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山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上部第一卷筑基第一章蒙山贼第一节曹锟进剿 第二节艰难的决断 第三节失败的偷袭一 第四节失败的偷袭二 第五节失败的偷袭三 第六节战与撤 第七节新军 第八节阻击 第九节阻击二 第十节阻击三 第十一节阻击四 第十二节阻击五 第十三节阻击六 第十四节突围一 第十五节突围二 第十六节逆袭一 第十七节逆袭二 第十八节初遇义和团一 第十九节初遇义和团二 第二十节初遇义和团三 第二十一节曹锟的报告 第二十二节袁世凯的心事一 第二十三节袁世凯的心事二 第二章精兵之路第一节誓言 第二节初定军律 第三节生计与编队 第四节练兵之始 第五节周毅回来了 第六节孙娟们一 第七节孙娟们二 第八节人才 第九节整编 第十节生意 第十一节大卫,叛逃 第十二节军规一 第十三节军规二 第十四节军规三 第十五节军法裁判所 第十六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一 第十七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二 第十八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三 第十九节龙谦的练兵之道四 第二十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五 第二十一节龙谦的练兵之道六 第二十二节军旗与军歌 第二十三节伙食问题 第二十四节俘虏们一 第二十五节俘虏们二 第二十六节俘虏们三 第二十七节军械组 第二十八节神枪队的成立 第二十九节参谋 第三十节名目繁多的条例一 第三十一节名目繁多的条例二 第三十二节大卫要求入伙 第三十三节初会陈超一 第三十四节初会陈超二 第三十五节初会陈超三 第三十六节初会陈超四 第三十七节初会陈超五 第三十八节初会陈超六 第三十九节练兵后的首战 第四十节誓师出山 第三章根据地第一节破庄一 第二节破庄二 第三节破庄三 第四节破庄四 第五节破庄五 第六节破庄六 第七节破庄七 第八节陈家崖 第九节战后总结一 第十节战后总结二 第十一节再会陈超一 第十二节再会陈超二 第十三节缴获与奖赏 第十四节王月蝉与郑婵 第十五节王月蝉与郑婵二 第十六节军饷制度的建立 第十七节新兵连 第十八节建设根据地的措施一 第十九节建设根据地的措施二 第二十节建设根据地的措施三 第二十一节分地和济贫 第二十二节扩军 第二十三节纵论一 第二十四节纵论二 第二十五节变化一 第二十六节变化二 第二十七节变化三 第二十八节变化四 第二十九节变化五 第三十节变化六 第三十一节变化七 第三十二节变化八 第三十三节变化九 第三十四节整编一 第三十五节整编二 第三十六节情报网和情报科 第四章再战新军第一节郑家父子 第二节李纯的进剿一 第三节李纯的进剿二 第四节李纯的进剿三 第五节李纯的进剿四 第六节李纯的进剿五 第七节李纯的进剿六 第八节战后一 第九节战后二 第十节战后三 第十一节战后四 第十二节再战李纯一 第十三节再战李纯二 第十四节再战李纯三 第十五节再战李纯四 第十六节再战李纯五 第十七节再战李纯六 第十八节再战李纯七 第十九节陈超眼中的龙谦一 第二十节陈超眼中的龙谦二 第二十一节司徒均 第二十二节扩编与扩张 第二十三节春节前一 第二十四节春节前二 第二十五节自治委员会的设想 第二十六节陈淑的心事 第二卷血火北京第一章京师第一节赵舒翘 第二节光绪与慈禧 第三节干涉 第四节起因 第五节探路者 第六节沂州军议 第七节这一仗一 第八节这一仗二 第九节这一仗三 第十节这一仗四 第十一节这一仗五 第十二节这一仗六 第十三节新局面一 第十四节新局面二 第十五节新局面三 第十六节新局面四 第十七节王士珍一 第十八节王士珍二 第十九节王士珍三 第二十节袁世凯的解脱 第二十一节京师的乱局一 第二十二节京师的乱局二 第二十三节赵舒翘的悲哀 第二十四节纷乱的局势一 第二十五节纷乱的局势二 第二十六节纷乱的局势三 第二十七节清廷宣战万国 第二十八节唐绍仪来了郑家庄 第二十九节张前村谈判一 第三十节张前村谈判二 第三十一节出征一 第三十二节出征二 第三十三节出征三 第二章一战成名天下知第一节方向 第二节西沽之战一 第三节西沽之战二 第四节西沽之战三 第五节西沽之战四 第六节西沽之战五 第七节天津一 第八节天津二 第九节天津三 第十节天津四 第十一节北京一 第十二节北京二 第十三节北京三 第十四节北京四 第十五节北京五 第十六节北京六 第十七北京七 第十八节北京八 第十九节北京九 第二十节北京十 第二十一节北京十一 第二十二节北京十二 第二十三节北京十三 第三章太原第一节救驾 第二节怀来 第三节吴永 第四节去哪儿? 第五节太原 第六节军饷 第七节慈禧在太原的日子 第八节交底 第四章山东第一节自治委员会 第二节陈超的心烦事 第三节周毅一 第四节周毅二 第五节江云 第六节袁世凯 第五章和谈前后第一节李鸿章出马 第二节召见 第三节重逢 第四节初见李鸿章 第五节大卫的使命 第六节比武放对 第七节意外 第八节如愿以偿 第三卷壁立山东第一章满清新政第一节内幕 第二节陛辞 第三节动员 第四节见面礼 第六节峄县 第七节繁杂的头绪一 第八节繁杂的头绪二 第九节繁杂的头绪三 第十节繁杂的头绪四 第十一节繁杂的头绪五 第十二节整编与任命 第十三节军法监督处 第十四节晋源票号 第十五节大卫和江云 第十六节提亲 第十七节股份 第十八节荣军农场 第十九节袁世凯的盘算 第二十节中兴实业 第二十一节沂州遇伏一 第二十二节沂州遇伏二 第二十三节沂州遇伏三 第二十四节宁时俊一 第二十五节宁时俊二 第二十六节风波一 第二十七节风波二 第二十八节阶级 第二十九节周毅的心思 第三十节军火采购 第三十一节展望 第三十二节惊变 第三十二节沂州一 第三十四节沂州二 第三十五节沂州三 第三十六节銮驾回京 第三十七节起步 第三十八节山东提督 第三十九节周馥一 第四十节周馥二 第四十一节初闻革命党 第四十二节龙谦的思考 第四十三节陈淑 第二章第一节陈娴 第二章鲁南新春第二节周氏父子 第三章唐绍仪 第四节陈超 第五节狄文父子 第六节随营军校 第七节兖州行一 第八节兖州行二 第九节兖州行三 第十节兖州行四 第十一节故土 第十二节预备役 第十三节根据地的变迁 第十四节根据地的变迁二 第十五节根据地的变迁三 第三章风云变幻第一节抗洪一 第二节抗洪二 第三节抗洪三 第四节抗洪四 第五节抗洪五 第六节抗洪六 第七节初识方声远一 第八节初识方声远二 第九节初识方声远三 第十节北洋六镇成立始末 第十一节整编前后一 第十二节整编前后二 第十三节整编前后三 第十四节整编前后四 第十五节整编前后五 第十六节整编前后六 第十七节整编前后七 第十八节整编前后八 第十九节整编前后九 第二十节整编前后十 第二十一节整编前后十一 第二十二节整编前后十二 第二十三节整编前后十三 第二十四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一 第二十五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二 第二十六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 第二十七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四 第二十八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五 第二十九节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六 第三十节情报处一 第三十一节情报处二 第三十二节情报处二 第三十三节采购 第三十四节新厂 第三十五节社会调查 第四章关东风云第一节伏击 第二节从白岭支队到南满支队一 第三节从白岭支队到南满支队二 第四节从白岭支队到南满支队三 第五节从白岭支队到南满支队四 第六节日俄战争爆发 第五章欣欣向荣的山东第一节军歌嘹亮一 第二节军歌嘹亮二 第三节军歌嘹亮三 第四节铁良发难 第五节吴禄贞的试探 第六节政党之议 第七节许思一 第八节许思二 第九节不可能的重逢一 第十节不可能的重逢二 第十一节杨士骧一 第十二节杨士骧二 第十三节杨士骧三 第十四节杨士骧四 第十五节演习 第十六节推广村民自治的深意 第十七节龙杨会 第十八节新华源 第十九节杨士骧的困局 第二十节通信与战局 第二十一节败露 第二十二节贪腐案一 第二十三节贪腐案二 第二十四节贪腐案三 第二十五节招商会一 第二十六节招商会二 第二十七节招商会三 第二十八节招商会四 第二十九节慈禧对龙谦的态度 第三十节欣欣向荣的山东 第四卷鹿死谁手第一章黑沟台会战第一节南满支队一 第二节南满支队2 第三节黑沟台一 第四节黑沟台二 第五节黑沟台三 第六节最血腥的一夜 第七节鲁山的思考 第八节奉天 第九节沈旦堡一 第十节沈旦堡二 第二章立宪风云第一节次子出生 第二节分歧 第三节立宪之争 第四节同盟会成立 第五节日俄战争的后果 第六节等待 第三章彰德秋操第一节山东出现了同盟会 第二节疑惑 第三节立宪上了议事日程 第四节杨士骧示好 第五节彰德秋操一 第六节彰德秋操二 第七节彰德秋操三 第八节彰德秋操四 第九节彰德秋操五 第十节彰德秋操六 第十一节彰德秋操七 第十二节彰德球操八 第四章机遇与抉择第一节湘赣边界暴动 第二节抉择 第三节圣旨到山东一 第四节圣旨到山东二 第五节圣旨到山东三 第六节圣旨到山东四 第七节圣旨到山东五 第八节千里进军一 第九节千里进军二 第十节千里进军三 第十一节平叛一 第十二节平叛二 第十三节平叛三 第十四节平叛四 关于许思 第十五节平叛五 第十六节平叛六 第十七节平叛七 第十八节平叛之后 第五章两广风云第一节杨士骧进京 第二节春节一 第三节春节二 第四节春节三 第五节北满十八镇 第六节张孝准与蒋方震 第七节争夺山东之试探一 第八节争夺山东之试探二 第九节危机与变局一 第十节危机与变局二 第十一节危机与变局三 第十二节危机与变局四 第十三节危机与变局五 第十四节危机与变局六 第十五节黄兴入粤 第十六节肃奸 第十七节山东政务 第十八节山东提督王怀庆 第十九节莫理循与陈超 第二十节秋瑾一 第二十一节秋瑾二 第二十二节义军 第二十三节韶关会议 第二十四节灵山之战一 第二十五节灵山之战二 第二十六节平定 第二十七节龙谦与周馥 第二十八节广州会议一 低二十九节广州会议二 第三十节龙谦与秋瑾 第三十一节蒋继英与橡胶 第三十二节洪粤诚一 第三十三节洪粤诚二 第三十四节清廷 第三十五节风起一 第三十六节风起二 第三十七节广州及镇南关之变 第三十八节广州及镇南关之变二 第三十九节第十镇 第四十节考察 第四十一节勋章 奖章 纪念章 第四十二节转机 第四十三节莫理循的报告 第六章 逐鹿中原第一节慈禧之死 第二节继位为谁 第三节老袁赋闲和陆军部计划 第四节各方 第五节肘腋之变一 第六节肘腋之变二 第七节肘腋之变三 第八节肘腋之变四 第九节勘电一出天下惊一 第十节勘电一出天下惊二 第十一节动员 动员 第十二节中枢 第十三节橡胶危机 第十四节袁世凯出山及北洋军事计划 第十五节同盟会分裂 第十六节东北局势一 第十七节东北局势二 第十八节东北局势三 第十九节德州之战一 第二十节德州之战二 第二十一节德州之战三 第二十二节德州战役四 第二十三节德州之战五 第二十四节德州之战六 第二十五节德州之战七 第二十六节林家桥战役 第二十七节德州的最后一战 第二十八节战长沙一 第二十九节战长沙二 第三十节战长沙三 第三十一节锦州之战 第三十二节大势一 第三十三节大势二 第三十四节大势三 第三十五节大势四 第三十六节大势五 第三十七节大势六 第三十八节大势七 第三十九节大势八 第七章第一节北进 第二节汀泗一 第七章建国之前第三节汀泗二 第四节上海 第五节洹上 第六节武昌一 第七节武昌二 第八节湖北 第九节别离 第十节民党 第十一节进京一 第十二节进京二 第十三节重逢 第十四节构想 第十五节外蒙 第十六节整编 第十七节规劝 第十八节北洋 第十九节西南与西北 第二十节军委会 第二十一节外交 第二十二节授勋 第二十三节行刺 第二十四节风筝 写在上部结束后的话 第二十五节新生活 中部第一卷新中华第一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 第二节司徒均 第三节司徒均二 第四节方声远 第五节白瑞庭 第六节周学熙与宋晋国 第七节蒋继英 第八节连树鹏 第九节王士珍 第十节唐绍仪 第十一节伍廷芳 第十二节蔡元培 第十三节洪粤诚与宋教仁 第十四节于右任 第十五节方时俊 第十六节王明远 第二章小人物第一节郑婵 第二节叶五与吴狗子 第三节潘亮 第四节钟火星和英阡陌 第五节孟恩范与彼得 第六节许家 第三章权力中枢第一节国会一 第二节国会二 第三节国会三 第四节国会四 第五节国会五 第六节就职 第七节政府 第八节国庆日一 第九节国庆日二 第四章开国第一战第一节唐努乌梁海一 第二节唐努乌梁海二 第三节唐努乌梁海三 第四节唐努乌梁海四 第五章整肃第一节文武 第二节陈超的思考 第三节端方 第四节监狱 第五节外交 第六节家事国事 第六章出巡第一节济南 第二节齐河 第三节蒙山 第四节南京一 第五节南京二 第六节武昌 第七节太原 第七章体制与军衔 第二节军衔 第三节不是尾声的尾声 感想 第二卷一战血火第一章骰子已经转起来第一节军事代表团 第二节小洛克菲勒 第三节和平堡垒 第四节欧洲滑向战争 第五节德国的条件 第六节中国成了香饽饽 第七节要价 第八节日本 第九节实力对比 第二章青岛第一节要塞一 第二节要塞二 第三节要塞三 第四节要塞四 第五节要塞五 第三章困难的抉择第一节日本的要求 第二节中国的应对 第三节走向战争 第四章山东之战第一节海军 第二节日本的战略 第三节龙口 第四节莱州 第五节胶州湾 第六节谍战 第七节外交沙龙 第八节胶县之败 第九节秘子 第十节寺内 第十一节特种作战 第十二节反击计划 第十三节大幕拉开 第十四节末日一 第十五节末日二 第十六节末日三 第十七节末日四 第十八节末日五 第十九节视察 第五章战后第一节军事观察员的结论 第二节袁克定 第三节大隈内阁垮台 第四节军方 第五节杨度 第六节战火重燃 第七节 第八节终战协定 第六章加入一战第一节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二节美国特使 第三节总统府 第四节陆军整编 第五节海空军 第六节让步 第七节肃贪的思考 第八节南辕北辙 第九节英国特使 第十节升允 第十一节封国柱 第十二节条件 第十三节陈超和叶延冰 第十四节陈豪 第十五节波士顿协定 第十六节杂音 第七章远征军第一节局势 第二节初战一 第三节初战二 第四节普洛耶什蒂一 第五节普洛耶什蒂二 第六节罗马尼亚攻略一 第七节罗马尼亚攻略二 第八节罗马尼亚攻略三 第九节罗马尼亚攻略四 第十节回国 第十一节回国二 第十二节回国三 第十三节德军的计划 第十四节文尼察 第十五节张作相 第十六节陈豪的使命 第十七节牺牲一 第十八节牺牲二 第十九节牺牲三 第二十节波东战役一 第二十一节波东战役二 第二十二节波东战役三 第二十三节波东战役四 第八章俄国,俄国第一节北京一 第二节北京二 第三节无锡一 第四节无锡二 第五节彼得堡一 第六节彼得堡二 第七节彼得堡三 第八节彼得堡四 第九节彼得堡五 第十节彼得堡六 第十一节插曲和演变 第十二节布尔什维克 第十三节俄国战略 第十四节俄国战略二 第十五节七月 第十六节北京会议 第十七节刺杀 第十八节十月 第十九节对策 第二十节范德平 第二十一节拉帕洛会议 第二十二节王明远的疑惑 第二十三节王明远的决定 第二十四节假戏真唱 第二十五节计划 第二十六节娜塔莉亚 第二十七节爱国者联盟 第二十八节拖刀计 第二十九节文尼察之战一 第三十节文尼察之战二 第三十一节文尼察之战三 第三十二节文尼察战役之收尾 第九章俄国内战第一节焦点 第二节喀山一 第三节喀山二 第四节蓝辛,北京协定 第五节大俄罗斯国 第六节彼得留拉反了 第七节罗姆内战役一 第八节罗姆内战役二 第九节晋衔与调职 第十章新时代第一节陈豪的报告 第二节坦克 第三节家事国事天下事一 第四节家事国事天下事二 第五节家事国事天下事三 第六节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一 第七节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二 第八节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三 第九节江云的爱情一 第十节江云的爱情二 第十一节江云的爱情三 第十二节政治版 第十三节机场宣言 第十四节十年盘点一 不不是尾声的尾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二节授勋
《蒙山军》
作者:wanglong
更新时间:2024-01-12 12:42:24
字数:1338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蒙山军 !

    军委会组建后,龙谦高强度地推进建国前的系列工作。

    10月16日,龙谦与返回北京的王士珍长谈后,以军委会名义委任王士珍出任北京市副市长。这是北洋系统的高官正式出任政府公职的第一例。作为交换条件,王士珍提出的允许满清朝廷主要成员回京的建议得到龙谦批准。经秘书处研究,拨出原恭王府安置清室成员。商定暂按每年60万银元的额度作为清室的“奉养费”。但军委会随即对清室回京做出了五条规定:1、暂不接触新闻媒体;2、安全由北京卫戍区负责;3、原有宫女太监自由选择离去或者留下,遣散人员可由政府给予安置费,所留人员的费用在给予清室的安置费中列支,政府不另行支付该项费用;4、皇室成员愿意为新政权效力的给予安排;5、清室成员严格执行退位声明的承诺,不做任何反对新政权的言行。

    由于清室在保定过的极为清苦,大批宫女仆役逃亡,急需得到安置,王士珍根据与龙谦谈话的要点前往保定与清室洽谈。对于旗人所领钱粮,蒙山军进京即已终止,王士珍估算北京的旗人约为二十万,以月费两石计,月份需银四十万两。但这个要求被龙谦断然拒绝,旗人需自谋生路,新政府既不歧视之,更不会将他们养起来。

    是日,军委会委任宋教仁为军委会宣传局副局长,段祺瑞为政务局副局长,谭人凤为湖南民政长。

    杨度作为晚清政改的活跃分子,曾热衷于立宪运动。被宣传局招录,职务为筹备二处副处长,该处的任务是起草宪法草案。

    是日,龙谦听曹敏忠代表总政治部对青军联现状的汇报。目前情况,南方军和山东军青军联组织发展运行较好,北方军稍差。南方军青军联成员比例最高。约7%,山东军为6%,北方军不到3%。而且各部队比例不近相同,其中以第一、第六师最高。青军联成员中。普通士兵约占其成员的45%,连排级军官为43%。成员主要集中于下层。

    龙谦对青军联的现状基本满意。指示总政治部要抽出精力整顿及发展该组织,修订章程,加入效忠国家的内容,在组织建设方面,特别要提高基层官兵的比例,力争将普通士兵中青军联成员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要规范该组织的运作,制定和完善必要的条例,比如缴纳会费,以体现组织观念。至于权利。青军联成员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升,优先送入军校深造。要适当从军费中列支该组织的活动经费,比如订阅书报,要给予大力支持。要保证每一个支部都订阅一份军内报纸,让士兵们了解和掌握国家大事。说到报纸。龙谦指示总政宣传局立即以《蒙山军通讯》为班底组织出版《国防军日报》,作为军队的报纸,免费提供官兵阅读。《蒙山军通讯》的前身是《第五镇通讯》,起兵反清后将名字改为了《蒙山军通讯》,现在是周报,有时候会加印。但龙谦指示要改为日报,特别是加强对官兵爱国主义的宣传。

    龙谦特别指示总政治部要设立青军联勋章。并统计上报反清起兵以来青军联成员立功名单,以确定受勋人员。青军联勋章至少分三级,可以设为金质、银质及铜质三等。金质勋章只授予极少数立下大功的成员,特别是阵亡成员。具体办法由总政参照现有的勋章奖章制度制订。

    曹敏忠详细记录了龙谦的指示。青军联原先是一个以效忠龙谦为纲领的军内小组织,曾遭到包括司徒均在内的少数高级军官的质疑。但更多的高级军官都是其成员,但一般不参加其活动。现在龙谦似乎要将该组织扩大并进一步正规化了。假如明确规定青军联成员有优先提升权。会诱导更多的官兵加入这个组织的。

    10月17日,龙谦正式委任许公持为北京警察厅长,以28旅83、84团约500官兵及原北京巡警组建的北京警察厅正式成立,接管了北京治安。之所以挑选该两团成员改任治安警察是因为该两团在进京后招募了大批新兵,北京居民子弟占了多数。

    同日。蒙山军总参谋长司徒均率总参机关进京,就任军委会军务局长。

    18日上午11时,龙谦在中海南岸的勤政殿举行高级将领授勋仪式,授予鲁山、王明远、宁时俊、司徒均、封国柱、叶延冰六人一级卓越勋章并奖金十万银洋。授予石大寿、宋晋国、范德平、吴念、邓清华、蓝心治、胡宗玉、连树鹏、张玉林、郑双庆、姜义柳、曹敏忠、瞿鸿翔、熊勋、程二虎、蒋存先、许公持、韩子英、贡开辰、张振明、丁小富、商凤春、江云、梁华达、迟春先、王之峰、杜三立、田书榜、晋瑞功等二十九名将领二级卓越勋章并奖励银洋五万元。以表彰他们在创建壮大蒙山军所建立的功勋。

    因王明远、封国柱、宋晋国、蓝心治、吴念等尚在外地,龙谦只做了宣布。

    获得一级卓越勋章的六人是的的确确的蒙山军元老,除司徒均外,资历与职务都是蒙山军建军以来最深最高的,宁时俊是龙谦最早的参谋长,鲁山、王明远、封国柱、叶延冰是最早的连长。以司徒均加入蒙山军后在历次战役战斗的贡献、军队正规化及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功绩,获得最高等级的勋章大家也无话可说。

    在场的将军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两个人:周毅和冯仑。如果没有新宁之变,局面将彻底不同。周毅无疑是最高勋章的获得者,冯仑的资历也够,不过就是职务低了些。或许获得最高勋章的人数不是六个而是八个了。

    好在新宁之变并未牵连更多的人。在勤政殿受勋的将军们很多是周毅的直属部下,但龙谦显然并未计较这点。特别是北方军的将领们,自1903年冬,他们就离开主力独自闯荡天下了,原先的隶属关系已经很淡了。

    这份名单是蒙山军核心团队的一次大亮相。奠定了后来实施军衔制的基础。无数的人分析过这份名单,发现恰恰是早早离开主力到关外开创局面的北方军系统最据优势。在获得二级卓越勋章29名将领中,北方军系统的占了10人,如果将长期主持关外情报业务的田书榜算入,竟高达11人。而龙谦亲统的南方军也不过11人而已。山东军最少。只有3人,其余如宋晋国、王之峰、江云、曹敏忠等应当算作总部军官,不属于任何一个系统。考虑到蒙山军开国之战的三个方面军兵力大致相等的事实,说明了一个问题。龙谦在确定授勋名单时更多地考虑了资历而不是职务与战功。否则,张振明、贡开辰、许公持、迟春先、晋瑞功等人就不应当获得卓越勋章了。他们在开国之战的功劳无论如何不如德州血战立下大功的薛晓才、高虎子两位旅长。

    这份名单也彰示了蒙山军这个军事集团的派系分野。独立发展壮大的北方军已自成体系,足以与以蒙山军正统自居的南方军抗衡了。计算业已公布的陆军整编方案,北方军的势力更为惊人。而在开国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山东军则处于绝对的劣势。北方军诸将当然服膺龙谦的领导,因为龙谦是这支部队的创建者。但当龙谦离开后,中枢就无人可以制约这个体系了。共和国成立后诸多变故的发生,追溯到勤政殿授勋就找到了源头。

    授勋仪式后,龙谦对他的将军们讲了话。

    “将军们,”龙谦神情肃穆,“勋章象征着荣誉。奖金是对大家跟随我龙谦南征北战十年来的奖赏,都是你们应该得的。特别是北方军及南方军的袍泽们,抛别自己的妻儿父老,为我们这个团体、为我们这个国家浴血奋战,我龙谦感谢你们。我代表新中国感谢你们!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不应该忘记无数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的战友们。在二级卓越勋章的名单中,还应当有两个人,他们就是牺牲在锦州以及德州的盛光和段宝昌两位旅长,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英名。勋章和奖金也有他们的一份,随后由总政治部颁发给他们的家属。

    今天的授勋仪式。只授予有正式军职的将领。其实,大批的文职人员也应该授勋,我跟方声远等人商议过了,但他们坚辞不领,认为他们只是为大家做了后勤方面的事。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没有他们的运筹帷幄,我们是不能够连战连捷,取得今天的胜利的。对于文职系统的有功人员,我将另行制定相关的政策,给予有功人员以荣誉上及物质上的奖励。他们同样是国家的功臣,同样应当受到奖赏!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刻,我将荣誉颁给你们,但也要提醒你们,荣誉只代表着过去,不代表你的未来。而且,国家草创,明面上的、隐藏着的敌人不知有多少,他们不愿意看到蒙山军所建立的新中国的诞生,他们躲在暗影里谋划着颠覆我们的新政权,颠覆乃至消灭我们这支光荣的军队,你们必须提高警惕,随时与一切的敌人做殊死的斗争。

    将军们,蒙山军建军十年了,走过了艰苦、光荣的历程,但后面的路还很长,战斗更艰苦,更伟大。我要你们牢记荣誉,带好兵,打好仗,保卫并建设我们的新中国。还要你们保持战争年代的那股子劲,那股子拼命精神,去争取更大的胜利,争取更大的光荣!

    将军们,蒙山军已经成为历史,蒙山军已化身为国防军。军队将进一步扩编,进一步正规化,研制装备更先进的武器,研究学习掌握更先进的战略战术。我们还要实行军衔制,跟世界接轨。一句话,我们的任务还很重,前面的路程还很长。我不希望有人掉队,被时代所抛弃,请你们记住这一点。

    最后,我要说,国家是你们建立的,还要你们来保卫。只要我们这些人保持蒙山整军的那股子劲,保持战争年代的团结奋斗精神,没有人会是我们的敌手,我们将所向无敌!”

    随后。鲁山代表受勋将领宣誓:忠于国家,忠于最高统帅,为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奋战到底!

    一般不愿讲话的司徒均发了言:鉴于国家草创,诸事艰难。军队要扩编和整编。本人所受的赏金就不领了,愿意捐出来支援军队的建设。

    司徒均带了头,鲁山、宁时俊等立即响应,表示除了荣誉之外,金钱方面的奖赏就不要了。

    龙谦对此表示感谢,“奖金是你们应该得的。在座的大部分都成家了,而且父母长辈也需要奉养,花钱的地方很多。但国家财政困难也是事实。还是按老规矩办吧,存入你们的户头,随时可以支取。”

    10月19日。龙谦在范德平的陪同下赴丰台检阅了北方军区独立骑兵旅,根据蒙山军立功条例及北方军司令部呈报的名单,龙谦授予蒋存先以下123名官兵不同等级的英雄及优异服务勋章。并跟骑兵旅的主要军官合影留念。

    10月20日,北方军区副司令官兼参谋长范德平率整编完毕的骑兵旅离开了北京北上宣化驻防。下一步,骑兵旅将出绥远整编当地武装。整训部队,做好进军外蒙的准备。

    10月21日,科民盟总部机关在北京成立。洪粤诚出任科民盟主席并公告科民盟纲领。是日晚,龙谦在居所与洪粤诚、方声远、曹敏忠、江云等人共进晚餐,饭后详细研究了科民盟的建设问题,决定将局限于两广的地区性政党尽快扩建为全国性的大党。在会上,龙谦谈了他对业已返回山东的陈超组建新党的指示。明确表示。国会既然是代表民众监督制约政府的机关,以党派的形式展开权利的述求是目前唯一的方式,国会不能只有一个科民盟,国家大事也不能只由代表士绅和商人利益的科民盟掌控。为此,龙谦指示洪粤诚领导的宣传局尽快起草政党暂行条例,为开国会奠定基础。

    曹敏忠、江云在这次小范围的座谈会上没有发言。但方声远及洪粤诚不约而同地龙谦所设计的国家最高权力构架提出了质疑。其中以方声远最为激烈。

    “大帅,最近看了郑孝胥发表在京报上的一篇文章,对共和体制提出了严重的怀疑,‘民主就是无主,共和就是不和’。听起来很刺耳,但我认为很有道理。东方不同于西方,中国也不是希腊。西方的民主共和文化比我们深厚的多,他们搞共和会成功,我们只适应一个人说了算。‘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就是我们理想的政治体制。诚如大帅所言,政党都是代表某种阶层利益的政治集团,中国若是出现几十个政党,整日间在国会吵吵嚷嚷,政府什么事也别想干了!南劭在司令指导下创建科民盟可以,越之先生搞一个代表工农利益的新党也可以,再多就不合适了。而且,必须加强对政党的控制。我认为,目前情况下,还是大帅一个人说了算最好。舍此都是乱国误国。”

    洪粤诚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道,“大帅提出还政于民,可能是您生长于美利坚的缘故,但我们的国情确实不能搞几十个政党出来。更不能将大政权柄交给国会!真要是那样,怕是军队首先就不答应。”

    龙谦微笑道,“所以我对孙文‘军政、训政、宪政’三部曲表示赞赏。这也是我要分步走先以军委会代行政权的根据。可是,将国家前途寄托于明君贤相绝对是一个错误,我们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我跟你们说实话吧,创立蒙山军不是我的理想,率领蒙山军夺取天下也不是我最终的理想,建立一个摆脱历史周期律的政权结构才是我的理想和最高目标。如果这步棋我不走,我们这批人谁也没机会走出来了。我们所上演的这幕大剧,不过是无数王朝的重复而已,人亡政息怕是难以避免的结果。先生们,人是会变的,包括我。假如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的话,我们的政权很快就腐化了。蒙山军十年的发展史是光荣的,大家基本做到了齐心协力。你们也看到了,北方军长期孤悬关外,并没有与中枢离心离德嘛。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存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夺取天下,推翻满清的腐朽统治,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个过程中,是有人监督我们的,不是曹敏忠领导的军法系统,而是敌人!先生们,敌人是最好的监督者,他们让我们不敢犯错,让我们不敢腐化。因为腐化犯错就完蛋了,将死无葬身之地!国家建立了,公开的敌人被消灭了,一切我们说了算了,我们化身政府了,谁来监督我们?民众?民众以什么形式监督我们?郑家庄的乡亲们对我们不满,认为我们忘恩负义,他们的批评也罢,牢骚也好,我们怎么听得见?官员腐化了,贪污了,我们怎么看得见?靠曹敏忠?曹敏忠有几只手?几个脑袋?万一曹敏忠自己也变坏了呢?谁敢说曹敏忠不变坏?我看连他自己也不敢保证。怎么办呢?怎么将我们千辛万苦创建的政权延续下去并且让百姓满意呢?只有建立相应的制度。敏忠和江云是经历过蒙山整军的人,当初大家对我建立繁多芜杂的军规条例也不适应呢,也是怨声载道呢。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制度的建立,没有军法监督体系的建立,我们蒙山军就走不到今天。国会是必须建立的,是必须授予国会监督权的,因为她代表着民众。一个健全的,强势的国会不仅是我们这些人头上的紧箍咒,更是我们的护身符!你们俩刚才的顾虑我是理解的,也基本赞同。国会的建立难度远超政府的组建!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但是,你们一定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思考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死结,思考我们历史上避不开的周期律!我敢说,如果我们设想的分权监督体系成功了,你们,还有我,将注定以正面形象留于青史,受到子孙后代的景仰。”

    曹敏忠在聆听龙谦训话的时候,却在琢磨前日龙谦关于加强青军联建设的那番话,觉得很多谜团逐渐解开,对于龙谦的建国及治军方略心里更有数了。

    10月22日凌晨,东南军区司令官王明远电报总部,汇报了两件事,其一是第一师已经西返武昌,封国柱将先行至北京领受进军西北之任务。其二是说服浙江和平解决后进入上海的秋瑾部长传回消息,她已见到孙文等民党核心人物,阐述了蒙山军和平解决民国问题的原则。但民党中枢争论激烈,她尚在做继续的努力。为促使秋瑾部长和谈解决成功,也为秋瑾部长的个人安全,建议第三师及第六师部队暂时停驻原地,以待局势之变。

    东南军区的电报是凌晨五时许发至总部的,值班参谋不敢怠慢,立即报告了住在总参的司徒总长,司徒均立即步行到海晏堂,叫醒了尚未起床的龙谦。

    “嗯,明远考虑的是对的。同意他暂停进攻的请示。复电吧。”看过电报,龙谦对司徒均说,“估计明远也是刚收到消息。民党这帮人哪,我看转这个弯子难。对了,国柱要回来了,是不是叫吴念也回来?一起商议一下西北的进军问题。之前,总参要拿出一个总体的意见出来。”

    “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方案了。”司徒均回道。

    “嗯,问一下封国柱,他几时到?睡不成了。”龙谦用手搓搓脸,“还要安排九师北上呢,你跟我一起去九师的几支部队转转吧。这一次离别,怕是要几年后再见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