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鹰旗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年祝语 一、庄生晓梦 二、新的开始 三、机械厂 四、新设想 五、来自远东的订单 六、在路上 七、远东 八、改变,现在就开始 九、改装计划 十、博洛耶维奇 十一、远东的大生意 十二、强买强卖 十三、德国造船厂 十四、投资 十五、无奈的婚约 十六、十年 十七、贪婪的威廉 十八、东非 十九、罗得西亚 二十、布拉瓦约 二一、伏击 二二、大撤退 二三、装甲舰的争论 二四、新概念 二五、俄国还是日本 二六、兵制 二七、装巡还是战巡 二八、飞机和无畏舰 二九、海军竞赛 三十、武器的进步 三一、强化德国海军 三二、混乱年代 三三、超级无畏舰 三三、海军司令部 三四、“水柜” 三五、海上示威 三六、宣战 三七、戈本号 三八、意外相遇 三九、炮战 四十、凯旋 四一、整军 四二、塞尔米亚(一) 四三、塞尔米亚(二) 四四、东北战线 四五、普热米尔(一) 四六、普热米尔(二) 四七、普热米尔(三) 四八、围点打援 四九、桑河之战 五十、目标,地中海 五一、坦克初现 五二、调整 五三、准备 五四、新兵 五五、争执 五六、自食恶果 五七、反击构思 五八、反攻 五九、突破 六十、大合围 六一、海上之王 六二、帝国结构 六三、东方来客 六四、海上破交 六五、海上突破 六六、相遇 六七、一边倒的战斗 六八、海军计划 六九、意大利(一) 七十、意大利(二) 七一、意大利(三) 七二、意大利(四) 七三、意大利(五) 七四、意大利(六) 七十五、塞尔维亚 七六、舰长 七七、马耳他(一) 七八、马耳他(二) 七九、的黎波里 八十、装甲师 八一、东方的军官生 八二、黑海 八三、比萨拉比亚(一) 八四、比萨拉比亚(二) 八五、比萨拉比亚(三) 八六、海上力量 八七、牵制作战 八八、斯卡格拉克(一) 八九、斯卡格拉克(二) 九十、斯卡格拉克(三) 九一、斯卡格拉克(四) 九二、斯卡格拉克(五) 九三、斯卡格拉克(六) 九四、斯卡格拉克(七) 九五、斯卡格拉克(八) 九六、斯卡格拉克(九) 九七、斯卡格拉克(十) 九八、斯卡格拉克(十一) 九九、斯卡格拉克(十二) 一〇〇、在船厂 一〇一、皇位与王位 一〇二、我的世界 一〇三、乌克兰 一〇四、春季攻势(一) 一〇五、春季攻势(二) 一〇六、府院 一〇七、北非 一〇八、托卜鲁克(一) 一〇九、托卜鲁克(二) 一一〇、托卜鲁克(三) 一一一、托卜鲁克(四) 一一二、日落法兰西(一) 一一三、日落法兰西(二) 一一四、日落法兰西(三) 一一五、日落法兰西(四) 一一六、日落法兰西(五) 一一七、日落法兰西(六) 一一八、日落法兰西(七) 一一九、日落法兰西(八) 一二〇、在矿山(一) 一二一、七月攻势 一二二、欧事研究会 一二三、黑海舰队 一二四、邓尼金 一二五、法国船厂 一二六、动荡 一二七、埃及战记(一) 一二八、埃及战记(二) 一二九、埃及战记(三) 一三〇、埃及战记(四) 一三一、埃及战记(五) 一三二、埃及战记(六) 一三三、埃及战记(七) 一三四、埃及战记(八) 一三五、激流(一) 一三六、激流(二) 一三七、海军新锐 一三八、海神之戟(一) 一三九、海神之戟(二) 一四〇、海神之戟(三) 一四一、海神之戟(四) 一四二、海神之戟(五) 一四三、海神之戟(六) 一四四、海神之戟(七) 一四五、海神之戟(八) 一四六、海神之戟(九) 一四七、海神之戟(十) 一四八、海神之戟(十一) 一四九、曙光 一五〇、察里津(一) 一五一、察里津(二) 一五二、察里津(三) 一五三、翻版“马歇尔”?(一) 一五四、翻版“马歇尔”?(二) 一五五、分裂 一五六、决议 一五七、乌拉尔(一) 一五八、乌拉尔(二) 一五九、休战 一六〇、市场和干预 一六一、援建计划 一六二、争端 1 2 3 4 5 6 7 8 9 10、海空对抗(一) 11、海空对抗(二) 12、海空对抗(三) 13、钦州(一) 14、钦州(二) 15、钢铁 16、军备竞赛 17、西班牙黄金(一) 18、西班牙黄金(二) 19、西班牙黄金(三) 20、西班牙黄金(四) 21、大叶尼塞战役(一) 22、大叶尼塞战役(二) 23、大叶尼塞战役(三) 24、大叶尼塞战役(四) 25、大叶尼塞战役(五) 26、日本参战 27、援助 28、淞沪之战(一) 29、淞沪之战(二) 30、支持 31、特遣舰队 32、武昌(一) 33、武昌(二) 34、河口 35、逆海(一) 36、逆海(二) 37、逆海(三) 38、利益(一) 39、利益(二) 40、骗局 41、南京(一) 42、南京(二) 43、南京(三) 44、对策 45、潜流 47、海军技术 48、海军司令部 49、购舰 50、意大利 51、钦州基地 52、相持 53、对立 54、多事的冬天 55、战争(一) 56、战争(二) 57、准备期 58、重型航母 59、高加索空战(一) 60、高加索空战(二) 61、高加索空战(三) 62、高加索空战(四) 63、战略 64、出埃及 65、印度洋 66、中国工业 67、积蓄(一) 68、积蓄(二) 69、挪威海(一) 70、挪威海(二) 71、挪威海(三) 72、挪威海(四) 73、怒海争锋(一) 74、怒海争锋(二) 75、怒海争锋(三) 76、怒海争锋(四) 77、一边倒的屠杀 78、黄色计划(一) 79、黄色计划(二) 80、目标,阿非利加(一) 81、目标,阿非利加(二) 82、重返欧洲 83、出航 84、训练 85、直布罗陀(一) 86、直布罗陀(二) 87、直布罗陀(三) 88、海啸(一) 89、海啸(二) 90、海啸(三) 91、海啸(四) 92、海啸(五) 94、海啸(六) 95、海啸(七) 96、海啸(八) 97、海啸(九) 98、海啸(十) 99、战略 100、转折(一) 101、转折(二) 102、转折(三) 103、缅甸(一) 104、缅甸(二) 105、库班战役(一) 106、库班战役(二) 107、库班战役(三) 108、库班战役(四) 109、生产 110、助力 111、漠北(一) 112、漠北(二) 113、苏门答腊(一) 114、苏门答腊(二) 115、苏门答腊(三) 116、苏门答腊(四) 117、苏门答腊(五) 118、苏门答腊(六) 119、苏门答腊(七) 120、苏门答腊(八) 121、“广西号”的沉没(一) 122、“广西号”的沉没(二) 123、海军基地 124、潜艇部队 125、出航 126、驶向战场 127、炮击 128、菲律宾(一) 129、菲律宾(二) 130、菲律宾(三) 131、菲律宾(四) 132、奇袭纽约(一) 133、奇袭纽约(二) 134、奇袭纽约(三) 135、奇袭纽约(四) 136、战略 137、超级航空母舰 138、东线的冬天 139、兵进中亚(一) 140、兵进中亚(二) 141、冰岛(一) 142、冰岛(二) 143、冰岛(三) 144、冰岛(四) 145、冰岛(五) 146、冰岛(六) 147、新秩序 148、制导火箭 149、反攻(一) 150、反攻(二) 151、反攻(三) 152、反攻(四) 153、琉球海战(一) 154、琉球海战(二) 155、琉球海战(三) 156、琉球海战(四) 157、琉球海战(五) 158、琉球海战(六) 159、琉球海战(七) 160、复仇之火(一) 161、复仇之火(二) 162、复仇之火(三) 163、复仇之火(四) 164、欧洲剧场 165、调整 166、半岛登陆 167、绝望 168、新目标 169、南洋舰队 170、对立的战略 171、东线 172、无奈的选择 173、大西洋战局 174、和平(终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一四八、海神之戟(十一)
《双鹰旗下》
作者:准噶尔刀王
更新时间:2024-01-16 10:55:08
字数:51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双鹰旗下 !

    这场欧洲战争的主旋律是英德争霸,但奥地利人在期间扮演着搅局者的角色。在战前,英国高层根本没有料到已经没落的哈布斯堡王朝能够对战局的走向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论战争能力,奥匈帝国无法单独对抗俄国,在东线战场,每当俄国人开始进攻时,奥匈军队就放弃所占领的土地甚至是自己的领土,退到有利于防守的喀尔巴阡一线,等待德国陆军的增援,然后再一起发起反击。

    他们从来就没有单独对抗俄军的进攻。

    唯一值得他们自豪的战绩是在面对无能的意大利军队时,他们终于展现出了欧洲强国的气势,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完全打败了整个意大利。英国人直到这时才真正重视起奥匈来,可惜已经晚了。

    由于奥匈海军的存在,英国逐渐失去了地中海的控制权,整个北非和中东的战事也愈加被动,等到奥匈军队打通了他们与土耳其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在战场上,德国人由于得到了来自东方的物资支持,已经能够长期与英法方面抗衡了。

    在海洋战场上,也是如此,仅仅因为两艘奥匈海军的战列巡洋舰,英国快速舰队在面对当初希佩尔舰队时,就一直无法占据上风。

    现在,他们又出现了,而且现在是四艘主力战舰。这是一支足以改变双方力量对比和海战结局的重要力量。

    “伊丽莎白女王”号上升起了“全军撤退”的信号旗,英国舰队开始左转,逐渐拉开了与索罗钦舰队的距离。

    威伦尼克上将率领奥匈主力舰队赶到了战场,正好遇到浑身冒着浓烟,正在快速逃跑的“澳大利亚”号。这艘可怜的战舰刚刚逃出虎口,又掉进了狼窝。看着前面拦住去路的四艘奥匈主力,舰长穆尔上校终于知道绝望是什么感觉了。

    仅仅数分钟之后,“澳大利亚”号就被奥匈战舰一通集火,打得失去了还手能力,浮在海面上,几乎难以动弹。

    “弃舰吧!”为了避免战舰被俘,穆尔无奈地下令打开了舰底的通海阀,下令弃舰。奥匈舰队见他们放下了救生艇,便停止了射击。看到“澳大利亚”号开始缓慢地下沉后,威伦尼克命令舰队转向,继续去拦截贝蒂舰队。

    现在连一向以勇悍而著称的贝蒂上将也有些感到害怕了,如果他的舰队蒙受重大的损失,那么在北大西洋上,将没有什么力时能够阻止德奥海军纵横驰骋,英国也将会很快因为丢失了筹码而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

    此刻英国舰队已经完成了转向,暂时脱离了与德国舰队的接触,索罗钦也开始调整航向,在身后紧追不舍。德国舰队的航速要比贝蒂的军舰要快,贝蒂想要安全返回英国,还得大费周章。此时,“新西兰”号已经跑到了15海里之外,在扑灭了大火之后,舰长向贝蒂请示是否需要他们重新返回。

    贝蒂命令“新西兰”号独自返航,自己则率领五艘战列舰保护着受重创的“虎”号一起向北撤退。他们还需要拼死一搏,突破奥匈舰队的拦截。

    下午4点15分,战斗又重新打响,英国舰队和奥匈舰队相向而行,在17000米的距离上,再次展开炮战。

    由于索罗钦在身后追赶,贝蒂丝毫不敢恋战,率领舰队一面还击,一面向北快速撤退。奥匈舰队则沉稳得多,把航速保持在15节左右,炮击的精度和命中率都要比在高速行驶着的英国战舰要高得多。

    威伦尼克指挥着奥匈舰队在伏击着急于撤退的英国舰队,不过奥匈军舰的视线并不太好,英国舰队位于他们的东面,身影时不时地隐没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的云层很厚,海面上的光线也很并,并不容易捕捉到英国军舰的身影。

    索罗钦的舰队也从后面赶了上来,急速接近中的德国舰队与奥匈舰队把英国舰队夹在了中间,他们把火力集中到了英舰末尾位置的“厌战”号和“马来亚”号身上。4点35分一发炮弹正好击中“马来亚”号的后炮塔,整个军舰的后甲板上燃起了大火。接着两发炮弹又准确的命中了它的左右两舷,它肿部的副炮几乎全部被摧毁。

    “厌战”号的右舷水线下方10英尺处被撕开一个大洞,顿时右倾4度,燃油透过破口急速溢出。不过这两艘英国战列舰依然航速不减,英国人花费250万英镑精心打造的战列舰确实物有所值,在挨了数十发炮弹的轰击之后,它们还依然能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但英国人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就在奥匈舰队就快要与他们交错而过之时,“厌战”号战列舰猛的一顿,从军舰的舯部涌出大量的蒸汽,瞬时把整个军舰都裹了进去。“厌战”号的锅炉舱被一发炮弹穿透,航速降了下来。

    “厌战”号打出旗号,表示让贝蒂不要管它,继续突围。反正已经跑不掉了,弗格森舰长决定留下来顽强抵抗,为贝蒂舰队的撤退赢得时间。

    “‘厌战’号完了!”贝蒂在得到消息后不由得紧闭住了双眼,可他又能做什么?反身回去?则有可能葬送整个舰队。

    “厌战”号的顽强抵抗还是为贝蒂的逃脱赢得了时间,三十分钟之后它的舰体己被打得千疮百孔,几乎失去了它原来的形状,浓烟从各个地方猛烈地向外喷冒。上层建筑几乎都被夷为平地,烟囱、桅杆都已经折断,舰桥也已经崩塌变形。在浓烟下,阴郁灰暗的舰体上,窜出来一条条高高的红色火舌。

    现在,它的甲板都已经几乎与海面平行,在十几艘德奥战舰的围攻下变成了一堆废铁,令人惊异的是,舰上居然有少数人在活动,在火焰与爆炸之中不可思议地依然活着。他们爬出破败不堪的舱面,从下在熊熊燃烧着的军舰上跳进波涛翻滚的大海里。

    索罗钦上将和威伦尼克上将都显得有些无可奈何,由于斯卡格拉克海战的经验,德国战列巡洋舰在维修和改装过程中都取消了水下鱼雷发射管,而奥匈主力战舰在设计时就取消了鱼雷发射器。

    索罗钦上将只能呼叫在南面唯一一支担任警戒的驱逐舰队赶过来,用鱼雷最后把“厌战”号送入了海底。

    “还要进行追击吗?”威伦尼克上将在“弗雷德里希大公”号上用灯光向“斯佩伯爵”号发问。

    “算了,我们现在返航!”索罗钦回答道。

    i1153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