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化十四年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7章 第36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终章 第152章 番外一承前启后 第153章 番外二单相思 第154章 番外三秒杀 第155章 番外四领悟 第156章 番外五除旧迎新 第157章 番外六阿冬婚事 第158章 番外七隋家 第159章 番外八吃醋 第160章 番外九杂事 第161章 番外十大海 第162章 番外十一扬帆 第163章 番外十二星辰 第164章 番外十三汪直 第165章 番外十四皇帝 第166章 番外十五真相 第167章 番外十六太子 第168章 番外十七教育 第169章 番外十八隋州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76章
《成化十四年》
作者:梦溪石
更新时间:2024-02-04 20:07:06
字数:243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成化十四年 !

    太子今年不过十岁,就算再稳重早熟,终归是个小孩儿。

    是小孩儿,就会犯小孩儿会犯的错误,否则就真成妖怪了。

    汪直说的这件事,其实严格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纪淑妃死后,随葬帝陵,在宫中也另外设有牌位以供祭祀,但是碍于万贵妃的缘故,连周太后都劝告太子,最好少去别殿,以免激怒万贵妃,做出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来。

    眼看纪淑妃的生忌快到了,太子思念母亲,又不能去别殿,就只好就在东宫私设香案,偷偷祭拜母亲,又哭着跟母亲说些悄悄话,无非是埋怨母亲怎么丢下他就走了,孩儿过得好辛苦之类的小孩子话。

    这本是人之常情,何况太子这日子过得也确实是压抑,如今他父皇膝下已经不止他一个孩子,又要忙着修仙炼丹,与国师交流,根本没空管太子。

    韩早死了,元良也死了,太子身边亲近的人寥寥无几,他又不能去向师傅们抱怨,这些话,不和母亲说,又能跟谁说呢?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太子私下祭拜,并且跟母亲说的那些话,偏偏被人听了去,又告到贵妃跟前。

    万贵妃的耳目遍布宫中,连太子身边也不例外,东宫虽然千防万防,也有不少忠心耿耿的人,可那并不妨碍贵妃安插人手以便随时窃听太子的把柄。

    贵妃得知这件事之后,心中既愤怒,又惶恐,便去向皇帝告状,说太子勿忘杀母之仇,心中充满了怨恨,还对着母亲的香案祷告,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若是普通人如此,倒也就罢了,大不了她受些委屈,可偏偏这是从太子口中说出来的,这偌大一个国家交到他手里,实在是令人担心啊。

    要说万贵妃现在也学聪明了,不单单从自身出发,还站在了国家的高度上,一番话下来,果然让皇帝皱眉不已,此时万氏一党的李孜省和继晓等人,又轮番上阵,吹捧邵宸妃所出的四皇子朱祐杬。

    最重要的是,万贵妃还对皇帝说了一番诛心的话,说太子如今年纪小小,就懂得沽名钓誉,有意结交大臣,让他们在外面散布自己的好名声,这才使得太子身边聚拢了一批外臣,这些人必然是想着眼前富贵无望,就想奉承太子,以后捞个从龙拥立之功,这样下去,陛下的权威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可想而知,这番话肯定不是万贵妃自己能说出来的,她身边必然有高人在给她出主意。

    成化帝心再软,他也是个皇帝,是皇帝就有不容他人碰触的逆鳞。

    这逆鳞就是江山帝位。

    而给万氏出主意的人,正好也就抓住了这一点,戳中皇帝的心窝子。

    说得多了,皇帝自然渐渐动摇,对太子有所不满。

    放眼如今的朝堂,那些正直的,敢于发声的大臣,都被发配到外地去了,朝中的话语权已经被万安等人把持。

    阁老之中,刘珝倒是支持太子的,作为皇帝的老师,他也能说得上话,但他势单力孤,更不愿意得罪万安过甚,能起的作用有限。

    敌强我弱,太子的地位摇摇欲坠,对于希望看着太子将来能够登基的人而言,这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唐泛听完,叹了口气:“我能有什么办法,你真当我是诸葛亮不成?”

    汪直:“你虽然不是诸葛亮,不过你向来主意多,肯定能有什么办法打消皇帝的疑虑,否则再这么下去,太子真要被废了!”

    唐泛看着他:“我怎么不知道你何时与太子要好到这种程度了,还专程微服跑到这里来,是有人想让你帮忙想办法罢?”

    汪直也不否认:“不错,宫中确实有人托付于我。如今能帮太子说得上话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陛下也还没下决心,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我自己是不方便在陛下面前进言的,连托付我的那个人都说不上话,更不必说我了。想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帮忙想个法子了。”

    唐泛苦笑:“我能有什么法子,我与太子不过一面之缘,如今连官都没了,陛下怎会听我一个闲人的话,不过你说宫中有人托付你……是怀恩?”

    汪直沉默片刻:“是。”

    唐泛奇道:“据我所知,怀恩虽然资历不如梁芳,可他素来得陛下信重,他说的话,陛下怎会听不进去呢?”

    话说回来,汪直跟怀恩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这次怀恩能让他帮忙想办法,想来是唐泛上次劝告的话已经被汪直听了进去,并且两人已经搭上线了。

    汪直道:“怀恩因为陛下发落朝臣的事情屡屡为他们求情,已经惹得陛下有点厌烦了。上回有个佞幸之徒想要借献宝得官,怀恩不肯奉诏传旨,还让刘珝、余子俊等人在外廷帮忙劝谏皇帝,结果那些人却不敢,弄得怀恩很被动,最后差点还为陛下所恶,所以如今他也不大敢为太子说话,生怕弄巧成拙。”

    他冷哼一声:“结果这时候我正好主动凑上去,这老货为了试探我是否真心为太子出主意,便将难题丢给了我。”

    说罢他望向唐泛:“说起来还是你让我去与他交好的,所以这事也少不了你一份,无论如何,你非得给我想出个办法来!”

    唐泛:“……”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好心提醒你,反倒给自己招揽了一个大麻烦?

    汪直见唐泛满脸无奈,忽而诡秘一笑:“这次你若能帮太子度过难关,我也有把握让你官复原职。”

    唐泛心说,那我还真不急,现在自由自在别提多快活了。

    不过他对太子印象不错,之前不知道这事也就罢了,既然已经知道了,若是还不闻不问,良心上也实在过不去。

    唐泛沉吟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形?陛下明确透露出要废太子的意向了?”

    汪直:“没有,但太子去向陛下请安的时候,陛下不肯见他,说让他安心回去读书。”

    这倒真是有点不妙了。

    唐泛蹙眉:“朝中有为太子说话的大臣么?太子的师傅们呢,总不会坐视不管罢?”

    汪直道:“都去求情了,不过没用。据说他们从陛下那里离开之后,陛下原本已经有所心软,打算原谅太子,岂料也不知道是谁又在陛下跟前进了谗言,以至于陛下最后反而将太子叫过去训斥一顿。”

    唐泛道:“周太后那边呢?她对太子有抚育之恩,必然不愿意看见太子被废。”

    汪直道:“周太后最近凤体欠安,卧病在床,这些事情她都不知道,谁也不敢拿这些事情打扰她……不妨与你交个底,说句大不敬的话,其实周太后性情颇有些欺软怕硬,她对贵妃是心存畏惧的。”

    唐泛也听说过,万贵妃是被孙太后,也就是当今天子的祖母,选去伺候保护成化帝的,在成化帝当年被叔叔囚禁的最艰难几年,是万氏陪着他度过那段岁月,而非生母周太后。

    所以就算成化帝事母至孝,但周太后总有几分心虚,这就使得她对着万贵妃的时候有些底气不足。

    而且据说万贵妃的凶悍,连周太后也怵她几分,当年皇帝要废皇后,周太后尚且没法反对到底,如今虽然疼爱孙子,能起的作用也有限。

    再想深一层,不管皇帝哪个儿子被立为太子,那都是周太后的亲孙子,断没有不孝顺祖母的道理,如此周太后又何必为了太子跟儿子闹翻呢?

    但这些八卦传闻听听也就罢了,眼下根本不是深究的时候。

    听说周太后那条路子也走不动,唐泛摇摇头,无奈道:“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这么多人都没有办法,我又何德何能,虽然我也不忍看到太子落难,可问题是我确实人微言轻,帮不上忙。”

    汪直有些失望,他见唐泛帮自己出了好几回主意,每回都卓有成效,自己也正是听了他的话,才会去跟怀恩修好关系,便希望这次他还能想出什么别人都想不到的办法。

    若是太子这次能渡过难关,他的功劳便是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证明,这确实只是自己太贪心罢了。

    唐泛迟疑道:“还有一个办法,但其实也算不上办法……”

    失望之后又迎来希望,汪直怒道:“一个大男人磨磨唧唧的,你就不能爽快点么!”

    唐泛:“先让太子设法单独见到陛下,然后向陛下请罪。”

    汪直:“然后呢?”

    唐泛:“没了,就这样。”

    汪直:“……这算什么办法!要是请罪有用,怎么还会有这么多波折?”

    唐泛摊手:“我没见过陛下,对他了解不多,但他必然不是暴君,因为这么多年来,获罪的大臣鲜少有被砍头株连全家的,充其量就是流放,所以他肯定不爱杀人。这样一位君王,其实是很好打动的。更何况太子是他盼了多年才盼来的儿子,又是储君,按理说陛下不可能对太子那样冷血无情。所以必然是陛□边的人从中作梗,导致陛下屡屡曲解太子。”

    汪直心头一动,终于听出一点味道来了:“继续。”

    唐泛:“所以你们与其让那么多人去求情,还不如太子一个人去。父子之间,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太子如今才十岁,又不是真的要谋朝篡位,陛下根本没有理由不原谅他。太子私设香案,原本就是不合规矩的,所以他只需要老老实实请罪,然后一切往孝道上扯,让陛下觉得,一个能对亡母如此孝顺的太子,将来一定也会是仁慈之主,更加不可能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汪直若有所思:“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唐泛:“……我也只是随便说说,出个主意,功劳你领,有黑锅别让我背,我就谢天谢地了。”

    汪直哼笑:“我是这样的人么?好了,闲话休说,我不日便要前往河套,你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作一幅画给我。”

    唐泛皱眉:“我不是劝过你,不要沾手边塞的事了么?”

    汪直:“你当我乐意呢,河套的战事还没完,只因前线有副监军,我才能以西厂有事的名义回来一趟,很快就要回去的,就算要罢手,也要等这一仗打完再说,否则若是没有我在一旁帮忙说话,朝廷很快就会将王越他们召回来,你也知道,陛下如今是没有心思打仗的。”

    那是自然的,皇帝要修仙炼丹建宫殿,打仗那么费钱,他肯定觉得与其将钱拿去打仗,还不如留给自己敬奉神佛呢。

    唐泛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说,只是拱手道:“前线凶险,还望汪公保重。”

    汪直摆摆手:“行了,别废话,男子汉大丈夫,何必作小儿女之态!我已经让人将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时间不多,你赶紧画罢,画完了我还要让人拿去裱的!”

    唐泛满头雾水:“为何突然要我作画?”

    汪直不耐烦:“我说我爱慕你,想要带着画回去,好日日睹物思人,你信不信?”

    唐泛:“……”

    汪公公胡说八道一通,见他嘴角抽搐的样子,这才大发慈悲说了实话:“若是我说,这幅画也许能助你官复原职呢,你又信不信?”

    唐泛笑道:“这个解释还可信些。若是刚才那个原因,我怕我要用脚趾头给你画了,好让你一想起我就犯恶心才是。”

    “去你的!”汪直瞪他,“少跟本公抬杠!赶紧的,时间来不及,画作不必专工精巧,以意境为上,最好画点山水花鸟,但千万别画什么红梅凌雪图,菊花傲霜图!”

    这要求听起来十分古怪,但他摆明了不肯细说缘由,唐泛也不好再追问。

    不过就算他没有明说,唐泛却知道总归不会是坏事。

    唐泛就道:“你若要这些,我在京城倒还放着几幅旧作。”

    汪直摇头:“那些不行,一眼就能看出是之前的,我要的是现画的。”

    唐泛明白了:“那你让我好好想想罢,仓促之间也没什么准备。”

    汪直道:“只有一炷香的时间,晚了我就要回京了,这幅画你必须得给我。”

    唐泛苦笑,摇摇头,也不与他辩驳了,踱步至书案前,那上面果然有早就准备好的笔墨和颜料,连画纸都是上乘的。

    他闭上眼睛想了片刻,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幅丰满的画像。

    而后睁开眼,提笔,蘸墨,开始下笔。

    说是一炷香,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但唐泛笔下行云流水,神情又十分专注,汪直也没有催他。

    直到香烧完都过了两刻钟,唐泛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彻底完工。

    汪直凑近一看,只见白纸上一蓬垂落下来的茂密紫藤花,花下一只鸡仔在嬉戏。

    不远处母鸡仰首回顾,盎然生趣之中,似乎又蕴含着无尽舐犊之情。

    “好!”汪直不由拍案叫绝。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相信,以唐泛的聪明,肯定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

    果不其然,这幅画作真是令人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虽然因为时间匆忙,画作略显粗糙,不尽人意,但是其中却寓意深远,不枉自己特地跑来一趟,让他现场作画。

    此时便听得外头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二人停下交谈,汪直皱眉:“外面是谁,我不是让人不要过来打扰吗?”

    “是我,公子。”出乎意料,却是严礼的声音。

    唐泛道:“进来。”

    严礼推开门:“公子,贺小少爷被打了,令姐希望你能尽快赶回去一趟!”

    贺家人口兴旺,贺老爷子虽然有不少孙辈,但能够被严礼称为小少爷的,自然只有唐泛姐姐的儿子,贺澄。

    唐泛自然要问:“怎么回事,谁那么大胆敢打七郎,难道我姐姐和姐夫他们没拦着么?”

    严礼苦笑:“正是令姐夫打的。”

    贺家去赴宴,小辈们自然也跟着去。

    许多人家都带了家眷,小孩儿们年纪相仿,就玩到一块去。

    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但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有那样严苛的讲究,贺家里头,跟贺澄同辈的就有好几个,其中有贺轩与韦氏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分别是贺澄的堂弟和堂妹,比他小了一两岁。

    还有贺老爷子兄弟那边的孙辈,有的比贺澄大些,不过大都在六七八岁的年纪。

    不过小孩子彼此之间也会拉帮结派,尤其因为童言无忌,说出来的话也更加伤人,也许是平日里听长辈说得多了,加上贺澄个性沉闷,大家都与他玩不到一块去,贺澄理所当然就被孤立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群小孩相约在后院玩,没有喊贺澄,贺澄终究是有些羡慕的,就偷偷跟去。

    韦策的小女儿,也就是韦氏的妹妹韦朱娘,生得十分漂亮,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韦朱娘向来是男孩们众星捧月的对象。

    今天也不例外,韦朱娘说想要一些花来编花环,又说想要养一只小鸟,一群小男孩就轰的一声跑去给她采花捉鸟,这让另外几个女孩非常眼红,这其中就有贺澄的堂妹。

    女孩们跟韦朱娘闹了别扭,像孤立贺澄那样将韦朱娘给孤立了,手拉着手到别处去玩,也不理睬韦朱娘了。

    韦朱娘既想跟去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愤愤地坐在一边生闷气。

    贺澄这个年纪,也有了欣赏美丑的眼光了,他也很喜欢韦朱娘这个漂亮的小女孩,就鼓起了勇气,上前和她打招呼,可惜韦朱娘不想理睬他,还说他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