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狭路相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更新) 第三十七章 (更新) 第三十八章 (更新)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一更) 第四十一章 (二更) 第四十二章 (三更)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一更) 第四十八章 (二更)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修)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补昨天二更)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77章 二更(福.利小番外)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补更)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后半段已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一更) 第九十七章 (二更)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五章 (补更)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十章 第一百十一章 第一百十二章 第一百十三章 第一百十四章 第一百十五章 第一百十六章 第117章 后来1 第118章 后来2 第119章 后来3 第120章 后来4 第121章 后来(完)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十一章
《[明]狭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更新时间:2024-01-15 17:27:24
字数:80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明]狭路相逢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相比大明的欢喜,后金却是蒙上了重重阴郁之气。腊八之战溃败之后,他们带着来时六成不到的八旗退回关外,却在这路上又与孙承宗又发生了多次遭遇战。虽然说穷寇莫追,但是也有一句气势不在。八旗与京营的两个月交战没有让他们变成穷寇,却真的丧失了许多的士气。没有想到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努.尔哈赤打磨下的八旗,以为已经可以稳操胜券,对抗明朝的军队再无敌手,却惨败在了他们主动入侵关内的大战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被孙承宗几次三番的拦截后,虽然边军没有与他们死磕,但是八旗又被折腾了几回后,气势越发萎靡了。最重要的是皇太极死了,死在了关内的战场上,更加落得了一个死无全尸,如果拦腰截断与被马蹄采爆了脑袋也算是全尸的话。

    “哥,这几天代善他们都窜动了起来,都盯着大汗的位置呢。本来四大贝勒俱南面坐,这次大汗死了,其他三个指不定怎么折腾呢。”多铎进了多尔衮的帐子,这次他没有赶到通州的战场上,却也知道这次败仗对于后金意味着什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四哥死了,前头那几个人本来就看我们不顺眼,要是让他们坐稳了大汗位,几人共理朝政,估计两白旗也要交出去了。”

    多尔衮皱着眉,他与多铎都还年轻,要想争夺汗位希望渺茫。可是不争一下,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母妃就被那群人逼着陪葬了,唯一能看清大局的皇太极现在又不在了,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光景。“我听说正月初八的时候,大玉儿生了一个女儿,你送了贺礼了嘛?算起来这是四哥最后一个孩子了,可惜不是儿子。”

    多铎撇撇嘴,“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大玉儿在宫里不受宠,贺礼我早送去了。也亏哲哲大福晋照顾她,才没有收到冷宫的待遇。既然不喜欢当初何必娶,要不然哥与大玉儿早就能够在一起了。”

    “好了,这时候就不要多说了。”多尔衮打断了多铎的抱怨,以前的事情再也追不回了,追不回就不要再追,可惜与后悔都挽回不了任何的东西,而现在要做的是让代善他们放心,也能暗中壮大他们的势力。“我也去看看哲哲福晋,大汗骤然离世她也不好过。也再送一些东西给大玉儿,免得她与孩子在后院艰难度日。四哥生前对我们不错,他走了,我们要要帮助他们孤儿寡母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应对八旗内的风雨变化。多尔衮从来不曾忘记,那年他遇到过的大玉儿是怎样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孩,这样的人困在后院实在屈才。

    **

    正月十六,年后第一次的御门听政取消了。

    温体仁收到了王承恩的传旨后有些惊讶,皇上难道是身体不适,要不然这一大堆的奏章堆着,怎么都不说一个大致的安排。他走回了文渊阁,其他的内阁大臣都已经坐在了自个的位置上,脸色都有些奇异。年节刚过那些潜藏在胜利背后的暗影就暴露了出来,一夜之间从山海关到京城都在谣传,孙承宗通敌一事。

    “王大人,你说句话吧。对于这些参孙大人的奏章,我们应该怎么拟召给皇上?”温体仁一个传球先把大.麻烦抛给了王在晋。谁让你与孙承宗以前有过大矛盾,所以你的话才格外的重要,这个时候是落井下石呢,还是秉持公道呢?

    王在晋喝了一口茶,从收到了这个荒唐的消息后,他一肚子的话已经酝酿了一个晚上,“无稽之谈。这些流言十分荒谬,孙大人为了辽东劳心劳力,怎么到了他们嘴里居然成为了卖国通敌者,简直就是胡闹。”

    王在晋没有踩温体仁的坑,这个流言一听就是有些人在胡编乱造,当然不算数。“我们想问题要反过来,应该说正是因为皇太极畏惧了宁远防线,知道会久攻不下所以才绕道入关。这难道也要算在孙大人的头上?守城太严也是错?”

    “话虽如此,但是事情对孙大人不利。”文震孟客观地说到,“下面的奏章中说的是有理有据。孙大人镇守边关,与后金对持多年,怎么会不了解他们的军情,这次后金绕道入京居然一点风声也没有,辽东守军难辞其咎。京营赢了是卢象升的训练有功,但是辽东边军失察,是孙承宗的失误,这样说也是合理。通敌卖国算不上,但是他作为辽东都督确实失职。”

    “我这里也收到许多奏章。”毕自严面前也有一堆奏章,这里说的全是辽东军费的问题,“很明显对于辽东耗去了国库的大半银子却没有一场像样子的胜仗,反而京营证明了后金八旗并非不可战败。许多人质疑这些银子到底是用到了哪里去,这些银子又应不应该使用。要知道建立宁远防线就是孙大人提出来的,后来袁大人扩展了这条防线,袁大人战死,孙大人又接了辽东督师的位置,这些年来朝廷的银子都用在了这上面。现在发生了后金入关之役,也难怪会有人质疑这些防御城池到底应该建吗。温大人你说是否要召孙大人回京自辩?”

    温体仁瞄了一眼刚来几个月没有说话的郑三俊,这位刚刚坐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上,“温某也拿不准,就等着皇上的传召了。不过出了这样的事情,年前的时候孙大人因为堵截后金八旗没有回京述职,现在也应该要回来了。”

    **

    朱由检醒过来的时候,窗外明显已经是日照三竿,自己错过了早朝了。但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想象中全身乏力,不能行走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觉得腰上暖洋洋的,一定是享受过雨化田内功按摩的待遇了。他偷笑了起来,田田也不在他醒的时候按摩,而是趁着他熟睡的时候来,是因为害羞嘛。

    “醒了就起身吧。”雨化田从听到了屋内的动静就推门走了进来,看到床上的朱由检一张迷糊脸地望着他,一撮不服帖的毛发好像要举手反抗那样竖了起来,他坐到了床边,先抚上了这撮头发把它顺平了。“时间不早了,吃点东西,准备回宫吧。”

    朱由检嘟起了嘴唇,偏过脑袋避开了雨化田的手,小声嘀咕着,“这算是吃到嘴里就不理人的节奏,都没有和我腻歪在床上,让我一个人醒了过来独守空房就算了,还要在新婚地第二天就去批奏章,婚假呢?说好的要从此君王不早朝呢!”

    “唧?”墨汁从雨化田地背后窜了出来,跳到了朱由检地腿上,盯着朱由检看了两眼,有些不明白主人为什么有了一张怨妇脸,想要安慰他似得用尾巴抽了抽朱由检的大腿。下一刻,它就被雨化田一巴掌掀翻在地上,还得到了一个恶狠狠的瞪视。原来朱由检除了披了一件上衣之外,其他都是光.溜.溜的,看上去雨化田已经在他睡着的时候,为他清洗过了。

    “墨汁乖,不能随便吃嫩豆腐。”朱由检看着地上一个打滚坐起来的小猴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全身都是自己媳妇的,你不经允许不能碰,知道吗?”

    “唧唧唧——唧!”墨汁挥了挥爪子想要翻白眼,那么昨天把我带出来给你们证婚的时候,怎么不说我是多余的,现在用完了就扔,不是好人!

    “好了,快把衣服穿上,正月里的天也不怕着凉。”雨化田懒得管这一人一猴的不靠谱,为朱由检把衣服一件件穿上,还真的有了新婚夫夫日常生活的味道。“不是我催你回宫,而是辽东那里又出了事情,孙承宗被参了资敌卖国,流言快要传遍京城了。”

    朱由检听到辽东二字就端正了脸色,对于这个流言只是给了一个冷笑,“看来后金还不够乱,还有闲功夫用流言杀人的计谋。不过是要好好问清楚究竟是谁投敌了。有些人就是放着太平日子不过,我还没有找他们算账,他们反而又蹦跶起来了。”

    等回了宫,温体仁已经等候多时了,孙承宗的事情他可不敢拿主意,或者说许多关键的事情他都不敢拿主意。“皇上,下面弹劾孙大人的奏章都在这里,您看要先召孙大人回京自辩吗?”

    “既然他们想要听听孙卿家说话,那就让他上京吧。”朱由检可有可无地说着,“朕让锦衣卫接孙大人回京,后金都能够绕道入关了,难保没有一两个残余分子留在了关内,这次他们栽了一个大跟头,就怕他们铤而走险,把账算在了孙卿家的头上。要是没有宁远防线逼迫后金不敢与边军正面对抗,也不会有后面的绕道蒙古入关,更不会有皇太极惨死的事情了。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孙卿家在辽东的威名过甚。”

    “呵呵。皇上所言甚是,就怕那些人狗急跳墙想要除了孙大人,是要有人保护他入京的好。”温体仁瞄着朱由检的神情,看不出他的喜怒来,要说真的是为了孙大人好,派锦衣卫护送的事情还是头一回听说。他们都已经习惯锦衣卫是用了押送犯人的。难道是一个下马威?说起来皇上对孙大人有气也合常理。文震孟说的对,其他的不论,但是辽东督师没有把控全局的错,孙承宗是逃不了的。

    “宜早不宜迟,你快些拟召让他回来说说这次与后金一战的心得吧。”朱由检没有看眼前那堆弹劾的折子,“这些人不是有很多话要说嘛,就在殿上一次性说个清楚。对了,既然说到了资敌叛国,你让郑三俊好好翻翻刑部的典籍,应该要怎么论罪,都拿出一个章法来。”

    哈?这是什么意思?是真的要办孙承宗,不应该啊,这不是欲加之罪吗?温体仁一下子没有弄明白,又不知道怎么问朱由检,“皇上,通敌之罪事关重大,不能轻易下结论。”

    “所以朕才说让郑三俊把以往的法令弄明白了。犯了那哪一条就要治罪到什么程度。还是大明律里面没有详细的描述?”

    皇上您问我,可是我不是刑部尚书,这一块不太熟。温体仁尴尬地笑了一下,朱由检却不再多解释,“让他查不是让你查,把朕的旨意传下去就行了。怎么还要朕给你从头到尾解释一边是治谁的罪?”

    温体仁立即摇头,“臣这就去办。”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