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双夜二之统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梦让我们更熟识他 第二章 那些年饱受压迫的人们 第三章 混乱的伊始 第四章 时局的转折 第五章 成也败也(一) 第六章 成也败也(二) 第七章 成也败也(三) 第八章 成也败也(四) 第九章 那些好乱的人们 第十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一) 第十一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二) 第十二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三) 第十三章 立场的变更(一) 第十四章 立场的变更(二) 第十五章 立场的变更(三) 第十六章 立场的变更(四) 第十七章 飞将的末路(一) 第十八章 飞将的末路(二) 第十九章 飞将的末路(三) 第二十章 飞将的末路(四) 楔子 第一章 我是谁(一) 第二章 我是谁(二) 第三章 我是谁(三) 第四章 我是谁(四) 第五章 超现实的潜能(一) 第六章 超现实的潜能(二) 第七章 超现实的潜能(三) 第八章 超现实的潜能(四) 第九章 原来如此 第十章 我的兄长(一) 第十一章 我的兄长(二) 第十二章 我的兄长(三) 第十三章 挖矿(一) 第十四章 挖矿(二) 第十五章 挖矿(三) 第十六章 挖矿(四) 第十七章 挖矿(五) 第十八章 挖矿(六) 第十九章 组团(一) 第二十章 组团(二) 第二十一章 组团(三) 第二十二章 组团(四) 第二十三章 组团(五) 第二十四章 组团(六) 第二十五章 组团(七) 第二十六章 组团(八) 第二十七章 突生变故(一) 第二十八章 突生变故(二) 第二十九章 突生变故(三) 第三十章 突生变故(四) 第三十一章 突生变故(五) 第三十二章 突生变故(六) 第三十三章 突生变故(七) 第三十四章 突生变故(八) 第三十五章 历史继续(一) 第三十六章 历史继续(二) 第三十七章 历史继续(三) 第三十八章 历史继续(四) 第三十九章 历史继续(五) 第四十章 历史继续(六) 第四十一章 历史继续(七) 第四十二章 历史继续(八) 第四十三章 再生变故(一) 第四十四章 再生变故(二) 第四十五章 再生变故(三) 第四十六章 再生变故(四) 第四十七章 再生变故(五) 第四十八章 再生变故(六) 第四十九章 再生变故(七) 第五十章 再生变故(八) 第五十一章 我的无奈(一) 第五十二章 我的无奈(二) 第五十三章 我的无奈(三) 第五十四章 我的无奈(四) 第五十五章 我的无奈(五) 第五十六章 我的无奈(六) 第五十七章 洛京风云(一) 第五十八章 洛京风云(二) 第五十九章 洛京风云(三) 第六十章 洛京风云(四) 第六十一章 洛京风云(五) 第六十二章 洛京风云(六) 第六十三章 洛京风云(七) 第六十四章 洛京风云(八) 第六十五章 洛京风云(九) 第六十六章 洛京风云(十) 第六十七章 洛京风云(十一) 第六十八章 洛京风云(十二) 第六十九章 洛京风云(十三) 第七十章 洛京风云(十四) 第七十一章 洛京风云(十五) 第七十二章 洛京风云(十六) 第七十三章 潜规则(一) 第七十四章 潜规则(二) 第七十五章 潜规则(三) 第七十六章 潜规则(四) 第七十七章 潜规则(五) 第七十八章 潜规则(六) 第七十九章 潜规则(七) 第八十章 潜规则(八) 第八十一章 潜规则(九) 第八十二章 潜规则(十) 第八十三章 分裂(一) 第八十四章 分裂(二) 第八十五章 分裂(三) 第八十六章 分裂(四) 第八十七章 分裂(五) 第八十八章 分裂(六) 第八十九章 分裂(七) 第九十章 分裂(八) 第九十一章 裂变(一) 第九十二章 裂变(二) 第九十三章 裂变(三) 第九十四章 裂变(四) 第九十五章 裂变(五) 第九十六章 裂变(六) 第九十七章 裂变(七) 第九十八章 裂变(八) 第九十九章 裂变(九) 第一百章 裂变(十) 第一百零一章 纷争(一) 第一百零二章 纷争(二) 第一百零三章 纷争(三) 第一百零四章 纷争(四) 第一百零五章 纷争(五) 第一百零六章 纷争(六) 第一百零七章 纷争(七) 第一百零八章 纷争(八) 第一百零九章 纷争(九) 第一百一十章 纷争(十)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退敌(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退敌(二)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退敌(三)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退敌(四) 第一百一十五章 退敌(五)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退敌(六)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敌(七) 第一百一十八章 退敌(八)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退敌(九) 第一百二十章 退敌(十) 第一百二十一章 阴谋(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阴谋(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阴谋(三) 第一百二十四章 阴谋(四)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阴谋(五)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阴谋(六)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七) 第一百二十八章 阴谋(八) 第一百二十九章 阴谋(九) 第一百三十章 阴谋(十)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一)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连环(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连环(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连环(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连环(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连环(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连环(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连环(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连环(九) 第一百四十章 连环(十)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京事变(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京事变(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京事变(三) 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京事变(四) 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京事变(五) 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京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七章 西京事变(七) 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京事变(八) 第一百四十九章 西京事变(九) 第一百五十章 西京事变(十) 第一百五十一章 群雄乱舞(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 群雄乱舞(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群雄乱舞(三) 第一百五十四章 群雄乱舞(四) 第一百五十五章 群雄乱舞(五) 第一百五十六章 群雄乱舞(六) 第一百五十七章 群雄乱舞(七) 第一百五十八章 群雄乱舞(八) 第一百五十九章 群雄乱舞(九) 第一百六十章 群雄乱舞(十)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群雄乱舞(十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群雄乱舞(十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群雄乱舞(十三) 第一百六十四章 群雄乱舞(十四) 第一百六十五章 群雄乱舞(十五)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兖州之变(一) 第一百六十七章 兖州之变(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兖州之变(三)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兖州之变(四) 第一百七十章 兖州之变(五)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兖州之变(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兖州之变(七)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兖州之变(八)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兖州之变(九)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兖州之变(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兖州之变(十一)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兖州之变(十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兖州之变(十三)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兖州之变(十四) 第一百八十章 兖州之变(十五)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兖州之变(十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兖州之变(十七)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兖州之变(十八)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兖州之变(十九)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兖州之变(二十)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兖州之变(二十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兖州之变(二十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兖州之变(二十三)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兖州之变(二十四) 第一百九十章 兖州之变(二十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徐州之争(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州之争(二)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州之争(三)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州之争(四) 第一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争(五) 第一百九十六章 徐州之争(六)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州之争(七)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州之争(八) 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州之争(九) 第二百章 徐州之争(十) 第二百零一章 徐州之争(十一) 第二百零二章 徐州之争(十二) 第二百零三章 徐州之争(十三) 第二百零四章 徐州之争(十四) 第二百零五章 徐州之争(十五) 第二百零六章 徐州之争(十六) 第二百零七章 徐州之争(十七) 第二百零八章 徐州之争(十八) 第二百零九章 徐州之争(十九) 第二百一十章 徐州之争(二十)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州之争(二十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争(二十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州之争(二十三) 第二百一十四章 揭秘历史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揭秘历史(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揭秘历史(三) 第二百一十七章 揭秘历史(四) 第二百一十八章 揭秘历史(五) 第二百一十九章 揭秘历史(六) 第二百二十章 揭秘历史(七) 第二百二十一章 揭秘历史(八) 第二百二十二章 揭秘历史(九) 第二百二十三章 揭秘历史(十) 第二百二十四章 揭秘历史(十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揭秘历史(十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揭秘历史(十三)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命危机 第二百二十八章 生命危机(二)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危机(三) 第二百三十章 生命危机(四)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回汉末(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百零八章 徐州之争(十八)
《无双夜二之统一》
作者:尐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13:01:19
字数:630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无双夜二之统一 !

    韩胤被送往许昌之后,曹操当即下令将其处死,并将头颅悬在街市上示众。此事很快便传到了下邳,身在下邳老家的陈珪便又前来拜见奉先,并提出建议说:“如今袁胤已被曹公下令斩首示众,不消多久袁术必会派遣大军来攻下邳,而将军属下的兵马守备仅有数千,恐怕难以抵挡其倾巢而出;此刻当遣我儿陈登前往许昌觐见,请朝廷发兵前来相助。”

    奉先则说:“不必了,此事我心中已有计量。”

    陈珪不禁看了看奉先,心下感到有些不明所以。随后,他又将此事说与仍旧任职典农校尉的陈登听。对此,陈登则不禁说:“也许吕将军心下确有什么计量也不一定,且看看今后的情势变化再说。”

    这时,曹操派遣使者持诏书前来任命奉先为左将军,并加封平陶侯。并另外写信给奉先说:“今奉迎天子都许,乃为匡扶汉室,平定天下,与将军之意愿相合;袁术贼臣,悖逆王室,杨奉、韩暹为其爪牙,今欲与将军共讨之!”

    随即,奉先便上书朝廷,推辞了平陶侯的封爵,并表示自己当下事务繁多,又要防备袁术进犯,不能带兵前往朝中出任左将军一职。又另外回了一封书信给曹操,向他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徐州,负责讨伐袁术的事宜。

    曹操收到了奉先的书信后,心下感到有些不安。是时,荀攸向曹操提出建议,可以利用奉先我二人替他对付袁术,然后趁双方人马斗个两败俱伤之时,从中渔利。对于荀攸的提议,曹操深以为然,当即又任命荀攸为军师。

    而后,曹操便又派遣奉车都尉王则持诏书前来,委任奉先为平东将军。并给奉先回了一封书信,说他希望我们可以再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表明忠诚。

    对于曹操的要求,奉先虽然觉着有些多此一举,但他还是派遣陈登带着奏章前往朝廷觐见,并向曹操表示自己心中的谢意。

    曹操见了陈登之后,便问他说:“听闻你父子二人如今在吕布帐下谋事,依你之见,孤与吕布相比若何?”

    陈登微笑着回道:“吕布其人唯利是视,轻于去就,实为有勇无谋之辈;而明公则文韬武略,善于用人,堪比高祖,非是吕布之徒可比。”

    “嗯。”曹操听了心下很是高兴,便又说:“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察其情伪。”

    陈登笑说:“明公过奖。”

    曹操便又问:“你再观之,孤与少然相比若何?”

    陈登又说:“少然乃碌碌无为之辈,本不足挂齿,更遑论何能与明公相提并论。”

    曹操立时大笑道:“哈哈,说得好;吕布、少然之徒虽有几分勇力,但论起谋略比之孤却远远不如;孤有意提拔你父子二人,不知你父子可愿投入孤的帐下效力?”

    陈登立时拜道:“多谢明公青睐,我父子二人求之不得!”

    曹操不禁笑说:“呵呵,元龙不必多礼;照眼下的情势来看,你觉着孤应当如何来对付吕布、少然二人才好?”

    陈登便建议说:“回禀明公,依登之见,袁术因先前袁胤之死,必会派遣大军进攻下邳;可先将下邳周边郡守、国相之职,替换成明公信任之人,以此来孤立下邳;待到袁术大军来攻,与吕布斗个两败俱伤之时,明公便可趁机率军攻占寿春;届时袁术一灭,吕布元气大伤,明公自当可顺势将吕布也一并攻灭。”

    曹操听了陈登的分析,不禁立时赞道:“呵呵,如你这般智谋出众之人,吕布竟不能用,真是注定将要败于孤手中;如今孤得元龙相助,大事可定矣!”

    随即,曹操便任命东海人萧建为琅琊国相,谯县人侯谐为彭城国相,陈登为广陵太守,并将陈珪的俸禄提升至中两千石。

    在陈登临走之前,曹操不禁握着他的手说:“卿此去责任重大,东方之事便权且相托了。”

    陈登则回道:“明公放心,登必不负明公所望。”

    于此之时,我不禁微起了嘴角,对奉先说:“此刻元龙已经得到了曹操的信任,一切都在按照咱们的计划进行;接下来只要兄长与元龙再演一出戏,曹操便会完全被蒙在鼓里了。”

    奉先不由说:“曹操这厮自以为自个儿有多聪明,到头来还不是被贤弟你玩弄于鼓掌之中;此番便让他的王图霸业见鬼去吧。”

    我微微笑了下,则说:“若不是为了改变人类的未来,我也不想处心积虑地布置这么大的局;说起来,倘若未来的人们知道了咱们今日所做的事情,学咱们一样布局玩,估计未来天下的格局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所幸咱们并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否则这个罪过可就大了。”

    奉先点了点头说:“贤弟所言甚是,这也正是我之前所一直忧虑的。”

    等陈登回到下邳之后,将曹操的决定告知奉先的时候,奉先当即表现出一副很是生气的样子。而陈登则以说辞辩解了一番,才使得事情平息下来。

    说起来,自从先前因为濮阳一战全军覆没被我军俘虏之后,兼顾张绣降而复叛一事的发生,便使得曹操开始变得有些多疑了起来。所以他此刻对于陈登的忠诚也并不完全放心,且安排了细作潜伏在徐州境内搜集情报。而当他得知奉先对陈登发火一事之后,才完全地放心了下来。

    说起袁胤的死,袁术心下并不觉得有什么要紧的关系。只是眼下他非常地需要粮食,而此时他也通过细作得知了我们与曹操闹翻的事情,于是刚好可以拿这件事情作为借口,来对徐州用兵。

    随后,袁术派遣属下大将张勋、乔蕤等人几近倾巢而出,率领步骑数万进逼下邳。继而,张勋等人兵分七路,在沂水、泗水、沭水、柤水四条相互交叉的河流以内,距离下邳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将下邳团团围住。

    陈珪眼见袁术大军此刻已抵近下邳,而奉先我二人却还没有丝毫动静,不由一时心下疑虑,便跑来问奉先说:“袁术大军已至,二位将军何以还无动于衷?”

    奉先则说:“袁术军中缺粮,不需多久便会军心离散,且等等再说。”

    陈珪闻言点了点头,又说:“如今我儿陈登有一计,愿献于将军;不知将军可愿一听?”

    奉先点头说:“说来听听。”

    陈珪便说:“如今韩暹、杨奉二人也同袁术连结,但想必二人并非真心归附于袁术;若施以离间之计,必可分化二者之间的联盟。”

    这时,我不禁说:“韩暹、杨奉二人都曾护送天子东归有功,因先前受曹操逼迫才临急投奔袁术;倒是可以拉拢一下,从旁作为一股助力。”

    奉先便点头说:“好,待我书信一封送于他二人。”

    随后,奉先写了封书信表彰二人当初迎天子所立下的功劳,又质问二人如何可以与贼臣同流合污,来攻打国家的忠良?并告诫他们要迷途知返,不可一错再错,否则祸事临身之时便谁也搭救不了。

    二人在收到书信之后,当即派人回信阐述了悔意,并表示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

    却说下邳城西靠葛峄山,沂、泗两条河水在山的西边交叉汇流,拱卫住了下邳城西南、西北的两个面。而沭水则同沂水平行往西南汇入泗水,柤水又刚好从这两条河之间交叉而过。于是,这四条河水便组成了一个四边形,将下邳城牢牢地围在内部,使得这座城池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便可以守得住。

    此刻,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虽说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结果如何却尚未可知。(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