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落长安远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一 第二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二 第三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三 第四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 第五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二 第六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三 第七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四 第八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 第九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六 第十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七 第十一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八 第十二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一 第十三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二 第十四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三 第十五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四 第十六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一 第十七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二 第十八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三 第十九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四 第二十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五 第二十一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一 第二十二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二 第二十三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三 第二十四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四 第二十五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五 第二十六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六 第二十七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一 第二十八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二 第二十九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三 第三十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四 第三十一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五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一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三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四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三 第三十五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四 第三十六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一 第三十七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二 第三十八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三 第三十九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四 第四十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 第四十一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二 第四十二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三 第四十三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第四十四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五 第四十五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六 第四十六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一 第四十七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二 第四十八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三 第四十九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第五十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五 第五十一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一 第五十二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二 第五十三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三 第五十四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四 第五十五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五 第五十六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一 第五十七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二 第五十八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三 第五十九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四 第六十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五 第六十一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六 第六十二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七 第六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一 第六十四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二 第六十五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三 第六十六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四 第六十七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五 第六十八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六 第六十九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七 横扫六军如卷席 八 第七十一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九 第七十二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 第七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一 第七十四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一 第七十五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二 第七十六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三 第七十七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四 第七十八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五 第七十九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六 第二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一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八 第八十二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一 第八十三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二 第八十四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三 第八十五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四 第八十六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五 第八十七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六 第八十八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七 第八十九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八 第九十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一 第九十一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二 第九十二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三 第九十三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四 第九十四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五 第九十五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六 第九十六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七 第九十七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一 第九十八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二 第九十九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三 第一百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四 第一百零一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五 第一百零二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六 第一百零三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七 第一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一 第二章: 落花飞絮成春梦 二 第三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三 第四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四 第五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五 第六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六 第七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七 第八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八 第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一 第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二 第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三 第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四 第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五 第十四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六 第十五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七 第十六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八 第十七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九 第十八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 第十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一 第二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二 第二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三 第二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四 第二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五 第二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一 第二十五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二 第二十六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三 第二十七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四 第二十八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五 第二十九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六 第三十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七 第三十一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八 第三十二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九 第三十三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 第三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一 第三十五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 第三十六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第三十七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 第三十八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 第三十九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 第四十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 第四十一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 第四十二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 第四十三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 第四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一 第四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二 第四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三 第四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四 第四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五 第四十九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六 第五十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七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八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九 第五十二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 第五十三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一 第五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二 第五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三 第五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四 第五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五 第五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二
《日落长安远》
作者:范正群
更新时间:2024-01-25 21:36:49
字数:475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日落长安远 !

    唐代进士科、博学鸿词科考试,赋题大多来自《九经》。所谓《九经》,是指唐政府规定的九本儒家经典,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大经包括《礼记》和《左传》;中经包括《诗》、《周礼》、《仪礼》和《易经》;小经包括《尚书》、《公羊传》和《谷粱传》。不过,《九经》的出题频率明显冷热不均,最热门的是《礼记》,其次是《尚书》,然后依次是《周易》和《左传》,《周礼》、《诗经》和《仪礼》则属于冷门,至于《公羊传》和《谷粱传》则连冷门也算不上,因为从来就没有出过。

    现存八十个唐代省试赋题中,只有三个来自《周礼》,分别是贞元八年的《明水赋》,元和十年的《乡老献贤能书赋》以及子亭复试的《孤竹管赋》。其中,贞元八年的《明水赋又见于《礼记》。也就是说,除了《孤竹管赋》,真正只与《周礼》有关的赋题只出现过一次!

    小概率事件,绝对的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是人为操纵的结果。出题者设了一个局,对大多数举子而言,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局。

    一方面,赋题出自《周礼》正经,不能说偏冷生僻,你猜不出问题,只能证明你的学识浅薄,怨不得别人。有什么委屈,也只能在肚子里憋着。

    另一方面,赋题出自《周礼》,是不偏之偏。因为考什么,学什么,古今皆然。《周礼》在出题者这里是冰疙瘩,在举子那里,自然也成不了香饽饽。许多举子点灯熬油一辈子,只研究一部经书。显然,这部经书可能是《礼记》,或者《尚书》,却绝不会是《周礼》!因此,对大多数举子而言,《周礼》是软肋,致命的软肋。这一点,只要在科场中混过的人,个个心知肚明。

    对不起,出题者就是奔着你的软肋去的,明显的对人不对事!

    出题者,名义上是皇帝,问题是,只知道疯玩的李宥未必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即使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也未必肯动这样的脑筋。这个光荣的任务,自然就义不容辞的落到了翰林院的手中,而翰林院是元稹、李绅和李德裕的天下。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玩死你。

    “小样,玩不死你!”我仿佛看见,元稹俊俏的面庞上依稀闪过一丝阴险的笑容。

    头顶作弊的光环,被无情的黜落,仕途瞬间黯淡。有谁体味过从天堂跌入地府的痛楚,如此真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十一个被黜落的举子,都将是长安的“风云人物”。他们,必将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觥筹交错时的笑料。

    这不公平!

    十四名举人通过请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窃取进士,对其它举子而言,当然不公平。不过,当请托成为一种习气,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潜规则,他们,又能如何选择?

    正义的嘴脸下,掩盖着险恶的用心和龌龊的目的,元稹毫不客气的将十四个举子装进了网里,没有丝毫的愧疚。当然,元稹的目标不是这些小鱼小虾,而是他们背后的那条大鱼,李宗闵,中书舍人李宗闵。

    这不公平!对十四位举子而言,这不公平!因为,除了勉强及格的那三位,其他人将很难再有机会,翻身的机会。

    不过,还是有人翻了身。而且不是一个,至少是两个。第一条翻身的咸鱼是裴譔,裴度的儿子。裴譔能够翻身,不是因为他有多牛,而是因为他的老爸很牛。

    裴度威望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有时候,就连皇帝也不得不卖他个面子,死了的李纯是这样,活着的李宥也是如此。复试的结果呈上去,李宥大笔一挥,就给了裴譔一个进士,特赐进士!你说,裴度牛不牛?

    不过,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即使你爸是李刚,也有栽跟头,或者翘辫子的时候。所以,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靠老爸的面子,裴譔的进士失而复得,不过,他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唯一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这么一笔两笔的事迹,也就是长庆元年的贡举案了,虽然不怎么光彩,毕竟,还是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第二条翻身的咸鱼是郑朗,谏议大夫郑覃的弟弟。

    说来惭愧,郑朗出自山东的经学世家,却猜不出来自《周礼》的问题,似乎有些说不过去。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有两种可能:第一,郑朗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第二,题目有些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偏,而是专门针对应试举子的偏。

    那么,郑朗究竟是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呢?是,也不是。郑朗是纨绔子弟,不假;郑朗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不真。因为,接下来的时间,郑朗用其一生的华丽演出,郑重宣告:我,郑朗,不是水货,更不是草包。

    煮熟的鸭子,飞了;到手的进士,丢了。郑朗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长安,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只有坚定的信念:长安,我一定会回来的!

    离开长安,郑朗跑到了湖北襄樊,成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的幕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郑朗干的风生水起,游刃有余。很快,他就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回到了曾经带给他无限屈辱的长安。

    在长安,他得到的第一个官职是右拾遗。此后的数十年间,郑朗的官越做越大。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他都政绩斐然,好评不断。三十五年后的大中年间,继父亲郑珣瑜、叔父郑余庆和哥哥郑覃之后,郑朗昂首阔步的迈入政事堂,成为文官集团的领袖,在这个伟大家族的荣誉博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朗,这个曾经被长安鉴定为庸才的人,这个曾经深陷不名誉泥潭的人,这个曾经被长安当作话柄和笑料的人,用三十五年时间,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华丽蜕变。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