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佳人……家人 第二章 关羽!还我家的马! 第三章 关二爷,您劈了多少刀了? 第四章 家的希望 第五章 名将张辽 第六章 曹操大宴 第七章 天下谁人明我心 第八章 金蝉脱壳 第九章 路途艰险 第十章 祸不单行 第十一章 名声初显 第十二章 误会卧牛山 第十三章 屡战屡败 第十四章 关羽战颜良 第十五章 白马显威 第十六章 耍诈的刘备 第十七章 这是曹操的小把戏 第十八章 小曹很受伤 第十九章 割须弃袍 第二十章 庆功 第二十一章 掐指一算有人叛变 第二十二章 抓住许攸一头 第二十三章 赶紧挖坑 第二十四章 绝影瞬间没影 第二十五章 曹操的“恐高症” 第二十六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 第二十七章 难斗的袁本初 第二十八章 借兵北上 第二十九章 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第三十章 好大的竹杠 第三十一章 我不是鬼子 第三十二章 不同的队伍 第三十三章 善有善报 第三十四章 高远的反围剿 第三十五章 主公慢走 第三十六章 计诱匈奴 第三十七章 挥军北定 第三十八章 奇谋妙计 第三十九章 落难佳人 第四十章 貂蝉做媒 第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 第四十二章 威震草原 第四十三章 三女守城 第四十四章 一入王庭 第四十五章 又入王庭 第四十六章 别怕,我又回来了! 第四十七章 决死 第四十八章 草原红 第四十九章 神威天将军 第五十章 并州狼骑 第五十一章 并州都督 第五十二章 袁绍的谋划 第五十三章 收本金的来了 第五十四章 后发制人 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图谋 第五十六章 晋阳争夺战 第五十七章 舍不得兵马套不着高孟严 第五十八章 贾诩的毒计 第五十九章 绝地反击 第六十章 奇迹般的突破 第六十一章 强敌来袭 第六十二章 袁家的儿子们 第六十三章 偷你“本阵” 第六十四章 老二和老三的单挑 第六十五章 抓住两只猪头 第六十六 惊人的计策 第六十七章 劝降 第六十八章 高远的要求 第六十九章 “掠夺”袁本初 第七十章 虎豹骑的由来 第七十一章 袁绍的妥协 第七十二章 困境 第七十三章 河内有司马 第七十四章 孟津攻防战 第七十五章 突袭猛进 第七十六章 拿手纸的是曹操 第七十七章 壁垒进军 第七十八章 算孟德的心 第七十八章 孟德是否会中计 第七十九章 连环诱曹 第八十章 曹孟德挂了 第八十一章 尔虞我诈 第八十二章 曹操的惊声尖叫 第八十三章 疲惫 第八十四章 疯司马 第八十五章 孟严VS仲达 第八十六章 曹操家的哭声 第八十七章 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围的曹操 第八十八章 钱粮都去哪了 第八十九章 土地改革 第九十章 并州王家 第九十一章 都是纸老虎 第九十二章 士族大逃亡 第九十三章 孟德本初图谋不轨 第九十四章 政务五条 第九十五章 袁绍大举进攻 第九十六章 壶关前的战斗 第九十七章 阵前的突破 第九十八章 司马懿的发现 第九十九章 袁军的奇袭 第100章 山中埋伏 第一百零一章 悲壮 第一百零二章 血染的防线 第一百零三章 平型岭大捷 第一百零四章 战地支援 第一百零五章 呆头鹅袁绍 第一百零六章 空关一座 第一百零七章 焦头烂额的本初 第一百零八章 高远的突袭 第一百零九章 本初的逆袭 感言 第一百一十章 壶关事变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粮草”高远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八万羔羊 第一百一十三章 狼的诱惑 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远的”提款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当“狼爱上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惊 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绍领导盖“炮楼”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马有败家 第一百一十九章 科举舞弊 第一百二十章 抓现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离间计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主求贤兮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双料间谍 第一百二十四章 曹操不好骗 第一百二十五章 自残的仲达 第一百二十六章 孟德不VS孟严 第一百二十七章 马特拉稀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操要崩溃 第一百二十九章 突围与围剿 第一百三十章 一往无前的孟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谁是走狗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东孤军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多俘虏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从轻发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思想与教育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招医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兵种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庶辞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阴差阳错 第一百四十章 三女投江 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对闺女上错船 第一百四十二章 怎么救徐庶 第一百四十三章 美女援手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绑票计划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叫破喉咙 第一百四十六章 马车里的故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难还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并州白皮书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姓都去哪了? 第一百五十章 并州有个高孟严 第一百五十一章 猛将投降 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叔总是输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一百五十四章 结盟 第一百五十五章 “炮楼”林立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发动群众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喊就倒?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将军很猛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老爹的计划 第一百六十章 完败的孟德 第一百六十一章 奋起的本初 第一百六十二章 孟德坑爹货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龙断后 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面包围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勇的战魂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丰看破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本初得志 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重包围 第一百六十九章 看敌人死掐 第一百七十章 救驾 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袁绍围住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救星 第一百七十三章 泥巴巴的威力 第一百七十四章 恐吓汉献帝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家请喝白玉汤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全身麻醉的本初 第一百七十七章 携带朝廷出逃 第一百七十八章 狂怒的袁绍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陛下快上驴 第一百八十章 你们是那一部分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连遭追击 第一百八十二章 汉献帝露馅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你是骗我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挟奉天子 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挥敌人 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军大乱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去自裁吧 第一百八十八章 翻滚吧~本初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各有计策 第一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将之风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怒揍谋士 第一百九十三章 屡屡用计 第一百九十四章 田丰道破 第一百九十五章 形势比人强 第一百九十六章 屡战屡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抓袁绍 第一百九十八章 痛定思痛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万岁呼声 第二百章 大权在握 第二百零一章 要命的来了 第二百零二章 喜得贵子 第二百零三章 珍贵的礼物 第二百零四章 突然袭击 第二百零五章 袁绍猛追 第二百零六章 又中计了 第二百零七章 失败中总结教训 第二百零八章 势危的曹操 第二百零九章 郭嘉有病 第二百一十章 奉孝叛变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丈人和女婿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开城门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改版空城计 第二百一十四章 翁婿戏敌 第二百一十五章 城中狙敌 第二百一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二百一十七章 喊话的艺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关张之勇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二哥中招 第二百二十章 飞的高远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家亲 第二百二十二章 挖地道 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又有阴谋 第二百二十五章 将计就计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叫演戏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丰有个好主意 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瞒率众蹲墙头 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人借箭 第二百三十章 曹操受教 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要来借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先别放火箭 第二百三十三章 投机不成着火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口黄河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始挖沟 第二百三十六章 惊闻汛情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家一起来挖吧 第二百三十八章 垫院子的传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洛阳变大海 第二百四十章 旱鸭子袁绍 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捞联军 第二百四十二章 抢俘虏 第二百四十三章 曹操哭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苦练内功 第二百四十五章 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公粮 第二百四十七章 破洛阳 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德上吊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从 第二百五十章 局势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才济济 第二百五十二章 马超来投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事再起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有大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袁军不度雁门关 第二百五十六章 招降西凉骑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反戈一击 第二百五十八章 袁跑跑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连抓三头 第二百六十章 河北诤臣 第二百六十一章 横扫雍凉 第二百六十二章 袁绍称帝 第二百六十三章 登基当天的闹剧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八十万大军压境 第二百六十五章 黑夜里的奇袭 第二百六十六章 决战在即 第二百六十七章 骑兵突击 第二百六十八章 袁老爹的最后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争位 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邺城之巅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方混战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死的最快的皇帝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实力暴涨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围歼战 第二百七十五章 袁熙登基 第二百七十六章 袁家的覆灭 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来当皇帝 第二百七十八章 官渡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统中原 第二百八十章 历史回来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备有军师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博望坡之战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南征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牵猪到处卖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船借箭 第二百八十六章 凡人的智慧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诸葛怂鸡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主公神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苦肉计 第二百九十章 诈降书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凤雏来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破连环反坏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周瑜好吐血 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远的布置 第二百九十五章 敌我进行时 第二百九十六章 赤壁鏖兵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灭九路 第二百九十八章 怒斩诸葛亮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刘备败逃 第三百章 刘备要投降 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统 新书以上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并州白皮书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作者:君子毅
更新时间:2024-01-30 05:16:10
字数:99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

    许昌,曹操官邸。

    “什么!高孟严进入洛阳,救走了徐庶!”曹操脸色顿时就黑了。

    “什么!!是高孟严救了我的女儿,并在我女儿的护送下,离开了洛阳!”曹操嘴巴顿时成了O型,黑脸泛红,心说难不成高孟严与我女儿有一腿。

    他将心比心,便感到若是自己遇到高孟严的媳妇,一定不会放过。那么,高孟严就不可能放过自己的闺女。极有可能发生了什么,因此这事情对他打击极大。

    程昱满头是汗,擦了擦道:“不不,是高孟严劫持了三位小姐。”

    曹操闻言,反而是松了口气,一屁股坐了回去,道:“竟然,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出了这样的事情,十分刺激曹操。然而谁也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因阴长阳错,谁也没有办法。曹操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眼瞅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曹操黑着脸回到了内宅,就对卞氏喊了起来,“你去告诉这几个闺女,都给我老老实实的。明天就进宫学习礼仪,也别出来了,等着来年就跟陛下完婚。”

    话说高远返回了河内。

    他九死一生救出了徐庶,虽然经历了太多艰难。但这件事情,却是极大触动了麾下文武的心。

    似司马懿等人,个个充满了干劲,更加紧密团结在高远的周围。

    而徐母将徐庶骂了个狗血喷头,亲自提溜着他,去向高远请罪。

    徐庶痛哭流涕,深深自责,忠诚度顿时MAX后,就变成一道杠,无显示了。

    高远的势力重新步入了正规,他就将大本营彻底搬到了晋阳,以便居中指挥,坐镇全局。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逐鹿中原。

    这到了202年秋末,天下诸侯中多了一个高远外。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有些诸侯强势,有些诸侯保守,有些诸侯狼狈,有些诸侯奋发。

    中原以及北地的诸侯有四位,画地图不如后世游戏画面更能直白道出一个势力所在的位置。

    那么。高远就只有一座城“晋阳城”。

    刘备多一个,有两座城,也就是小沛和下邳。

    曹老板就很牛叉了,虽然丢在袁绍那里几座,但剩下的多是大城,有长安、洛阳,许昌,还有汝南、宛城。

    袁总裁就更加强横了,从北到南,有北平、蓟、南皮。邺城,平原,北海,濮阳,陈留。并且,还在猛攻小沛、下邳。

    话说只有“晋阳”的高远,进入到了难得的平稳发展期,有司马懿、徐庶为军师,陈琳、辛毗、邓芝这些文臣。张辽、赵云、徐晃这样的武将,治理地盘不在话下。

    这几日。高远正在鼓捣一件好东西,也就是马镫,然而他打算先藏着,想来今后一定会有大规模作战。到时候装备上,才能够给与敌人致命一击。以免被敌人学了去,失去突然发力的奇效。

    “主公!徐军师求见。”高雅通报道。

    高远在议事厅召见了徐庶。

    徐庶这一段时间,那真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便感到也难以报答主公的大恩大德。在他的带动下,司马懿等人那也是拼了命。发誓一定要将并州打造成这乱世中的天堂盛世。

    乱世中有盛世,这可是十分有成就感的。然而这一切,来自于高远的善政。

    “盛世最关键的是什么?”徐庶郑重问道。

    高远笑容一收,道:“是人。”

    徐庶大呀,直言不讳道:“主公,徐庶问了太多的人,他们皆说是钱粮。只有主公看透的本质,属下佩服。”

    高远微微一笑,道:“钱粮其实也不能算错,不过没有人,那里来的钱粮。另外,不是只有我,元直不也看透了吗?”

    徐庶脸一红,心说主公这是在和稀泥了。然而对于一位君主来说,和稀泥是必须要做的技术活。徐庶躬身一礼,道:“主公,徐庶有一策,可在这乱世中成我山西盛世。”

    “哦!”高远立刻来了兴趣,军师就是干这活的,他忙问道:“元直快快道来。”

    徐庶面显敬服,道:“这天下数千年,口说仁义爱民的君王如过江之鲫,但真正做到实处的,只有主公一人。就算是周公,也不过如此。”

    高远老脸一红,急忙摆手道:“元直莫如此说,我可承受不了。”

    徐庶恭敬一礼,道:“我山西地大物博,拥有煤炭,铁矿,还有河内三郡的河南产粮之地。这里,自古就应该是成就王霸之业的最好的地方。但只因为人口稀少,反而不受到重视。”

    高远不断点头,心说徐庶说得太好了。他也是看出了山西加上河南一部的战略地位,煤炭就是能源,铁矿就是装备,粮食自然不用说。谁想称王称霸,都少不了这三样。然而目前缺的,就是人口了。

    徐庶又道:“然而我主不同,善政,为主公带来了极大的声望和民心。从特情卫传来的各地消息,天下百姓皆十分向往来我山西生活。现在,只是欠缺主公发布一道命令。就能够吸引冀州,河南关中,乃至于西北、中原等地的百姓,前来我并州。”

    高远一听,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后世里人口的迁徙,比如“闯关东”,让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关东成为了天下富庶之地。

    第二日,晋阳城,高远府,议事厅。

    司马懿、徐庶、辛毗、陈琳、邓芝都来了。

    高远精神勃发,道:“元直提出的策略很好。如今强敌在外,我们虽然不惧,但强攻出去为时尚早。现在嘛,应该精炼内功,搞好并州的发展。从而加快积蓄力量的节奏,如此一来,当机会突然出现的时候,才能够有所准备。”

    他的这番话,听到司马懿等人耳朵里,这就是一个方针政策啊。而且这方针政策好呀。符合当前的形势。

    这一个势力,不怕弱,因为可以变强。最怕的什么?最怕的就是主上的思路不掂对。比如刘璋父子,若是让刘备早在西川。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众人露出钦佩之色。

    “就元直的主张,你们可有具体办法?”高远随后问道。

    其实这事情,来前司马懿等人已经商量过来,此刻高远问,司马懿急忙作为代表。说出了具体的办法,道:“可檄文天下,但凡来我并州的,每人给二亩耕地,三亩荒地。又给与农具,帮助建造房屋,但这一部分,随后的收成中,需要一点点偿还。”

    高远的政策是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租赁。而后世的政策,是不能买卖的。因此,高远这个政策,更加民心所向。

    能够买卖,才能让人有发家致富的机会。而高远是不能消灭地主阶级的,因为如此一来,他也就当不成皇帝了。因此这个土地政策,更符合当前社会。

    司马懿说了这么一二三点,陈琳等人不住点头。在他们看来,这又给地。又给工具,又给盖房子,百姓听到一定会来的。至于百姓是否会相信?有主公的威望在那摆着,谁都会相信的。

    其实。司马懿等人也知道,能够实行这样的政策,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高远在民间的威望。这并州若是没有高远,换了谁,都抓瞎。

    徐庶随后说道:“如今十月刚过。正是秋收过后、初冬农闲。百姓家中这时候多少有些粮食,可以远足,此时发布这样的政令行于天下,是最好的时机。”

    高远感到这方案还行,于是就同意了。

    就在这一天,无数信使带着檄文和布告,策马出了晋阳城。

    二日时间后,洛阳关中、冀州、幽州,就开始流传高远治下“土地召民”的政策。

    这政策,在各地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然而,半月后,“工作报告会”上。

    “主公!全军五万将士,马兵二万,步兵三万,皆是精锐枕戈待旦。另,各郡县,有守备兵二万余人,屯田、保护地方治安。”张辽高昂中,回报了军中的情况。

    高远的主力部队是走精兵路线的,兵不一定越多越好,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全是精兵最佳。高远可不是韩信,他没有韩信那么冷酷,他是要管伤亡的士兵的。因此,百多万人口基数下,多招兵地方上就没有劳动力不说,若是一家伙出现十万伤兵,后勤必须是垮了。

    现在,高远暂时只能是这么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但并州若是发展起来,绝不会只能维持这样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所以这召民计划,不但能够发展内政,也能够发展兵力。

    随后张辽起身欣喜道:“有各级教导员教育士兵,如今军中的士兵多少都能够认识字了,这思想上也是高度统一。都是摩拳擦掌,等着追随主公,征战天下,解救黎民。”

    高远大喜过望,这士兵有武勇,有文化,有思想,有忠心,对于一位诸侯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他大加赞扬了以张辽为首的将军们的工作,给与了相当高的肯定。

    赵云等人心气高,忠心高,自然没得说。

    紧跟着,徐庶汇报了各地政务,“各地官员的操守,得到了百姓的赞扬。全民教育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这一个月不但为学堂先生发放了俸禄,竟然还有结余!”

    司马懿、邓芝等人,不免赞叹主公的全民教育,惠及了百姓,还能有额外的财政收入。这一切源自于高远的土地制度,百姓有了钱,自然舍得花钱让孩子上学。

    司马懿激动中起身道:“预计全年,会有三百万贯的钱粮收入。”

    众人闻之,大惊失色。旁边天下最富庶的冀州,一年也就这个收入。而并州无论是人口还是富庶皆与冀州相比差三四倍,竟然也有这样的收入。

    高远十分满意这一年的收入,笑道:“大家都纳税,自然收入就增加了。”

    其实众人知道高远另有所指,以前士族是不交税的,却是控制了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

    高远很高兴,但也知道,并州虽然今年大发展,但也到了极限。只因这一千多年前,全靠人力产生财富,没有啥机械力。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人多。乃至于后世许多年,还是人多力量大。

    因此,高远不免关切道:“元直、仲达、召民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这半个月,有多少百姓来到我并州?一定要好好安置,不能冷了人心。安置的好,传出去后,才能有更多的人前来。”

    说道这里,司马懿和徐庶就十分尴尬了。

    司马懿又起身,勉强道:“启禀主公,这些时日,周边到来了二万多人。”

    高远先是一愣,随后立刻道:“两万多人,也不少了。照这么下去,来年也有五万,不少,不少。”他最后开心道。

    司马懿和徐庶知道是主公安慰,就更加尴尬了。其实最开始计划里,这人数是要番十倍的。

    两人对视一眼,来到堂中,拜道:“吾等无能……。”

    高远也就琢磨了起来,道:“看来还是宣传的不够。”

    “主公可有好的办法?”司马懿不免问道。因为他们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期待主公拿出一套新的策略。其实,他们也是充满了希望,因为主公总是能够拿出前人从来没有的策略。

    你还别说,高远真想到了一个加强宣传的策略,他十分严肃的点了点头,道:“看来,要搞个相对论,弄个并州白皮书出来。”

    “白皮书?”司马懿等人顿时就傻了眼,心说这必定又是主公想出的全新理论,因此虽然蒙叨叨的不懂,但十分期待。(未完待续。)

    PS:感谢:看不透你瞳孔的底色、大我成 、易式小说的打赏。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