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级杂牌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01章 少年惹祸 第02章 从军避祸 第03章 初次参战 第04章 一刀成名 第05章 杀人入狱 第06章 天堂囚牢 第07章 连环追杀 第08章 加倍报复 第09章 雄霸租界 第10章 组织商社 第11章 走私劫掠 第12章 乐极生悲 第13章 反攻倒算 第14章 再次参战 第15章 巧炸碉堡 第16章 大破坦克 第17章 国家使命 第18章 归途惊变 第19章 就地阻击(一) 第20章 就地阻击(二) 第21章 茅山整军 第22章 背后一击 第23章 救援南京 第24章立足西山 第25章 再闯南京 第26章 人间地狱 第27章 专业劫掠 第28章 小将铩羽 第29章 难念的经 第30章 收复茅山 第31章 丹阳之战 第32章 羽翼渐丰 第33章 兄弟阋墙 第34章 激战溧阳 第35章 茅山诡战 第36章 苏南大捷 第37章 八面玲珑 第38章 两种谈判 第39章 武汉来电 第40章 血战宝华(一) 第41章 血战宝华(二) 第42章 攻城掠寨 第43章 战果辉煌 第44章 左右逢源 第45章 多种经营 第46章 武穆藏龙 第47章 倭酋影佐 第48章 保卫粮食 第49章 保卫西山(一) 第50章 保卫西山(二) 第51章 西山自治 第52章 西山建设 第53章 准备出洋 第54章 泼皮好汉 第55章 海外扬名(一) 第56章 海外扬名(二) 第57章 如此扩张 第58章 翻为先手 第59章 虎口夺油 第60章 九字真言 第61章 顺流而下 第62章 得道多助 第63章 火神驾临 第64章 天下第一校 第65章 军工霸业 第66章 武穆练兵 第67章 武穆分兵 第68章 苏皖大队(一) 第69章 苏皖大队(二) 第70章 苏皖大队(三) 第71章 苏沪大队(一) 第72章 苏沪大队(二) 第73章 苏沪大队(三) 第74章 江皖大队(一) 第75章 江皖大队(二) 第76章 江皖大队(三) 第77章 东进大队(一) 第78章 东进大队(二) 第79章 东进大队(三) 第80章 吴杭大队(一) 第81章 吴杭大队(二) 第82章 吴杭大队(三) 第83章 北上大队(一) 第84章 北上大队(二) 第85章 北上大队(三) 第86章 北上大队(四) 第87章 长江航道(一) 第88章 长江航道(二) 第89章 军备升级 第90章 厉兵秣马 第91章 厉兵秣马(二) 第92章 厉兵秣马(三) 第93章 桂南逞威(一) 第94章 桂南逞威(二) 第95章 桂南逞威(三) 第96章 桂南逞威(四) 第97章 诈戏汪伪 第98章 隐形神兵 第99章 隐形神兵(二) 第100章 隐形神兵(三) 第101章 枣宜悍影 第102章 枣宜悍影(二) 第103章 枣宜悍影(三) 第104章 枣宜悍影(四) 第105章 枣宜悍影(五) 第106章 湘赣生根(一) 第107章 湘赣生根(二) 第108章 粤赣鬼魅 第109章 粤赣鬼魅(二) 第110章 粤赣鬼魅(三) 第111章 粤赣鬼魅(四) 第112章 粤赣鬼魅(五) 第113章 皖南惊变 第114章 严母慈心 第115章 严母慈心(二) 第116章 皖南余波(一) 第117章 皖南余波(二) 第118章 逐鹿湘赣 第119章 逐鹿湘赣(二) 第120章 苏南攻略 第121章 苏南攻略(二) 第122章 江北攻略(一) 第123章 江北攻略(二) 第124章 江北攻略(三) 第125章 再战江南(一) 第126章 再战江南(二) 第127章 反细菌战 第128章 全面劫掠(一) 第129章 全面劫掠(二) 第130章 全面劫掠(三) 第131章 全面劫掠(四) 第132章 全面劫掠(五) 第133章 全面劫掠(六) 第134章 全面劫掠(七) 第135章 国家关怀 第136章 长沙英豪(一) 第137章 长沙英豪(二) 第138章 长沙英豪(三) 第139章 长沙英豪(四) 第140章 长沙英豪(五) 第141章 长沙英豪(六) 第142章 长沙英豪(七) 第143章 上海风云 第144章 湘北喋血(一) 第145章 湘北喋血(二) 第146章 湘北喋血(三) 第147章 苏南危机 第148章 苏南危机(二) 第149章 苏南之乱 第150章 再战茅山 第151章 苏南减兵 第152章 攻敌必救 第153章 养鸡取卵(一) 第154章 养鸡取卵(二) 第155章 养鸡取卵(三) 第156章 养鸡取卵(四) 第157章 养鸡取卵(五) 第159章 借机下弹(一) 第160章 借机下弹(二) 第161章 发展军工 第162章 集腋成裘 第163章 灭倭重器(一) 第164章 灭倭重器(二) 第165章 灭倭重器(三) 第166章 神乎其神 第167章 慈善军阀 第16 8章 封疆大吏(一) 第169章 封疆大吏(二) 第170章 精忠报国(一) 第171章 精忠报国(二) 第172章 精忠报国(三) 第173章 精忠报国(四) 第174章 精忠报国(五) 第175章 精忠报国(六) 第176章 精忠报国(七) 第175章 精忠报国(八) 第178章 精忠报国(九) 第179章 未雨绸缪 第180章 重开格局 第181章 创业艰难 第182章 左支右绌 第183章 风雨飘摇 第184章 过关斩将 第185章 风雨彩虹 第186章 凶风恶浪 第187章 风起云涌 第188章 鹿死谁手 第189章 风和日丽 第190章 顺势而为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63章 火神驾临
《超级杂牌军》
作者:武穆魂
更新时间:2024-02-04 05:28:29
字数:144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超级杂牌军 !

    按惯例,武穆军吃饭是食不言寝不语,西山自救会则不同,习惯边吃边聊。所以,西山军政两套班子总是吃不到一块儿。这次只好各吃各的,吃完后在武穆军司令部的大会议室开会。

    因为不是讨论重大事项,所以会议以轻松的氛围开始。在司令部后勤帮忙的王玉准备了充足的水果、小吃、茶水。

    刘庆和资格老、职务高,当然先讲。

    刘庆和、武氏兄弟和刘威涛的忠义救国军到达宣城北郊后,武氏兄弟从芜湖上游渡过长江,向北去寻找薛岳的部队。刘庆和将刘威涛部送达指定地点,任务完成后本应即刻返回,但刘威涛接到命令,该部原地驻防,指挥官前往黄山述职、培训。刘威涛见驻地距鬼子太近,自己400多人的部队尚未休整,自己不在时一旦有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请求刘庆和帮他协防几日,待他回来后再回西山。刘庆和本与刘威涛意气相投,慨然应允。

    刘威涛走后,刘庆和让忠义救国军驻守在相互支撑的3个小山包上休整,自己则将部队在山下展开警戒。

    刘庆和的部队不但训练有素,而且独具特色:部队夜间宿营,不但安排明哨、暗哨,而且哨兵都在周围设置竹铃和拉火儿。竹铃即竹筒内加撞捶儿,有人碰到即发出轻响;拉火儿即加绊绳的导火索,有人蹚到绊绳即拉火儿,照出异动的位置。武器装备也算齐整:每班1挺轻机枪、1具掷弹筒,8支三八式步枪,两只驳壳枪,150多人,总计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76支三八式步枪、31支驳壳枪,弹药充足。

    部队驻扎的第二天,山上打出旗语,有敌情!刘庆和连忙布置好警戒,然后登上山顶。

    刘威涛的副大队长郑道明和几个中队长、分队长正在观察敌情。见刘庆和到来指给他看:原来,十几个鬼子正在不远处的村子行凶,看架势是鬼子一个步兵班,带着3辆大车出来抢劫给养。

    大家都是热血青年,相互看了一眼,刘庆和道:“1个班的鬼子,交给我们武穆军了!”

    “不行,这里是我们的防地,应该我们打!”郑道明不干。

    “你们人困马乏的,还装备不齐,不如我们打,功劳算你们的!”刘庆和不说自己看见鬼子搂不住火儿,振振有词找理由。

    “忠义救国军可不能让人喧宾夺主,我们丢不起人!”郑道明挺坚决。

    “二位别争了,这一仗咱们两家合伙儿打,你们看行不?”一个中队长出来打圆场。

    “行!你们选几个体力好、能打的攻村里,我们出一个排给你们把风、打援!”刘庆和让步了。

    “行,就这么办!”郑道明也让了一步。

    郑道明带12个人,3支驳壳枪、1支冲锋枪、8支中正式步枪,刘庆和带领一个排,迅速包围了小村子。

    刘庆和派出4名神枪手、1挺轻机枪在外围支援郑道明,其他部队对外警戒,准备阻击鬼子援军。

    郑道明一枪放倒鬼子的警戒哨,向村里冲去。

    鬼子反应也不慢,马上判明方向,架起机枪、掷弹筒,但马上被刘庆和安排的神枪手打掉,郑道明他们趁势冲上去,顺利的干掉了十几个鬼子。

    鬼子援兵未至,刘庆和、郑道明已经回到驻地。郑道明不是不明事儿的人,拿出4支三八式步枪、2支南部式手枪、1把军刀分给刘庆和。

    刘庆和瞟了一眼郑道明:“坐地分赃?”

    “要不是你们打掉鬼子机枪、掷弹筒,我们一定会有伤亡,这是兄弟们的心意!”郑道明很诚恳。

    “你看我们缺装备么?”刘庆和笑了。“自家兄弟不用掰扯太清楚!你还不如把缴获的鸡鸭炖好了给我们几只,再留下几袋粮食!”

    “那些也有你们的份儿!咱们是亲兄弟明算账!”郑道明还挺认真。

    “那就先存在你那儿,我们可不给保管费!”刘庆和打个哈哈。

    “那就愧领了!”郑道明也不争了。

    鬼子莫名其妙丢了一个班,认定就是郑道明、刘庆和他们干的,连夜出击,准备将郑道明他们连同宣城一举拿下。

    鬼子认为,以大日本皇军的实力,有一个加强中队就足够了。拿下宣城后,烧杀抢掠一番,也够一个大队消耗一阵子了,再留下一个班,最多一个小队镇守宣城,那么芜湖部队的给养也就落实大半。

    夜里,鬼子一个加强中队悄悄抵近刘庆和的驻地。一个鬼子尖兵不小心碰响了竹铃,被刘庆和的哨兵打死。鬼子偷袭不成,只好强攻。

    刘庆和他们根据拉火儿的位置,马上判断出鬼子的进攻方向,然后有条不紊的布置火力展开阻击。这里是刘庆和一排的防区。

    鬼子带来两门迫击炮,两挺重机枪。迫击炮打出几颗照明弹,将刘庆和的阵地暴露出来。

    一时间,刘庆和的部队有些被动。但山上的郑道明也借着光亮看清形势。他一面派人联络刘庆和的二排和三排,告知鬼子的主攻方向,建议他们留一个班警戒要道,其他人员增援一排,一面安排身后两个山头的救国军从侧翼偷袭鬼子。

    鬼子人数不多,只能是重点突击,所以没有分兵。见支那军防守严密也不着急,只等天亮后,以迫击炮、重机枪开路,掩护步兵冲垮支那军的阵地。

    不成想,郑道明从鬼子背后冲了上来,鬼子只好变攻为守,就地防御。刘庆和知道对面有友军也不敢盲目发起反击,怕造成误伤,一直等到天亮。

    局势明朗后,郑道明指挥部队在西、北两面阻击鬼子逃跑,从东面发起进攻,这样鬼子迎着朝阳逆光防御非常难受。

    刘庆和一看也乐了,他命令部队依仗高地势向下冲锋,并安排两名神枪手、两挺轻机枪盯住鬼子的重机枪、迫击炮。

    随着刘庆和部撕开鬼子阵地防线,鬼子终于溃退了。

    这一仗,击毙鬼子67人,缴获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两挺,驮马17匹,其他枪械弹药若干。这次刘庆和要了1挺重机枪、1门迫击炮、10匹驮马。

    正当救国军、武穆军欢庆胜利时,宣城的驻军团长马登科赶来了。这小子大骂郑道明不知利害、轻启战端,会给宣城带来屠城之祸。

    郑道明也不抗辩,只是斜眼看着马登科,郑道明的部下也同样斜眼看着马登科。刘庆和只是一边看热闹。

    马登科感觉到这些战士身上的杀气,不由收敛了嚣张气焰,悻悻地走了。

    “什么玩意儿!”郑道明朝着马登科的背影骂了一句,转身却见刘庆和一脸严肃,郑道明连忙赔笑:“怎么了,老兄?他骂的是我又不是你,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宣城要保不住!”刘庆和说。

    “什么意思?”郑道明没听懂。

    “你看马登科这德行能不能守住宣城?”刘庆和引导郑道明。

    “够呛!”郑道明满不在乎。

    “你看鬼子会不会报复?”刘庆和又问一句。

    “啊?”郑道明明白了,“那怎么办?”

    “取而代之!”刘庆和斩钉截铁。

    刘庆和把自己的班排长和郑道明的中队长、分队长们叫到一起,如此这般的交代一番后就各自行动了。

    郑道明派出侦察分队到宣城,勘察地形,熟悉守军布防,准备接手宣城守备。

    刘庆和派出一人回西山,申明迟归的原因,派出10人骑着鬼子的驮马前出到芜湖附近要道,监视鬼子动向,一有情况立刻回报。

    郑道明派出的侦察分队长李铁锤在城里被驻军被发现,押解到团部。马登科去了茶馆听评弹,只有团参谋长李九卫值班。

    李铁锤也不隐瞒,告诉李九卫自己长官的判断和此行的目的,李九卫坦承自己也担心这点,并告诉李铁锤:马登科的团长是抗战前花钱买的,没打过仗也不会打仗。李九卫和李铁锤约好,城里有什么变化一定及时通知救国军。

    刘庆和使了个损招儿,他派出几个手下扮成砍柴人闯进宣城驻军团部,谎称大批鬼子从芜湖向宣城开过来。

    当晚,李九卫派人通知郑道明,马登科带着从宣城新娶的姨太太跑了,上司任命自己为代理团长。于是,郑道明“带着”刘庆和理所当然的进了宣城。

    郑道明、刘庆和问过李九卫守备部队的情况:这个团是安徽税警总团下的皖南税警团,编制3个营9个连但不满编,只有873人,2门82mm仿德制迫击炮,39发炮弹,2挺仿德制马克沁重机枪,子弹956发,5挺捷克式轻机枪,子弹840发,驳壳枪9支,子弹134发,汉阳造147支,老套筒254支,子弹人均40发左右,信号枪2支,子弹7发,手榴弹305颗,地雷15颗;士兵全部没打过仗但总算受过训练,军官6个正副营长,22个正副连长,71个正副排长,跟着马登科逃走两个正副营长,7个正副连长。

    “人命关天,咱们就有什么说什么!”刘庆和直截了当。“第一,你李参谋长是否打算和鬼子一战?”

    “当然!”李九卫毫不犹豫。

    “第二,你有没有把握指挥好这一仗?”刘庆和逼视着李九卫。

    “没有!”李九卫实话实说。

    “第三,你愿不愿意让我们替你指挥这一仗?”刘庆和面色缓和了许多。确实,只要李九卫肯打这一仗,刘庆和无论如何都会帮他。

    “求之不得!”李九卫喜出望外。

    “那好,把你的人班排连营长们叫来,我们也叫来一批军官、班长、老兵,我们碰个头,你交代给手下,我们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带领你们打这一仗,不愿打仗的可以,放下武器装备走人!这一仗总指挥是忠义救国军副大队长郑道明!”刘庆和言简意赅。

    “我看还是刘队长你来做总指挥!”郑道明对刘庆和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是客套,我还另有安排!”刘庆和胸有成竹。

    很快,郑道明部的一批副队长、副班长、老兵混编到税警团里,救国军在城外留下3个分队潜伏,准备包抄鬼子后路,其他人马安排到城内重要位置。

    刘庆和则带着自己的人马前出到芜湖到宣城的必经之路埋伏。

    鬼子驻守芜湖只有一个大队,大队长川崎良造不甘吃亏,留下吃败仗的中队和另一个中队镇守芜湖,自己亲自带领两个步兵中队,机枪中队的其中8挺重机枪,炮小队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两门82mm迫击炮,运输中队40辆大车,带足弹药给养,气势汹汹奔宣城杀来。

    刘庆和让过鬼子大队步兵,然后抵近路边,用两门迫击炮、9具掷弹筒朝着鬼子炮兵、机枪兵、运输队猛轰,将鬼子的火炮、重机枪、弹药炸得损失惨重,十不余三。

    待鬼子步兵来救援,刘庆和他们早就跑得没了影儿。

    刘庆和不管鬼子何去何从,自管带着人马向流入芜湖港的3条小河奔去,坐上事先准备的竹筏漂向芜湖港。

    在能看到芜湖港的距离,刘庆和部停了下来,马上换上鬼子军装,以不扣前襟为认记,潜入芜湖港。

    芜湖港响起爆炸声,刘庆和等人趁乱混进芜湖港码头,由东向西穿越码头,见到货堆就扔上1、2根点燃的导火索,导火索只有尺把长,可是温度高,点燃效果极好!

    川崎良造刚刚抵达宣城城外,摆开阵势攻城,就接到电报,告知芜湖港被烧。川崎良造一想,反正芜湖港已经出事,回去救援也来不及,不如攻下宣城,也算是戴罪立功。

    可是,炮小队、机枪中队被刘庆和袭击了一下,重武器只剩一门九二式步兵炮、两挺重机枪,川崎良造凭着武士道精神,硬是强行攻城!

    城内守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顽强抵抗,战事陷入胶着,川崎良造发起一次次进攻均被打退,正急红眼的时候,后方炮兵阵地被炮袭,步兵炮、重机枪全被炸毁,身后的迫击炮弹又向他的大队部飞来!是郑道明城外3个分队的奇兵发起攻击。

    川崎良造眼前一黑:罢了!还是死了算了,要么回去也得剖腹!可惜的是,他没有死成,只是被炸掉左腿和命根儿,捡了一条命!

    城内的郑道明看到鬼子要撤退,发出反击命令!

    一阵追杀,让鬼子扔下97具尸体,125支三八式步枪,南部式手枪19把,7具掷弹筒,九六式轻机枪3挺,损坏的九二式重机枪两挺、步兵炮1门。

    刘庆和他们赶回宣城时,已是第二天上午。郑道明派出多路人马连夜搜寻接应,终于接到他们。回到驻地,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倒头便睡。

    刘庆和他们醒来,每人不由分说就被灌了三碗汤:第一碗是米汤,第二碗是鱼汤,第三碗是鸡汤。然后是大鱼大肉、鲜鱼活虾!据李九卫部的军医讲,对饿坏了、累坏了的人,这么进补很科学。靠,这支鬼部队居然有人讲科学!

    李九卫据实上报战况,上司久久没有回音。

    过了几天,刘威涛兴冲冲的从黄山回来,拿了几张委任状:任命刘威涛为忠义救国军皖南支队司令,上校军衔;李九卫税警团改编为忠义救国军皖南支队第一大队,任命李九卫为忠义救国军皖南支队副司令兼第一大队大队长,中校军衔;郑道明为忠义救国军皖南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中校军衔;刘庆和为忠义救国军皖南支队宣芜(宣城-芜湖)游击大队大队长,中校军衔;......其他人等各有任命。

    原来,郑道明也上报战况,军委会本来想派飞机轰炸芜湖港物资,制止鬼子沿长江向上游进犯,不想被非正规的忠义救国军拔了头筹。结果,军统背景的忠义救国军兼并改编一个地方税警团,自是手到擒来,刘威涛也没忘趁机给刘庆和讨个一官半职!另一方面,刘庆和也接到师记伦的指示,可以和任何抗日武装联盟,壮大力量!所以才接受国军的军衔。

    刘庆和接受了国军军衔,任命是游击大队大队长,也就是说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说白了,任命不过是挂名、有军饷而已,这个刘威涛还真够意思!

    当新四军第三支队开进皖南,刘庆和主动支援新四军一批缴获的鬼子地图,给新四军留下良好的印象。

    鬼子出兵占领安庆,揭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军委会命令沿江各部展开行动打击日军。新四军协同第三战区部队进攻繁昌。本来新四军第三支队一部打算袭击鬼子辎重给养,不想被鬼子设伏围困。

    恰巧刘庆和攻击芜湖县城,一把火烧了鬼子的军需库,迫使鬼子撤兵。新四军张云逸参谋长亲自与刘庆和会面,商定利用新四军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发达的情报网与刘庆和出神入化的纵火水平深度合作,有的放矢的打击鬼子军需库、运输队等后勤部队。

    此后,从芜湖到池州,到处都有刘庆和纵火的身影,有些是刘庆和部放火,有些则是刘庆和派人指导、设计纵火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陵江心洲一战。

    长江在铜陵段有个江心洲,鬼子将物资货场设在江心洲上,一来防止支那人偷袭,二来装船也方便,三来江心洲上养了几头军犬,节省了不少守备部队。

    张云逸派人找刘庆和商量,如何破坏鬼子的江心洲货场?刘庆和满口应承:这个活儿刘庆和接了,不过到时候要新四军要准备船只、渔网在下游打捞战利品,收成对半分!新四军也无异议。

    月黑风高时,刘庆和在铜陵江心洲上游放下20支竹筏,每支竹筏上100支2尺多长2寸粗细的二踢脚,引信被刘庆和设好延时装置,点燃后,竹排顺流而下直奔江心洲。

    竹筏撞上江心洲,二踢脚也纷纷飞向江心洲。二踢脚的第二响是燃烧炸药包。结果自然是江心洲火光冲天,物资付之一炬,灰飞烟灭!

    掉落江中的物资被下游的新四军捞起不少:军装、罐头、防毒面具、电池、手电筒、钢盔,当时打捞的枪械弹药不多,因为太沉都坠入江底,后来在冬季的长江枯水期,新四军又派水性好的战士打捞上不少武器弹药。

    最主要的是,通过打捞上来的大量防毒面具判断,鬼子准备使用毒气弹,新四军将这个情报马上报告给重庆军委会,使有所准备的国军在武汉会战中减少了损失。

    于是皖南的国军、共军、鬼子都称刘庆和部为“火神军”!刘庆和自然就是“火神”!部队扩大到1800余人。

    ……

    刘庆和简要的汇报了一年来的战报,武穆军的战神们听得如痴如醉。突然,向青云一拍桌子,大吼一声:“有了!”

    众人愣住了,莫名其妙的看着手舞足蹈的向青云。

    向青云回过神来,和大家解释:“鬼子的飞机、坦克、炮艇都有着落了!这个大号二踢脚太有用了,打飞机、打坦克、打炮艇都可以!我建议休会一小时!”

    周二狗一看时候不早了,宣布晚餐后继续听取武氏兄弟的汇报。向青云拉起舒金堂、郑奇光就往外跑,吃晚饭也没见他们露面。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