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有女顾三 第二章 未来姐夫 第三章 拜会张家 第四章 我心疼他 第五章 严师劣徒 第六章 鸡蛋与书法 第七章 回信消息 第八章 瑶芳拒婚 第九章 枣仁龙眼粥 第十章 芳姐儿 第十一章 执迷不悟 第十二章 旧伎俩 第十三章 此计不成 第十四章 揭穿 第十五章 落井下石 第十六章 庶子明川 第十七章 翡翠扳指 第十八章 张家廷玉 第十九章 京城消息 第二十章 泥人气 第二十一章 阿哥们 第二十二章 处理芳姐儿 第二十三章 水落石出 第二十四章 议亲 第二十五章 捋虎须 第二十六章 尽人事 第二十七章 捉刀人 第二十八章 坑媳妇儿 第二十九章 提亲 第三十章 错合八字 第三十一章 后悔药 第三十二章 成婚 第三十三章 卿何如 第三十四章 小陈姑娘 第三十五章 亮刀 第三十六章 剪秃了 第三十七章 嚣张气焰 第三十八章 趣闻 第三十九章 藏拙夫妻档 第四十章 就是不讲理 第四十一章 本人善心肠 第四十二章 张二故事 第四十三章 食色性也 第四十四章 四爷心机 第四十五章 祸害成双对 第四十六章 桂枝儿 第四十七章 张半仙 第四十八章 又见捉刀 第四十九章 周道新 第五十章 火中取栗 第五十一章 龙口夺厨 第五十二章 鸩女 第五十三章 有孕 第五十四章 掌掴 第五十五章 局外人 第五十六章 隔岸不观火 第五十七章 门神 第五十八章 刁妇 第五十九章 自戕 第六十章 苏醒的野心 第六十一章 鸡毛蒜皮 第六十二章 池中鲤 第六十三章 首罪 第六十四章 第二封信 第六十五章 二嫂 第六十六章 就是要坑你 第六十七章 顾式打脸 第六十八章 气晕了 第六十九章 牛嚼牡丹 第七十章 秀色可餐 第七十一章 打哑谜 第七十二章 夫妻诗话 第七十三章 开水白菜 第七十四章 狠毒计 第七十五章 点地梅 第七十六章 厚黑论 第七十七章 相思病 第七十八章 气死你 第七十九章 不要脸 第八十章 秦淮十里 第八十一章 沈铁算盘 第八十二章 锦鲤池 第八十四章 小夫妻 第八十四章 干娘 第八十五章 二爷善心 第八十六章 醒酒汤 第八十七章 中秋灯会 第八十八章 风雷定 第八十九章 暗棋已落 第九十章 出题 第九十一章 筵席散 第九十二章 狠毒二爷 第九十三章 京城消息 第九十四章 新年节礼 第九十五章 落第投河 第九十六章 藏锋二爷 第九十七章 葵夏园 第九十八章 碗中鱼 第九十九章 天煞孤星 第一百章 石桥落 第一零一章 怀袖归来 第一零二章 重回张府 第一零三章 毒妇 第一零四章 示威 第一零五章 掌掴宣战 第一零六章 鼻青脸肿 第一零七章 女人的罪 第一零八章 霆哥儿 第一零九章 容斋随笔 第一一零章 偷窥 第一一一章 恶报 第一一二章 八字现 第一一三章 兄弟手足 第一一四章 定风波 第一一五章 有孕 第一一六章 小高兴 第一一七章 后悔药 第一一九章 红颜祸水 第一一九章 摔茶盏 第一二零章 美色伤人 第一二一章 气头上 第一二二章 战斗力 第一二三章 更黑的 第一二四章 父子谈 第一二五章 喜得麟儿 第一二六章 胖哥儿 第一二七章 养儿日常 第一二八章 舞弊案 第一二九章 官二代 第一三零章 殿试金榜 第一三一章 扇写心 第一三二章 不负不离 第一三三章 储相 第一三四章 夺朝元 第一三五章 汪绎投河 第一三六章 大哥 第一三七章 夜魇 第一三八章 大爆发 第一三九章 仕途开 第一四零章 骇浪 第一四一章 为官之道 第一四二章 随扈 第一四三章 姐妹再见 第一四四章 色心 第一四五章 杏仁酥 第一四六章 毒杀宫女 第一四七章 陷害 第一四八章 又见沈恙 第一四九章 两面派 第一五零章 宁别院 第一五一章 取哥儿 第一五二章 妇人 第一五三章 二代们 第一五四章 咬钩 第一五五章 若改嫁 第一五六章 糟糠之妻 第一五七章 色胆包天 第一五八章 生天 第一五九章 得知 第一六零章 环环紧扣 第一六一章 耳光 第一六二章 心尖尖 第一六三章 出恶气 第一□□章 美色之祸 第一六五章 紫禁城 第一六六章 猪肝补血 第一六七章 将计就计 第一六八章 莫比乌斯环 第一六九章 左撇子 第一七零章 倒戈 第一七一章 白发 第一七二章 女先生 第一七三章 火铳 第一七四章 登徒子 第一七五章 送猪风波 第一七六章 阳春面 第一七七章 坏棋 第一七八章 护犊子 第一七九章 惩戒 第一八零章 喊雨之祸 第一八一章 作茧自缚 第一八二章 谁心黑 第一八三章 砒霜 第一八四章 笼中鸟 第一八五章 总裁官 第一八六章 峰回路转 第一八七章 九名半 第一八八章 初心不改 第一八玖章 开蒙日 第一九零章 彭氏 第一九一章 再南巡 第一九二章 缺一人 第一九三章 李卫 第一九四章 又玠 第一九五章 母与子 第一九六章 花子 第一九七章 病疾 第一九八章 毒计 第一九九章 喜脉 第二零零章 狂疾 第二零一章 好大雪 第二零二章 前明冤案 第二零三章 沾血的 第二零四章 废太子 第二零五章 上路 第二零六章 了断 第二零七章 噩耗 第二零八章 子欲养 第二零九章 龙眠山隐居 第二一零章 学生先生 第二一一章 钦差 第二一二章 牛鬼蛇神 第二一三章 陈氏 第二一四章 蛛丝马迹 第二一五章 归京日 第二一六章 说漏嘴 第二一七章 南山案 第二一八章 师恩 第二一九章 脱困 第二二零章 热河 第二二一章 鹿血 第二二二章 岁月女人 第二二三章 再废太子 第二二四章 谁冷酷 第二二五章 条件 第二二六章 成长 第二二七章 试金石 第二二八章 鱼儿 第二二九章 金簪 第二三零章 将夜黎明 第二三一章 一败涂地 第二三二章 盛世气象 第二三三章 困局 第二三四章 母亲 第二三五章 女人的天下 第二三六章 变轨 第二三七章 东窗事发 第二三八章 成王败寇 第二三九章 真假厚黑 第二四零章 过日子 第二四一章 相位 第二四二章 内阁学士 第二四三章 事起 第二四四章 指鹿为马 第二四五章 驾崩 第二四六章 雍正元年 第二四七章 藏头血诗 第二四八章 满门荣华 第二四九章 抄家专业户 第二五零章 红颜多薄命 第二五一章 押错宝 第二五二章 名教罪人 第二五三章 终难逃 第二五四章 暗香浮动 第二五五章 病入膏肓 第二五六章 落棋无悔 第257章 大结局(上)流年暗偷换 第258章 大结局(中)九五非至尊 第259章 大结局(下)日落紫禁城 第260章 补记墓志铭 第261章 番外石方夜无眀 第262章 番外钟恒老板有病 第263章 番外高无庸围观四爷 第264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一) 第265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二) 第266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三三章 储相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作者:时镜
更新时间:2024-02-04 13:46:31
字数:128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

    按理说,今科殿试之后,很快就应当要“点翰林”,封给状元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翰林院修编,其余二三甲之进士则要再经过朝考才能甄选出是否进入翰林院。

    可今朝却生出些许的变故来。

    张廷玉次日里起身的时候,张英还在朝堂上。

    索额图一党已然带着滔天之怒,太子胤礽打外面见了张英,竟然连对先生的礼仪都没有一个,便直接甩了袖子离开。

    反倒是跟在后面的胤禛上前来,给张英道了喜。

    张英只知四阿哥心思细沉,又与太子走得近,并不敢与胤禛多言,只躬身谢了。

    后面的八阿哥倒是热络得厉害,只可惜张英还是那油盐不进的模样,一点也没有为自己的儿子选边站和谋划的意思。

    纳兰明珠在旁边见了,只感觉好笑地捻了捻胡须,在进去之前对张英道:“要我给你搭把手吗?”

    “不劳明相挂心了。”

    张英婉言谢绝。

    到底谢绝了什么,张英自己最清楚。

    可是光有一个纳兰明珠如何帮得了?

    张廷玉这一回是把太子那边的人都给得罪了个完,这小子自己不怕,可后面的事情还棘手,唯一能依仗着的就是皇帝的信任和欣赏了。到了如今,太子这边因为一个汪绎被黜落到二甲第一,心生不满,之前将汪绎推上来的阁臣熊赐履脸上自然也不好看。

    汪绎算是熊赐履的门生,熊赐履乃是索相的人,索额图为太子做事,一环扣着一环。

    今日上朝,就要论新科进士入翰林的事情了,原本是准备着朝考,可在今科状元的身上却处处都是争执,张英就站在一边,他是新科状元的老爹,不宜说话。

    康熙原本还是很高兴的,看过了张廷玉的答卷,又想想如今治河的事情,策论之中虽然不曾点到今日之朝政,毕竟不许,可到底字字句句之中影射了一二,借古而言,胆子颇大。这样的人,也并不恃才放旷,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康熙道:“传胪大典已毕,新科进士们已经各花落各家,翰林院这边准备着将一甲三人……”

    “万岁爷,奴才以为,三甲之中其余人等皆无异议,唯独状元一甲……”

    索额图一下就站出来了,说话也不怎么客气,细数张廷玉接连两次头一个出考场,以及先头顺天复试批卷之语,极力抹黑。

    一旁的李光地听着听着就笑了,这索额图怎么就不明白呢?

    刚刚开始的时候,索额图极力拉拢张英,如今却因为要提拔一个汪绎,而将张英的儿子往死里贬低,往后张英能跟索额图成为同盟之人?

    还是做梦去的比较好。

    索额图老糊涂了,跟太子一样心急了,这会儿皇帝钦点的人,怎么能当面这样驳皇帝的面子?

    李光地咳嗽了一声,站出来说了一句好话:“索大人这话可没道理,两次头名交卷,本就是才高八斗之明证,如此高才不选,竟然要委屈咱们大清低就一个第二名交卷策论还不怎么好的汪绎,您这眼睛跟常人不一样,是倒着长的啊。”

    “李大人,你怎地胡乱骂人!”

    索额图气得直瞪眼,朝议之事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反驳。

    反正他李光地是皇帝党,有种你来咬我啊!

    李光地将那双手往袖中一揣,老神在在地埋下了头,盯着自己面前三尺的地面,只道:“说您眼睛倒着长,又没说您眼瞎,您这么激动干什么呀?”

    李光地有时候就是嘴毒,老早就看不过李光地了。

    好歹张英还是咱同党人,有你这样损人的吗?把个张二公子贬低得一文不值,也亏得你不害臊!

    张英站在旁边一直不说话,只是听着众人的争执。

    锋芒毕露,一定会被人折锋。

    刚刚出道进官场,起点不宜太高,太高则易摔倒。

    张英有着自己的考量,只是这一切的考量,都不如皇帝一句话。

    康熙看着下面蹦跶的索额图,就冷笑了一声,他还没说话呢,下面就开始叽叽喳喳,到底是谁要做皇帝了?

    他看着御案之上那一方宝印,忽然慢吞吞道:“索额图,既然你这么有主意,不如拿了朕的印玺,自己写一道圣旨盖上吧。”

    “扑通”一声,索额图立刻跪在了地上,冷汗涔涔,只道:“奴才万死不敢!”

    “不敢?朕看你不是敢得很吗?别以为朕是瞎子!”

    这下头整日里都是党争,个个都是精明人,只可惜他康熙不是昏君,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连着老张英护犊子的心,连着李光地鸣不平的意,连着索额图与太子那一点子私心,还有这满朝文武无数人等着看好戏的心……

    兴许这里面还涉及到他们的门生,所以一面看着戏,一面提心吊胆。

    过几日便是朝考,称之为“馆选”,乃是翰林院这边选拔新科进士的考试,这些人现在就开始明争暗斗起来。

    真是有意思极了。

    康熙手里捏了本折子,忽然砸向下面跪着的索额图!

    一声“笃”响之后,索额图的顶戴都歪了,只敢跪伏在地上噤声不语。

    “看看这是什么!你以为你索额图多干净不成?参你的折子都堆成山了!明日朝会若你给不出个交代来,便颐养天年去吧!”

    康熙一摆手,索额图拾起了地上的折子一看,顿时脸色惨白。

    他与太子在江南扶植了一批官员,大肆在茶盐河三道敛财,却不想下面的人做事太嚣张,气焰逼人,遇着有阻挠的官员便言“吾等乃索相门下何人敢不从我”,遇见胆子小的,兴许事情就成了,可难保有那些嫉恶如仇的,江宁织造曹寅乃是皇帝的眼线,指不定给皇帝说了什么……

    索额图看着这折子,便知道张廷玉这件事自己是无力阻拦了。

    他颓然叩头:“此事与奴才无关,还请万岁爷明察!”

    “今日朝会不追究你,滚下去吧。朝考三日之后进行,既然有这么多人觉得朕点的这个头名状元名不副实,那便着令此子如常朝考,点翰林亦如常!”

    众人听闻康熙此言,悚然一惊。

    便是张英也忽然抬首,而后跪地俯首:“皇上万万不可!”

    点翰林如常,那便是作为状元的张廷玉依旧入职翰林院,成为翰林院修撰,乃是无上荣耀;着令张廷玉如常朝考,也就是让张廷玉跟二三甲之人一起参加朝考,经翰林院馆选,若此子才能出众,还能再中一个“朝元”!

    这哪里是皇帝要打压张廷玉,这是让索额图等吐口血啊!

    他是要将张廷玉捧起来,捧得高高地,让所有人都看见张廷玉啊!

    清朝考试重视“元”,也就是每场考试的头名,张廷玉童生之时曾得过三次案首,此乃小三元,而后中江宁乡试解元,便是小三元接大三元的头一元,乃是连中四元,可会试之时只有二甲第一,所以丢了中间一个“会元”,最后补了一个“状元”回来,乃是大三元之中隔着中了两元。

    现在皇帝看着他缺了一个,还要让张廷玉上来补朝考!

    一般一甲前三也参加朝考,可这三人的答卷一般都是阅卷官们随意一看,而后直接放入一等答卷之中,直接入翰林。

    而二甲第一则很有可能成为朝考的头名,头名称“元”,这便是又有了一个“朝元”。

    现在皇帝这意思,根本不是要考校张廷玉才学,而是借着张廷玉来狠狠地扇索额图这老东西的巴掌啊!

    张英断断不敢让自己儿子出这样大的风头,一直以来都是谨小慎微上来的,他自然乐见自己的儿子平步青云,可若是起点太高,未免高不胜寒,到底最后爬得更高,摔得更狠!

    张英在地上叩头,只盼着皇帝收回成命,然而康熙心意已决,怎可理会他?

    李光地见势不对,已然顾不得是不是殿前失仪,上去就将张英拉起来,压低声音骂他:“个老糊涂,老糊涂!”

    好歹今日的朝会乱哄哄地散了,皇帝的谕令却早已经下了去,张廷玉在府中接过了圣旨谕令和翰林修撰的朝服,自带一方小印,着人给了传旨太监赏钱,这才捧了圣旨回去。

    他坐下来,却将圣旨一扔:“入翰林,往后便是高官厚禄等着了,翰林修撰一位乃为状元特设,所以又称之为殿撰,你可知寻常人称翰林称什么?”

    顾怀袖看他终于又恢复成闲散模样,却觉得处处跟原来不一样。

    她扶着胖哥儿在地上走,如今已然能够慢慢地走上几步,她就站在胖哥前面两步远的地方,看着小胖子颤颤巍巍地朝着她走过来,每一步都惊险至极。

    看着孩子晃一下,她的心就跟着晃一下,又怕他摔倒,可又知道他必须要自个儿走路,所以不敢去扶,只能这样胆战心惊地看着。

    现在得张英,看着张廷玉,何尝不是顾怀袖看着胖哥儿这样的心思呢?

    一下朝,外面就来了人请张廷玉,张廷玉还没来得及与顾怀袖说这翰林之事,福伯便来了。

    记得当日会试之后,张英让人来找张廷玉,张廷玉生硬的两个字“不去”,将人堵了回去,如今基本已经尘埃落定,张廷玉还是要好好跟张英说上一回的。

    人人都在说老夫人昨夜忽然发了狂,摔了一屋子的东西。

    顾怀袖看着张英离开之后,却让人将放在案头的玉戒指拿了,“派个机灵点的丫鬟,将这黄玉戒指送回老夫人那里,就说胖哥儿玩腻了。”

    这时候可不敢让自己的丫鬟出现在吴氏的面前,只让王福顺家的接了就成。

    果不其然,一会儿丫鬟心惊胆战地回来说,还没走出老夫人的院子呢,就听见里面砸东西的声音,竟然是老夫人怒极之下直接拿茶碗砸了玉戒指,可茶碗也碎了,扎了老夫人满手,如今人已经晕过去了。

    顾怀袖听了默然无语,只抱着胖哥儿往前面一站,回头看了看那高高堆着的账本,又想起大房那边新添上的两个小妾。

    往后的日子是越来越有意思,也越来越有盼头。

    她蹭了蹭胖哥儿肥胖的脸,那小子伸出肉乎乎的手来揪她头发,喊着:“娘,娘……”

    顾怀袖一笑,只道:“小胖子,要下雨了。”

    外头的丫鬟们听见这句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风和日丽,哪里有要下雨的征兆?

    二少奶奶也是奇了。

    张廷玉这边已经到了张英的书房,恭敬地叩门进去。

    张英看着他走进来,案上堆着的都是写过的或者是没写过的折子,一摞一摞,还有几本旧书,一方砚台,几竿毛笔悬在架上,镇纸斜斜压在一张宣纸上,张英就坐在案后头,打量着张廷玉。

    “当初你同我约定,二甲第一,如今我才知道你早开始算计,野心不小。”

    张廷玉垂眸,却笑:“父亲火眼金睛,儿子万不能及。”

    张英却两手靠在扶手上,颇有一种闲适安然的姿态,那是一种属于老人的淡泊和宁静。他叹道:“当时万岁爷看顺天复试的批阅卷之时,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李光地说他的答卷都是他后来查过的,我小心谨慎为官这么多年,又怎会不知查卷?你批过的那一张答卷,也就是后来被万岁爷挑中大加夸赞的一张,乃是你在我查卷之后放入其中的。”

    什么“昧昧我思之”“哥哥你错了”,什么“阉鸡”“芦花鸡”,若是张英看见,怎可能让这样的批阅卷到皇帝的面前去?

    批阅卷的笔迹是不能改的,而殿试真正的主考官是皇帝。

    平常会试都有人会给考官递卷头,若考官有意提拔自己,自然知道笔迹;而张廷玉却胆大包天,早在会试之前就给皇帝“递卷头”了,那卷头便是那一张荒谬绝伦又堪称是精妙绝伦的一张批阅卷!

    直到那一日张廷玉早早交卷,而那一份过早交了的答卷,果然被康熙注意,而后一眼相中,再那字迹,于是一清二楚。

    从顺天复试的批卷开始,此子便已经在苦心筹谋;而后是接连两场会试与殿试的头名交卷,一般头名交卷都要引起人注意,更何况是像张廷玉这样的早得不能再早的交卷?

    一环扣着一环,甚至前一阵还有个翰林周道新,无意之间在堂前说起那汪绎豢养伶人作诗讥讽好友一事,喜好男风不是罪,可毕竟伤风败俗,被皇帝听见了,纵使此人有八斗之才,断断不能录为状元!

    端怕是索额图等人以为这是皇帝对张廷玉青眼有加,却不知这一切都是他这二儿子苦心的算计!

    哪一件事情是巧合?

    只比那九连环还连得漂亮,心思若是浅上一分,谁又能将这些蛛丝马迹穿起来?

    张英一句一句,道破了张廷玉苦心孤诣算计出来这一个状元背后的复杂心机,张廷玉唯有浅淡一笑,依旧恭维:“姜还是老的辣,儿子不如父亲。”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儿子却不是牛犊,而是那猛虎,何曾来的怕与不怕的说法?

    张英闭了闭眼,似乎说得有些累:“这一回你得罪了索额图等人,前路并不平坦,坎坷荆棘,想必你心中已有数了。三日后有朝考,你随同二甲三甲之进士一起,会给你列名次。你待如何做,我管不着了。只是为父奉劝你一句,过刚易折,过高将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会元之失,乃是为父对不住你,朝元你自己掂量。可等你入翰林,我却必须压着你。”

    张英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要压着下面自己的儿子,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他先在这里给张廷玉说清楚了,起点太高不好,一点也不好。

    这是他多年为官看下来的经验,到底有用没用,全看张廷玉用还是不用。

    实则这话已经透出张英的意思了,他是要压着,然后带着儿子一步一步走入仕途,就像是当初张英将张廷瓒这样一把一把地扶起来一样。

    张英道:“你可服气?”

    张廷玉自然也知道那个道理,入翰林本就还有一段蛰伏之期,翰林们待在京城政治的最中心,耳濡目染千万般官场之态,而后正式入仕成为朝廷高官,这才是正途。

    他只道:“孩儿服气。”

    一切算是谈妥,张英总算是松下来,他笑了一声,长叹道:“翰林翰林,翰林皆称之为‘储相’,却不知你将来是否能有一个‘相’字缀于名后。去吧……”

    翰林,储相。

    张廷玉起身长身一拜,这才出了书房。

    从此以后,便该叫他“张翰林”或是“张殿撰”了。

    作者有话要说:9日第二更,晚上八点半见,应该会写得快一点了。

    打脸情节已经在热身之中,汪绎吴氏差不多也该上来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