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奇知县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复活的少爷 第二章:客满居的早点 第三章:风家的宴席 第四章:杨小娘子的难题 第五章:为难的知县 第六章:事实的真相 第七章:黑店的酒 第八章:饿晕的孙虎 第九章:山神庙的鬼 第十章:看门的衙役 第十一章:所罗门王的审判(一) 第十二章:所罗门王的审判(二) 第十三章:王侃的身份 第十四章:泼皮的霸王 第十五章:肖章的能力 第十六章:初次的审问 第十七章:刘都头的心思 第十八章:老师的礼物 第十九章:马五的刑罚 第二十章:张泼皮的要求 第二十一章:老练的仵作 第二十二章:死囚的咆哮 第二十三章:肖家的现场(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马车夫的惊叹(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五章:杨家小娘子的账本(求推荐求收 第二十六章:冰窖的痕迹(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七章:肖魏的密谈(一) 第二十八章:肖魏的密谈(二) 第二十九章:知县县丞的交锋 第三十章:知县的败仗 第三十一章:刘都头的话 第三十二章:厨师的刀 第三十三章:王三的嘴 第三十四章:潇湘月的歌声 第三十五章:风知县的词 第三十六章:案情的真相(一) 第三十七章:案情的真相(二) 第三十八章:案情的真相(三) 第三十九章:案情的真相(四) 第四十章:倒霉的薛霸 第四十一章:薛霸的见闻 第四十二章:默契的合作 第四十三章:小娘子的厨艺 第四十四章:新型的钱庄 第四十五章:肖欢的证词 第四十六章:刑场的交锋 第四十七章:奇异的口供 第四十八章:潇湘月的请柬 第四十九章:风灾的前兆 第五十章:无眠的余杭 第五十一章:大宋朝的托 第五十二章:无赖的无奈 第五十三章:钱庄的交锋 第五十四章:马掌柜的机智 第五十五章:豆腐渣的堤坝(一) 第五十六章:豆腐渣的堤坝(二) 第五十七章:善良的百姓 第五十八章:堤坝里面的白骨 第五十九章:钱维纶的死 第六十章:二十四桥的盛典(一) 第六十一章:二十四桥的盛典(二) 第六十二章:画舫上的揭秘(一)急需收藏推 第六十三章:画舫上的揭秘(二) 第六十四章:画舫上的奇迹 第六十五章:石灰矿场 第六十六章:矿场寻证 第六十七章:毒性来源 第六十八章:柳家老太 第六十九章:王家宅子 第七十章:汇通钱庄 第七十一章:工头包平 第七十二章:举人老爷 第七十三章:酒令下酒 第七十四章:比试比试(该求推荐了) 第七十五章:重大发现 第七十六章:水落石出 第七十七章:意料之外 第七十八章:意料之中 第七十九章:陡生异变 第八十章:毁灭证据 第八十一章:原来如此 第八十二章:清明余杭 第八十三章:江边巡视 第八十四章:京城来客 第八十五章:连升三级 第八十六章:衙门密谈(求推荐票) 第八十七章:密室定计(求推荐票) 第八十八章:天使到来(求推荐票) 第八十九章:相爷私访(求推荐票) 第九十章:余杭见闻(求推荐票) 第九十一章:未来预感 第九十二章:山雨欲来 第九十三章:隆盛客栈 第九十四章:黑夜追踪 第九十五章:抓捕方泉 第九十六章:沈伦回京 第九十七章:正衙常参 第九十八章:两个结果 第九十九章:荣归故里 第一百章:平仲现身 第一百零一章:出乎意料 第一百零二章:花烛之夜 第一百零三章:汴京 第一百零四章:问对(一) 第一百零五章:问对(二) 第一百零六章:前兆 第一百零七章:决定 第一百零八章:搬家 第一百零九章:喝酒 第一百一十章:酬唱 第一百一十一章:不欢 第一百一十二章:炭房 第一百一十三章:寻证 第一百一十四章:寻凶 第一百一十五章:期待 第一百一十六章:议储 第一百一十七章:廷议 第一百一十八章:结论 第一百一十九章:风波起 第一百二十章:长兴坊 第一百二十一章:柳暗花明 第一百二十二章:开封推官 第一百二十三章:请君入瓮 第一百二十四章:大有收获 第一百二十五章:供词 第一百二十六章:捉拿的就是你 第一百二十七章:开封大牢 第一百二十八章:搏上一搏 第一百二十九章:骑虎难下 第一百三十章:李继捧 第一百三十一章:释然 第一百三十二章:闭门羹 第一百三十三章:赵元佑的风采 第一百三十四章:夫人关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会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是矿场 第一百三十七章 初露端倪的政事堂 第一百三十八章:政议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朝的机会 第一百四十一章:突破方向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十章:余杭见闻(求推荐票)
《传奇知县》
作者:山河梦
更新时间:2024-02-05 09:10:00
字数:78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传奇知县 !

    沈相爷这一回也做了一次彻彻底底的调查员,遇到有机会便聊上几句,当问到风知县的时候,大家都说风知县的好。风大人来到余杭之后,清理冤案。

    从县衙门到江边不足半个时辰的路程,沈相爷走走停停,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一路上得知,风满楼在余杭的期间,整顿了整个余杭的商业秩序,特别是利用尨彦昌这一案子,将余杭的商户们,彻底的解放了出来。这个案子,风满楼没有向朝廷汇报。

    尤其是快到江边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妇人,那老妇人更是将当曰风灾来临的时候,风满楼战斗在第一线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出来,而且风大人还下决心要修筑可以用上百年的堤坝。

    那侍卫说道;“相爷,你看这个风知县,人真的有这么好吗?会不会和咱们以前遇到的州县的官员们一样,都是找了一些人来演戏!”

    沈相爷说道:“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本相只看见了余杭的百姓,流露出的是对风知县的尊敬,这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演戏能演得出来的。走吧,咱们去看看那个堤坝,见识一下什么水泥有如此厉害!“

    很快,两人便到了江边,却看见一群人在哪里忙碌着,却看见有人将碎石和一些灰色的石灰类的东西,在地上加水搅拌在一起,装在了木桶里面,然后再拿到江边去,倒在模板做成的模型里面。

    而有一段已经是修建好了的堤坝,沈伦很是好奇,走过去看了看,却发现那堤坝明显比起泥土沙石修筑的堤坝要好了很多。

    却见一个小工头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说道:“老人家,在那边看一看就可以了。这边这一段的水泥还没有干,会踩坏的!”

    沈伦叫住他,问道:“这些像石灰一般的粉末,便是水泥?”

    那人说道:“正是啊,听风大人说,真正好的水泥,比咱们这个还要好得多,干了之后,比石头还硬,哦,不是,比现在的堤坝还硬。现在的堤坝,已经比石头的坚硬了。咱们这堤坝,这下就相当于在江边放了一整块的石头,再也不担心洪水了!”

    沈伦心里忍不住的好奇,却听那侍卫说道:“这风大人是很厉害,竟然造出了这么好的水泥。既然他说能做得更好,为何却不能做好呢?”

    那人说道:“这位小哥,你懂什么?这水泥,烧制的时候,是要磨成小小的颗粒,你想想,那些石头磨成小块就很难了,还要磨这么小,现在咱们的技术,只能磨成豆子那么大的颗粒,要不是矿场的郑师傅,恐怕质量还没这么好呢!”

    堤坝一共有两尺宽,上面是平行的,越到下面越大。到处都修得很是光滑平整。

    却听侍卫问道:“那你们工钱有克扣吗?”

    那人笑道:“小哥说哪里话,风大人的工钱,怎么可能克扣。而且这每餐的吃食,比起咱自家的吃食,不知道还好了多少倍!好多人排队,想来还来不了呢!”

    沈伦却接过话头问道:“那这堤坝修筑完了,没这么好的事了,这这吃惯了嘴,以后却是如何收场?”

    那人笑道:“这位老丈休要取笑与我,不过我也想过了,等堤坝修好了,听说还要修码渡头,全部都是用这水泥来修的,不过呢,这渡头不是衙门出钱了,是汇通银行钱庄出钱来修,听风大人说叫什么承包制,修了之后,汇通钱庄收费,好像是收五十年吧。对了,还有,在汇通钱庄附近,衙门还说要修一个市场,叫什么商贸市场的,我是不大懂!”

    “商贸市场?这是什么?”沈伦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

    却听那人说道:“好像说是那些商户们集中做生意的地方吧。以后东京来的京城特产,西属来的蜀锦之类的,以及江南的瓷器,等等,都会先运到这个商贸市场,大家自然而然的都集中起来了。”

    沈伦奇怪的问道:“怎么可能?难道风大人说让人家运过来,人家就运过来?”

    那人说道:“当然不是了!到时候扬州,苏州等地的大商户们,都会来这个市场进货,如若老丈你家有瓷器窑子,烧出来的瓷器,是不是也会拿到这里来卖?”

    沈伦问道:“那就难说了,哪有那么多的商户愿意来这个所谓的商贸市场买卖?人家还不如直接贩卖到各地,有的地方还省很多运费。”

    那人却说道:“老丈有所不知,汇通银行钱庄的东家,是咱们大人已经定亲的夫人,什么事还不得依大人的?汇通钱庄已经联系好了余杭,扬州,苏州等地的商户们,准备建立一个大型的商队,专门运往海外。听衙门的人说,是风大人告诉他们的,只要讲咱们大宋朝的东西运出海外,那铜钱,不是,铜钱都看不上了。而是银子,金银,全部就滚滚而来。”

    “而汇通钱庄带领着那些个商户们,就是要将咱们大宋朝的货物,卖到海外。据说海外很多地方,遍地是金银,走到路上都会提到,当地的人要买东西,便会直接捡起来付款,这利润何止百倍千倍,简直是一本万利!”那人说到这里,口水都快滴出来的感觉。

    沈伦笑了笑,没有说话,这话说得也太大了些。

    那侍卫问道:“这么说来,这汇通钱庄很有实力了,这么多的商户,整个扬州,苏州,余杭的商户都听他们的?”

    那人说道:“其实也不是,你道那些商户们傻吗?人家汇通银行说了,只要这些商户们存钱进去,这往后做生意的路费,运费,全部都少收一半!而且汇通银行还拿钱出来,参与了进去!”

    沈伦这才相信,不过海外贸易赚钱,这个沈伦倒是知道。大宋朝的海外商业贸易非常发达,在吴越王钱椒还没有投降的时候,江浙一带的海运,和东瀛做生意,吴越王可是富得流油的。

    只听那人继续说道:“而且,听说汇通银行除了修建好码头外,还有修一条路,从渡直直的连通那个商贸市场!全部都是用水泥来修筑的,老丈你想想,这还不修个三年五载的?”

    侍卫笑道:“你们当心不要被风大人给骗了。这还没有实现的东西,说来谁信?”

    那人说道:“我信,我们余杭百姓都信!汇通钱庄为咱们余杭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你们不知道,咱们江边这些新房,对,就是那些,看到没有,就是汇通钱庄建好了之后给我们住。以前的房子,早被上次的洪水冲垮了。要是以前啊,等朝廷拨款救灾,等拿到救灾款,十成里面有一两成,都是老天开眼了。但是今年咱们终于不用朝廷救灾了,咱们自己解决了!”

    这些话,越说,沈伦便越是感觉,这个风满楼很是有才能,这商贸市场的想法,确实是个好办法,到时候整个余杭周边,绝对可以富庶起来,不对,是说更加富庶起来。

    百姓有了钱,朝廷便也有了税收的来源,管理了大宋朝多年财政的沈相爷,这次也心动了。

    看到脚下的堤坝,想到这个水泥的时候,沈相爷的心思,又早已经飞到了京城了。大宋朝的京城,就是在开封府,是大宋朝四京中的东京。而京城就在黄河边上,这几年,朝廷为了修筑黄河堤坝,每年花了不少的钱财,可是只要洪水大一点,就会溃堤。

    黄河溃堤之后危险,就是中原好几个州府都要被淹,受灾的百姓那是不计其数。沈伦想到这里,要是整个黄河的堤坝,都用这个水泥修筑的话,虽然洪水大了,也有没堤的可能,但是至少一般的洪水,还是能够抵挡的。

    要真是如此的话,整个中原地带,再也不用担心被洪水淹没了。这就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想到这里,沈伦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念头,问那人道:“你刚才说那个烧制的师傅,在什么地方,可否带老夫去瞧一瞧?”

    那人说道:“老丈,这可不行,这里可走不开。这样吧,你从西门出城,沿着官道走上大约半个时辰,便见到一座矿场,其中最大的那座矿场,就是烧制水泥的,郑师傅就在那里!”

    话说风满楼此刻,正在北门外面,因为今天赵子良刺配银州,现在正是上路的曰子。押送的就是两名衙役。

    和赵子良同行的,还有王夫人王珍。风满楼第一眼看见王珍的时候,很是诧异。却听见王珍解释道:“现在良哥去哪里,奴家便也跟随到哪里,今生今世,决不再离开!”

    风满楼说道:“你可舍得那么大的家业?”

    王夫人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赵子良,很久,才说道:“在奴家心目中,良哥便是奴家的一切,什么万贯家财,还是没有良哥好!”

    把这赵子良感动的,两眼泪汪汪!王夫人却继续说道:“柳老太的孙子,现在才一岁多一点,而刘老头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所以奴家便将家财赠与了他们,也好让他们以后衣食无忧,也算是奴家替良哥向他们赔罪!”

    风满楼感慨的道:“王夫人,真义士也!”

    却见赵子良一下跪在地上,说道:“大人对小人的恩德,小人铭记在心。要不是大人相救,小人恐怕早已身首异处。今曰更是承蒙大人亲自相送,小人感激不尽。请受小人一拜!”

    说完,便要跪了下去,却因为戴着脚镣手铐,行动很是不便。风满楼一把扶住,说道:“本官也是念你尚有一些良知的份上,才向朝廷求情!安心去吧,以后好自为之!”

    赵子良早已经泪流满面了,向风满楼再一次说道:“大人,保重!”

    风满楼也回应道:“保重!”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