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双鬼才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鬼才——郭奉孝 毒士——贾文和 莫名—— 司马仲达 神机——诸葛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高顺? 第三十九章:维谷 第四十章:取舍 第四十一章:降 第四十二章:波才与高顺(上) 第四十三章:波才和高顺(下) 第四十四章:去向何方? 第四十五章:安置 第四十六章:百密一疏 第四十七章:定计 第四十八章:圉县(一) 第四十九章:圉县(二) 第五十章:圉县(三) 第五十一章:圉县(四) 第五十二章:圉县(五) 第五十三章:圉县(完) 第五十四章:琐屑的后事 第五十五章:大计划 第五十六章:变数 第五十七章:徐济的打算 第五十八章:忧虑 第五十九章:荀彧的麻烦 第六十章:胜负手 第六十一章:真实 第六十二章:终 第六十三章:徐济归 第六十四章:奉孝 第六十五章:荀谌 第六十六章:并论天下 第六十七章:计划 第六十八章:后事 第六十九章:久别重逢 第七十章:准备 第七十一章:“幽影”成立 第七十二章:波才的踌躇 第七十三章:郭奉孝的对策 第七十四章:己吾之行(一) 第七十五章:己吾之行(二) 第七十六章:己吾之行(三) 第七十七章:己吾之行(四) 第七十八章:己吾之行(五) 第七十九章:己吾之行(六) 第八十章:己吾之行(七) 第八十一章:己吾之行(八) 第八十二章:己吾之行(完) 第八十三章:隐患 第八十四章:搏命 第八十五章:人证物证 第八十六章:时不我待 第八十九章:会面与应对之策 第九十章:入城与荀谌的来访 第九十一章:来意 第九十二章:己吾乱起 第九十三章:夺己吾 第九十四章:战 第九十五章:剿灭 第九十六章:平定 第九十七章:再往陈郡 第九十八章:梁子虞 第九十九章:回归于郭嘉的信 第一百章:洛阳来客 第一百零一章:未能准备的相遇 第一百零二章:成亲? 第一百零三章:伊宁的身份以及不渝 第一百零四章:重回己吾 第一百零五章:襄邑杂记(一) 第一百零六章:襄邑杂记(二) 第一百零七章:襄邑杂记(三) 第一百零八章:襄邑杂记(四) 第一百零九章:襄邑杂记(五) 第一百一十章:襄邑杂记(完) 第一百一十一章:风头正劲 第一百一十二章:离开与战争 第一百一十三章:张邈的行动 第一百一十四章:压境 第一百一十五章:初战 第一百一十六章:陷阵逞威 第一百一十七章:斗将 第一百一十八章:年轻的代价 第一百一十九章:打算 第一百二十章:绝命的招数 第一百二十一章:胜败 第一百二十二章:张邈之败(上) 第一百二十三章:张邈之败(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袭营 第一百二十五章:后续的麻烦 第一百二十六章:徐济的前途 第一百二十七章:未卜 第一百二十八章:落定 第一百二十九章:大事 第一百三十章:赐婚? 第一百三十一章:无题 第一百三十二章:冯芳的巴结 第一百三十三章:史阿 第一百三十四章:妥协 第一百三十五章:局 第一百三十六章:对局 第一百三十七章:检阅之时 第一百三十八章:刁难 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胜 第一百四十章:成婚 第一百四十一章:暗伏的危机 第一百四十二章:上任 第一百四十三章:下马威 第一百四十四章:刘宏的态度 第一百四十五章:破 第一百四十六章:立嗣 第一百四十七章:变数 第一百四十八章:知心 第一百四十九章:惊闻 第一百五十章:两难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局已定 第一百五十二章:绝境 第一百五十三章:驾崩 第一百五十四章:势成 第一百五十五章:变故 第一百五十六章:张让之祸 第一百五十七章:何进身死 第一百五十八章:董卓入,徐济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董卓之计 第一百六十章:废立之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行刺 第一百六十二章:曹操轶事 第一百六十三章:奉遗旨,起兵(上) 第一百六十四章:奉遗旨,起兵(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受阻 第一百六十六章:吕布之威 第一百六十七章:进击 第一百六十八章:追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不欢而散 第一百七十章:冀州(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冀州(二) 第一百七十二章:冀州(三) 第一百七十三章:冀州(四) 第一百七十四章:冀州(五) 第一百七十五章:冀州(六) 第一百七十六章:冀州(七) 第一百七十七章:甄氏(一) 第一百七十八章:甄氏(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甄氏(三) 第一百八十章:甄氏(四) 第一百八十一章:甄氏(五) 第一百八十二章:甄氏(六) 第一百八十三章:甄氏(七) 第一百八十四章:甄氏(八) 第一百八十五章:新的麻烦 第一百八十六章:张夫人(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张夫人(下) 第一百八十八章:釜底抽薪 第一百八十九章:行动 第一百九十章:陈到之能 第一百九十一章:震慑 第一百九十二章:再生事端 第一百九十三章:飞燕 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阵!陷阵!(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陷阵!陷阵!(二) 第一百九十六章:陷阵!陷阵!(三) 第一百九十七章:陷阵!陷阵!(四) 第一百九十八章:陷阵!陷阵!(五) 第一百九十九章:新的征程 第二百章 张合(上) 第二百零一章 张合(下) 第二百零二章 夺冀(一) 第二百零三章 夺冀(二) 第二百零四章 夺冀(三) 第二百零五章:夺冀(四) 第二百零六章 夺冀(五) 第二百零七章 夺冀(六) 第二百零八章:夺冀(七) 第二百零九章 夺冀(八) 第二百一十章 荼蘼(上) 第二百一十一章 荼蘼(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高览 第二百一十三章 田丰 第二百一十四章 击袁(一) 第二百一十五章:击袁(二) 第二百一十六章:隐患 第二百一十七章:破局 第二百一十八掌:好大的算盘 第二百一十九掌:堪破 第二百二十章:对手 第二百二十一章:定冀 第二百二十二章:兖州二三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顺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四章:我得高子和,胜百万雄师! 第二百二十五章:长安 第二百二十六章 遗命 第二百二十七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外(上) 第二百二十九章:意外(下) 第二百三十章 疑惑 第二百三十一章:蔡府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寥寥数年 第二百三十三章:种子 第二百三十四章 难题 第二百三十五章:乱长安(一) 第二百三十六章:乱长安(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乱长安 三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乱长安(四) 第二百三十九章:乱长安(五) 第二百四十章:乱长安(六)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乱长安(七) 第二百四十二章 乱长安(八)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长安(九) 第二百四十四章 乱长安(十)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乱长安(十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乱长安(十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乱长安(十三) 第二百四十八章 乱长安(十四) 第二百四十九章 乱长安(十五) 第二百五十章 乱长安(十六) 第二百五十一章 乱长安(十七) 第二百五十二章:乱长安(十八)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乱长安(十九) 第二百五十四章 乱长安(二十) 第二百五十五章 文和堪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得失算计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后事处置 第二百五十八章 艰难求生 第二百五十九章 败露? 第二百六十章 求生 第二百六十一章 境遇糟糕 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不妙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战 第二百六十四章:得胜 第二百六十五章 局(上) 第二百六十六章:局(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潮(上) 第二百六十八章 暗潮(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一触即发(上) 第二百七十章 一触即发(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开战(上) 第二百七十二章 开战(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往无前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并州(上) 第二百七十五章:并州(下) 第二百七十六章:口舌 第二百七十七章 熟胜熟负?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紧逼 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城 第二百八十章:大捞一笔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于扶罗 第二百八十二章:大败而回 第二百八十三章 安敢耳?(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敢耳?(下)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荆襄多险 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进一步 第二百八十七章:长安多事 第二百八十八章 诈敌 第二百八十九章:破敌之路 一 第二百九十章:破敌之路 二 第二百九十一章:破敌之路 三 第二百九十二章:破敌之路 四 第二百九十三章:破敌之路 五 第二百九十四章:破敌之路 六 第二百九十五章:坡地之路 七 第二百九十六章:破敌之路 八 第二百九十七章:破敌之路 九 第二百九十八章:破敌之路 十 第二百九十九章:破敌之路 十一 第三百章:得胜! 第三百零一章:天下局势 一 第三百零二章:天下局势 二 第三百零三章:江东局定 第三百零四章 无题 第三百零五章:谋臣 第三百零六章 再度起行 第三百零七章:安镇兖州 一 第三百零八章:安镇兖州 二 第三百零九章:安镇兖州 三 第三百一十章:安镇兖州 四 第三百一十一章:安镇兖州(五) 第三百一十二章:安镇兖州(六)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安镇兖州(七) 第三百一十四章 安镇兖州(八) 第三百一十五章 重返陈留(一)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重返陈留(二) 第三百一十七章 重返陈留(三) 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返陈留(四) 第三百一十九掌 重返陈留(五) 第三百二十章 重返陈留(六)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返陈留(七)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重返陈留(八) 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返陈留(九)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返陈留(十)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返陈留(十一)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陈留(十二)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返陈留(十三) 第三百二十八章 纷乱 第三百二十九章 甘兴霸 第三百三十章 对手(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对手(下) 第三百三十二章 黄忠归孙 第三百三十三章 巨变(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巨变(中) 第三百三十五章 巨变(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诸侯之盟(上) 第三百三十七章 诸侯之盟(中) 第三百三十八章:诸侯之盟(下) 第三百三十九章:威势(上) 第三百四十章:威势(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威势(下) 第三百四十二章 祸水(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 祸水(中) 第三百四十四章 祸水(下) 第三百四十五章 突变 第三百四十六章 獠牙 第三百四十七章:幽州之事 一 第三百四十八章:幽州之事 二 第三百四十九章:幽州之事 三 第三百五十章:幽州之事 四 第三百五十一章:幽州之事 五 第三百五十二章:幽州之事 六 第三百五十三章:幽州之事(七) 第三百五十四章 幽州之事(八) 第三百五十五章:幽州之事(九) 第三百五十六章:幽州之事(十) 第三百五十七章:幽州之事(十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边关祸事(上) 第三百五十九章:边关祸事(下) 第三百六十章:西行 第三百六十一章:幼主(上) 第三百六十二章:幼主 下 第三百六十三:新的消息 第三百六十四章:迷局 上 第三百六十五章:迷局 中 第三百六十六章:迷局(下) 第三百六十七章:会面 第三百六十八章:暗怀鬼胎 第三百六十九章:贾诩的对策 第三百七十章:耸听之言(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耸听之言(下) 第三百七十二章:大战之前 第三百七十三章:混战 一 第三百七十四章:混战(二) 第三百七十五章:混战(三) 第三百七十六章:混战(四) 第三百七十七章:混战 五 第三百七十八章 混战(六) 第三百七十九章 混战(七) 第三百八十章:混战(八) 第三百八十一章:混战(九) 第三百八十二章:混战(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混战(十一) 第三百八十四章:混战(十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对决 第三百八十六章:双赢 第三百八十七章:长效之策 第三百八十八章:北方 第三百八十九章:蹊径 第三百九十章:分权 第三百九十一章:烦恼 第三百九十二章:大放异彩(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放异彩(下) 第三百九十四章:动心 第三百九十五章:勾心斗角 第三百九十六章:来客 第三百九十七章:峰会(一) 第三百九十八章:峰会(二) 第三百九十九章:峰会(三) 第四百章:峰会(四) 第四百零一章:峰会(五) 第四百零二章:峰会(六) 第四百零三章:心仪 第四百零四章:宗教 第四百零五章:破绽 第四百零六章:阴谋(上) 第四百零七章:阴谋(下) 第四百零八章:捷报 第四百零九章:色诱 第四百一十章:威逼 第四百一十一章:夜谈 第四百一十二章:群美 第四百一十三章:疑团 第四百一十四章:会客 第四百一十五章:说服 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局 第四百一十七章:忧烦 第四百一十八掌:无题 第四百一十九掌:精致分析 第四百二十章:暗斗 第四百二十一章:入府 第四百二十二章:斗 一 第四百二十三章:斗 二 第四百二十四章:斗 三 第四百二十五章:斗 四 第四百二十六章:斗 五 第四百二十七章:斗 六 第四百二十八章:斗 七 第四百二十九章:斗 八 第四百三十章:斗 九 第四百三十一章:斗 十 第四百三十二章:斗 十一 第四百三十三章:斗 十二 第四百三十四章:命运 上 第四百三十五章:命运 下 第四百三十六章:意外 第四百三十七章:谋战 一 第四百三十八章:谋战 二 第四百三十九章:谋战 三 第四百四十章:谋战(四) 第四百四十一章:下邳之战(一) 第四百四十二章:下邳之战 二 第四百四十三章:下邳之战 三 第四百四十四章:下邳之战 四 第四百四十五章:下邳之战(五) 第四百四十六章:下邳之战(六) 第四百四十七章:下邳之战(七) 第四百四十八章:下邳之战(八) 第四百四十九章:下邳之战(九) 第四百五十章:双雄(一) 第四百五十一章:双雄(二) 第四百五十二章:双雄(三) 第四百五十三章:双雄(四) 第四百五十四章:双雄(五) 第四百五十五章:双雄(六) 第四百五十六章:双雄(七) 第四百五十七章:双雄(八) 第四百五十八章:匆匆而逝(完)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六章:立嗣
《无双鬼才》
作者:燕雀哀鸿鹄
更新时间:2024-02-04 10:50:44
字数:1129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无双鬼才 !

    固然对刘宏而言立嗣的确是大事但却不是当下就急着去做的,他也不过三十几的年纪,说起来也正当壮年,只是朝野上下无不对此事极为伤心,就刘宏本人来说,他还远远没有享受够皇帝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权势,所以他根本就不愿意这么仓促的立嗣。

    尽管刘宏的心中是抱着如此想法的,但他还是不得不选择自己两个儿子中的一个成为太子,而立嗣说白了就是这些家伙已经打算站队了,依照何进如今的权势来说必然支持他长子刘辩的人要更多些,但刘宏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他都不会选择刘辩的。

    原因也不需赘诉,即便抛开这些外部原因不谈,就刘宏本人来说他也更喜欢幼子刘协,只是如今刘宏发现自己立嗣的家事都似乎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了,何进自不必多说,甚至满朝大部分文武都持立长不立幼之说,刘宏对此疏无半点好感,皇帝难道还需要和你们一样守规矩吗?不过刘宏心中尽管是千百个不愿意但最后还是只能屈服,何进势大不是说说而已,就是刘宏身边也都有何进的眼线或者干脆就是何进的人,如此一来刘宏却是毫无办法。

    而之前虽然嘱托了徐济照拂刘协,但现在看起来恐怕是根本不可能让刘协成为太子,否则只怕会招来杀身之祸,这可是何家的老习惯了,当年刘协的生母凄惨的死状还不时在刘宏的噩梦之中出现,何进和何皇后将会如何对待刘协可是难说的紧,以防此事的发生刘宏是不敢冒险的。

    说一千道一万。刘宏还是只想要保护好他坐下的龙椅,至少在他厌倦了这样的权势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放手的。而挡在这条路上的所有人都是他刘宏大敌,甚至连亲人也不例外。

    但刘宏最终还是做了决定。他要立刘辩为嗣,原因很简单,成为储君向来是众矢之的,朝中虽然颇多何进的党羽,然则也并不是没有忠心于他刘宏的人,这些老臣子可不管你是谁,只要做错了他们是绝对会挑刺的,所以这个太子之位并没有那么简单,刘宏让刘辩为嗣自然没怀什么好心思。这个何皇后所出之子虽然一向没有什么错处,但最错的事情便是他乃是何皇后之子,这注定了他日后必然是倾向何进的,而刘宏又怎么可能继续让何进的权势增大?

    帝王之家向来没有半点情面可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辩只不过是刘宏推到台前的牺牲品罢了,刘宏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刘辩,这一点刘宏一直都埋藏于心底,唯一透露了这件事的也不过是询问徐济此事而已。

    不过尽管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在那之前却未必就真的要公布,只需要做出自己将要立刘辩为嗣的态势就足以,对刘宏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拖一时算一时,至少在不得已之前刘宏是绝对不想立刘辩为储的。

    刘宏当然不是无情之人。但他的位置注定他必须无情,先祖之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刘宏心安理得。甚至他从来不认为这天下除了自己之外有什么人是不能牺牲的。自命不凡也好,妄自尊大也罢。刘宏的心中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他才会荒淫无道。这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享受。只是这样的想法他从未对人说过罢了,然而总有人是能看穿的,张让恰巧便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借着对刘宏的了解张让才能从一个小小黄门做到了十常侍之首。

    要说对刘宏最了解的人的确非张让莫属了,其次便是徐济,即便接触刘宏的次数和时间并不长,但徐济洞悉人心探知人性的本事却足以看穿这些,两世为人省视的眼光已经足够让徐济看穿刘宏伪装下的真面目了,也正是因此徐济才断了辅助刘宏的念头,也正是因此徐济才对刘宏所谓的“中兴”不屑一顾,因为刘宏根本就不是中兴之主。

    当然徐济也无法就此抛下刘宏不理,刘宏是皇帝只是一方面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伊宁,刘宏虽然令他不屑,但毕竟是伊宁的父亲,徐济看得出伊宁对刘宏尽管不认同但终归还是有父女之情的,虽然徐济并没有为刘宏尽忠的想法,但在不违背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帮助刘宏对他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

    而徐济的心理也就是如此,他从未想要为汉室效忠,因为他早就看出了汉室的崩塌已经是注定的事情,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徐济可不愿意去做那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刘宏的性格,恐怕也容不得他徐济这样的存在。

    而立嗣一事牵扯出的轩然大波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徐济的压力,至少外界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刘宏的立嗣之上,这时候徐济也便可以着手处理北军内部的矛盾了。而想解决这些倒是也没有那么麻烦,归根结底执金吾府的一众属官抗拒徐济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不信任,他们都是北军的老人,自然对北军这个旗号是有着信仰一般的执着的,一旦徐济有所动作自然就能让他们改变态度,而这些就来自徐济从刘宏那里争取到的物资。

    不过这些倒是小事,执金吾府上对立嗣一事自然也不可能平静,毕竟北军是拱卫皇城的部队,这储君也等于就是未来的主子,自然不会毫不在意的。而唯一例外的便是武库令丞魏瑜。

    对此徐济很好奇,就此事还特地询问了魏瑜原因,而魏瑜的回答简单的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试问大人,储君是何人与北军有何关系?北军的职责古来便已经是注定的,这皇城之中的主人是谁与北军何干?我只需做好手头的事情便是,哪里管得上这皇城之中的主子是谁。”

    这话说的直白而且难听的紧,魏瑜就差没说他根本不在乎皇城之中是人是鬼了。但道理却说的是极为通透的,的确个人各司其职又何必在意立嗣之事。这些在乎此事的人不外乎是有所盼望之人。徐济当然也属于不在乎这些的人,他本就已经是驸马的身份。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情,这么一来他自然也不必在意了。

    但洛阳却没有这两人这么平静了,立储对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大事了,百姓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不过是多了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但对洛阳的一干世族来说便不亚于下了动员令,要知道储君那就是未来的皇帝,如今巴结总是要比等他成为皇帝之后来的有用,所谓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这些世族打的不外乎是这主意,不过这注定是一场空了,不说刘宏根本没真打算要立刘辩为太子的真心,便是刘辩本人也拒绝这些东西。

    从刘辩的行为中徐济看得出这位皇子辩也不是蠢人,他只怕也知晓自家父皇的用心,所以才一切都小心谨慎,说白了就是自保为上。不过这么恐怕只会让刘宏更加的不满罢了,这个道理徐济明白但刘辩却未必知道,他终究只是一个想要讨父亲欢心的孩子罢了。但刘宏却没有把刘辩当做自己的继承人,这就是身在皇家的悲哀。

    西园军那边袁绍终于是显露出放弃的意思了,他已然甚久没有回到西园之中了,麾下的士卒也全部都扔给了淳于琼。据史阿传来的消息近来袁绍又时常进出何进的府邸,约莫是又有什么动作了,不过徐济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只要袁绍不找自己的麻烦徐济也没有闲心去招惹他,倒是曹操这些时日颇有些消沉。

    这徐济也不意外。曹操加入西园是抱着要为国效力的心思的,通俗的来说曹操是怀抱着理想进入西园的。但刘宏却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样重视西园,这自然会让一颗心都扑在西园之上的曹操感到沮丧,但徐济也没法说什么,他与曹操不同,原本进入西园就是机缘巧合,甚至他如今在洛阳的一切身份地位都不过是巧合之下的产物,所以徐济的心态一直都很平淡,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自然不能了解曹操那种理想破灭的痛苦的。

    不过说来好笑,无心西园的徐济成了西园的掌控者,但有心报国的曹操却只不过是一介议郎。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曹操的祖父是宦官这从来都不是秘密,刘宏大约也是顾虑于此才不重用曹操,只是平心而论西园之中能力最为突出的只怕就是曹操了,这一点徐济自己也承认,当然了这可不是说徐济就比曹操要不如,但徐济擅长的并不是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徐济除了为曹操惋惜之外也没有什么能够改变现状的办法,刘宏的目光已经从西园移开了,现在的刘宏眼里只有他夺回自己权柄的计划,而徐济却并不看好刘宏这个计划,因为刘宏的想法过于想当然了,他也许根本不清楚他身后还有一个隐藏的深不可测的猎人。

    而这一天徐济突然得到了召唤,而要见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堂堂大汉储君,皇子刘辩。对于这一道召见的命令徐济还有颇为意外的,按理来说储君应当是尽量避免与朝臣会见的,而且徐济还是执掌皇城守备禁军的执金吾,难道刘辩不担心自己此举会招来刘宏的怀疑吗?徐济很好奇。

    不过对方召见徐济当然没有不见的道理,何况这道所谓的召见或许换成邀请更合适,因为刘辩说的是请徐济带上昭宁公主,徐济看得出这是幌子,不过既然刘辩这么做必然是有求于自己,那么似乎并没有必要拒绝,再说徐济本身对刘辩也是很好奇的,这位皇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有着怎么样的经历让他如此的早熟呢?

    会见的地点是刘辩的寝宫,这倒是不出徐济所料,毕竟幌子是家宴,落人口舌可不是刘辩敢做的事情。

    徐济自然是没有带着伊宁的,这些事儿说白了还是脱不了朝政那些破事儿,徐济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妻子搀和进来,所以徐济只带着典韦前往。刘辩的寝宫并不奢华,甚至是颇为朴素的,而见到刘辩之时徐济也不禁有些意外。刘辩的相貌与刘宏至少有七八分相似,甚至就是更年轻的刘宏。而见到徐济刘辩执的是后辈礼:“姐夫来了,请上座吧。”

    徐济对刘辩的第一印象就是内敛。甚至略微有些腼腆,这可不是一个当为人主的性格,至少在徐济看来这样的性子不适合执掌生杀大权:“宁儿近些天来一直忙于府中事务故而我没有带她前来,想必太子不会为此责怪臣吧?”徐济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而刘辩的反应却有些出乎预料,他有些遗憾的回答道:“原本想见见姐姐的,不想竟然没这机会,姐夫也知道父皇立我为储之后只怕事事都要小心谨慎,日后只怕再难与姐夫有这独处的机会了。”

    从这话里徐济立刻听出刘辩说的不是假话。于是立刻问道:“哦?太子不妨说说为何思念公主。”刘辩笑了笑道:“姐夫莫误会了,自小便是姐姐照顾我与弟弟,母后成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父皇也总是见不到人,太后不喜欢我,只有姐姐将我与弟弟一视同仁,年幼之时总惹姐姐生气,如今长大了,姐姐也嫁人了。今后恐怕关系便要更加的淡薄了,只可惜我至今都没有能够亲口对姐姐说一句谢谢。”

    徐济不禁有些感伤,刘辩的性格在这番话里表露无遗,这是个极为聪明的孩子。但可惜的是刘宏却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牺牲他了,刘辩虽然并不适合为皇帝但若为官一方却必然是好官,但可惜身在了皇家。不过感伤之后徐济也立刻想起正事来。于是问道:“不知太子邀臣来此有何吩咐?”

    刘辩闻言腼腆的笑了笑道:“姐夫,此次邀姐夫与姐姐确非公事。姐夫唤我刘辩即可,职业太子一事。只是朝野上下如是说罢了,父皇根本没有决意。”听完这话徐济对刘辩的评价便再上一层楼,刘辩很冷静,他看的很明白,刘辩也清楚刘宏不喜欢他,也根本就没有要立他为储的打算。

    而徐济自然是不能说什么的,既然刘辩这么说了徐济也就点头答应了,刘辩这才继续说道:“前几日闻听宫中的小黄门提及姐夫上任执金吾一事,之前又多有耳闻姐夫的功绩,是以刘辩颇为好奇,这才邀请姐夫前来的。”说罢还颇为不好意思的看向徐济。

    徐济自然是哭笑不得,说起年纪徐济也没比刘辩大多少,但刘辩对自己显然是一副崇拜的模样,这让徐济颇有几分尴尬,不过这倒是徐济小看了自己这些经历的传奇性,小小年纪就做到了执金吾之位,这对徐济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济已经是大汉少年的标杆和偶像了,没有人不想做到徐济这样的地位,更没有人不羡慕徐济的经历,而这一切都是在尚未及冠的情况之下达到的,换言之只要徐济自然不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他的仕途将要远远比他人更长也更顺畅。

    刘辩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一个少年,身为皇子并没有抹去他对传奇人物的崇拜,那些书中和传说里的少年英雄显得过于遥远,而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让一个满心憧憬的少年如何不好奇呢?

    而徐济虽然尴尬但终究是已经习惯了这些,于是也只是淡然回答道:“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我与你并无什么不同,惟独我运气很好才有今日的成就,你身为皇子自当远胜于我才是。”听到徐济这番话刘辩面露苦涩道:“姐夫有所不知,若是可以我倒更愿意做那平凡的穷人小子,皇家看似尊贵,但,其实没有那么好的。”

    徐济笑了笑却并没有说话,刘辩也晓得徐济并非否定或者不信,只是他不想对此多做评论罢了,不过对刘辩来说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成一半了,此时也转换了情绪道:“姐夫,请入席罢,我命人做了地道的颍川菜肴,也不晓得是不是合姐夫的口味呢。”

    徐济轻笑点点头便入席了,这一顿饭吃的自然是极为和谐,双方都很默契的避开了当下敏感的话题,徐济说着些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和新军之中的趣事,而刘辩则安静的聆听,时不时发出惊叹和向往,而酒足饭饱之后徐济便告辞离去了。

    对徐济来说这一次的事情只是个插曲,唯一让他有些惋惜的就是刘辩恐怕再聪明都预料不到他自己只不过是刘宏放在台前的挡箭牌,徐济自然不会把这些告诉刘辩的,这个世界有多残酷无情只有自己看到才会明白。

    徐济知道自己救不了刘辩,所以更不愿意把残酷的现实揭露在他面前,但徐济不知道的是送走了他之后的刘辩仰望露出星辰的天空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是不符合年龄的悲哀。

    “姐夫,恐怕,这便是你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只可惜,恐怕再也见不到姐姐了呢。”(未完待续。。)</dd>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