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段九 第2章 纨绔 第3章 断袖 第4章 齐王 第5章 禁足 第6章 十年 第7章 宫宴 第8章 往事 第9章 前尘 第10章 亲疏 第11章 沉香 第12章 翊王 第13章 元淳 第14章 阳春 第15章 佞幸 第16章 暗涌 第17章 渐变 第18章 恩科 第19章 栽赃 第20章 浴火 第21章 点将 第22章 苦心 第23章 劫持 第24章 搜查 第25章 深入 第26章 刺杀 第27章 虎穴 第28章 苏醒 第29章 卒天 第30章 焰火 第31章 归京 第32章 盘查 第33章 形势 第34章 立储 第35章 逼宫 第36章 暴毙 第37章 清洗 第38章 身世 第39章 父亲 第40章 驾崩 第41章 承庆 第42章 帝师 第43章 行宫 第44章 粉墨 第45章 纵火 第46章 捧杀 第47章 挑拨 第48章 山河 第49章 选秀【脑洞产物慎买】 第50章 暴雨 第51章 入瓮 第52章 罢官 第53章 祭天 第54章 垂危 第55章 檀香 第56章 番外一 第57章 铡刀 第58章 秀女 第59章 去意 第60章 大婚 第61章 婚夜 第62章 路途 第63章 推波 第64章 助澜 第65章 端倪 第66章 边境 第67章 宫斗 第68章 十九 第69章 五石 第70章 突袭 第71章 凯旋 第72章 晚宴 第73章 作孽 第74章 软禁 第75章 孤岛 第76章 凰泪 第77章 番外二 第78章 偏爱 第79章 惊梦 第80章 剖白 第81章 迁居 第82章 碧合 第83章 皇储 第84章 因果 第85章 归依 第86章 林场 第87章 樱宁 第88章 【别看】 第89章 【看这里】 第90章 发现 第91章 试探 第92章 回府 第93章 巫蛊 第94章 决裂 第95章 同穴 第96章 安然 第97章 冠礼 第98章 麟儿 第99章 重铭 第100章 六部 第101章 雪灾 第102章 济北 第103章 谋反 第104章 偷跑 第105章 阻力 第106章 修渠 第107章 父王 第108章 南院 第109章 并肩 第110章 并肩(二) 第111章 并肩(三) 第112章 番外四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34章 立储
《摄政王》
作者:荒烟蔓草
更新时间:2024-05-18 09:10:19
字数:803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摄政王 !

    拙政殿。

    隆平帝坐在帝王金座之上,案前摆着厚厚的一摞奏折,偌大的宫殿里空空荡荡,只有他间歇性咳嗽的声音。

    他看着这一本本摊开的奏折,面上是止不住的冷笑。

    “去把玄澜叫来。”他吩咐,于是宫人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这个全天下权势最盛的男人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鬓边如霜雪白——在他看见小孙子给他带来的,儿子死前遗留给他的亲笔信的时候。

    好像在那一瞬间,藏在身体里的寒意从五脏六腑里汹涌蔓延出来,连指尖都止不住的冰凉。

    他一生强硬,年轻时反手夺位置之死地而后生,从不曾犹豫不曾软弱,这一刻却难得有了一丝后悔的情绪……他都忍不住想这是不是老天给他的报应,报应他这一生造了太多杀孽——青年丧妻,中年丧子。

    铁血柔情,铁血犹在,柔情却无处安放。

    此生唯二两刻感觉到如此无力,即使他手握天下权,却依旧无能为力——上一次还是在三十年前,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发妻躺在床上,触手一片冰凉。

    而这一回——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悲哀莫过于此。

    祈昭是他这三十年来的心血,是瑾珏留给他的血脉,是他倾注了所有希冀和期待的继承人。

    然而如今,孤家寡人。

    宫人进来禀报,说小殿下到了,他让人搬个小凳子,让玄澜坐在他身边。

    将那叠刻意挑出来的奏折推到小孙子身边,他说:“玄澜……这些人的名字你记住了,以后万不可重用。”

    玄澜万万没想到隆平帝把他叫过来开口就是这样一句,这句话的意思分明就是……他脸色大变,慌忙跪下请罪:“玄澜不敢——”

    “起来!”隆平帝低声喝到,“你父王留下的位置,除了你能坐得,还有谁能坐得!”

    按传统礼制,继承人的顺序是嫡长子、嫡长孙、嫡次孙,然后才是嫡次子。

    他这一生唯懿德一后,也就只有老大一个嫡子,而玄澜更是唯一的嫡孙。

    更何况,其他儿子实在不堪造就,老二倒是个心狠的——只是,今日他能够为一己私欲勾结外敌,焉知他日不会割土败疆。

    至于小九……可惜了没有他段氏血脉。

    隆平帝垂下眸子,不再多想,看着自己的小孙子,脸色神色莫辨,淡淡说:“玄澜……现在皇爷爷把这个位置放在你面前了,你只告诉皇爷爷,你坐不坐?”

    玄澜一咬牙,跪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玄澜必不负皇爷爷厚望!”

    “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孙子!”他大笑两声,他的后人该有这种担当的魄力。

    “那你现在看看这些折子……看出了什么?”隆平帝指了指那叠刻意挑出来的折子。

    玄澜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折子全是奏请提左相王嵘为右相的。

    “你觉得这些人……会是谁的人?”隆平帝问道。

    “王嵘自己的人……”

    “还有呢?”隆平帝意味深长的继续问。

    玄澜脑中灵光一闪:“难道这里头还有二皇叔的人?……二皇叔要拉拢王嵘?”

    “差不离了,但是还不够。”他这个孙子的确是个聪明的,只是到底还是年纪太小了,阅历不足经验不足,还需要人来带着——只是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叹了口气,他举重若轻的提点,“你二皇叔——”提到自己的儿子,他语气淡漠没有一丝感情:“你二皇叔当然想要拉拢王嵘,他手底下人不少,就是少这些能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人,但是你记住王嵘这个人,向来不见兔子不撒鹰,他出生寒门,四十为相,满朝上下也只有刘培江三朝元老能够压的住他,刘培江乞骸骨告老,右相的位置空了出来,他能够不肖想位极人臣?”

    看着玄澜抿嘴咬唇的表情,隆平帝笑了:“别担心的太早……王嵘那么老奸巨猾心思深沉的人,你当他真会尽心尽力帮老二了——成年的皇子哪里有你这个小皇孙好掌控?”

    他不屑的嗤笑一声:“右相是位极人臣了……但哪里及的上无冕而王的顾命大臣?”

    玄澜瞪圆了眼睛,在他过去的十年里,虽然也接触过阴谋和诡计,但是如此城府……他实在是第一次知道。

    “王嵘这个人,乃是权中饿狼……用得好,那就是能臣,用得不好,他就是佞臣。”

    “是,玄澜记下了。”他一脸坚毅的道。

    隆平帝摸摸小孙子的头,微微叹了口气。他没有三十年再来培养一个继承人了,于是只能把能教他的都教给他,其余的,便只能靠这个孩子自己了。

    一时间,宫殿里回荡的都是隆平帝教导自己孙子的声音。

    “自前朝起,相位不再设单独一人,而是设左右二相,就是为了互相牵制,此外,还设六部尚书,以分相权。相权分散,才无法掣肘皇权,帝王才有一言九鼎的权威。”

    ”帝王权术,无非平衡二字。无论是左右双相互相牵制,还是六部互相牵制,皆为平衡。尤其是在官员的任免上更要把握好平衡,无论是朝中文武官员的的平衡,还是任免地方官员地方势力和外来势力的平衡。”

    “六部之中,又以户部、兵部、吏部,权势最重。皆因人、财、军才是皇权的根本——这三项,是不能交到外人手里去的,必须要由你自己掌控住。”

    “兵权一分为二,五军都督府掌控天下兵马,内设五军都督,但其只有练兵权,并无调兵权,调兵确实在兵部。除此之外,便只有帝王虎符可直接调兵。”

    汪福全端上来一杯暖茶,他接过喝一口一口,感觉四肢百骸的寒气都散掉去,继续教导自己的孙子:“身为帝王,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天子一言九鼎,切忌朝令夕改——就像吏部的官员考核,定好的规矩立在那儿,功绩不够的,就让他们该窝哪儿窝哪儿。”

    玄澜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最后,隆平帝把孙子拉到自己的身边,拿过桌案上的帝王玉玺放到他手里——他之前就已经拟好了一份圣旨,此刻正摊开在桌案上。

    “玄澜……盖下去。”他不容置疑的道。

    ——那是一份立储的圣旨。

    玄澜握住玉玺,重重的盖了下去。

    康王府。

    府里的下人都低着头做事,来来往往不敢多言一句,偶尔抬头,看向主院落,眼睛里都是畏惧的光。

    “咣——”的一声,杯子碎裂的声音。

    跪在地上的人不敢抬头,简直要伏道地面上去,在屋内此后的两排侍女也都跪下来请罪。

    二皇子气急败坏:“王嵘那个老匹夫——他就是这么说的?!”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跪在地上那人慢慢抬起头:“恕属下多言——您何必非要拉拢左相呢?”

    “刘培江回家养老之后,朝堂之上,就他说话分量最重……不拉拢他拉拢谁?”

    他咬了咬牙,愤恨道。他已经把自己所有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一场赌博上了——如果最后、最后还是要走最大逆不道的那条路,至少,他要有这么一个人,帮他洗白。

    “那王嵘,想必早就知道陛下并无意提他为右相,让您出手,那是让您平白暴露自己手下隐藏的势力啊。”属下低着头缓缓道:“王爷……您何必非要执着于这样一个人呢?”

    他说,声音在段祈辉听来充满诱惑:“当初圣上登基——妄言之人可是杀了个十之七八啊。”

    “恩!”段祈辉目光灼灼的看向他,危险的开口:“你知道了什么——”

    “属下对王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那人连忙磕头表忠心:“一将功成都尚且万骨枯——何况是……天子呢?”

    段祈辉静默了一会儿,最后冷笑两声:“你说的不错,是本王多虑了。不听话的人……杀了便是。”

    他喃喃道:“一将功成都尚且万骨枯——何况是……天子呢?”

    这几日京都形势汹涌,太子战死边关的消息经历层层阻扰,终于传了回来,而九皇子和嫡长孙从边关悄然回来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昭明太子稳坐太子之位二十余年,如今骤然逝世,储位空悬,京都已然风起云涌。

    他的康王府,一下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众臣看向他的目光,也变得热切起来。

    他冷哼一声,如果他们知道太子的死是他动的手脚,怕是就不会这么看他了。

    而最不能知道的那个人……怕是已经知道了。

    他那个小侄子住在碧合殿的消息,世家里有点渠道的人恐怕都知道了吧。

    最近还都用那种怜悯的眼神看他——他有什么好怜悯的,该怜悯的,是他那小侄子才对!

    他看向皇城的方向——那座最至高无上的宫殿,目光一瞬间变得炽烈起来,眼里燃烧着熊熊的,最孤注一掷的烈火。

    应德悄无声息从阴影中现身,隆平帝手上一顿,问道:“朕那好儿子,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应德回禀:“虎贲卫统领已投向康王。”

    隆平帝冷笑:“那就再添一把火好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