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是汉灵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历史的旁观者 第二章 政变 第三章 公然械斗 欲反呼? 第四章 下马威 第五章 易子相食 第六章 朝议(求收藏) 第七章 段颖与日蚀 第八章 穷极思变的世家(三更求收藏) 第九章 刺客(求推荐) 第十章 好戏即将开锣 第十一章 鲜卑寇边(二更求收藏) 第十二章 浴血沙场(求收藏) 第十三章 捷报(二更求收藏) 第十四章 军制(求收藏) 第十五章 恩科(二更求收藏) 第十六章 卢植 第十七章 好戏开始(冲榜求收藏) 第十八章 乱(二更求推荐) 第十九章 国士无双之袁成(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章 安抚人心 第二十一章 殿试(二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主张变法的程昱 第二十三章 为官之道 第二十四章 郑玄不能为官的理由 第二十五章 程昱与曹操 第二十六章 宋玲儿(二更求推荐) 第二十七章 大战将起 第二十八章 出征 第二十九章 斗将(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章 鲜卑大败(本日第三更补欠) 第三十一章 汉奸 第三十二章 让刘宏难堪的闹剧 第三十三章 诸侯进京(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四章 谋划(三更,此更补欠) 第三十五章 按剧本演 第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杀手 第三十七章 盐帮琅邪王(二更,内容很狗血 第三十八章 祭祀 第三十九章 刘据反了 第四十章 何人可谓帅? 第四十一章 当利城下(二更) 第四十二章 北线大胜(三更) 第四十三章 挺县的重要性 第四十四章 夜袭反军 第四十五章 刘据的家底 第四十六章 挺县危机 第四十七章 援军将至 第四十八章 挺县会战 第四十九章 三英战刘据 第五十章 董宠多谋? 第五十一章 不其攻略 第五十二章 准备反攻 第五十三章 天绝盐军 第五十四章 事态紧急,军情如火 第五十五章 大局已定 第五十六章 世家的优点 第五十七章 烈士 第五十八章 董太后 第五十九章 刘宏怒了 第六十章 刘宏反击 第六十一章 立兵部 水军暂缓 第六十二章 臧旻(一更) 第六十三章 正臣陈蕃(二更) 第六十四章 司马徽(三更,内容很白痴) 第六十五章 又见日食 第六十六章 清查粮仓(二更,求推荐) 第六十七章 信任与不信任 第六十八章 随军参谋 第六十九章 刘宏的心思(二更) 第七十章 攻射虎塞(三更) 第七十一章 烟雾弥漫 第七十二章 无耻的羌人(二更,求推荐) 第七十三章 先零羌平(三更) 第七十四章 江夏蛮叛 第七十五章 殇(二更) 第七十六章 蛮人会计谋 第七十七章 汉军心发毛(一更) 第七十八章 攻防(二更) 第七十九章 困难重重(三更) 第八十章 无解之局 第八十一章 先顾眼前 第八十二章 官员任命标准 第八十三章 曹操不愧是曹操(二更) 第八十四章 羞辱孙坚(三更) 第八十五章 臧旻兵败 第八十六章 准备亲征(二更) 第八十七章 荆州乱平(三更) 第八十八章 琐事 第八十九章 反伏击(一更) 第九十章 不会用人(二更) 第九十一章 皇权(三更) 九十二章 丹阳兵(四更) 第九十三章 兵至余杭(五更) 第九十四章 投石机发威(六更) 第九十五章 造什么反啊! 第九十六章 刺杀(二更) 第九十七章 可笑(三更) 第九十八章 溃军 第九十九章 追击(一更) 第一百章 日下两城(二更) 第一百零一章 劝降(三更) 第一百零二章 麻烦(四更) 第一百零三章 句章战前 第一百零四章 黄忠成长中(补一) 第一百零五章 精准投石机(一更) 第一百零六章 危机临近(二更) 第一百零七章 发难 第一百零八章 灭南阳世家 第一百零九章 缺粮(补二) 第一百一十章 抢钱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使臣(二更) 第一百一十二章 铸钱(补三) 第一一三章 曹操出仕(上) 第一一四章 曹操出仕(下)(二更) 第一一五章 消费娱乐(1) 第一一六章 消费娱乐(2) 第一一七章 消费娱乐(3) 第一一八章 消费娱乐(4) 第一一九章 消费娱乐(5)三更 第一二零章 天子一怒(四更) 第一二一章 伏尸百万(五更) 第一二二章 银票(为弟子红梅暗雪加更) 第一二三章 出兵扶余国 第一二四章 北伐之前奏(二更) 第一二五章 北伐之恶战(推荐加更) 第一二六章 北伐之溃败(收藏加更1) 第一二七章 北伐之僵持(收藏加更2) 第一二八章 北伐之偷袭(收藏加更3) 第一二九章 没钱 第一三零章 北伐之对峙(补欠) 第一三一章 北伐之逃离(收藏加更1) 第一三二章 北伐之事后(收藏加更2) 第一三三章 杂事 第一三四章 建宁年结束 第一章 改革之前奏 第二章 改革之靶子 第三章 户部 第四章 荀攸出仕(上) 第五章 荀攸出仕(中) 第六章 荀攸出仕(下) 第七章 皇后 第八章 鲸鱼 第九章 小人物大事件(1) 第十章 小人物大事件(二合一) 第十一章 小人物大事件(4) 第十二章 小人物大事件(5) 第十三章 小人物大事件(6) 第十四章 可不看的过渡 第十五章 三国杀之伪信仰(二合一) 第十六章 三国杀之相遇 第十七章 三国杀之激战(二更) 第十八章 三国杀之匈奴(补欠1) 第十九章 三国杀之头疼 第二十章 三国杀之攻防(二更) 第二十一章 三国杀之夜袭(补欠2) 第二十二章 三国杀之攻心 第二十三章 三国杀之怨念(补欠3) 第二十四章 弹劾疑云(上) 第二十五章 弹劾疑云(中)二更 第二十六章 弹劾疑云(下) 第二十七章 一张大网(1) 第二十八章 一张大网(2) 第二十九章 一张大网(3) 第三十章 一张大网(4) 第三十一章 鼠疫(补欠) 第三十二章 水灾 第三十三章 国债 第三十四章 万事俱备 第三十五章 包围(求首订) 第三十六章 周泰勇武(求订阅) 第三十七章 形式逆转(三更求订阅) 第三十八章 出师未捷 第三十九章 二张落难 第四十章 悲催孙坚 第四十一章 弓弩之威 第四十二章 决战之前(求订阅) 第四十三章 鲜卑内斗 第四十四章 轲比能之勇 第四十五章 谁说草原不能藏兵 请假,明天补上 第四十六章 夫余动静 第四十七章 熟悉的一幕 第四十八章 鲜卑反攻 第四十九章 夫余决战(祝红梅暗雪生日快乐) 10.23请假条 本书读者务必进来看一看!!! 第五十章 不忠大汉,忠刘宏 明天恢复更新,更新说明!! 第五十一章 鸡肋 第五十二章 刘宏战(二更) 第五十三章 熹平二年结束 第五十四章 安北都督 停电,明天早八点补上 第五十五章 经济为纲 第五十六章 草原带来的好处 第五十七章 罗马现状 第五十八章 律法与科举 万字更新完毕,求下订阅。 第五十九章 西域惊变 第六十章 忍辱负重 第六十一章 西方战法 第六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十三章 刘宏得子 近期请假频繁的原因 第一章 光和年 第二章 青州海军 第三章 谋废灵帝 第四章 刘宏的转变 第五章 烂尾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可不看的过渡
《我是汉灵帝》
作者:不做亡国君
更新时间:2024-02-04 06:09:49
字数:547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我是汉灵帝 !

    前言:首先道个歉,因为这几天可能都要一章了,不做写偏了,要整理一下思路,这一章写的,嗯,不是很好,属于过度,大家可以跳过,免得看完生气,明天的那一章一定不会这样了,一定让大家看着爽。

    不做不瞒大家,本书之前是有存稿的,是我打算这两天爆发用的,但是不做写偏了,只能全删了,不多两万字而已。但是不做还是觉得很郁闷。

    好了,不做尽量调整一下,抱歉,今天就这一章。

    以下正文:

    随着虞家的没落,虞祁之幼子欺辱军人家眷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却依然未曾停止。

    得知此事的汉军军人无不欢欣鼓舞,因为他们有了这么一个值得他们拥护的皇帝。

    军人家属亦是兴奋不已,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这件事情使得汉朝百姓皆原因自家男丁当兵参战,不说那丰厚的犒赏可以改善家庭状况,就说这可以避免被世家欺负这一项,便值得这些小老百姓去支持。

    但与百姓相比,那些世家子弟却多是咬牙切齿,脸色发白,原本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贱民的人,此时自己竟然动不得了,这对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弟太难受了。

    随后,刘宏颁布圣旨,大汉军中实行勋章制,勋章制由低到高分为铁,铜,银,金四等,每等又分五级,因此勋章制度总共分二十级。

    四个等级的勋章每个等级的勋章材质不同,但图案划分却是相同的,皆是以宝剑计数,一级一柄宝剑,五级五柄宝剑。

    在大战之时,若非同一指挥下的兵士相遇,由勋章高的进行指挥。

    紧接着大汉便开始了全体佩戴勋章的热潮。

    原本这个主意,刘宏早就有之,最初刘宏是想要实行军衔制,但是军衔制并非适应此时的时代。

    再者就是,刘宏来到这个时代后,才惊人的发现,其实这个时代同样可以一眼看出对方是不是比自己的官职高,比如说服饰,腰带,都能看出身份,最重要的是头型。

    每一级的兵士是要梳固定的头型的,因此可以说什么军衔制,在这个时代是弱爆了,单单是盔甲上弄出军衔就不容易。

    刘宏之所以还用这个勋章制,是要给汉军一个独一无二的荣誉,因此在圣旨下发时,特别注明涉及军人之事,凡拥有铁质勋章者,宗族,三老不得审问,需县令开衙审理。

    拥有铜质勋章,需交由郡衙审理。拥有银质勋章,需由廷尉亲自审理。拥有金质勋章,则由皇帝亲自审理。

    如此一来,算是给了汉军一个难得的荣誉,汉军亦是兴奋不已。

    虽然世家子弟对刘宏的做法有些不满,但是面对一个堪比三公的九卿空缺,这些世家子弟却是忍耐不住了。各大世家皆不准备再忍了,打算一举拿下兵部尚书的职位。

    德阳殿中,刘宏看着磨刀霍霍的众人,不禁露出一丝冷笑。

    若是此次这些世家之人一旦承认了这兵部尚书的位置,刘宏便可以将九卿中与兵部重叠的部分进行裁撤,如此一来,刘宏的改革就算是彻底的拉开帷幕了。

    不然,像是之前一般九卿兵部皆在,那不过是徒增官员数量而已,这种情况当一个过渡还可以,若是长久下去,那是灭国之道。

    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刘宏不得不改变主意,快刀斩乱麻的将改革推行完毕。

    熹平元年十一月底,鲜卑檀石槐部十万大军攻并州,高句丽尽起二十万大军攻汉州。

    刘宏得知此事后,急忙命铁骑军、北地军北上支援并州,命射声军北上支援汉州,一场双线大战,就此展开。

    在两路大军开拔后,刘宏便召集内阁打算一举推行官制改革,毕竟这场大战没准一打就是几年,若是拖下去,这官制改革也没必要改了。

    对于刘宏突然一改之前求稳的策略,众人很是不解,但是依然实施的这个计划。

    熹平元年十二月,三公九卿改制,改为内阁六部制。

    这六部制,并没有引起世家太大的反弹,一是因为刘宏之前的做法,凡是有识之士,皆明白此乃大势所趋。

    二便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这六曹便是六部前身。

    可以说,不过是恢复了之前的制度而已。

    但是对于这最后尚书之位,世家之人可谓是你争我夺,无人想让啊!

    最后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官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的吏部,由原太仆刘嚣担任尚书。

    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户部,由原司农乔玄担任尚书。

    掌典礼事务与学校。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的礼部,由原大鸿胪袁隗担任尚书。

    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的兵部,由原后将军董宠担任尚书。

    主管全国刑罚政令的刑部,由原廷尉陈球担任尚书。

    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的工部,由原宗正刘修担任尚书。

    未曾担任六部尚书之位的九卿官员,卫尉王越迁禁卫中郎将这秩中两千石,同九卿俸禄。

    原太常许训,入内阁,担任内阁阁员。

    至此内阁首辅为李咸、李元卓,次辅李膺、李元礼,阁员杨赐、杨伯献,杜密、杜周甫、许训,许季师。

    没错,可以说此次改革有利有弊,利处便是提高办事效率,弊处便是世家之人入内阁了,刘宏对内阁不再是一手掌握了。

    但是刘宏并不后悔,因为此时若再不改革,之后便会越加困难了。

    原本刘宏以为此时大汉周边几无战事,这才准备慢慢改革,但是此时鲜卑与高句丽同时犯边。

    让刘宏顿时清醒了过来,敌人不会给自己时间慢慢改革,倒不如让出一部分利益,使改革顺利完成。

    历时一个月,大汉的高层改革终于完成了,而北方的大战却也开始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