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后重生纪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重生(修) 第2章 父亲(修) 第3章 怀王(修) 第4章 心机(修) 第5章 新帝(修) 第6章 刁难(修) 第7章 伴读(修) 第8章 郡主(修) 第9章 喵呜(修) 第10章 回家(修) 第11章 姨娘杜氏(修) 第12章 训斥(修) 第13章 处置(修) 第14章 刺客(修) 第15章 怀疑(修) 第16章 好友(修) 第17章 幕后主使(修) 第18章 不嫁(修) 第19章 求人(修) 第20章 做戏(修) 第21章 祖父(修) 第22章 接风洗尘(修) 第23章 试探(修) 第24章 生病(修) 第25章 嫉恨(修) 第26章 受刑(修) 第27章 逃婚(修) 第28章 病愈(修) 第29章 谈话(修) 第30章 蟹酿橙(修) 第31章 靖国公府(修) 第32章 撕破脸皮(修) 第33章 打脸(修) 第34章 偶遇(修) 第35章 姻缘(修) 第36章 来访(修) 第37章 上元灯会(修) 第38章 把臂同游(修) 第39章 假恩爱(修) 第40章 贺寿(修) 第41章 年少慕艾(修) 第42章 落水(修) 第43章 选妃之事(修) 第44章 柳姨娘(修) 第45章 动手(修) 第46章 软禁(修) 第47章 和离书(修) 第48章 出头(修) 第49章 清醒(修) 第50章 小一岁(修) 第51章 秋狩(修) 第52章 马惊(修) 第53章 心意(修) 第54章 终成眷属(修) 第55章 委屈(修) 第56章 反常(修) 第57章 离宫(修) 第58章 算计(修) 第59章 单相思(修) 第60章 心上人(修) 第61章 及笄礼(修) 第62章 满堂宾客(修) 第63章 算计(修) 第64章 受伤(修) 第65章 事露(修) 第66章 审问(修) 第67章 请帖(修) 第68章 扬长避短(修) 第69章 暗涌(修) 第70章 尖叫(修) 第71章 可悲(修) 第72章 交心(修) 第73章 子立母死(修) 第74章 寒夜(修) 第75章 求娶(修) 第76章 思慕之心(修) 第77章 为后(修) 第78章 解心结(修) 第79章 待嫁(修) 第80章 游湖(修) 第81章 酒意(修) 第82章 避暑(修) 第83章 新嫁娘(修) 第84章 为君妇(修) 第85章 终成夫妻(修) 第86章 谏言(修) 第87章 恩威并施(修) 第88章 拜祭(修) 第89章 赏梅(修) 第90章 皇戚(修) 第91章 逃家(修) 第92章 身孕(修) 第93章 防人之心(修) 第94章 人心(修) 第95章 走丢(修) 第96章 离间 第97章 疯狂 第98章 危机解除 第99章 冷战 第100章 恶奴 第101章 废后 第102章 落幕 第103章 和解 第104章 天下无妾 第105章 仁德太子 第106章 封王&联姻&叮嘱 第107章 意外 第108章 坦白 第109章 良辰美景 第110章 大捷 第111章 爵位 第112章 喜事 第113章 弄璋之喜 第114章 满月 第115章 子嗣 第116章 隐疾 第117章 议亲 第118章 弹劾 第119章 调戏 第120章 西域公主 第121章 美人计 第122章 心头宝 第123章 故人 第124章 梦一场 第125章 难题 第126章 守陵 第127章 郡马爷 第128章 醋意 第129章 恶毒 第130章 残酷 第131章 霍氏之死 第132章 美名 第133章 一场高热 第134章 贪念 第135章 宁王妃 第136章 说书人 第137章 温泉 第138章 有孕 第139章 照料 第140章 闲趣 第141章 冬雪 第142章 腊八 第143章 刁民 第144章 对台戏 第145章 斗米仇 第146章 慌张 第147章 线索 第148章 年关 第149章 愿望 第150章 大义灭亲 第151章 因缘际会 第152章 变故突生 第153章 朝堂 第154章 旧疾 第155章 应许 第156章 大雪 第157章 大恸 第158章 早产 第159章 平安 第160章 择婿 第161章 家人 第162章 差异 第163章 百日宴 第164章 乱象 第165章 解铃 第166章 流火 第167章 物证 第168章 人证 第169章 燎 第170章 完结章 第171章 番外一 第172章 番外二 第173章 番外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23章 故人
《宠后重生纪事》
作者:萧鱼禾
更新时间:2024-04-15 09:06:35
字数:802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宠后重生纪事 !

    第125章故人

    “贵人可是觉得我看上去面熟?”图雅公主对长公主笑了笑,复又转身看向凌元照,道:“想必这位就是关内侯了?家母让我代问侯爷好。”

    饶是心中已经有所猜测,听到这话凌元照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令慈名讳?”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询问一妇人名讳,实在不是威风凛凛的关内侯能做出来的事情,不少官员心中生疑,就连坐在上头的谢瑶光也低声同萧景泽道:“听舅舅和这西域公主的对话,似是认识的?可先前舅舅不是说没听过这图雅公主的名讳吗?”

    萧景泽亦有些疑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只不过观其相貌,的确像是胡人和大安人所生,我之前问过关内侯,当时他明确表示,大安这些年并无公主和亲,想必这图雅公主的母亲,或许是匈奴人掳去的边境百姓吧。”

    匈奴居于苦寒的漠北,每年冬天都会有冻死的,饿死的,他们缺粮食、布匹,也同样缺女人。

    大安与匈奴接壤的漫漫黄沙之地中,生活着许多像图雅公主这样身兼两族血统之人。

    凌元照十五岁上战场,在塞北苦战多年,识得一两个边疆百姓也不足为奇。

    不止萧景泽这般想,文武百官皇室宗亲这样想的人也不在少数,纵然有那好奇的,也不敢亲自开口询问。

    正当谢瑶光为匈奴人随意掳掠大安百姓之事而皱眉时,图雅公主却再度开口了。

    她莞尔一笑,轻声道,“家母姓萧,单名一个敏字。临行前,她托我问候故人,如今见诸位安好,我娘在匈奴也能放心了。”

    萧姓是国姓,一个身在匈奴的萧姓妇人,又有在长安城的故人,身份绝对不是他们之前想得那么简单!

    官员们私底下再度小声议论了起来,凌元照的表情算不上好看,只是到底不是年轻人了,很能稳得住,微微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故人何如,红颜易老,人心易变,身在匈奴多年却未曾有消息递回长安,如今在议和的这个节骨眼儿上派了这么一个人来,摸不清的心思,还是小心提防的好。

    “是哪一位公主吗?”谢瑶光细细想了想,倒真想起来一位,“我看过史书,太史令在上面记载,敏安公主当年是嫁到了龟兹国去,可后来龟兹国为匈奴所灭,敏安公主红颜薄命,埋骨西域,这图雅公主当真是她的女儿吗?”

    “皇姐的事,我并不清楚。”

    这也不能怪萧景泽,他的父亲一生中有过太多的儿女,他是幼子,他的兄长和姐姐们有不少比他大出十几二十岁,譬如崇安长公主,又比如敏安公主。

    当年敏安公主去往龟兹国和亲时,萧景泽还没有出生,对于这个只闻其名,未见过其面的姐姐,他自然是不清楚的。

    可是有人清楚。

    汝阳县主萧瓷站起身,上下打量了图雅公主两眼,笑道:“长得的确同敏姐姐有几分相像,只不过敏姐姐二十多年前就死在了塞外,又怎么会有你这么大的一个女儿,莫不是自以为长得有几分姿色,便来胡乱攀扯亲戚,想要借机使些狐媚手段?”

    萧瓷这话戳到了点子上,文武百官虽然觉得美人如玉,但若是想要祸国,那又得重新思量了。

    图雅公主闻言一愣,微微咬着下唇,低声道:“我娘流落匈奴多年,后被冒顿单于所救,便……跟了他。”

    这话说得极其艰难,不是嫁娶,不是纳妾,而是跟。

    一个字的意思或有不同,而她这句话,明摆着是说萧敏并非是嫁给了冒顿单于,而是依附着他而活下来的一个悲惨女人。

    事关皇家颜面,萧景泽自然不能再放任她们再叙说往事,咳嗽了一声,说道:“今日是为匈奴使臣接风洗尘,这些事儿容后再议,乌尔默大人,图雅公主,请入座吧。”

    这一顿饭有很多人吃得心不在焉,崇安长公主的视线在凌元照和那位图雅公主身上来回打转,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她都是有着孙儿孙女的人了,而她一母同胞的妹妹,早已是物是人非。

    待到散席,薛赏和凌元照随同乌尔默去驿馆商谈此次两国休战的条件,而图雅公主则拦住了萧景泽的去路。

    “皇帝陛下,或者图雅应该唤你一声舅舅?”图雅公主笑了笑,若是撇去那匈奴人的高鼻梁和宽额头不谈,单看那一双桃花眼,眉目依稀瞧得出与萧景泽有几分相像。

    萧氏皇族人大多长了一双多情桃花眼,尤其是在图雅身上,愈发显得那双眸子会说话,或许是见萧景泽不说话,她又问:“母亲曾多次和臣女提及,说是想要回到故土,落叶归根,不知皇帝陛下意下如何?”

    “若你的母亲真是朕的姐姐,那她嫁到龟兹国,想要去哪里,做什么事儿,便不在朕的管辖范围,她想回长安回来便是,长安城的城门从来没有不准允她踏入。”萧景泽对敏安公主并无印象,更谈不上感情,更何况,现下他连图雅口中所言是真是假都弄不清,当然不会一口答应。

    母亲说得果然不错,大安人着实喜好虚与委蛇,一点儿也不实在,连句痛快话儿都不肯给。图雅暗暗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道:“我跟随乌尔默大人离开匈奴时,母亲曾交给我一样信物,说是关内侯和崇安长公主都识得此物,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凌元照虽然不在此处,但崇安长公主并未离去,见萧景泽抬头看她,便朝两人身边走了几步,接过图雅手中之物,仔细辨识。

    “的确是敏儿的东西。”长公主点点头,道:“此物是和亲前父皇亲自赐下来的,是两国友好的象徵,这是半块,另外半块在龟兹国来求亲时交给了他们的使臣,见过的人不多,旁人是无法伪造的。”

    见长公主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图雅微微一笑,按照大安朝的礼仪行了个礼,道:“刚刚不知是姨母,图雅失礼了。”

    崇安长公主想要抬手去扶她,忽然又想到了她的身份,伸出去的手顿在了那里,不自然地说道:“不知者无罪,公主无须多礼。”她的手收了回来,而想要问一问敏安公主近况的话语到了喉边,却又咽了回去。

    “图雅自知刚才的话有些冒昧,但这是母亲唯一的愿望,身为女儿,无论如何也要帮她达成所愿。”图雅公主自嘲地笑了笑,那张美丽的脸上隐隐流露出失落,道:“冒顿单于是不可能放母亲回来的,折辱一位高贵的大安公主,是他的乐趣所在,若不是为了我,母亲又怎么可能活下来,我……想必皇帝陛下也听说了图雅的事吧,一女嫁六国,然后发兵攻打,让我成为亡国的罪人,冒顿虽然是我的父亲,但他只不过是将女人当做工具,图雅和母亲一样,渴望着能回到大安生活,不必惶惶不可终日,哪怕是粗茶淡饭,也觉得欢喜。”

    一旁崇安长公主的泪已经留了下来,和亲的公主几乎没有活得长的,她能想象得出,她的妹妹在塞北那样苦寒的地方,受尽了磨难,她看向萧景泽,想要恳求他答应图雅的请求,让敏安公主回到长安。

    然而不等长公主开口,谢瑶光忽然道:“我朝正在与匈奴议和,图雅公主是匈奴的公主,敏安公主是匈奴单于的女人,想要回到长安只怕困难重重,公主殿下这样说,难不成是有什么好主意?”

    图雅看了谢瑶光一眼,觉得这个皇后娘娘有点儿意思,对自己的身份既不好奇,也不关心敏安公主在匈奴的生活,却独独将议和之事拿出来说,莫不是想提醒自己什么?

    应该不会。在驿馆停留的这几日,她和乌尔默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只待在驿馆中,匈奴安插在长安城中的眼线传递了不少消息,其中有许多都是关于这位皇后娘娘的。

    图雅一一听过之后,却只得出一个结论,大安的皇帝如此专宠皇后,想来这皇后应该是一等一的美人,而那皇帝或许也是个好色之人。

    可惜今日这场宴会,萧景泽的视线自始至终都很规矩,并没有在自己身上多停留片刻,而时不时地低下头同谢瑶光说话的情形,图雅亦看在眼中。

    她不屑于这样的小儿女情怀,帝王就该有睥睨一切的气势,哪里能如此贪恋儿女情长。

    自认为谢瑶光是猜不透自己的想法的,图雅公主也没有拐弯,直接道:“正是知道乌尔默大人前来议和,图雅才求了匈奴单于,与他一同出使大安,图雅愚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望皇上能在议和的条款上,加上迎接母亲回国这一条,若是母亲心愿达成,图雅愿为皇上所驱使。”

    萧景泽与谢瑶光对视一眼,果不然,匈奴人是想在这上面做文章吗?

    如果他们迎敏安公主回国,一个被灭国之后,能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为匈奴单于生儿育女的人,如何能断定她没有异心?若是敏安公主的心向着匈奴,他们这么做无异于引狼入室。

    可如果不同意,这件事若是传了出去,皇室宗亲怎么想?文武百官怎么想?天下百姓怎么想?

    萧景泽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看了图雅公主一眼,她的表情忐忑不安,可眼底的胜券在握泄露了她的心情。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用女人去换取江山国土,他萧景泽的江山,自有保家卫国的将士来守,阴谋不及阳谋,美人计,他不屑用之!

    年轻的帝王没有再看那身姿曼妙的西域女子,视线钉在大殿墙壁上挂着的一把弯弓上,笑道:“寡人曾以为匈奴全民皆兵,都是好战之人,未曾想却也会用这兵法诡道,只可惜,朕有雄狮百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还用不着驱使公主殿下。”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