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段九 第2章 纨绔 第3章 断袖 第4章 齐王 第5章 禁足 第6章 十年 第7章 宫宴 第8章 往事 第9章 前尘 第10章 亲疏 第11章 沉香 第12章 翊王 第13章 元淳 第14章 阳春 第15章 佞幸 第16章 暗涌 第17章 渐变 第18章 恩科 第19章 栽赃 第20章 浴火 第21章 点将 第22章 苦心 第23章 劫持 第24章 搜查 第25章 深入 第26章 刺杀 第27章 虎穴 第28章 苏醒 第29章 卒天 第30章 焰火 第31章 归京 第32章 盘查 第33章 形势 第34章 立储 第35章 逼宫 第36章 暴毙 第37章 清洗 第38章 身世 第39章 父亲 第40章 驾崩 第41章 承庆 第42章 帝师 第43章 行宫 第44章 粉墨 第45章 纵火 第46章 捧杀 第47章 挑拨 第48章 山河 第49章 选秀【脑洞产物慎买】 第50章 暴雨 第51章 入瓮 第52章 罢官 第53章 祭天 第54章 垂危 第55章 檀香 第56章 番外一 第57章 铡刀 第58章 秀女 第59章 去意 第60章 大婚 第61章 婚夜 第62章 路途 第63章 推波 第64章 助澜 第65章 端倪 第66章 边境 第67章 宫斗 第68章 十九 第69章 五石 第70章 突袭 第71章 凯旋 第72章 晚宴 第73章 作孽 第74章 软禁 第75章 孤岛 第76章 凰泪 第77章 番外二 第78章 偏爱 第79章 惊梦 第80章 剖白 第81章 迁居 第82章 碧合 第83章 皇储 第84章 因果 第85章 归依 第86章 林场 第87章 樱宁 第88章 【别看】 第89章 【看这里】 第90章 发现 第91章 试探 第92章 回府 第93章 巫蛊 第94章 决裂 第95章 同穴 第96章 安然 第97章 冠礼 第98章 麟儿 第99章 重铭 第100章 六部 第101章 雪灾 第102章 济北 第103章 谋反 第104章 偷跑 第105章 阻力 第106章 修渠 第107章 父王 第108章 南院 第109章 并肩 第110章 并肩(二) 第111章 并肩(三) 第112章 番外四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71章 凯旋
《摄政王》
作者:荒烟蔓草
更新时间:2024-05-18 09:10:19
字数:74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摄政王 !

    许三阳,道号三旭,骗术高手,自小在三教九流中混迹长大,因着一副皮囊长的俊美不凡,没少借着这张脸去干一些招摇撞骗的事。心中没有国法家规,行事无所顾忌,并且胆大包天。

    自被推荐入宫后,他先是拿出许许多多保养的方子,把一干婢女嬷嬷哄的团团转,这些方子也确实有用,见效后,这些婢女嬷嬷有意结交与他,也好叫他多拿些私藏的保养法子出来,便处处都给他行了方便,明里暗里都在给他说好话。一时间他的名声简直传遍了后宫每一个有宫女闲聊的角落。

    他长相俊美,身材颀长,一身白袍翩翩的样子还真有几分清冷孤高的气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仿佛真的达到了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太后念其炼丹辛苦,当众赐予他众多珍宝,但这位世外高人无动于衷,直道是:“太后娘娘孕育帝王有功,此乃应得。”

    太后听候甚是愉悦,大手一挥,就直接塞给了他许多金银票子,道,“大师虽为世外高人,也不免要行走江湖,此乃哀家一点心意。””

    许三阳谦让一番收下了,心里很是愉悦,太后见他不再推辞心里也很是愉悦。

    后宫外男不得留宿,太后曾经提出在皇城边儿给他安排一处住所,但是他怎么肯答应,心思一转冠冕堂皇的接口又冒出来了,只道是俗世喧嚣,不及道门清净,不利于修炼,更不利于炼药,坚持住在京郊的道观里。

    驻颜丹三日服食一粒,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药浴药汤配合服食放能够将药效发挥到最佳。只是他心里清楚,这世上哪有什么驻颜丹,真正的功用都在那些药浴药汤上,只不过因这驻颜丹里头大半都是五石散,服食后能让人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给人一种仙家丹药的错觉罢了。

    约莫就这么过去了两旬,太后对五石散已经有点上瘾的症状了,开始问他能不能多练一些丹药出来,他心里不安,一般干这种事儿是越早抽身越好,捞完一票尽快走人,不然若是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更不用说他这回儿打的还是皇家的主意。

    现在他开始羡慕起当初收了他银子的白眉老道了,那老不死的早不知逃哪儿去了。

    两旬过后,事情终于有了进展,他暗地里通过宫女们散播出去的消息终于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在某一日进宫为太后献药过后,皇后偷偷摸摸把他叫住,然后问,\”听闻三旭大师能够炼制\'相思引\'\”

    他故作高深,叹道,“妖狐出世,祸乱后宫,娘娘可是为此而来?”夜观天象,一切尽在贫道掐指一算之中。

    此后一切事情便理所当然,三日后进宫,他一脸平静但实际上心惊胆战的将背后那人给他的药粉惯以“相思引”之名,递给了皇后。相思引、相思引……顾名思义,牵你情丝,入我情丝,此物最相思。

    皇后还没到没救的地步,她也不敢就这么大大咧咧的给皇帝下药,先是让一个宫女试了药,确认人没事,然后见三日后那三旭倒是依旧按例进宫来给太后献药,这才大着胆子开始给送往拙政殿的点心里下药。

    她受过宠爱之后,便再也不想回到之前那般只有一个皇后的空名号的时候了。

    这背后的一切,玄澜自然是知道的,并且掌控的一清二楚。

    下定决心之后,他便不想再等了,想着仓促便仓促些吧,毕竟他也不是四年前那个对付一个王嵘也要筹谋许久的小皇帝了。

    他等了这许久,不过就是在等皇后跳进这个坑,收拾张家不是最主要的,太后而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废后。

    立后废后都为国之大事,废后不同于休妻,这不是一家的事,这是一国的事,若是没有足够的理由堵住朝野上下的嘴,怕是不太容易收场。

    凡是在河边垂钓过的渔民都知道,垂钓的时候鱼线拉的老长,鱼饵扔下去往往要等候很久,经常盯着水面一盯就是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然而鱼儿上钩了,把鱼线从河里拉出来往往只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儿。

    兵法中有四字真言:风林火山。即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意为不动的时候要平稳如山,一旦动手就要如火燎原。

    某一日帝王在进食时突然口喷鲜血,太医匆匆赶来救治,最后发现皇后娘娘送来的点心中竟然含着一种罕见的慢性毒药,此次正是因为和陛下药膳中的某一位药材药性相冲突,陛下才口喷鲜血。

    陛下清醒过来后立刻令羽林卫包围了整个张府已经凤仪宫西宁宫。这个消息并未封锁,很快,京中所有世家都知道了皇后娘娘给陛下下药的事情,宗人府的一位亲王妃过去审问,惊慌失措之下的皇后招出了“相思引”的事实,毫不犹豫的就把全部责任全部推那三旭道士身上。

    于是太医院急急忙忙跑去西宁宫给太后娘娘详细诊断,发现太后的确是中了五石散的毒并且上瘾了;羽林卫则马不停蹄赶去京郊,发现你那座道观早已人去楼空了。而当罪魁祸首逃之夭夭的时候,不管皇后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给陛下下药,这个黑锅都只能她来背。

    事情走到这一步,陛下的意识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废后,灭张家。

    在大家众所一致的默认下,老张家很快就被连根拔起,倒台的速度比当初王家倒台的速度与还快。在三日后陛下身体稍稍好转,恢复早朝的时候,就宣布了一道诏书,:废后——张氏若紫贬为庶人。

    玄澜当即迫不及待往边关发去了一道金牌诏令,然后一边等着人从边关凯旋,一边收拾京中的残局。

    》》》》》》》》》》

    第一道金牌诏令发到边关的时候,祈舜并没有打算回去——他这边刚刚干掉犬戎老可汗,犬戎内部诸位王子王叔争位闹成一团,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他怎么舍得就这样回去,因此陈书一封送往京城。

    估摸着他的陈情书还在到半路上呢,自己渠道里关于京都的消息就来了,他一看简直要跳起来,怎么没有一个人和他说圣上中毒的事?又一封信快马加鞭往京城送去,对圣上的身体状况表示了非常强烈的慰问的意愿。

    对于张家的状况以及京中的局势他只不过轻描淡写的提了一下,他知道老张家迟早倒台,就像当初王家一夕间广厦倾塌一样…………就像他有预感,他这位位高权重并且在边关掌兵两年的段氏皇叔,一旦回到京都,怕是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他自己亲手教出来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性。

    如果玄澜中毒,那他就更不能回去了,毕竟玄澜尚无继承人,他这么火急火燎的赶回去,难免不会让人产生点想法。可是他在边关又如坐针毡,心理时时牵挂着那人的安危,压根静不下心来做事了。

    好在答题的事情他都已经安排好啦,并且都有专人去做。往犬戎部族安探子的事情有温玦去做,天狼卫战死士兵家属的抚恤以及新兵源的补充则有燕钺来做,他倒是突然就闲下来了。

    心里着实烦躁便往院子里一钻——他那个重兵把守层层防护的院子,里面其实只着这一个弱书生。对这人他也不干啥,只是有时候会过来看看他那张脸,看着看着便静下来了。

    段氏子弟痴情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这雁翎城,随便一个百姓都知道翊亲王养着一个小情儿,两年来都不曾找过其他人,重兵保护生怕他出一点意外,外出征战回来第一时间就是往那个院子里赶。

    没有人知道,他只是在透过那张脸,看另外一个人。

    当他勾心斗角累了的时候,当他对自己的满手鲜血感到厌烦的时候,当他一场大战归来满身疲惫的时候……总是要看到那张脸那个人他才安心。

    也不是没有想过,两年多过去了,当年美到雌雄莫辨的少年长成了什么样子………只是再多的想念,都被压在了心底。

    时间是一杯越酿越醇的酒,思念在其中无声无息的发酵。

    然而抛却感情,理智上他无比清楚,两个人的身份犹如天堑鸿沟,这一坛酒必须长久埋藏进地窖之中,永不能让它得见天日。

    约莫半旬的时间过去,京都的第二道金牌诏令来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回再也拖延不得,只能收拾收拾准备凯旋回京。

    犬戎人还在上演那一出争夺的戏码,温玦被他留下主持大局,天府卫也被他留下用以辅助。因着这一回他本就没有带兵过来,走的时候也就只带了三千天狼卫上路。

    紧赶慢赶十日之后也到了华京城下。

    祈舜愣了一下,城门口,百官在列,帝王相迎。

    祈舜直接下马跪下,“微臣见过陛下。”

    玄澜走上前去扶起他,大笑道,“朕恭贺皇叔凯旋而归!”

    他抬起头,一个俊美恍若天人的青年正微笑看着他。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