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落长安远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一 第二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二 第三章:寒雨萧萧不可闻 三 第四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 第五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二 第六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三 第七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四 第八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 第九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六 第十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七 第十一章:天街小雨润如酥 八 第十二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一 第十三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二 第十四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三 第十五章:有花堪折直须折 四 第十六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一 第十七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二 第十八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三 第十九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四 第二十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五 第二十一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一 第二十二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二 第二十三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三 第二十四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四 第二十五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五 第二十六章:山河重起旧烟尘 六 第二十七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一 第二十八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二 第二十九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三 第三十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四 第三十一章:时来天地皆同力 五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一 第三十二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三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二 第三十四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三 第三十五章:终无形状始无因 四 第三十六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一 第三十七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二 第三十八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三 第三十九章:满堂谁是知音者 四 第四十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一 第四十一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二 第四十二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三 第四十三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第四十四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五 第四十五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六 第四十六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一 第四十七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二 第四十八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三 第四十九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第五十章:今年花似去年好 五 第五十一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一 第五十二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二 第五十三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三 第五十四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四 第五十五章:疾风寒雨意万重 五 第五十六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一 第五十七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二 第五十八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三 第五十九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四 第六十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五 第六十一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六 第六十二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七 第六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一 第六十四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二 第六十五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三 第六十六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四 第六十七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五 第六十八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六 第六十九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七 横扫六军如卷席 八 第七十一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九 第七十二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 第七十三章:横扫六军如卷席 十一 第七十四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一 第七十五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二 第七十六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三 第七十七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四 第七十八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五 第七十九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六 第二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七 第八十一章:飞入青霄更不回 八 第八十二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一 第八十三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二 第八十四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三 第八十五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四 第八十六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五 第八十七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六 第八十八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七 第八十九章:往事冥微梦一般 八 第九十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一 第九十一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二 第九十二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三 第九十三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四 第九十四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五 第九十五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六 第九十六章:种桃道士归何处 七 第九十七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一 第九十八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二 第九十九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三 第一百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四 第一百零一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五 第一百零二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六 第一百零三章:阴风切切四面来 七 第一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一 第二章: 落花飞絮成春梦 二 第三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三 第四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四 第五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五 第六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六 第七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七 第八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八 第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一 第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二 第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三 第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四 第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五 第十四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六 第十五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七 第十六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八 第十七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九 第十八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 第十九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一 第二十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二 第二十一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三 第二十二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四 第二十三章:落花啼鸟纷纷乱 十五 第二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一 第二十五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二 第二十六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三 第二十七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四 第二十八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五 第二十九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六 第三十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七 第三十一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八 第三十二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九 第三十三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 第三十四章:蓟北黄云满眼愁 十一 第三十五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 第三十六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第三十七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 第三十八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 第三十九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 第四十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 第四十一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 第四十二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 第四十三章: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 第四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一 第四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二 第四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三 第四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四 第四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五 第四十九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六 第五十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七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八 第五十一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九 第五十二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 第五十三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一 第五十四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二 第五十五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三 第五十六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四 第五十七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五 第五十八章:何人岛上哭田横 十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章:落花飞絮成春梦 七
《日落长安远》
作者:范正群
更新时间:2024-01-25 21:36:35
字数:43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日落长安远 !

    元和十五年的政事堂,成了真真正正的流水衙门,不,应该是菜市场:皇甫镈、令狐楚、段文昌、萧俛、元稹,对了,还有王播,你上我下,此起彼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真可谓江山代有宰相出,各领风骚一百天!

    政事堂上,帝国的二把手们乱成了一锅粥,那么,帝国的一把手,我们的皇帝,究竟在干些甚呢?答案很简单,也很雷人:玩,变着花样的玩!

    对于父皇的死,李宥并不怎么悲痛,不,是一点也不悲痛。战战兢兢的等了十五年,李宥对自己的这位父皇,只有畏与恨,哪里还有什么敬与爱!

    虽然并不悲痛,但样子改装的时候还得装,比如说,服丧。反正,漫长的十五年都已经熬过来了,也不必在乎这短短的一两个月。

    话虽这样说,一个多月的等待,还是让百无聊赖的李宥憋坏了。

    就这样,服丧期间,漫不经心的李宥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元和十五年闰正月二十四日,服丧期满的那一天。从那天起,李宥的人生词典里,满满的只剩下一个字:玩。

    元和十五年二月初五,李宥宣布大赦天下。之后,憋坏了的李宥就迫不及待的在城楼上摆下了大量的乐舞和杂戏,开始美滋滋的享受当皇帝的惬意时光。

    元和十五年二月十五,李宥充分发扬与民同乐的崇高精神,亲自跑到左神策军大营,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军队中的娱乐表演,摔跤和杂戏。

    元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李宥征发两千名将士,只是为了干一件事,一件别人看来毫无意义,李宥看来却比天还大的事,疏浚鱼藻池。

    鱼藻池是一个皇家池塘,既然是池塘,里面自然有雨也有鸭。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观赏的;鸭,也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射杀的。射鸭的人可能是皇帝,可能是太监,更有可能是女人。宫里的女人除了皇帝的老婆,似乎就只剩下宫女。不错,这些射鸭的女人就是宫女。

    没错,这是一个游戏,一个盛行于唐代皇宫中的游戏,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个训练女人杀生的残酷的游戏。可是,皇帝们喜欢,李宥更喜欢。为了满足自己欣赏“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的欲望,他不顾群臣的极力反对,我行我素的疏浚了早已荒废的鱼藻池。

    元和十五年九月九日重阳节,不顾父皇尸骨未寒,不顾群臣的苦苦劝谏,李宥在皇宫主持召开了盛大的节日聚会。

    元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李宥忽发奇想,要到华清宫去游玩,被宰相们谏阻。二十二日,天还没亮,李宥就悄悄从小道溜出皇宫,一溜烟似的到了华清池,直到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才心满意足的回宫。

    以上种种,只是李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事实上,他每天都在玩,游乐、打猎、歌舞、女色,对了,还有马球、射鸭、斗鸡、赛马,总之,只要是玩,就没有他不上心的。

    当然,我们的大唐天子不止玩这些俗的,还喜欢玩雅的,不要忘了,李宥还是个文艺小青年。令狐楚的骈体文,元稹、白居易的诗歌,对了,还有柳公权的书法,他都喜欢。因为喜欢他们的诗,喜欢他们的文,喜欢他们的书法,李宥就升他们的官,随心所欲的升他们的官,令狐楚、元稹先后成为宰相,白居易离宰相也就一步之遥。

    现在,浩浩荡荡的皇恩,像一块又香又甜的蛋糕,狠狠的砸在了柳公权的身上。

    众所周知,柳公权是一个名人,非常有名,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看来,李宥虽然贪玩,眼光却相当的毒,毒的出奇,从令狐楚到元稹,从白居易到柳公权,都是后世响当当的名人,比李宥有名的多。因为写得一手好字,柳公权由一个小小的夏州观察判官一跃成为右拾遗、翰林学士。

    皇恩浩荡,一步登天的柳公权感激涕零,决心用实际行动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报恩的方式有很多,有人选择阿谀奉承,有人选择逢君之恶,当然,柳公权也有自己的选择,一个既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大唐帝国的选择。

    “你的书法那么传神,为什么?”闲来无事,李宥很好奇。

    “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从容不迫的回答。

    李宥虽然不聪明,但是也不傻,当然听得出柳公权是在笔谏。所以,听到柳公权的回答,李宥羞得满脸通红,默然不语。

    其实,像柳公权那样犯言直谏的人不是没有,不但有,而且还很多,比如说监察御史杨虞卿,比如说衡山人赵知微,比如说拾遗李珏,比如说谏议大夫郑覃、崔郾,……。最搞笑的是谏议大夫郑覃和崔郾,由于李宥闹的太不像话,身为谏官,他们有必要做些什么,于是,他们又联合了三个同事,跑到皇帝面前,准备犯言直谏。五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嘁嘁喳喳的说了一大堆,好不容易嘁喳完了,李宥扭回头,对他身边的宰相说了一句话,就让郑覃等人彻底晕倒:“这些是什么人?”

    身为皇帝,竟然不认识身边的大臣,何况还是专管进谏的谏官,面对这样一个活宝,我直接无语。

    混蛋!混蛋加三级!不,加九级!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