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金记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吃奶新婚婆媳 第2章回门 第3章一箭四雕 第4章婆媳之争 第5章外祖母渣爹 第6章渣爹的另一面 第7章神棍宋嘉言 第8章宋嘉诺 第9章宋嘉言的蹊径 第10章老太太的改变 第11章宋嘉让的信 第12章宋嘉诺的个性 第13章辛家打脸神经 第14章心思客至辛竹筝 第15章兄弟姐妹 第16章醉酒 第17章兄妹 第18章挨揍 第19章岁月的阅历 第20章奇葩章家 第21章嫡庶脸面立场 第22章宋荣的教导 第23章这一刀 第24章大杀招 第25章最后一刀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完结章 第172章 番外 第173章 番外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3章这一刀
《千金记》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时间:2024-01-30 11:24:02
字数:1014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千金记 !

    小纪氏于房中流了半夜的眼泪,第二日便头痛鼻塞,起不得身。管事出去请了大夫来,开了方子抓了汤药,只是一时间,小纪氏病势沉重,已不能理事。

    无奈,宋老太太只得接过家事,还免不了念叨一句,“这把年纪了,原本想着享享儿子媳妇的福呢。”念叨报怨事小,关键宋老太太在这上面实在不大灵光。她以前顶多做做一家四口的饭食,算一算穷家破户的家当。料理这样大的府第,每日物品采买,现银流转,老太太就一个字——懵!

    实际上,自从宋荣科举得意,得武安侯府下嫁爱女,除了大纪氏过逝,宋荣守妻孝的那一年,老太太根本没主持过中馈,寻常她的任务就是享福、享乐、挑剔媳妇。

    不过,大纪氏过逝时,宋荣官阶尚低,交际来往也少。不论怎么糊弄,总能应付的过去。如今宋荣倍受朝廷重用,乃御前红人,交往的公侯府第、尚书侍郎、同窗同僚,每日大小多少事等着人拿主意。

    如今小纪氏被宋荣刺激的直接躺床上了,家里孩子们尚小,宋荣再有本事,天天衙门的差使还忙不过来呢,更不可能操持内宅之事。

    没办法,只得老太太顶上了。

    家里的事还好,不过吃穿用度,凑合凑合的大家都能过。关键,外头同僚交往走礼,一应事件,却不是可以凑合的。

    别说凑合,便有时审慎再审慎,都会出错。

    这年头儿,送错礼可不是小事。

    老太太实在玩儿不转这摊子事,跟儿子报怨头疼。还是辛老太太道,“我看言姐儿样样好,又通文识字,丫头九岁,也不小了呢。”

    宋荣如今懒得进小纪氏的房门,略一思量,亲自去岳家把宋嘉言接回来了。宋荣据实相告,对武安侯夫人道,“太太身子不大妥当,病了这几日,仍不见好转。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想着,言儿是长女,接她回去学着料理家事,也好为她祖母分忧呢。”

    武安侯夫人道,“五姑太太自小便是如此,用心太过。”着人收拾些药材给宋嘉言带回去,又叮嘱她,“你是长女,如今也大了,理当学着管家理事。”担心宋嘉言年纪太小,武安侯夫人提点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里的事,亦是如此。实在难以决断的,便翻旧例,切莫耳根子软听信下人挑唆。实在不行,还有你爹爹可以请教。”

    “外祖母放心,我都记得了。”宋嘉言淡然一笑。

    武安侯夫人微微点头,道,“这些补品药材,是给你们老太太、太太补身子的,你带回去吧。”

    宋荣忙道,“叫岳母破费了。”

    武安侯夫人道,“都不是外人,谈何破费二字。言丫头虽说伶俐些,到底还小呢,你着两个妥当人帮衬言丫头,内宅当可无忧。”

    不论何时,喜厌暂搁一旁,武安侯夫人从不会失了嫡尊气度。这也是宋荣一直对武安侯夫人尊敬的原因所在。

    留下丫头们收拾东西,宋嘉言便先和宋荣回去了。

    天气微寒,父女二人共乘一车。宋嘉言问,“爹爹,太太的病怎么样了?”

    宋荣道,“风寒而已。”

    宋嘉言便没再多问,反道,“爹爹应该早些来接我,我要是知道现在都是祖母操劳家事,早就回来了。”就宋嘉言看来,宋老太太也完全不是这块料啊。

    宋荣笑,“你外祖母是想你多住些日子的,我也愿意你多陪陪老人家。”宋荣对小纪氏失望透顶,他是男人,并不能教导女儿内宅之事。自家老太太的本事,宋荣更是一清二楚。倒是岳母武安侯夫人气度弘毅,宋荣很乐意女儿受岳母指导。宋荣是个男人,虽不精通料理内宅之事,不过,对于男人需要什么样的嫡妻,他是一清二楚。在宋荣看来,只要宋嘉言学得武安侯夫人七八成功夫,日后嫁人就能把日子过得顺遂。

    宋嘉言唇角一翘,悄声对宋荣道,“爹爹就放心吧,外祖母根本没把太太去看老章姨太太的事放心上。”若认真为老章姨太太这些事生气,武安侯夫人早气死了。

    没放在心上。

    这句话何其精确。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宋荣是立刻便明白,武安侯夫人是完全不将老章姨太太这一系放在眼里了。

    章家人骨头这样轻浮,实难成大事。

    宋荣叹道,“你外祖母不容易,以后有了空闲,多去瞧瞧老人家。”

    宋嘉言点了点头,说,“这次我去了,外祖母又给了我好几套头面首饰呢。”当初陪嫁两个女儿,除了侯府的嫡女出嫁标准外,武安侯夫人私房也拿出不少。大纪氏嫁妆之丰厚,宋荣一清二楚。如今大女儿纪闵并无亲生子嗣,只宋嘉言、宋嘉让两个算是武安侯夫人的血脉了。故此,武安侯夫人对兄妹两个向来大方,尤其宋嘉言,现在绝对媲美小富婆。

    肥水不流外人田,宋荣并不介意女儿得些外家好处,道,“你外祖母给,你就收着吧。待回去后,别忘了收拾些滋补之物孝敬你外祖父和外祖母。”

    人心肉长,武安侯夫人会偏爱宋嘉言,虽有血亲关连,与宋嘉言懂事讨喜也有很大关系。就是他,偶尔这心也难免偏上一偏。

    宋荣笑,“上回我叫人给你们姐妹打的红宝石首饰,已经打好了,回去看看喜不喜欢?”

    宋嘉言眨眨眼,“爹爹的眼光,我还是信服的。”

    宋荣笑斥,“真个甜言蜜语的丫头。”

    父女两个有说有笑的回了家。

    宋老太太见大孙女回来也格外高兴,连连说,“唉哟,我的言姐儿可是回来了,想死祖母了。”终于可以把这烦人的家事交出去啦。

    宋嘉言给宋老太太与辛老太太行了礼,笑道,“因着要陪五姨母去观音庙,就多住了几日。”令丫头捧上武安侯夫人给的东西,宋嘉言笑,“祖母、姨婆,这是外祖母叫我带来给你和姨婆补身子的。你们年岁大了,多吃些燕窝滋补滋补。外祖母家有药材铺子,都是上好的燕盏。还有几根红参,说是国外进来的,最是滋阴补气,平常吃也无妨。听说,宫里太后娘娘也是每天都吃红参滋补身子呢。”

    宋老太太拉着宋嘉言的手在自己身畔坐了,不停的抚摸她的脊背秀发,笑,“你外祖母实在客气。”

    “都是一家人么。外祖母听说太太病了,想着祖母这把年纪又要为家事操劳,更当保养,命我带来的。”宋嘉言笑,“祖母,我先去见过太太,给太太请了安,再回来跟老太太说话儿。”

    尽管双方关系平平,宋嘉言从不会在小纪氏面前失礼。

    宋老太太笑,“去吧。”又叮嘱一句,“快去快回,就要吃晚饭了。”

    “是。”宋嘉言笑盈盈的应一声,这才去了。

    宋老太太对儿子道,“我只要一见这丫头,就再没有不顺心的了。”

    宋荣也觉着浑身轻松,笑,“老太太疼她呢。”

    宋嘉言直接从老太太手里接过管家重任,虽说以往未管过家,不过,她本就心性聪明,再者,还有梁嬷嬷在一畔指导于他。本身宋家人口不多,排场不大,除了走礼来往之事,并无大事。

    遇着走礼来往的,宋嘉言都是比照着先时的单子拟出礼单,待宋荣回来,皆给宋荣看过,但有需要增减的,宋荣都会提点于她。

    宋嘉言上手极快。

    除了前两日宋嘉言不大熟悉,处理的慢些。待家事上手之后,每天不过半日,宋嘉言便能处理妥当。余下时间,她或是陪老太太说话,或是看看书、写两笔字,悠闲的很。

    倒是小纪氏,见宋荣让宋嘉言管家理事,心里急的很。偏偏宋嘉言得闲儿,还每日探望于她,瞅着宋嘉言悠然自得的模样,小纪氏心里滋味难耐,倒挣扎出一分心气出来,那些汤药下去,脸色渐渐好转。却不想又一重磅消息袭来,险些将小纪氏击垮。

    宋荣要纳二房。

    不是通房,不是侍妾,而是正经二房。

    正经良民、出身清白的二房。

    闻此信儿,小纪氏当下将喝进去的汤药悉数吐了出来,脸若金纸,直接两眼往上一插,昏死过去。把一屋子的丫头婆子吓去半条命,连忙着人去跟宋嘉言禀报。

    宋嘉言正在老太太跟前儿说笑,听此言,一面命管事去请大夫,一面问,“昨日我才听大夫说,太太的病大有好转,再喝几幅药便无妨碍了。这是怎么了?你们到底是怎么伺候的?”

    宋嘉言说话声音不高,绿云却是额冒冷汗。这位大姑娘年纪不大,手段狠辣,初初管事时,一位方婆子仗着小纪氏的陪房在宋嘉言面前抖机伶,宋嘉言脸色未有半分变化,直接令管事绑了方婆子一顿打,非但如此,还抄了方婆子的家,可是抄捡出许多值钱的东西。

    这些东西换成银钱,依着月钱,就是八辈子也赚不来这些。最后,宋荣做主,直接令小纪氏交出方婆子一家子的身契,把这一家子远远发卖了去。

    至于卖到何处,没人知道。

    自此,家下人个个打起精神,再不敢小看糊弄于她。

    宋嘉言既有问,绿云半分不敢隐瞒,道,“太太知道老爷要纳二房之事,就,就……”

    宋嘉言冷斥,“胡言乱语!太太素来贤惠,若知道爹爹纳二房,也该欣喜恭贺,如何会因此病情加重?看你这丫头一脸聪明相,不想却是个糊涂人。罢了,你是太太身边的体面人,一会儿大夫就到了。你暂且回去,好生服侍太太,再有差错,我是不依的。”

    绿云满头冷汗的退下了。

    宋老太太哼哼两声,不满道,“瞧瞧,她自己不能伺候,倒还不愿意你爹爹纳个正经二房呢。”

    如今小纪氏不过病一病,竟是连手下大丫头都要反水,真是……

    宋嘉言笑,“太太不是这样的人,家里又不是没有妾室通房,就算爹爹纳了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太太只有一个。哪里值当为这个不高兴呢。”心里暗道,宋荣真是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人半条命啊。

    其实,宋荣会有此举的原因,宋嘉言一清二楚。

    事情是这样,宋嘉言自从接手管理家事,便命人备了份厚礼给韩氏送去了。宋嘉语那样得罪韩氏,不知道便罢了,知道了总不能当没这回事。

    宋嘉语再如何无礼,到底姓宋呢,捅了篓子出来,家里就得给她擦屁股。

    宋嘉言初初理家,宋荣并不完全放心,时常落衙回家后问一问管事家里如何,由此得知宋嘉言给韩氏备礼之事。

    无缘无故的,怎么倒给韩氏送礼?

    宋荣自然要问个究竟,宋嘉言将礼单子给宋荣看了,又把宋嘉语失言的事说了。宋荣平常教子何其严厉,虽然对女儿稍稍松泛些,不过,也是在家为女儿们延师教导,盼她们明白事理,却不料宋嘉语做出这样的事来。

    宋荣当下气个半死,若不是小纪氏正病着,小纪氏真得不了好儿。宋嘉言劝了好半天才把宋荣劝住了。

    结果,第二日,宋荣便跟母亲商量,他要纳二房,正经良民、清白出身的二房。

    原本,宋嘉言没特特叫人知会小纪氏这事儿。

    世道要求女人贤惠,不过,这种事,没有哪个女人真正贤惠的起来。

    却不想,小纪氏还是知道了,而且被刺激到这幅天地。

    宋嘉言为小纪氏说两句好话,宋老太太却不领这情,道,“我还不知道她,初时嫁给你爹爹就是那幅嫉妒嘴脸。柳氏和翠儿还是我给你爹爹的,这几年,你爹爹哪里有挨过她们的身子。”若是一般高门大户,老太太必不会与小小年纪的孙女说这种话。不过,宋老太太随性惯了,却是没这样的忌讳。

    宋嘉言笑意不变,“其实这也怪不得太太,要怪啊,就怪祖母呢,谁叫祖母把爹爹教养的这样出色。”

    宋老太太终于给宋嘉言逗乐,哈哈大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