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景炎二年的飓风 第二章一个虚弱的声音 第三章道士、太监和皇帝 第四章听息 第五章琼州、刘师勇 第六章采石之战 第七章陛下爱玩 第八章陛下的健身术 第九章陛下的玩具(一) 第十章陛下的玩具(二) 第十一章陛下的玩具(三) 第十二章陆夫子的惊异 第十三章夕阳斜下 第十四章陛下又来了 第十五章议 第十六章定议 第十七章练兵、杜浒 第十八章宋瑞(一) 第十九章宋瑞(二) 第二十章宋瑞(三) 第二十一章密议 第二十二章历史的脚步 第二十三章大都 第二十四章大都(二) 第二十五章忙碌 第二十六章等待 第二十七章苦恼 第二十八章抉择 第二十九章猜测 第三十章猜测(二) 第三十一章猜测(三) 第三十二章山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山之战(二) 第三十四章山之战(三) 第三十五章山之战(四) 第三十六章山之战(五) 第三十七章山之战(六) 第三十八章山之战(七) 第三十九章张弘正 第四十章端平入洛 第四十一章掺沙 第四十二章军队 第四十三章最强军 第四十四章水陆之争 第四十五章督军 第四十六章再撼 第四十七章阅军 第四十八章波澜 第四十九章币制 第五十章出动 第五十一章抢劫 第五十二章经济霸权 第五十三章军纪 第五十四章观念 第五十五章张弘范 第五十六章张弘范(二) 第五十七章汗位之途 第五十八章汗位之途(二) 第五十九章汗位之途(三) 第六十章帝位之途(四) 第六十一章汗位之途(五) 第六十二章裂痕 第六十三章裂痕(二) 第六十四章裂痕(三) 第六十五章帝国的无奈 第六十六章帝国的无奈(二) 第六十七章震动 第六十八章论人 第六十九章镇之以静 第七十章帝心 第七十一章机心 第七十二章计划 第七十三章军议 第七十四章动员 第七十五章小挫 第七十六章评价 第七十七章答案 第七十八章鲁斋 第七十九章背影 第八十章劝说 第八十一章纷乱 第八十二章孺子可教 第八十三章文武之议 第八十四章地 第八十五章心态 第八十六章挫折 第八十七章宋版书 第八十八章名士 第八十九章教育与民政 第九十章利 第九十一章银币 第九十二章吏治 第九十三章景炎改制 第九十四章东的悲剧 第九十五章景炎至宝 第九十六章军事法庭 第九十七章帝陵搏杀 第九十八章帝国之辱 第九十九章影子们的秘密 第一百章陛下哆嗦了 第一百0一章预言 第一百0二章范文虎的烦恼 第一百0三章解惑 第一百0四章乱场 第一百0五章还是心态 第一百0六章粮食 第一百0七章龙凤之宝 第一百0八章生意 第一百0九章海权意识 第一百一十章北元的危机 第一百一十一章兵马未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南下之议 第一百一十三章军功之议 第一百一十四章嫌疑 第一百一十五章心思 第一百一十一章新军功授田 第一百一十七章陛下很坏 第一百一十八章军中较技 第一百一十九章统购统销 第一百二十章见闻 第一百二十一章军中编制 第一百二十二章战前 第一百二十三章前奏 第一百二十四章守城之战 第一百二十五章诱敌 第一百二十六章还是观念 第一百二十七章盘算 第一百二十八章海战 第一百二十九章勾心 第一百三十章斗角 第一百三十一章还债 第一百三十二章新闻出版 第一百三十三章春游 第一百三十四章由厢而募 第一百三十五章血色 第一百三十六章民团一旅 第一百三十七章陛下之恨 第一百三十八章海上絮语 第一百三十九章权衡 第一百四十章全真教 第一百四十一章骑兵 第一百四十二章雷州 第一百四十三章史格 第一百四十四章遂溪混战 第一百四十五章南方策略 第一百四十六章内外有别 第一百四十七章攻心为上 第一百四十八章隐藏的名人 第一百四十九章过渡 第一百五十章承压 第一百五十一章布局 第一百五十二章围城 第一百五十三章畲汉之间 第一百五十四章包围 第一百五十五章围歼 第一百五十六章暗询 第一百五十七章童子竞技 第一百五十八章族群 第一百五十九章融合 第一百六十章远 第一百六十一章牵线 第一百六十二章改变 第一百六十三章“仁慈” 第一百六十四章鬼门关 第一百六十五章工程院 第一百六十六章应对 第一百六十七章坚壁清野 第一百六十八章对话 第一百六十九章出兵 第一百七十章龙岩 第一百七十一章择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李恒的计划 第一百七十三章断句之法 第一百七十四章南剑(一) 第一百七十五章南剑(二) 第一百七十六章南剑(三) 第一百七十七章迟疑 第一百七十八章馊主意 第一百七十九章都督府 第一百八十章错失 第一百八十一章李恒之死 第一百八十二章帝国教育体系 第一百八十三章义务教育 第一百八十四章死地 第一百八十五章战后 第一百八十六章连环套 第一百八十七章安排 第一百八十八章交代 第一百八十九章广南(一) 第一百九十章广南(二) 第一百九十一章帝国国债 第一百九十二章借之用 第一百九十三章暗渡陈仓 第一百九十四章缘由 第一百九十五章一字之信 第一百九十六章证实 第一百九十七章戍卒 第一百九十八章阵前之语 第一百九十九章赣州 第二百章赣州(二) 第二百0一章广州 第二百0二章授意 第二百0三章三个见解(一) 第二百0四章三个见解(二) 第二百0五章三个见解(三) 第二百0六章三个见解(四) 第二百0七章逆天背后 第二百0八章宝行 第二百0九章又见血色 第二百一十章拔刺之策 第二百一十一章结业典礼 第二百一十二章下问 第二百一十三章帝国核心政策(一) 第二百一十四章帝国核心政策(二) 第二百一十五章师生夜话 第二百一十六章乾纲独断 第二百一十七章闲话 第二百一十八章聚将 第二百一十九章警示 第二百二十章政治一 第二百二十一章政治二 第二百二十二章政治三 第二百二十三章政治四 第二百二十四章政治五 第二百二十五章政治六 第二百二十六章辩解 第二百二十七章家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暗算 第二百二十九章另一种准备 第二百三十章君之殇 第二百三十一章策应 第二百三十二章虚实真假 第二百三十三章断源计划 第二百三十四章宗教政策一 第二百三十五章宗教政策二 第二百三十三章宗教政策三 第二百三十七章修真之法 第二百三十八章陛下所 第二百三十九章陛下所图二 第二百四十章第一手 第二百四十一章另一手 第二百四十二章也是改制 第二百四十三章钱币之制 第二百三十三章算计 第二百四十五章隆中策 第二百四十六章战时体制 第二百四十七章战时体制二 第二百四十八章兵役之制 第二百四十九章兵役之制二 第二百五十章暗示 第二百五十一章一叶知秋 第二百五十二章忧患意识 第二百五十三章重任 第二百五十四章国策之弊 第二百五十五章死而后生 第二百五十六章理由 第二百五十七章未雨绸缪 第二百五十八章论策 第二百五十九章真正的高人 第二百六十章工厂 第二百六十一章军需采购 第二百六十二章军械之要 第二百六十三章军工改革 第二百六十四章临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苏刘义 第二百六十六章 赵与珞 第二百六十七章 “野心” 第二百六十八章 财政预算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分权?分工? 第二百七十章 再论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困惑 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军力之谜 第二百七十三章 信心 第二百七十四章 点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另一种无奈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水一朝 第二百七十七章 策略(一) 第二百七十七章 策略(二) 第二百七十九章 经略西南(上) 第二百八十章 经略西南(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战时经济政策(上)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时经济政策(下) 第二百八十三章 规矩 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跳 第二百八十五章 教育规划 第二百八十六章 依法治国(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附录 第二百八十七章 依法治国(下)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秦制之谜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会盟 第二百九十章 医院 第二百九十章 附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 荆襄(上) 第二百九十一章 附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荆襄上 第二百九十二章 荆襄(中) 第二百九十三章 荆襄(下) 第二百九十三章附录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忍 第二百九十五章 工兵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工开物 第二百九十六章 随笔 第二百九十七章 荣休之制 第二百九十七章附录 第二百九十八章 国学之考 第二百九十八章附录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太学之制 第三百章 松江行规 第三百章附录 第三百0一章 先见之明 第三百0二章 歉疚 第三百0二章附录 第三百0三章 序幕 第三百0四章 序幕(二) 随笔 第三百0五章 御史台 第三百0六章 转折 第三百0七章 弃局 第三百0八章 出鞘(上) 第三百0九章 出鞘(下) 第三百一0章 黑手 第四卷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百一0章 黑手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作者:西南北无家
更新时间:2024-01-22 07:10:23
字数:80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军旗在风中倏倏作响,战马则不安地踏动着马蹄,武士们的视线更不知有多少在空中交错,只不过这些视线中既有嗜血的狂热、也有着如利刃出鞘般的冰冷。 .COM

    一方要向前,一方要阻止,已经决定了这将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碰撞。

    伯颜是见过大场面之人,当初灭宋的丁家洲(鲁港)之战中,他所面对的,是兵力远高于自己的、贾似道所率的十三万精锐宋军。也许就是从哪时候开始,在他的内心里,实际再也没把这个曾经对手放在眼中。

    伯颜事先曾盘算过怎么对付灵璧的来援宋军,在他的看法中,宋军有很大可能是从泗州方向来,因为他们有水道之利,可以沿运河故道推进。为此他将力求引诱、或者放宋军前来,在更靠近灵璧的地区歼灭来援宋军。

    他这个看法的其实很有针对性。

    泗州附近水道纵横,不能完全发挥骑兵的野战长处;相对来,灵璧周围更多的是利于骑兵驰骋的平原。

    此外,宋军固然已经在整修河道,但灵璧周围的运河故道却堵塞严重,并不能通行。这就使得宋军不能借助水师,只能面对面的迎战。

    ---------

    自宋室南迁开始,由金到元,在一百多年的南北交战时间里,运河故道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整修。而在此期间,由于洪水泛滥、黄河改道等因素,不仅导致历史上的淮河出海口发生改变,就是运河故道的南段也多已损毁。

    基于这些因素,在元代开挖了新的运河之后,隋唐旧运河的衰亡已不可避免。

    ---------

    事实上,伯颜最希望看到的,是宋军来自濠州方向。

    由濠州渡淮水到灵璧,直线距离不过就200多里,不仅比从泗州走水路要近,步行多三、四天的时间既可到达,中间还只需要渡过一条沱河。从快速增援的角度,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可从另一方面看,它的沿途基本是平原丘陵地带,也是发挥骑兵长处的好战场。

    伯颜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对元军非常有利的情况,只不过他真不能确定宋军将领会这样冒失。

    但老天给他开了个玩笑,这种情况真就发生了。

    在宋景炎十六年(元至元二十八年)的灵璧之战中,刘师勇于兵部领命的第二天,即赶到了早已集结待命的陈吊眼所部军中,随后他和陈吊眼一起领兵东下,直达建康。

    在建康他向苏刘义等东南都督府众人宣示了陛下的诏命,随即发出了如下的指令:

    苏刘义坐镇建康总督后援,他亲自率领水师和部分步军出泗州沿运河古道向前,与另一路领兵出濠州的陈吊眼一起,共同解灵璧之围。

    刘师勇率水师入运河,从后世来看,是宋军真正打通运河沿线的开始。因为当初凌震等人前出灵璧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抢得某种先机,而是还有为身后的河道整修提供掩护。只不过河道的整修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即使是在宋军自己动手的情况下。元军的南下更再度打断了这个进程。

    刘师勇率水师入运河的重要意义,是打通了运河南线由泗州到灵璧的这一段,从而确保了军需、粮草源源不断地输送前来,为宋军以后夺取宿州、徐州、乃至于北伐奠定了基础。

    但后世也公认的是,尽管刘师勇当时迫切希望和伯颜再度交手,可恰恰因为沿途河道需要整修,他的水师就进展并不快,因此在关键的灵璧解围之战中担任主角的,却是陈吊眼。

    伯颜这时候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宋军将领外号就叫陈大胆,不过他真的觉得来自濠州的宋军十分“猖狂”。

    他们在越过淮水之后,竟一路向前,直奔灵璧而来,而且很快就抵达了沱河对岸。

    伯颜和所有的元军都知道战机降临了:一旦这支宋军再渡过了沱河,他们就算是想退,也退不回去了。

    (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转换到军事上则变成了“打突前”。)

    伯颜是不会考虑“半渡击之”的,他要的是重创东南宋军主力。

    一旦这支宋军渡过了沱河,他们就是再想退,也退不回去了。

    对手是在背水临敌?不错,这要是胜了,就是著名的背水阵;可若败了,那就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战争就是在人类那么多奇思怪想中发生的。

    只不过这支宋军真的非常猖狂,从前锋开始,兵士一旦渡河立刻就列阵。随着人员不断地上岸,他们结成大阵向前推进,摆明是要硬闯到灵璧城下。双方之间的大战就此爆发。

    对于灵璧解围中这一关键之战,后世的史书《宋史列传陈吊眼》中是这样记载的:

    “……时平虏将军陈吊眼率军解灵璧之围,大军直行百余里,休整两日后越沱河。吊眼命军士越河即列阵。虏骑来攻,军中先以飞炮掷震天雷,再佐以火铳兵三行以击之,虏骑大溃。……”

    伯颜是在以后知道,让他首次尝到人生败绩的这支宋军又称为“神机师”。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个“神机师”在另一时空中是赫赫有名的“大明神机营”。

    (大明神机营的核心之一,就是3600名全配备了鸟铳的火枪兵。)

    自景炎十三年某人在兵部喷出了什么“人手一个,阵前一起施放”的鸟语之后,在帝国兵部和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的第一个步兵用火器,火铳,很快就问世了。

    因为有着许老汉的“军功”例子在前,热情度极高的工匠们,其后甚至把各种改进品也一个一个都弄了出来。

    不过有着“超高眼界”的某人真的是看不上这些原始火器的,甚至是火绳枪也不行。能让他激动一下的,至少是**时代火器的最高水准,燧发枪。

    因此,不同于兴奋的兵部众人,在看了这些火器的试射之后,他就淡淡地对兵部专掌军械的茅湘道:

    “茅将军,此械虽好,可仍有不少缺陷,至少在发射的连贯性上,现在还不如弓箭。”

    但他最坏的就是,当茅湘等人刚仿佛被浇了盆冷水时,他又道:

    “朕觉得,这个装药的过程恐怕现在还省不了,不过在火上却能改进。汝等需知,百姓日常所用的燧石就能火啊。”

    好么,有他这样一句话,兵部和工匠们的事情就更多了。

    某人其实知道,作为**时代火器最高水准的燧发枪,在工艺上要求是很高的,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出来。所以,尽管他嘴上归,可实际上,他仍然让兵部按标准化的方式,配备了3600个火枪兵,并亲自命名为“神机团”。

    至于什么明代沐英著名的“三段射击法”,更统统归于剽窃上瘾的他自己名下。

    同时他又抽调了部分骑兵,佐以宋军原有防御力极强的长枪兵,就此拟定了一个宋军新的编组。然后交给了兵部,让陈吊眼所部进行实验。

    自然,某人这个编制也不完全是照搬明代的做法,他所做出的“重大改革”之一,就是放弃了明代神机营笨重的大炮,代之以更便于这时代军中所携带、更轻便、机动性更强的“飞炮”,也就是经不断改进后的投石机。

    因为他从明军和满清交手的记录中得出结论,这个中古时代的火炮发射速率实在太低,在骑兵冲击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它更有效的作用应当是发挥在守城上。

    相比之下,用投石机投放的各种类似于宋版手榴弹的爆炸物,打击距离不仅超过了弓箭,速度更比火炮要快了很多倍,其形成的打击力度远远高于前两者。

    陈吊眼这帮草寇受命之后,如获至宝,立刻雷厉风行地遵命行事。

    开玩笑,三千多火枪兵,放声响哪得多大动静?这阵势就从来没人见过。为此他们特意选调了军中的“老兵”,也就是你必须经历过三次阵,见过血,才能当“铳兵”,这样在阵前才不会太慌乱。

    在他们的实地演练中,以“飞炮”掷出的震天雷和铳兵所形成的联合打击,即使是张世杰也认为,战马在这样的场合下,就是没伤,也会受惊乱窜。

    伯颜不可能知道,他真正在面对的,是一支“邪恶的黑手”,所以他一世的英名毁于灵璧城下,也就真的不可避免了。

    不过后世的研究者看法与上述则颇有不同,他们认为:

    宋、元之间于景炎十六年(元至元二十八年)所爆发的大战,无疑是这场长达近百年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并且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北元在此战中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从总体上低估了宋军的战力和实力。

    他们就指出,当时北元帝国的众人,从上至下包括忽必烈和伯颜,实际仍有着当年一路南下、席卷南宋的骄横心态。反映在此战上,就是他们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就大举南下。因此,除了在一开始元军达成了某种突然性,其后却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反观宋帝国方面,由于早已预料到此战的到来,可以一直在精心准备,所以他们不仅给予了北元强有力的反击,并扭转了整个战局,夺回了双方之间的主动权。

    自然,于所有人的眼里,期间最关键的一役是灵璧解围之战。在他们的解读中,这不仅是双方的一次主力对决,而且从军事史的角度,它更意味着一个新的军种、火枪兵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

    具体的战斗真不是俺所长,以后不写了,写“勾心斗角”的事吧。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