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落长安远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一 第二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二 第三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三 第四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 第五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二 第六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三 第七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四 第八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 第九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六 第十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七 第十一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八 第十二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一 第十三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二 第十四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三 第十五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四 第十六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一 第十七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二 第十八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三 第十九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四 第二十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五 第二十一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一 第二十二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二 第二十三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三 第二十四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四 第二十五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五 第二十六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六 第二十七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一 第二十八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二 第二十九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三 第三十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四 第三十一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五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一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三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四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三 第三十五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四 第三十六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一 第三十七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二 第三十八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三 第三十九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四 第四十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 第四十一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二 第四十二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三 第四十三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第四十四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五 第四十五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六 第四十六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一 第四十七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二 第四十八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三 第四十九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第五十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五 第五十一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一 第五十二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二 第五十三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三 第五十四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四 第五十五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五 第五十六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一 第五十七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二 第五十八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三 第五十九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四 第六十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五 第六十一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六 第六十二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七 第六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一 第六十四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二 第六十五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三 第六十六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四 第六十七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五 第六十八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六 第六十九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七 横扫六军如卷席 八 第七十一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九 第七十二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 第七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一 第七十四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一 第七十五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二 第七十六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三 第七十七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四 第七十八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五 第七十九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六 第二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一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八 第八十二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一 第八十三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二 第八十四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三 第八十五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四 第八十六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五 第八十七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六 第八十八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七 第八十九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八 第九十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一 第九十一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二 第九十二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三 第九十三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四 第九十四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五 第九十五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六 第九十六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七 第九十七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一 第九十八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二 第九十九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三 第一百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四 第一百零一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五 第一百零二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六 第一百零三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七 第一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一 第二章: 落花飞絮成春梦 二 第三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三 第四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四 第五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五 第六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六 第七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七 第八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八 第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一 第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二 第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三 第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四 第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五 第十四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六 第十五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七 第十六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八 第十七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九 第十八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 第十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一 第二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二 第二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三 第二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四 第二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五 第二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一 第二十五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二 第二十六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三 第二十七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四 第二十八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五 第二十九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六 第三十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七 第三十一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八 第三十二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九 第三十三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 第三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一 第三十五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 第三十六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第三十七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 第三十八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 第三十九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 第四十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 第四十一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 第四十二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 第四十三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 第四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一 第四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二 第四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三 第四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四 第四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五 第四十九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六 第五十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七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八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九 第五十二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 第五十三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一 第五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二 第五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三 第五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四 第五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五 第五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三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三
《日落长安远》
作者:范正群
更新时间:2024-01-25 21:35:31
字数:522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日落长安远 !

    初战告捷,李逢吉心里乐开了花,他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扳倒裴度的诀窍。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皇帝李纯还没有完全失去耐心,成德罢兵时的犹豫说明了问题,不过,时间不会太久,现在,李逢吉要做的就是联络同党,伺机发难,一举扳倒那个不可一世的裴度,并取而代之。

    李逢吉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有两个,一个是翰林学士令狐楚,另一个也是翰林学士,名叫段文昌。本来,他还有两个更理想的人选,翰林学士萧俛和钱徽,可惜,他们因为主张罢兵,已经被撤了职。

    令狐楚是李逢吉的好友,很铁的那种。两人互相唱和的诗歌被编成了诗集,取名《断金集》。他们借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语句给自己的诗集命名,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据说,据令狐楚自己说,他的祖先是初唐十八学士之一的令狐德棻,但他的祖父、父亲却只做过县令、功曹之类的芝麻绿豆的小官。家世虽然算不上显赫,却也是地地道道的儒素世家。世代书香的熏陶使令狐楚文采斐然,弱冠之年应进士科考试,就凭借其华丽的骈文名噪一时,深受唐德宗李适的喜爱,李适甚至能够从堆积如山的奏章中,准确辨别出令狐楚华丽无比的文笔。但真正让令狐楚名满天下的是一次偶然事件,那时他还在太原的幕府。

    深夜,太原忽然发生了兵变,十几个骄横的士卒,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钢刀,将令狐楚从睡梦中拽起,然后将其劫持到辕门,目的只是让他草拟一道奏章,向长安传达他们的意思。冰冷的刀锋阴森森的架在令狐楚的颈项,丝丝寒意透过刀锋传遍他的全身,但令狐楚毫不介意,从容不迫的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并开始字正腔圆的当众宣读,入情入理的文字,宛如缕缕春风,吹暖了那些赳赳武夫的冰冷的心脏,泪水在一张张粗犷的面孔上肆意奔流,他们被眼前这个文采风流的年轻人所打动,不自觉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就这样,令狐楚凭借一枝生花妙笔,将一场可能的战乱消弭于无形。从此,令狐楚的骈文传遍大江南北,和武元衡的诗歌一样,成为众人争相诵读的流行的宠儿。

    比起俾睨天下的文采风流,令狐楚的人品要复杂的多,很难说他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乖巧无比的孝顺孩子;在朋友眼中,他是一个重情守信的赤诚君子;在属下眼中,他是一个温和宽厚的慈祥长者……。

    可惜,令狐楚还有另一面,不怎么光彩的一面:为了讨好天子,他可以千方百计的弄钱,甚至不惜克扣俢陵工匠的工资,弄得民怨沸腾,声名狼藉。如今,为了对付那个高高在上的裴度,他正准备和李逢吉联手,不顾大局的阻挠淮西战役。

    段文昌出身于官宦世家,高祖段志玄是初唐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位。但祖先的荣耀却不能阻止这个家族一步步走向衰落,到了段文昌的父亲段锷,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却只混到了一个小小的县令。段文昌明显比他的父亲争气,到元和十一年,就已经进入了翰林院,成为人人艳羡的翰林学士。

    实际上,以段文昌的文采,他早就有望进入翰林院,却因为时任宰相韦贯之从中作梗而未能如愿。当然,韦贯之不会无缘无故的破坏人家的好事,但对于这个段文昌,韦贯之却是深恶痛绝,站出来搞一下破坏,也是事出有因的,具体说来,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段文昌的岳父是武元衡。说起来,武元衡和韦贯之都是道德君子,可惜,君子和君子未必一定会成为朋友,也有可能成为敌人。韦贯之和武元衡就是敌人,政敌。其二,段文昌的人品多少有点问题,因为他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好色,一个是贪财。韦贯之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眼里揉不得沙子,何况是好色贪财这样的道德缺陷?韦贯之罢相后,段文昌进入翰林院的障碍不复存在,李逢吉乘机推荐他为翰林学士。因此,可以说,李逢吉对段文昌有恩,提携之恩。“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何况李逢吉只是想让段文昌帮个人场?

    李逢吉紧锣密鼓的联络同党,准备一举扳倒裴度的时候,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沉浸在阴谋即将得逞的喜悦当中,李逢吉没有在意,更没有细细体味这件事情背后传递出的信息,所以,他败了,惨败。

    这件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个死人,一个死去多时的人。这个伏惟尚飨已久的人,当然不可能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宰相。这个已经死去多时,还能掀起风浪的宰相不是武元衡,而是李吉甫。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总起来说,李吉甫还是一个不错的宰相,而且,同武元衡一样,李吉甫也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李吉甫猝死的当天晚上,他还在熬夜绘制淮西地图。劳苦功高的李吉甫死了,但长安还有一样东西没有给他,这个李吉甫应该得到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是一个名字,一个他生前从来没有用过的名字,谥号。

    原来,在封建王朝,一品大员死了,朝廷照例会根据其一生功过,赐给他一个谥号,暗喻褒贬之意。既然是暗喻褒贬,这谥号就有好坏之分。好的谥号叫美谥,坏的谥号自然叫恶谥。现在,李纯将李吉甫的谥号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交给了他的臣下们讨论。

    不出所料,大臣们各执一词,争得不亦乐乎。负责草拟谥号的太常寺的提议是“恭懿”,但博士尉迟汾认为不妥,应该用“敬宪”。其实,“恭懿”也好,“敬宪”也罢,都是美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似乎也争不出什么花来,更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关键时候,跳出来一个名叫张仲方的二杆子,张牙舞爪的说应该给李吉甫一个恶谥,因为李吉甫生前鼓吹武力削藩,劳民伤财,应该大加鞭挞。一根筋的张仲方不明白,从根上讲,武力削藩是天子李纯的既定国策,是元和年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杜黄裳、李吉甫、武元衡、裴度这些人只是适逢其会而已,他攻击李吉甫,就相当于攻击李吉甫背后的那个人。因此,在天子李纯看来,张仲方分明是在指桑骂槐,是公然挑衅,挑衅武力削藩的既定国策。必须将这股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之中,既然你张仲方主动跳了出来,那就拿你开刀,来个杀鸡儆猴,鸡,自然是张仲方,还有跟他关系密切的萧俛,他们,一个被赶出了长安,一个被赶出了翰林院。至于猴吗,当然有很多,其中自然包括在暗中蠢蠢欲动的李逢吉和令狐楚。但李纯绝没有料到,鸡虽然杀了,猴子却没有被吓倒!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