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倾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2章 毒包子 第3章 救治 第4章 探监 第5章 阿莫西林 第6章 重大发现 第7章 夜间高手 第8章 不走寻常路 第9章 我要当官 第10章 知县有请 第11章 许愿 第12章 步入仕途 第13章 拜师 第14章 邵家戏班 第15章 美妇安雅 第16章 扣押 第17章 计谋不成 第18章 挽月逃跑 第19章 死亡名册 第20章 明月几时有 第21章 毒物 第22章 苏家姐弟 第23章 解毒 第24章 刁难廖大勇 第25章 用计 第26章 王有财被打 第27章 有文化的乞丐 第28章 廖大勇会拐弯 第29章 治病的油 第30章 财主相争 第31章 阴朱来福 第32章 欺压乞丐 第33章 收留孩子 第34章 金鱼和木鱼 第35章 脚踏七星 第36章 抚心阁 第37章 醉酒 第38章 午良家入狱 第39章 轻松查案 第40章 调戏 第41章 快刀堂 第42章 神秘红花铁牌 第43章 无耻三人 第44章 正好多十两 第45章 攻山 第46章 落荒而逃 第47章 找方墨 第48章 一毛不拔 第49章 否极泰来 第50章 洛南巡抚 第51章 王有财捐官 第52章 进军乌罗山 第53章 游说胡跃南 第54章 成立丐帮 第55章 圆谎 第56章 午良家释放 第57章 我理解 第58章 是太监 第59章 两妃 第60章 皇贵妃沈艳云 第61章 青楼风雅 第62章 花魁诗音 第63章 午良家的困境 第64章 宝刀血饮 第65章 雁过无声大血无痕 第66章 可怜的挽月 第67章 午良家再次被捉 第68章 形势逆袭 第69章 三道县令 第70章 立信 第71章 爬出去 第72章 取名杏林院 第73章 断案 第74章 技多不压身 第75章 裘老三扬威 第76章 丐帮消息 第77章 切磋 第78章 路见不平 第79章 谈合作 第80章 总督府的女人 第81章 绝症天花 第82章 拉拢 第83章 宫中故人 第84章 谁在里头 第85章 这是个阴谋 第86章 秋敏家出事 第87章 堂上之人 第88章 找上王有财 第89章 同知大人要来 第90章 节俭 第91章 较量 第92章 民教押送 第93章 声威大增 第94章 迅速破案 第95章 税银二百两 第96章 不欢而走 第97章 挽月? 第98章 死亡名册派上用场 第99章 澄清 第100章 回城 第101章 朱来福有恙 上架感言 第102章 动手术 第103章 泥石流 第104章 惊现七色牡丹 第105章 汪连城出招 第106章 试探 第107章 是安雅 第108章 路遇愤事 第109章 祥 第110章 何为内力 第111章 泥石流袭来 第112章 救援 第113章 问责 第114章 撕破脸 第115章 李然报消息 第116章 行刺 第117章 惊弓之鸟 第118章 抄家 第119章 燃眉之急 第120章 憋屈 第121章 是友是敌 第122章 两县纠纷 第123章 告状 第124章 评理 第125章 岳父之死 第126章 白衣公子 第127章 各方将至 第128章 怕老鼠 第129章 盖过汪连城 第130章 行刺 第131章 交易 第132章 真相 第133章 异地相见 第134章 云罗 第135章 醋意 第136章 嫁给你 第137章 受伤 第138章 没有公主 第139章 云罗出资 第140章 酒宴 第141章 杀头 第142章 离别 第143章 求援 第144章 快刀堂覆灭 第145章 追杀 第二章 妖法第一节 第二章 妖法第二节 第二章 妖法第三节 第二章 妖法第四节 第三章 死士第一节 第三章 死士第二节 第三章 死士第三节 第三章 死士第四节 第四章 班底第一节 第四章 班底第二节 第四章 班底第三节 第四章 班底第四节 第五章 财赋第一节 第五章 财赋第二节 第五章 财赋第三节 第五章 财赋第四节 第六章 神棍第一节 第六章 神棍第二节 第六章 神棍第三节 第六章 神棍第四节 第六章 神棍第五节 第六章 神棍第六节 第七章 木秀第一节 第七章 木秀第二节 第七章 木秀第三节 第七章 木秀第四节 第七章 木秀第五节 第七章 木秀第六节 第八章 风催第一节 第八章 风催第二节 第八章 风催第三节 第八章 风催第四节 第八章 风催第五节 第八章 风催第六节 第九章 幻术第一节 第九章 幻术第二节 第九章 幻术第三节 第九章 幻术第四节 第九章 幻术第五节 第九章 幻术第六节 第十章 偷香第一节 第十章 偷香第二节 第十章 偷香第三节 第十章 偷香第四节 第十章 偷香第五节 第十章 偷香第六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一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二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三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四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五节 第十一章 诡异第六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五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一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六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一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二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三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四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五节 第十六章 刮骨第六节 第十七章 伏魔第一节 第十七章 伏魔第二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二节 第十七章 伏魔第三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三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四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五节 第十二章 报复第六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一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二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三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四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五节 第十三章 硝烟第六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一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二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三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四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五节 第十四章 锦囊第六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一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二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三节 第十五章 妙计第四节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三章 硝烟第六节
《权倾天下》
作者:小楼昨夜轻风
更新时间:2024-01-22 01:06:40
字数:56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权倾天下 !

    86_86591“师父,山门之外,有一个大将军前来拜会,请师父示下!”一个道童进门报告说。

    袍道长一番推演之后,只是摇头,无论司马干怎么询问,就是不把此次兴兵逼宫的结局会是如何说出来。无奈之下,只好忧心忡忡下山回府。

    东吴,建业。

    二百六十四年,大吴皇帝孙休病死,前皇帝孙和的儿子孙皓被推上皇帝宝座。

    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吴国的末代皇帝,虽然前皇帝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交阯又有叛乱,大吴国内大为震惊,一片慌乱,群臣争权夺利,矛盾激烈。各派别权臣激烈交锋的结果,将年纪比较大,又聪明机灵的孙皓推上了皇帝宝座。

    为废太子孙皓登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左典军万彧、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他们联合起来,找了很多理由,终于说服了太后,越过年幼的真太子,孙休的儿子,将他扶上了龙座。孙皓即位后,追谥父亲为文皇帝,尊其母何氏为太后,立其妻滕氏为皇后。

    即位之初,面对纷乱不堪的形势,孙皓很是努力了一把:下令大封功臣,抚恤人民,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

    但是,等局势稳定下来,孙皓就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因为拥立有功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人多加规劝,自然引起了刚愎自用的皇帝孙皓嫉恨,再加上奸臣挑拨,说什么丞相和左将军等人经常说皇帝坏话,而且后悔拥立陛下当皇帝,孙皓一怒之下,以蓄谋叛逆之罪,杀掉了他们。

    不仅如此,孙皓还大兴土木,广建宫宇,大量搜罗美女佳丽,充实后宫,又曾大肆营建武昌(今鄂州),并于不久之后将都城迁到了武昌(鄂州)。

    265年春季,孙皓派遣使者随吴降将徐绍、孙彧.前往魏国,送信给魏国,说:“寡人无德,顺承皇统,想与贤良之士共同拯救乱世,而由于道路阻隔没有实现这一缘份。现派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皓前来宣明我的诚意。”但是,当徐绍行至濡须,孙皓突然派兵将他拦截回来杀死,将其家属迁徙到建安,追究原因,据说是孙皓得到报告,徐绍极力称赞中原的物产丰美,人杰地灵。

    接下来不久,孙皓又派人把干预他弄权的朱太后杀害,同时把原皇帝孙休的儿子遣送到一个偏远城镇,秘密处决。

    孙皓荒淫好色。左将军张布的女儿张美人一度深受宠爱。但是,当诛杀张布之后,又一次孙皓酒后故意问道:“美人儿,你的父亲哪里去了?”张美人眼含泪水纷纷说道:“被奸人杀害了!”孙浩听后大怒,马上招来宦官,用木锤将其乱棍打死。等清醒之后,孙皓又念及张美人的贤惠美貌,下令工匠雕刻了张美人的塑像,摆在宫中,以示纪念。

    不久之后,孙皓听说张布还有女儿,长得同样貌美,马上命令抢了过来,任意蹂躏,荒淫无度,废弃朝政。不仅如此,为了取乐,孙皓还下令工匠利用黄金等贵重物品,打造了大量各类首饰,供佳丽们佩戴舞蹈饮酒作乐,结果首饰损毁失窃严重,以至于最后国库空虚。

    后宫佳丽数千,孙皓仍不满足,不仅派出宦官四外搜罗,还荒唐下令:凡是两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儿,每年都要报名,年龄十五岁以上者,非经自己挑选过后,方准出嫁。

    孙皓每当在宫中设宴,让大臣们陪饮。还别出心裁的设立黄门侍郎数十人,站在大臣背后,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假若某个大臣酒醉之后胡言乱语,或者有其他失礼行为,得到禀报之后,马上就革职查办。

    因为孙皓荒淫无耻,残暴至极,所以统治后期几乎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自然是君臣离心,乃至发展到众叛亲离的地步。那么既然有如此好的机会,晋朝为什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灭掉吴国?

    原本历史上,司马炎称帝之后,打算立刻伐吴,但国内赞成及反对征吴的两派发生纷争,使吴国在这段时期得以苟延残喘。

    面对魏国乱局,吴国不少有识之士纷纷上书建言,请求皇帝马上派兵攻伐魏国,但是荒淫无耻的孙皓竟然很果断的拒绝了这些建议,使得马上发生的战争局势得意有效控制,这是后话。

    回到彭城,劝说司马干不成,司马炎带着失望和幽愤去了幽州,自然是想和镇北将军司马伦勾连在一起,以图谋取到最大好处。

    三国时代的交通自然比不得现代,那可是很不便利。要说从幽州到凉州,再到荆州,可得花费一个多月时间,还是在快马加鞭,连续接力的情况之下。因为这个局限,三地虽然相约同时发兵,但是具体的战略配合等等可没有统一部署,说起来实际上是各自为战,自然分散了实力,给了朝廷平叛部队可乘之机。

    根据朝廷原来部署,北路的贾充所部;南路的王祥部队,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择险要之地进行固守,疲劳和消耗敌人信心的计策。唯有西路大军可是反其道而行,装备齐整之后,一路西进,很快先锋到达了西京。

    此时,西京正面临着严峻的军事考验。先是司马骏派出了说客劝说他一同出兵,当遭到拒绝之后,马上开始派军队围攻西京。杜预身为西京最高军政长官,但是所拥有的正规部队仅有不足五千人。要守备诺大的西京城池,的确有些捉襟见肘,经过苦思,马上发动城内百姓,青壮年男子一律参与到部队当中,上城戍守;青壮年女子也组织起来,以军事编制为单位,负责后勤供应等事项;老年男子负责内部警卫,捉奸除盗,维护城内治安,就算是幼儿少年也都拿起工具,帮助成年人工作,真正开始了全民皆兵的行动。

    反观城外的司马骏,遭到杜预拒绝之后,马上命令部队开始攻城。但是因为准备不足,主要是缺乏登城工具,所以两天下来损失了数百名士兵,还一无建树。采纳谋士建议之后,连夜赶至了大量的云梯和冲车,于第三日早饭过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冲击。

    关键时刻,杜预不懂武术,但却知兵的他亲自披挂上阵,指挥兵士利用火箭招呼对方云梯;又命令士兵用绳索捆绑起大石块,十几人共同发力,狠狠地砸向城门楼之下的敌人冲车,同时也砸死了大多数利用冲车攻击城门的地方士兵,一时之间战斗进入白热化。

    强攻不可,而且损兵折将,无奈之下司马骏又得到高招:用土方填平护城河,然后临近敌人城池之下挖掘地壕,试图将城墙给挖塌。杜预针锋相对,除了留下相应将士守在城墙上,密切监视敌人,将主力撤至到内城,并想办法加固内城墙,尤其是将内城墙高度修筑的比外城更加高大。当地人终于占领外城,居高临下的守军便开始了犀利打击,结果自然是再次重创敌军,使之无法立足。

    司马骏又得到指点,利用夜幕掩护,选择了几个死角,开始了偷挖地道的活动,双方可谓斗智斗勇,这一番较量下来,就是半个多月过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