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鹰旗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年祝语 一、庄生晓梦 二、新的开始 三、机械厂 四、新设想 五、来自远东的订单 六、在路上 七、远东 八、改变,现在就开始 九、改装计划 十、博洛耶维奇 十一、远东的大生意 十二、强买强卖 十三、德国造船厂 十四、投资 十五、无奈的婚约 十六、十年 十七、贪婪的威廉 十八、东非 十九、罗得西亚 二十、布拉瓦约 二一、伏击 二二、大撤退 二三、装甲舰的争论 二四、新概念 二五、俄国还是日本 二六、兵制 二七、装巡还是战巡 二八、飞机和无畏舰 二九、海军竞赛 三十、武器的进步 三一、强化德国海军 三二、混乱年代 三三、超级无畏舰 三三、海军司令部 三四、“水柜” 三五、海上示威 三六、宣战 三七、戈本号 三八、意外相遇 三九、炮战 四十、凯旋 四一、整军 四二、塞尔米亚(一) 四三、塞尔米亚(二) 四四、东北战线 四五、普热米尔(一) 四六、普热米尔(二) 四七、普热米尔(三) 四八、围点打援 四九、桑河之战 五十、目标,地中海 五一、坦克初现 五二、调整 五三、准备 五四、新兵 五五、争执 五六、自食恶果 五七、反击构思 五八、反攻 五九、突破 六十、大合围 六一、海上之王 六二、帝国结构 六三、东方来客 六四、海上破交 六五、海上突破 六六、相遇 六七、一边倒的战斗 六八、海军计划 六九、意大利(一) 七十、意大利(二) 七一、意大利(三) 七二、意大利(四) 七三、意大利(五) 七四、意大利(六) 七十五、塞尔维亚 七六、舰长 七七、马耳他(一) 七八、马耳他(二) 七九、的黎波里 八十、装甲师 八一、东方的军官生 八二、黑海 八三、比萨拉比亚(一) 八四、比萨拉比亚(二) 八五、比萨拉比亚(三) 八六、海上力量 八七、牵制作战 八八、斯卡格拉克(一) 八九、斯卡格拉克(二) 九十、斯卡格拉克(三) 九一、斯卡格拉克(四) 九二、斯卡格拉克(五) 九三、斯卡格拉克(六) 九四、斯卡格拉克(七) 九五、斯卡格拉克(八) 九六、斯卡格拉克(九) 九七、斯卡格拉克(十) 九八、斯卡格拉克(十一) 九九、斯卡格拉克(十二) 一〇〇、在船厂 一〇一、皇位与王位 一〇二、我的世界 一〇三、乌克兰 一〇四、春季攻势(一) 一〇五、春季攻势(二) 一〇六、府院 一〇七、北非 一〇八、托卜鲁克(一) 一〇九、托卜鲁克(二) 一一〇、托卜鲁克(三) 一一一、托卜鲁克(四) 一一二、日落法兰西(一) 一一三、日落法兰西(二) 一一四、日落法兰西(三) 一一五、日落法兰西(四) 一一六、日落法兰西(五) 一一七、日落法兰西(六) 一一八、日落法兰西(七) 一一九、日落法兰西(八) 一二〇、在矿山(一) 一二一、七月攻势 一二二、欧事研究会 一二三、黑海舰队 一二四、邓尼金 一二五、法国船厂 一二六、动荡 一二七、埃及战记(一) 一二八、埃及战记(二) 一二九、埃及战记(三) 一三〇、埃及战记(四) 一三一、埃及战记(五) 一三二、埃及战记(六) 一三三、埃及战记(七) 一三四、埃及战记(八) 一三五、激流(一) 一三六、激流(二) 一三七、海军新锐 一三八、海神之戟(一) 一三九、海神之戟(二) 一四〇、海神之戟(三) 一四一、海神之戟(四) 一四二、海神之戟(五) 一四三、海神之戟(六) 一四四、海神之戟(七) 一四五、海神之戟(八) 一四六、海神之戟(九) 一四七、海神之戟(十) 一四八、海神之戟(十一) 一四九、曙光 一五〇、察里津(一) 一五一、察里津(二) 一五二、察里津(三) 一五三、翻版“马歇尔”?(一) 一五四、翻版“马歇尔”?(二) 一五五、分裂 一五六、决议 一五七、乌拉尔(一) 一五八、乌拉尔(二) 一五九、休战 一六〇、市场和干预 一六一、援建计划 一六二、争端 1 2 3 4 5 6 7 8 9 10、海空对抗(一) 11、海空对抗(二) 12、海空对抗(三) 13、钦州(一) 14、钦州(二) 15、钢铁 16、军备竞赛 17、西班牙黄金(一) 18、西班牙黄金(二) 19、西班牙黄金(三) 20、西班牙黄金(四) 21、大叶尼塞战役(一) 22、大叶尼塞战役(二) 23、大叶尼塞战役(三) 24、大叶尼塞战役(四) 25、大叶尼塞战役(五) 26、日本参战 27、援助 28、淞沪之战(一) 29、淞沪之战(二) 30、支持 31、特遣舰队 32、武昌(一) 33、武昌(二) 34、河口 35、逆海(一) 36、逆海(二) 37、逆海(三) 38、利益(一) 39、利益(二) 40、骗局 41、南京(一) 42、南京(二) 43、南京(三) 44、对策 45、潜流 47、海军技术 48、海军司令部 49、购舰 50、意大利 51、钦州基地 52、相持 53、对立 54、多事的冬天 55、战争(一) 56、战争(二) 57、准备期 58、重型航母 59、高加索空战(一) 60、高加索空战(二) 61、高加索空战(三) 62、高加索空战(四) 63、战略 64、出埃及 65、印度洋 66、中国工业 67、积蓄(一) 68、积蓄(二) 69、挪威海(一) 70、挪威海(二) 71、挪威海(三) 72、挪威海(四) 73、怒海争锋(一) 74、怒海争锋(二) 75、怒海争锋(三) 76、怒海争锋(四) 77、一边倒的屠杀 78、黄色计划(一) 79、黄色计划(二) 80、目标,阿非利加(一) 81、目标,阿非利加(二) 82、重返欧洲 83、出航 84、训练 85、直布罗陀(一) 86、直布罗陀(二) 87、直布罗陀(三) 88、海啸(一) 89、海啸(二) 90、海啸(三) 91、海啸(四) 92、海啸(五) 94、海啸(六) 95、海啸(七) 96、海啸(八) 97、海啸(九) 98、海啸(十) 99、战略 100、转折(一) 101、转折(二) 102、转折(三) 103、缅甸(一) 104、缅甸(二) 105、库班战役(一) 106、库班战役(二) 107、库班战役(三) 108、库班战役(四) 109、生产 110、助力 111、漠北(一) 112、漠北(二) 113、苏门答腊(一) 114、苏门答腊(二) 115、苏门答腊(三) 116、苏门答腊(四) 117、苏门答腊(五) 118、苏门答腊(六) 119、苏门答腊(七) 120、苏门答腊(八) 121、“广西号”的沉没(一) 122、“广西号”的沉没(二) 123、海军基地 124、潜艇部队 125、出航 126、驶向战场 127、炮击 128、菲律宾(一) 129、菲律宾(二) 130、菲律宾(三) 131、菲律宾(四) 132、奇袭纽约(一) 133、奇袭纽约(二) 134、奇袭纽约(三) 135、奇袭纽约(四) 136、战略 137、超级航空母舰 138、东线的冬天 139、兵进中亚(一) 140、兵进中亚(二) 141、冰岛(一) 142、冰岛(二) 143、冰岛(三) 144、冰岛(四) 145、冰岛(五) 146、冰岛(六) 147、新秩序 148、制导火箭 149、反攻(一) 150、反攻(二) 151、反攻(三) 152、反攻(四) 153、琉球海战(一) 154、琉球海战(二) 155、琉球海战(三) 156、琉球海战(四) 157、琉球海战(五) 158、琉球海战(六) 159、琉球海战(七) 160、复仇之火(一) 161、复仇之火(二) 162、复仇之火(三) 163、复仇之火(四) 164、欧洲剧场 165、调整 166、半岛登陆 167、绝望 168、新目标 169、南洋舰队 170、对立的战略 171、东线 172、无奈的选择 173、大西洋战局 174、和平(终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53、对立
《双鹰旗下》
作者:准噶尔刀王
更新时间:2024-01-16 10:55:52
字数:529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双鹰旗下 !

    当时间进入到1938年底时,整个世界越发显得动荡不安。

    远东的战争一直在持续,中国与日本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已经顶住日军在战争最初的攻势之后,北洋政府宣布不仅要收回蒙古、东北和外东北地区,还要收回在甲午年间被日本割让的台湾、朝鲜和琉球。这场战争除非有一方彻底失败,否则根本无法结束。

    随着苏俄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社工党支持的反政府游击队在顿河共和国、乌克兰东部和高加索地区迅猛发展,由于大量苏军“志愿人员”的加入,这些国家的局面已经渐渐失控。以“革命”的名义,朱亚什维利的野心逐渐膨胀。

    法国在经济大危机后,极权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布鲁诺政府与苏俄结成战略同盟,这有可能把英国人拉下水,为了遏制德奥的扩张,英国和法国在战后继续签订了“同盟条约”,本身一直就保持着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

    有远见的英国人担心法国会把英国拖入战争,敏感的政治家们已经感觉到了新的全球战争的危险气氛。自欧战后,英国人一直视德国和奥匈是自己的死敌,虽然《马德里和约》中英国并没有损失多少殖民地,但包括马耳他岛和苏伊士运河在内的交通要道的控制权却被德奥获得,``令英国人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失去了马耳他岛,等于是英国失去了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在战后虽然几经交涉,但奥匈方面宁可重新与英国之间爆发一场战争,也不愿交还马耳他岛。

    由于奥斯曼帝国逐渐崩溃,为了争夺中东地区。特别是富含石油的波斯湾地区控制权,德英奥法意五国争夺激烈,每年都几乎酿成新的军事冲突。

    在远东,德奥借由经济援助,逐渐掌控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同时凭借着胶东半岛和安南殖民地的地理地理位置。挤压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在中国,英国已经由头号贸易国家被排挤到了居德奥日之后第四位的国家,逐渐失去了远东地区的主导权。

    为了逐走德奥两国,英国人跟随在美国后面,鼓动和支持日本的对华侵略。

    美国在欧战后就一直视德国为头号竞争对手,美国一直怀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主张所有的“殖民地机会平等,利益均沾。”美国的国策也一直是以反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宗旨,在一战前一直在敌视英国。而在欧战中他们发现新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比英国更加可怕,天是转而支持英法。

    不过,由于在美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之前,法国就完了,英国人怕失去更多,最终与德奥达成了和平。

    做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人忧虑地发现自己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一直不断下降,特别是在经济大危机之后。这种现象越发明显。美国占全球工业生产的比值从百分之三十八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一,英国从占全球工业总值比重的百分之十八下降到七点九。但德国工业却从1913年占全球工业产值比重的十三点六上升到二十一。奥匈从四点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二。另一个飞速发展的苏俄,从占全球工业生产比重的三点六上升到百分之十三。

    美国人担心失去自己全球第一工业国的地位,从根本上希望彻底削弱德国,当然,他们也希望通过一场战争来进一步削弱英国,从而获得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控制权。由于殖民地系统的关税壁垒把美国人阻挡在外。缺少殖民地的美国人希望打碎旧有的殖民地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新秩序”。

    所以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日本和苏俄的扩张和侵略,因为这些地区都属于德奥的势力范围,这样的挑战很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战争。

    拥有两个大洋的天然屏障的美国当然希望在欧洲和亚洲引发一场全面战争,也唯有通过一场全面战争。才有可能彻底搞垮德奥,解除他们对美国的威胁。

    当然,这些勾当是肯定不会让普通的民众知道的,一群帝国主义国家总是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把自己宣扬成所谓“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被迫卷入这场战争”的样子。

    在欧洲,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英法同盟与主导欧洲的“协约国集团”关系极为恶劣,实际上两大集团在欧战后一直处于敌视的状态,英国人已经无法扼制德奥的扩张。在北大西洋,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着“两强战略”的皇家海军已经失去了海上的霸权,仅仅凭借着《华盛顿海军条约》才能维持着与德国海军的均势,但在条约失效后,在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中,英国人明显已经力不从心。德国海军在建造了五艘排水量为47000吨的“德意志”级战列舰之后,宣布在1939年度开工建造五艘排水量55000吨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为此,英国人只是在开工建造了两艘排水量为36000吨的“前卫”级战列舰之后,宣布准备建造两艘排水量41000吨的“狮”级战列舰。国力的衰退导致了皇家海军的彻底衰落,巨大的心理落差也导致英国人对于德国的巨大仇视,似乎是是德国人抢走了属于他们的蛋糕。

    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德国海军正开始占据优势,没有海上优势的英国什么也不是,英国人怀着恐惧的心情在看待着德国海军的发展。为了消弱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竭力帮助苏俄的崛起,同时希望“祸水东引”,鼓动和支持苏俄“恢复沙俄时期的版图”,希望通过战争来达到削弱德国和目的。

    虽然有不少有远见的英国人希望接受目前的现实,通过与德奥合作,从而融入欧洲事务,并改善与德奥的关系。但英国的统治阶层却仍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削弱德奥的目的,重新夺回自己对欧洲大陆的“领导权”。而且,他们的背后有美国的支持,反而有恃无恐,并不认为自己会有亡国的风险。

    扩张与遏制,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这造成以德奥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美英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之间激烈的冲突和对抗,当其中的矛盾变得越发激烈和不可调和之后,战争,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维也纳,李海顿忧心忡忡地关注着世界的变化,局势也逐渐清晰起来了,苏俄最终倒向了美英,于年底与英法正式签署了同盟条约,成为“同盟国集团”中的一员。在美英法等国的鼓动下,苏俄向芬兰、乌克兰、顿河和高加索联邦提出了领土要求,为了准备在欧洲发动的侵略战争,随后苏俄与日本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苏军开始在欧洲集结。(未完待续……)R1292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