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金记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吃奶新婚婆媳 第2章回门 第3章一箭四雕 第4章婆媳之争 第5章外祖母渣爹 第6章渣爹的另一面 第7章神棍宋嘉言 第8章宋嘉诺 第9章宋嘉言的蹊径 第10章老太太的改变 第11章宋嘉让的信 第12章宋嘉诺的个性 第13章辛家打脸神经 第14章心思客至辛竹筝 第15章兄弟姐妹 第16章醉酒 第17章兄妹 第18章挨揍 第19章岁月的阅历 第20章奇葩章家 第21章嫡庶脸面立场 第22章宋荣的教导 第23章这一刀 第24章大杀招 第25章最后一刀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完结章 第172章 番外 第173章 番外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62章
《千金记》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时间:2024-01-30 11:26:09
字数:865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千金记 !

    昭文帝直接发落了几个找死的小御史,夺官去职,逐出帝都。甚至连郑博也因无故中伤皇后,语出不敬,降三级留用。

    这也表示了昭文帝对中宫强硬的保护态度。

    不得不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女人哪,还是要靠肚子说话,宋嘉言生出儿子来,哪怕看在儿子的面子上,昭文帝也不会凭人中伤宋嘉言。

    不过,早朝这一番吵闹,也够帝王扫兴堵心的。

    昭文帝也是人,有了堵心的事没个不想找人倾诉的。宋嘉言呢,又是个善解人意的,一见昭文帝下朝时的脸色,宋嘉言亲自服侍着昭文帝换下皇袍,穿上寻常轻便衣衫,温声道,“陛下似有心事?”

    “朝中御史烦人,吵的耳根子疼。”

    “御史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他们要说,也不过是陈词滥调,炒一炒旧年的剩饭而已。”宋嘉言道,“我都不气,陛下就更不必气了。”

    昭文帝失笑,“你倒是大度。”

    “不是我大度,实在是陛下的御史也没什么新鲜本事,唱不出新腔调,左右不过说我妲己、褒姒、吕后、武曌之类。”宋嘉言笑,“再有,无非就是说我出身寒门。这些话,早在当年就听遍了,如今再听,老生常谈尔。”

    昭文帝眉心微解,“下次上朝,朕该带着你去。有阿离的口才,能把郑伯岩驳个体无完肤。”郑博,字伯岩。

    宋嘉言嗔道,“陛下别乱说话,叫人听到,坏我名声。”

    昭文帝哈哈一笑。

    宋嘉言忽露恍然之色,问,“陛下,那个叫郑伯岩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博吧?”

    “阿离也听说过他的名声?”

    “小时候听爹爹说起过,鼎鼎有名的清官,做官十余载仍是两袖空空,家里穷的叮当响,为官极清廉耿直,官声一流,人称郑青天。”宋嘉言啧啧两声,“他竟然在帝都做官?”

    “郑伯岩现在是左都御史。”

    宋嘉言点点头,“刚正不阿,官声且好,做御史倒对了郑大人的脾气。我倒有个想头儿,德妃之事,单由监察司查也不好,不如请三司与监察司一并审理。也省得朝中大臣猜度,叫他们亲自查一查,也堵了这些人的嘴,免得他们有事无事的就在朝中叫嚣。”

    宋嘉言打发宫人下去,方轻声道,“陛下,我这几日总有些心神不宁。当初先太子登基时就遭遇不测,如今小九儿又有人百般阻挠。我想着,请陛下借此时机好生查一查。”

    出乎宋嘉言意料,昭文帝并未许诺,反是道,“后宫之事,不易外臣插手。你放心,朕会让监察司查清楚的。”

    尽管被拒绝,宋嘉言也没有执拗于此事,大方一笑,“好。”

    “后宫有后宫的法则规矩,前朝有前朝的法度。”昭文帝看向宋嘉言道,“你心底无私,不过,若是后宫的事叫朝臣插一杠子,日后便没有他们不敢插手的了。”算是跟宋嘉方解释一句。

    “我没想这么多。陛下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宋嘉言挽着昭文帝的手,笑眯眯地,“去吃饭吧,早朝费了大力气,多吃些,补一补。”

    宋嘉言完全没受德妃之死的影响,她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出殡出殡,该发丧发丧。宋嘉语依贵妃之礼下葬,本应排场非常,结果偏生运道不好,丧事还未办完,边境不宁,直接与西蛮开战了。

    国家都开始打仗了,满朝的注意力都在边境线上,宋嘉语丧事啥的,昭文帝没咋关注,就过去了。

    宋嘉言倒还挺关心战事,只是,她这身份,又不好多问,就看昭文帝脸色总是不大好,宋嘉言斟酌道,“陛下,战事不顺利吗?”

    昭文帝道,“这几年备战,朕原以为能一举攻入西蛮境内,不想边境战事胶着。”男人在女人面前总会有一种天性中的虚荣,昭文帝话未完全,笑道,“阿离不必担心。”

    宋嘉言温声道,“我想到历史上汉武帝与匈奴之战,文景两代国力积蓄,到汉武时犹是十几年的奋战。陛下若是想荡平西蛮,也莫要心切,战争从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哪。”

    昭文帝一笑,握住宋嘉言的手,轻声道,“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后患无数。朕可不想将这些烦心事留给小九儿。”

    “小九儿是个有福气的。”

    “朕的儿子,自然有福气。”

    昭文帝雄心勃勃,宋嘉语之死的调查却不那么顺利,宋嘉言也不知道监查司查出了什么结果,昭文帝没提,宋嘉言倒是问过两次,都被昭文帝顾左右而言他的糊弄了过去。

    宋嘉言也就识趣的不再问了,因为朝廷一直在打仗,宋嘉言对昭文帝道,“将士们在外头流血流汗,宫里也当节俭些。太后娘娘是长辈,我想着,慈宁宫那里不动,自我起,用度减半。这样,一年也能省下不少银钱,陛下用来支援战事,也是我们女流之辈的一点儿心意。”

    昭文帝笑,“这些事,你看着办就行了。”凤仪宫的用度一直不大,宋嘉言不喜奢华,一家人用餐也不过八道菜,四样点心,两品汤而已。只是,平白无故的,宋嘉言自己节俭,却不好去约束妃嫔,免得宫人物议沸腾,再者,还有方太后那里。

    既得了昭文帝的允许,宋嘉言笑,“我明天跟太后娘娘商议后,再决定。”

    第二日,宋嘉言就跟方太后提及宫中用度减半之事。

    宋嘉言笑,“百事孝为先。母后是长辈,再怎么也不能叫您老人家受委屈。我想着,自我起,宫中妃嫔减半,母后这里是不必动的。”

    方太后叹道,“既然都减,哀家这里原也用不了那些吃用,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国事要紧。”方太后说是笨些,也没到蠢的地步儿,宫里自皇后起都减了用度,唯她不减,说起来是儿子的孝心,但,落在别人眼中,就不知道会说出什么“好话”来了!

    不过是一些吃用,减就减了!只是,这事合该是她先提出来,由她打头儿方好!结果,这狐狸却无半点儿尊老之心,只一意为自己名声打算!

    对着宋嘉言,方太后总是高兴不起来。或许就是天生的不对盘,方太后忍不住问,“德妃的事,监察司查的如何了?”

    “我听陛下说,还在调查。”

    方太后缓缓的抚摸着腕间的菩提珠串儿,不紧不慢道,“若是别的事,倒也罢了。德妃,是皇后的亲妹妹,此事,干系着皇后与德妃的声名哪。”

    宋嘉言笑,“真是巧了,我怎么就跟母后想到一处去了呢?既然母后觉着他们查的慢,我再问问陛下。”

    方太后见到宋嘉言笑靥如花,又是一阵气闷。不过,输人不输阵,方太后道,“也好。”

    昭文帝一直忙前朝的事,后宫越发顾不上了。

    好在宋嘉言将后宫管的井井有条,除了些许要紧事拣来与昭文帝说,再不叫昭文帝为后宫操半点儿心。如今,宋嘉言不得不旧事重提,叹道,“母后一直心急这件事,担心此事会影响我的名声。”

    “知道了。”昭文帝道。

    宋嘉言笑,“还有一件事,今天我刚说后宫减些用度,倒是叫景惠皇妹知道了。她下晌来请安,主动跟我说想着捐些银子以酬军用。我想着,多多少少的,都是她的心意,就没拒绝。赶明儿,我跟皇妹商议商议,如果能多酬些银两,就再好不过了。”

    昭文帝感念宋嘉言的心意,温声道,“还未艰难至此。”

    “陛下不嫌少就好。”宋嘉言笑,“大事帮不上陛下,只能把后宫管好,不让陛下为后宫的事分心。再者,能做一点是一点哪。”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昭文帝笑叹一声,揽住宋嘉言的肩,温声道,“现在不好封赏子熙,朕记得立你为后时,推封你的祖父为三品散佚大臣,不如再升一升你祖父的品阶?”

    “升这个做什么?”宋嘉言道,“我于国无功,现在做的事也是我当做的。国家在打仗,也不好独皇后家这样又封又赏的。陛下若要赏,不如等平定西蛮之后,赏一赏我的先祖。”

    “先祖?你家是从西蛮迁过来的么?”没听说宋家有西蛮血统啊。

    宋嘉言眯眯笑,“陛下忘了,我家往上数个十几代,祖先可是大凤王朝声名赫赫的战将宋遥宋大将军。史书记载,说宋大将军平定西蛮,将那一块广阔的草原纳入大凤王朝的领土。之后,宋大将军驻西蛮数十年之久,后亡故西蛮草原,宋大将军直接葬在西蛮。以后陛下平定西蛮,可不是该祭奠一下我的祖先么?”

    昭文帝哭笑不得,当初宋嘉言要做皇后,朝中人人反对,反对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少不了一条:宋家寒门出身。

    宋家为了争一口气,偏近些年祖上没啥名人,索性一路追远,隔着数百年给自己找了个显赫的祖宗——大凤王朝有战神之称的宋遥宋大将军。反正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至少都姓宋,宋家就把人家宋大将军认做了先祖。

    如今宋嘉言有鼻子有眼的拿出来说,昭文帝忍俊不禁。

    见昭文帝展颜,宋嘉言正色道,“其实我家里还有个了不起的先人,陛下也未留心吧?”

    “楚国有名有美男子宋玉啊。”宋嘉言一本正经,“说起我家的历史,不要太久远,陛下看我家人都生的俊俏,都是遗传了老祖宗的美貌啊。”说着,还搔首弄姿的朝昭文帝眨眨眼。

    昭文帝哈哈大笑,“说起来,子熙、子焘当时也是帝都有名才貌双全的少年郎,想来,你祖父也是个俊秀人物。”也不怪昭文帝这样说,宋老太太的模样,昭文帝是见过的。单看相貌,完全看不出宋老太太有能生出宋子熙、宋子焘这对兄弟的本事啊。

    宋嘉言大言不惭,“那可是,想当初,我祖父可是三里八乡出名的人品俊秀。他一出门,说掷果盈车有些夸张,不过,我曾祖父母过逝的早,留下我祖父一人,他又是个自幼念书的,不懂得种田谋生,便常有人悄悄的将吃食放在他门外。我祖父一出门,就有许多大媳妇小姑娘的偷偷打量他。我听祖母说,若不是身子不好,我祖父考个举人功名是没问题的。”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去大明湖,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完结,晚安,我的心肝儿~~~完结就在这两天啦~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