103章 嫂嫂 第104章 交代 105章 活该 第106章 团聚 第107章 指婚 第108章 安抚 第109章 又至 第110章 各方登场 第111章 合适的人选 第112章 请求(3月月票+) 第113章 父女 第114章 谈话 第115章 和离 第116章 添箱 第117章 红妆 第118章 成亲 第119章 洞房 第120章 下马威 第121章 圆房? 第122章 利器 第123章 提醒 第124章 听话的孩子有糖吃 第125章 孕 第126章 狗咬狗 第127章 说破 第128章 威胁 129章 去留 第130章 醉 第131章 苏醒 第131章 苏醒(二) 133章 出行 第134章 厚颜 第135章 天生一对 第136章 预兆 第137章 朝议 138章 你比他强 第139章 闻书绝(4月月票+) 第140章 惊闻 第141章 查 第142章 勿念 第143章 来人 第144章 坑 第145章 缠 第146章 发带 第147章 牛 第148章 只要你在 第149章 归 第150章 周家的下场 第151章 悲惨 第152章 追赃 第153章 缱绻 第154章 闺趣 第155章 不让 第156章 想法 第157章 见 第158章 受伤 第159章 擒 第160章 乱象 第161章 灾 第162章 父子 第163章 叮嘱 第164章 太子妃 第165章 见面 第166章 醒悟 第167章 再杀 第168章 父亲 第169章 爱女心切 第170章 君臣 第171章 挑明(5月月票+) 第172章 无声 第173章 该 第174章 替罪羊 第175章 自尽 第176章 报复 第177章 罪己诏 第178章 心绞 第179章 中风 第180章 心跳 第181章 相见 第182章 释疑 第183章 药 第184章 粮食 第185章 借粮 第186章 大事 第187章 陪你 第188章 长姐 第189章 知晓 第190章 禅位 第191章 十年 第192章 忍耐 第193 威逼 第194章 帝姑 第195章 尘埃落定 番外:萧宝宝 番外:赵天南 番外:庄婉宁 番外:赵载存 番外:凤鸣祥 番外:此心安处 完结感言 新文《我家夫人病好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88章 长姐
《妻贵》
作者:莞迩
更新时间:2024-01-31 22:53:32
字数:1003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妻贵 !

    太子三人的丧事办完,大旱带来的缺粮危机也安然度过,朝中许多官员都着实跟着松了一口气。

    可就在这时,却又有另外一个让人震撼的消息传来。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开拓者,尤其是之前因灾荒而四处都是难民的情况之下,难免就会有那起子心存野心的有心人,想要借着这样的大好时机来做些什么。

    原本那有心人虽然有所图谋,但也打算在混乱中慢慢实现自己的野心的,可谁能料到那场席卷了整个大武朝的混乱居然被寒老爷子以那样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给解决了。

    身为百姓,自然想要过安宁喜乐的日子。

    如果能填饱肚子,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又有几个人愿意过那颠沛流离的生活呢?

    骤然知道如今这动荡马上就要结束,那些有心人自然就急了,想要搏后半辈子的富贵荣华,手里当然要有人,可若是手下的人都因为日子好过了而重回故里,那他们还能有什么建树?

    所以,趁着寒老爷子实施的平抑粮价的效果还没有彻底发挥出来,已经等不及的有心人便如约好了一般,开始行动起来。

    于是,京城就在短短一段一时间之内接二连三的接到受先前灾荒影响最大的江南一地不断有人扯着领着百姓过好日子的旗号起义。

    说是起义,其实也不过就是些之前在难民之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扯着大旗想要替自己牟取利益罢了,多数都是一个稍有些眼光的人领着一帮子乌合之众小打小闹,但到底也有成了气候的,骤然发难之下,倒也给朝廷带来了些麻烦,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武朝更因此而又有了乱象,许多百姓又因这些所谓的起义军而重新陷入混乱之中。

    不过,于朝廷来说,这些所谓的起义带来的也仅止于麻烦而已。

    朝廷百官因这个消息而气愤不已,不过是一场大旱带来的灾荒,竟然就有这些刁民敢打这大逆不道的主意,莫非是以为朝廷无人,或者是认为朝廷根本就抽不出手来收拾他们?

    怒极之下,在京中的武将纷纷向寒老爷子请缨,道是要好好给那些刁民点颜色瞧瞧。

    于朝廷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允许这种捊虎须的存在的,所以文武百官都认为寒老爷子必会欣然应允,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寒老爷子却对所有的请战都置之不理。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处事果决的寒老爷子这次为何会对那些刁民视而不见,更有些脾气比较急的武将,在背地里愤然道是寒老爷子胆小如鼠,连这些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都能吓到他。

    寒老爷子不是不知道这些武将在暗地里是如何议论他的,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当然也没有改变主意让人领兵出征。

    很快,不用寒老爷子解释,朝中官员便知道了寒老爷子为何对那些起义军无动于衷。

    在一天清晨,看守永定门的城卫在推开厚重的宫门时,竟发现城外立着黑鸦鸦望不到头的军队,无数面无表情的将士穿着锃亮的铠甲,手握闪着锐芒的刀枪,那冲天的杀气仿佛新生的烈阳一般,穿透云层,显露于世人面前。

    乍然看到这样一副令人惊异的画面,城卫们震惊之后便是一阵惊慌,早就听说江南等地有那大逆不道的起义军在四处兴风作浪,本以为迟早会被朝廷压下去的,难道消息有误,那些所谓的起义军竟然如此快的就冲到了京城来?

    心里有了这前的先入为主,城卫们只觉腿脚一片酸软,明明想要撒丫子赶紧逃离这里,却偏偏连迈动脚步的力气也没有。

    还好,立于将军最前端的一名端肃威严、看起来四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下一句话就表明了身份。

    “吾乃寒晔,奉旨率将士平定叛乱凯旋而归。”男人如此道。

    初听寒晔二字,城卫们还不合时宜的愣了一愣,好半晌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但随即,寒这个姓氏让他们很快的想起了这个名字的出处。

    “寒家二老爷!”

    一名脑子转得快的城卫震惊之下惊呼出声,然后成功引起一片哗然。

    寒老爷子一生得两子,除了如今领了兵部的寒家大老爷之外,还有一位二老爷,这位二老爷因在广东任了承宣布政使而一直在任上,就算是年节时都未回过京,所以近些年里京城鲜少有人见过他。

    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对寒家二老爷寒晔是完全陌生的,就比如在场的大部分城卫这般。

    可是,寒家二老爷不是好好的在广东任上吗,为何会突然回到京城,而且还是以这种方式震撼登场?而且,不是都说寒家二老爷是文官吗,那他此刻带领的这些将士,又是从何而来?

    城卫们的思绪就像个杂乱无序的线团般,怎么也理不清楚。

    但无论如何,寒家二老爷归京了,他们不可能不放行,验证了寒晔的身份,又比对了寒晔手里领兵的虎符,寒晔一马当先的便进了城,他所带回来的十万将士,却是回过身驻扎在了离京城二十里远的地方,以便随时听候调遣。

    寒家二老爷回京了,而且还是以如此高调的方式回来,城门处发生的这一幕以极快的速度便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

    寒晔在这个时候回京,还领着那么多的兵,这异乎寻常的事让京城许多敏感些的官员们心里都莫名的有些不安,就好像,京城即将发生大事了一般。

    寒晔回到寒家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了早朝之上。

    没有理会其他同僚看自己的那惊异的眼神,寒晔将自己从何得知江南等地有大逆不道之人妄称起义,并试图煽动当地百姓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事情发生得紧急,唯恐慢了一步便会让那些贼子给大武朝带来恶劣影响,于是来不及向朝廷请示,便擅自领了最近处卫所的兵平息叛乱,之后才上书向朝廷禀报此事,又得了寒老爷子的亲笔信班师回朝。

    寒晔的这番话算是解释了他为何会在此时此刻出现在早朝上,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何寒老爷子先前执意不理会闹得正凶的起义。

    但,上早朝的文武百官们,却并未因此而心情放松一些,相反,他们面上却是越发显得沉重。

    他们相信寒晔所说的领兵平息了叛乱之事,寒晔虽然任的文职,但谁都知道当初年轻时的寒晔在大武朝的建立过程之中也是领过兵的,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几年,但谁也不会否认当初寒晔领兵的才华。

    他们不相信的是,寒晔以文官的身份领兵,他的目的难道真的是如他所说的那般只是为了事从权急的平息叛乱?

    他带回京的可是整整十万将士,十万将士从广东回京,光是粮草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就不知道要用多久,又怎么可能是事出突然,更别提,如今大武朝缺粮的危机虽然解除了,但一下要拿出可供十万将士嚼用的军粮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寒晔手里的粮草,又是从何而来?

    而且,从广东到京城,这么长一段路,寒晔的归来却没有让京城众人知晓半点消息,若说他一路上没有刻意的隐瞒行踪,只怕谁也不会相信。

    那么,在皇上病重,命寒老爷子暂摄朝政,而寒老爷子又因为解决了因大旱带来的动荡的关键时刻,寒晔领着足以将京城团团围住的兵力回到京城,又有着什么样的深意?

    寒家,这次是真的要有所动作了吗?

    带着这样的思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京城各世族、官宦人家府里都显得格外的安静,更有许多隐隐察觉到其中不妥的人不得不思考起将来的出路来。

    而在这样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里,引发了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寒晔,却在休息好了之后来到了安国公府。

    萧靖北肯定,自己此前从来没见过寒家二老爷,更没与之打过交道,那么,这位初回京城的寒家二老爷,又怎么会在这等敏感的时期连帖子都不递就直接找上了安国公府呢?

    萧靖北可不认为寒晔是来找自己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位寒家二老爷,必然是为了凤止歌而来。

    他又想起了凤止歌当时所说的那句“如果我是当初的寒素”。

    如果凤止歌是寒素,那么自然就可以理解寒晔为何会如此突兀的上门拜访了。

    窥到这一点,萧靖北想了想,便直接让人将寒晔领到了聆风院的宴息室,然后让人通知了凤止歌,自己则是躲去了书房。

    寒晔被人带到宴息室时,凤止歌已经到了,而萧靖北还来不及出去。

    大步跨进来的寒晔连眼角的余光都没瞟上萧靖北一眼,便似眼里只能看到凤止歌一个人般,直直来到凤止歌面前。

    凤止歌这时正坐在宴息室的主位上,萧靖北以为她至少会站起身迎客的,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凤止歌安坐着不动,寒晔下一刻却单膝跪在凤止歌面前,仰着头,像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仰望自己崇敬的人一般看着凤止歌。

    “长姐。”寒晔声音低沉地道。

    萧靖北才要跨出门槛的脚步于是跟着一顿,终是忍不住回过头再看了寒晔一眼,这才一路去了书房。

    去书房的路上,萧靖北耳边一直回响着寒晔那声似乎压抑了许多激烈情感的“长姐”,然后便有了些迟疑。

    寒晔唤凤止歌为长姐,那他,岂不是要被寒晔唤上一声姐夫?

    ……

    褪下一身戎装,寒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虽然实际年龄已经四十有八,但除了眼角的细纹,在寒晔身上其实看不到多少岁月流逝的痕迹,反而一张本就温文儒雅的脸更因岁月的洗礼而平添许多成熟的魅力。

    若是放在后世,这绝对是个能吸引许多怀春少女的魅力大叔级人物。

    但此时,这样的寒晔却像个孩子一样半伏在凤止歌的膝头。

    “长姐。”他再次唤道,“你怎么才回来?”

    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思念,与淡淡的委屈,和他外表带给人的观感却是大相径庭。

    被寒晔这样靠着,凤止歌下意识的就想起了当年两人相处的种种。

    寒晔出生不久,寒老爷子的发妻便早早离世,那时的寒老爷子不仅承受了丧偶之痛,还得操心自小就“智多近妖”的寒素,以及早早没了娘的寒晔。

    那时的寒晔连话都不会说,寒府里又没有个正经的女主人,寒晔成天被府里的乳娘带着到底也不像话,所以当时的寒老爷子便突发奇想,将牙牙学语的寒晔塞到了沉默寡言却又异常早熟的寒素那里,只盼小儿子能让女儿表现出符合她年纪的那一面来。

    不得不说,寒老爷子确实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寻常做人父亲的,又怎么可能将尚在襁褓的儿子交到一个同样只有三四岁的女儿手里呢,别说儿子的分量远远超过女儿,就说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将一个更小的孩子照顾妥当就是个大大的问题了。

    可以说,寒晔几乎是被寒素一手带大的。

    正因为这样,幼时的寒晔与寒素最为亲近,亲近到连寒老爷子这个父亲与寒凌这个长兄都得被他排到后面去。

    后来到了适婚年龄的寒素与赵天南订下婚约,又离开寒家与赵天南一起四处征战,寒晔才算是正式离开了寒素。

    有着这样的过往,寒晔在看到如今的凤止歌时会有这样的表现,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凤止歌抬眼看了伏在她膝头的寒晔一眼,哪怕如今的寒晔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有小小一团的孩童,她仍伸出手,像许多年前一样轻轻抚着寒晔的头,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举动会不会弄乱寒晔的发。

    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却以这样的依恋姿态伏在一个看样子只不过十六七岁的女子膝头,甚至还在女子抚摸自己头发时露出怀念与向往的表情,若是这里还有旁人,肯定会觉得这场景十分诡异。(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