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792权耀不列颠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楔子 第二章、渣男威克汉姆 第三章、净身出户 第四章、马车夫威廉·爱德华 第五章、抵达伦敦 第六章、萝莉出没 第七章、盗版大业 第八章、板砖的威力 第九章、伯纳一家 第十章、稿费到手 第十一章、落魄战神纳尔逊 第十二章、访清使团的消息 第十三章、加入皇家海军? 第十四章、报业巨头沃尔特 第十五章、悲惨世界 第十六章、雾都孤儿 第十七章、圣玛格丽特女校 第十八章、朴茨茅斯军港 第十九章、刺头下属 第二十章、奇葩的征兵 第二十章、奇葩的征兵制度 第二十一章、“鬼子”进村 第二十二章、我的连长的连 第二十二章、我的连长我的连 第二十三章、贵族家庭的烂事 第二十三章、贵族家庭的龌蹉 第二十四章、扬帆出海 第二十五章、未遂的兵变 第二十六章、黄金海岸 第二十七章、小屁孩斯丹东 第二十八章、黑奴贩子的求助 第二十九章、初临战阵 第三十章、怎么抢才是好强盗 第三十一章、血战加纳 第三十二章、血战加纳 二 第三十三章、血战加纳 三 第三十四章、干票大的! 第三十五章、一日城破 第三十六章、莫西宝藏 第三十七章、强盗与野兽的一步之遥 第三十八章、第一桶金 第三十九章、汉语拼音的诞生 第三十九章、客串教师 第四十章、怒海争锋 一 第四十一章、怒海争锋 二 第四十二章、半吊子医生 第四十三章、法国再无贵族 第四十四章、暗藏机锋 第四十五章、专业坑盟友 第四十六章、远方来信 第四十七章、007威克汉姆 第四十八章、血染草原 一 第四十九章、血染草原 二 第五十章、南科萨部落 第五十一章、科萨火·枪队 第五十二章、钻石之国 第五十三章、兄弟间隙 第五十四章、各怀鬼胎 第五十五章、自相残杀 一 第五十六章、自相残杀 二 第五十七章、黄雀在后 第五十八章、飞来横财 第五十九章、加尔各答见闻 第六十章、述职 第六十一章、侯爵家的小姐 第六十二章、反革命头子 第六十三章、下午茶的雏形 第六十四章、来自法国的老朋友 第六十五章、吓尿裤子 第六十六章、失落的黄金 第六十七章、夺宝奇兵 一 第六十八章、夺宝奇兵 二 第六十九章、马车上的暧昧 第七十章、情义难决 第七十一章、巴奈特的另一面 第七十二章、干点私活 第七十三章、槟榔屿偶遇 第七十四章、洪门 第七十五章、大买卖 第七十六章、结个善缘 第七十七章、虎门水师 第七十八章、两百年前的广州城 第七十九章、两广总督福安康 第八十章、南方有佳人 第八十一章、叶家老四 第八十二章、少女的无奈 第八十三章、清国的准备 第八十四章、外贸 第八十四章、大沽口 第八十五章、只能单干了 第八十六章、礼仪之争 第八十七章、火器之争 第八十八章、火·枪演练 第八十九章、失败的外交 第九十章、逃婚 第九十一章、黯然返程 第九十二章、第二次狗血 第九十三章、去英吉利? 第九十四章、第三次亲密接触 第一章、重返伦敦 第二章、张名夏的打算 第三章、崩坏的时局 第四章、拿不起也放不下 第五章、打苦情牌 第六章、切尔西家族 第七章、奇葩的父子 第八章、泰勒·劳埃德银行 第九章、去买房 第十章、拥有的第一处房产 第十一章、英格兰玫瑰 第十一章、冤家路窄 第十二章、打脸 第十三章、出身和门第 第十四章、爱丽丝受难记 第十五章、与佳人的重逢 第十六章、拳脚相向 第十七章、入住新家 第十八章、神奇的潜规则 第十九章、联合作战理论 第二十章、汉诺威王室的父子斗 第二十一章、文官制度改革 第二十二章、请人代职 第二十三章、纺织业是个坑? 第二十四章、蹭饭 第二十五章、山雨欲来 第二十六章、原来如此 第二十七章、新式工厂? 第二十八章、敲定纺织厂 第二十九章、不再犹豫 第三十章、泼脏水 第三十一章、巡视工厂 第三十二章、泰勒管理学 第三十三章、新制度 第三十四章、军需订单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章、稿费到手
《1792权耀不列颠》
作者:欧陆风云
更新时间:2024-01-25 05:53:46
字数:83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1792权耀不列颠 !

    “沃尔特先生,我觉得您有必要亲自读一读这三篇诗稿。”一位编辑连门都没有敲,便急匆匆地走进了约翰沃尔特的办公室。

    约翰沃尔特有些不悦地看着这位失礼的编辑,他个人非常注重礼貌和修养,下属这极其失礼的行为,让他非常不舒服:“这么慌张干嘛,难道法国佬登陆爱尔兰了?说吧,怎么回事!”

    那编辑迎上了约翰沃尔特那带着寒意的眸子,冷得打了个寒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失礼。编辑连忙朝沃尔特道歉道:“沃尔特先生,非常抱歉。但是我这里有三篇诗稿,据对是这十年来最优秀的诗篇!上帝啊,这优美又有意境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我敢打赌这绝对可以作为一个专栏发出去!”

    沃尔特皱了皱眉头,他觉得这位编辑有些夸张了,“本世纪最优秀的诗篇”?还真是敢说,要是这些诗歌并没有这位编辑说的这么优秀,他绝对会开除这个一点都不稳重的编辑。稳重能给国民塑造的一个专业严肃的泰晤士报形象!

    沃尔特将那几张稿纸打开: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犹如鬼魅碰到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

    只是看了这篇名为西风颂的第一节,约翰沃尔特便被这首诗歌深深地吸引,那大气磅礴的比喻和激昂地感情,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没入你的乱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纠缠的枝干。

    ……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约翰沃尔特合上了手中的稿纸,喃喃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来吗?”竟然有如此神来的诗句!这是一首对自由呼唤的诗篇,这是对人性和坚强的呐喊!他在心里已经暗暗决定,这次泰晤士报的版就用这首诗歌。有了这篇神作,约翰沃尔特对接下来的两首诗歌有了很大的信心。果然,接下来的两首致云雀和自由颂,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信里已经言明,这三首诗是一个系列,合称三大颂。

    约翰沃尔特从一个精致的银色罐子里拿出了一片烟叶,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右手的指节则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敲打着某种节拍。那位编辑见状,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他知道当老板在深思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半晌,约翰沃尔特才抬起头对编辑说道:“这三首诗是托马斯博西先生的作品?还是伯克先生的新作?”托马斯博西和伯克的诗歌是这个年代英国流传最为广博,影响最大的两个诗人,泰晤士报曾有幸邀请过这两位先生发表过一些诗作,约翰沃尔特想当然地认为,这样堪称经典的诗歌也就只有那两位先生才能写出来。

    那编辑憋了半天,才回答道:“都不是,沃尔特先生。这封稿件上的地址是伦敦东区的一座旅馆,而且这位先生是文坛上从来没有听说的人,叫做乔治?威克汉姆。”约翰沃尔特瞪大了眼睛,他真以为自己的编辑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很显然,编辑只是如实禀告而已。

    写出这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歌的诗人,竟然住在伦敦的贫民窟!难道这是以为怀才不遇,落魄至极的年轻作家?不得不说,约翰沃尔特的分析能力非常强大,只是抓住寥寥几条信息,便将威克汉姆的大致情况猜了出来。不过他也没有完全猜对,林梓涵这货根本就不是什么怀才不遇的诗人,只不过是借用了后世出名的诗歌而已。

    沃尔特将稿纸递给那位编辑:“将这三篇诗稿放在版块里,一期一篇,弄一个系列。对了你马上给那位作者写一封信,邀请他最为我们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稿酬就按照一级作家来算!”他是一个非常有决断力的人,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创办出英国最出名,盈利能力最强的报纸,他相信这个还住在贫民区的作家,绝对不会让他失望的。

    ……

    那天从伯纳家回来之后,林梓涵便呆在旅馆里等着泰晤士报的消息,无论是前世还是在这个时代,他都是第一次搞报纸投稿,如果说心里不会紧张的话那是骗鬼的。不过在林梓涵发现小爱丽丝不识字之后,他又给自己找到了一样新的打发时间的事情,那就是充当小爱丽丝的家庭教师。英国这个年代的识字率,可谓是惨不忍睹,甚至有些贵族都不识字,跟何况那些每日为果腹而忙碌的普通人了。在十八世纪,文化还是精英统治阶层的特权。

    小爱丽丝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兴致高昂,可过了两天,小孩子的脾性就暴露了,根本就坐不住啊。为此,林梓涵不得不将从伯纳家带会来的法式糕点作为诱饵,这才摆平了顽皮好动的爱丽丝。

    等待总是让人焦急的,特别是在寄出信三天之后还没有收到泰晤士报的回音,这让林子涵的心情变得烦躁了起来。这泰晤士报的编辑部就在伦敦呀,怎么都几天还没有收到回应,难道是自己的诗歌被pass掉了,想到自己的稿纸现在有可能已经被编辑丢入了废纸篓,林梓涵就感觉备受打击。

    爱丽丝看着明显不在状态的林梓涵,有些好奇地问道:“威克汉姆哥哥,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呀?爱丽丝今天一定多学几个单词,哥哥就不要难过了好吗?”看着爱丽丝童真又清澈的大眼睛,林梓涵心中那一丝焦虑也减轻了很多:“爱丽丝,哥哥写的稿子报社没有回应呢,哥哥以后可没有钱给你买糖了。”

    爱丽丝对威克汉姆向报社投稿的事情还是知道一点的,毕竟那天就是她建议威克汉姆将那些好听的故事投到报社的。不过,为威克汉姆哥哥的故事那么好听,报社怎么会没有采用呢?哥哥这两天一直在教自己识字,都没有去过邮局,他怎么知道自己的稿件没有被采纳,带着困惑,爱丽丝问道:”哥哥,你没有去邮局吗?我觉得哥哥可以去邮局看一看,这样也可以安心些。”

    林梓涵一愣,去邮局干嘛?邮局不都是将信件送到门上的吗?小爱丽丝一歪头,解释道:“哥哥,店里的客人都是去邮局里取信件的,你可以去问问妈妈。”这还没有上、门、服务?带着疑问,林梓涵找到了在打扫楼梯的施密特夫人:“夫人,很抱歉打扰到你。我只是想知道,邮局的邮差会将信件送到这里来吗?”

    施密特夫人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林梓涵,不过她很快就释然了,伦敦西城区那些老爷们的信件,从来都是送上门去的。英格兰乡村地区,邮差们是不会提供这种服务的,因为乡村地区的路途遥远,住宅分散。而贫民窟则是不屑于送,毕竟贫民区不太可能有需要通信的绅士。这位威克汉姆先生以前肯定是从来没有来过贫民区,所以不知道也算正常。想到这,施密特夫人便开口解释道:“威克汉姆先生,邮差是不会将信送过来的,这要你自己去邮局取。”

    林梓涵这才恍然大悟,他就说雪莱的诗歌那可是大神级别的作品,要是泰晤士报不采纳这就太没水准了。火急火燎的林梓涵返回房间,让爱丽丝将新学的单词抄写二十遍,拿上外套和帽子便直奔邮局而去。

    来到邮局之后,林梓涵因为跑的有些急,头发有些杂乱,汗水顺着鬓角流到了衬衣上,整个人显得很狼狈。平息了呼吸之后,林梓涵走到柜台前向那个埋头看报的中年男子问道:“先生你好。我的名字叫威克汉姆,请问有这里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件?”

    这位中年男人正捧着泰晤士报的版看得津津有味,这时被人打断了,心里有些不高兴。不过这是他的工作,便只好恋恋不舍地将报纸放在一边,一边翻看着两天的信件一边喃喃自语:“威克汉姆,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是不是在哪看到过?……哦,找到了。先生,这份信在两天前就到了。”林梓涵激动地接过信件看了看,确实是泰晤士报编辑部寄过来的,看来是成了!林梓涵向这位工作人员道了谢后,拿着信件便离开了。

    那位中年大叔继续拿起桌边的泰晤士报,继续欣赏那首充满烂漫色彩的诗歌,他平时就喜欢在泰晤士报的版上找些新作品看,自从昨天看到那首西风颂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这种充满奇幻和浪漫色彩的风格。今天泰晤士报也没有让他失望,这首致云雀和昨天的西风颂一个风格,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回到旅馆的林梓涵在检查了爱丽丝的作业后,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果然,里面有着上次作品的稿酬。林梓涵像个守财奴一样,眼睛里都是英镑的样子,将手里的英格兰银行本票数了几遍后,林梓涵这才确定总共有六十英镑,平均一首诗赚了二十镑!早就将这个时代作者报酬了解了个通透的林梓涵知道在,这已经是一级作家的待遇了,当然,这只是刊载的报酬,如果出版的话稿酬会更多。林自汗没想到泰晤士报这么大方,真不愧是后来英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报纸之一。

    心情大好的林梓涵在小爱丽丝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爱丽丝,哥哥赚钱了,我明天就给你买好吃的。”

    爱丽丝趁着林梓涵在兴头上,狗腿地说道:“哥哥,为了给你省钱,我就不要好吃的了。你看,要不今天就不要抄单词了?”林梓涵看着小萝莉那希冀的小眼神,便想要逗逗她:“今天嘛……”欣赏够小丫头那紧张的表情,林梓涵才板着脸说道:“不行!”爱丽丝顿时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泰晤士报给的稿酬非常有诚意,林梓涵没有拒绝的要求,便写了封回信,答应了他们邀请林梓涵作为专栏作家的要求。他本来的初衷就是赚一笔能够维持生活的费用,没必要跟英镑过不去。盗版盗上瘾的林梓涵在信里附了一篇新诗歌,那是另一天才英国诗人济慈在1818年写的作品《夜莺颂》,是林梓涵比较喜欢得一篇西方诗歌。这篇《夜莺颂》倒是耗费了林梓涵一番功夫,因为在前世他并没有看过这首诗的英文原版,而是汉译版的。为此林梓涵耗费了一天的时间,才将这首诗歌还原成英文版的,幸好威克汉姆在剑桥学过修辞学,文笔还算华丽,要不然他还真拿不准这首诗能不能达到前世的效果。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