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驸马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零二章 第一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零五章 第一零六章 第一零七章 第一零八章 第一零九章 第一一零章 第一一一章 第一一二章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四章 第一一五章 第一一六章 第一一七章 第一一八章 第一一九章 第一二零章 第一二一章 第一二二章 第一二三章 第一二四章 第一二五章 第一二六章 第一二七章 第一二八章 第一二九章 第一三零章 第一三一章 第一三二章 第一三三章 第一三四章 第一三五章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七章 第一三八章 第一三九章 第一四零章 第一四一章 第一四二章 第一四三章 第一四四章 第145章 番外 正月三日雨 第一四六章 第一四七章 第一四八章 第一四九章 第一五零章 第一五一章 第一五二章 第一五三章 第一五四章 第一五五章 第一五六章 第一五七章 第一五八章 第一五九章 第一六零章 第一六一章 第一六二章 第一六三章 第一六五章 第一六六章 第一六七章 第一六八章 第一六九章 第一七零章 第一七一章 第一七二章 第一七三章 第一七四章 第一七五章 第一七六章 第一七七章 第一七八章 第一七九章 第一八零章 第一八一章 第一八二章 第一八三章 第一八四章 第一八五章 第一八六章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八章 第一八玖章 第一九零章 第一九一章 第一九二章 第一九三章 第一九四章 第一九五章 第一九六章 第一九七章 第一九八章 第一九九章 第二零零章 第二零一章 第二零二章 第二零三章 第二零四章 第二零五章 第二零六章 第二零七章 第二零八章 第二零九章 第二一零章 第二一一章 第二一二章 第二一三章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五章 第二一六章 第二一七章 第二一八章 第二一九章 第二二零章 第二二一章 第222章 完结章 第223章 番外-卧龙跃马终黄土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七章
《一品驸马爷》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时间:2024-01-16 08:59:45
字数:102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驸马爷 !

    谢则安下午去找刚刚回京的姚鼎言。

    姚鼎言听到徐君诚把自己的文章拿了出来,也笑道:“我也给你看看你徐先生金榜题名时的文章。”说着他就当场把文章在纸上写了出来。

    谢则安想起谢季禹说过姚鼎言也是个过目不忘的家伙,顿时羡慕妒忌恨。更让他惊讶的是,姚鼎言居然是仿着徐君诚的字来默的!

    谢则安等姚鼎言写完后拿起来一看,不由吓了一跳。因为徐君诚那时候的文章锋芒毕露,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他过人的才略和显而易见的革新之心。

    难道徐君诚科举那一年的考官正好喜欢这种?

    姚鼎言背着手站到窗边,说:“当初你徐先生是少年天才,文采过人天下知,那时时局动荡,所有人都缩手缩脚不敢多言,只有你徐先生敢这么写。那时陛下还是太子,却已经监国,革新弊病之心十分强烈,看到这篇被人放到进士榜最末的文章后拍案叫绝,钦点为状元。”

    谢则安吃惊不已。

    徐君诚为人谦和,风评极好,极少有人会提起他当年的旧事。

    姚鼎言说:“那时我立志要成为你先生这种人,后来与他相识,他也帮助过我许多次。只不过我们之间有了一点分歧,你徐先生是赞同‘变’的,可他觉得‘变’到如今这样就够了,再去改祖宗之法就矫枉过正,过了头。我觉得还差很多,我少年时走南往北,见过不少事,京城这边确实是繁华无比,歌舞升平,但在很多京城看不到的地方,百姓还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甚至还时刻担心着外敌的入侵。光是如今这样,还远远不够。”

    听完姚鼎言这番绝对不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谢则安明白了。

    姚鼎言是想让自己当传声筒,把这些话告诉徐君诚!

    谢则安乖乖巧巧地听着,并不插嘴。

    姚鼎言都和谢则安相处这么久了,哪会瞧不出他那老实样儿根本就是装的?他也不相逼,笑了起来:“等会儿我和你一起回去,找你爹小喝一杯。”

    谢则安点点头。

    姚鼎言给谢则安讲起了南下的见闻,不时拉出点疑案难案来考校谢则安。谢则安不敢大意,搜肠刮肚地把自己记下的律法搬出来用。

    师徒对谈了许久,谢则安记录下来的东西竟已经有满满数十页。

    姚鼎言把他记录的文稿没收了:“回头再还你。”

    谢则安不会反对。

    谢则安领着姚鼎言回谢府时,谢府的气氛有点不对,有种异乎寻常的凝重。

    谢则安找了个仆人问:“有什么客人来了?”

    仆人恭谨地说:“回小官人,恭王殿下来了,正和官人在风雪亭那边喝酒。”

    姚鼎言神色微讶。

    谢则安也没想到会问出个这么惊人的事儿,谢季禹还和恭王交好?

    谢则安说:“先生,我先带您去我书房那边瞧瞧,您给我指点一下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姚鼎言说:“也好。”

    谢则安领着姚鼎言前往自己住的院落,却发现梁捡正抱着手臂坐在石桌边,紧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姚鼎言记性好,一眼就认出了这人曾是跟随在赵英和先皇后身边的人。

    他惊讶不已。

    虽说早就知道谢则安和赵崇昭走得近,可连梁捡这样的人都派了过来,未免也太重视谢则安了吧?

    姚鼎言大方问好:“梁先生。”

    梁捡睁眼瞧了姚鼎言一眼,说:“姚某不敢应姚先生这一句‘先生’。”他看向谢则安,“我有事出去一趟,你要找我的话明天再找。”

    谢则安乖乖点头。

    姚鼎言目送梁捡离开,也没多问什么,而是在谢则安的引领下踏进谢则安的“书房”。瞧见里面那一排排书架,姚鼎言问:“找齐这么多书,费了不少劲吧?”

    谢则安搓了搓手,嘿嘿一笑:“没有没有,我拿着太子殿下的手令,去弘文馆那边要了一批……”

    姚鼎言:“……”

    其实这事儿赵崇昭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就没了下文,不过谢则安是谁啊?没杆子他也敢往上爬,何况确实是赵崇昭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就死皮赖脸地去弘文馆那边搬了一整车书回来。

    虽然看完的不多,但每天看着自己满满当当的书房,谢则安都觉得自己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人!

    谢则安正自我满足着,就听到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姚先生。”居然是谢季禹亲自过来了。

    姚鼎言说:“季禹你不是在和恭王殿下说话?”

    谢季禹说:“刚把殿下送走。”他有点莫名,“殿下说他心情很好,偏偏又找不着人喝酒,所以来找我喝一杯。”

    姚鼎言不由纳闷:最近有什么事让恭王心情特别好?

    谢季禹却没想那么多,他叫谢则安去备茶,邀请姚鼎言落座:“很多事我都不太懂,殿下是找错人了。”

    姚鼎言说:“也许恭王殿下就是想找个不太懂的。”

    京城到处都是人精,说句话都累得慌,难得有个什么都不懂的,喝起酒来会痛快不少。

    只不过……

    姚鼎言打量着谢季禹。

    年纪轻轻就位列尚书的谢季禹,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谢季禹没忽略姚鼎言的目光,他坦然地和姚鼎言对视,眼底仿佛什么都没掩藏,和他刚到京城时也没什么两样。

    姚鼎言没再继续探究。

    身在京城却永远不沾染任何糟心事,本身就是一种本事,他又何必寻根问底?非得证明谢季禹也是日算夜计地活着,根本没多大意思。

    姚鼎言和谢季禹说起见柳三思的事。

    柳家在南方过得不算太凄苦,虽然举家流放,但家中有个叫柳谨行的,在那边当上了县学的夫子。县令是个通达的人,有人说这样不妥,他就直接骂开了:“怎么不妥了?有能教的人不让他来教,难道还让你们儿子像你们一样目不识丁,一辈子窝在这种穷地方?”涉及到自己儿女的前程,反对的声音就没了。

    柳家一家也得益于柳谨行的这一举动,在当地颇受尊敬,没受什么委屈。

    谢季禹听后顿了顿,想了半天才想起柳谨行是谁。那是柳三思的弟弟,平时话不多,也不太与人往来,没想到到了南方后却是他最先想出办法来改变他们一家的处境。

    谢季禹说:“那挺好的。”

    姚鼎言说:“我也和县令打过招呼,让他们别苛待柳家。”

    谢季禹微微一怔,姚鼎言这话里的意思,竟是不准备再把柳三思找回来了!

    姚鼎言说:“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得入宫当值。”

    谢季禹说:“姚先生难得来一趟,留下来用饭吧。”

    姚鼎言意味深长地说:“说不定我以后会常来。”

    谢季禹心头一凛,却还是笑言:“欢迎之至。”

    姚鼎言走出谢府,想起了离开柳三思的流放地那日,柳谨行找上门来对他说:“有谢季禹在,姚先生何必舍近求远?”

    再回想起柳三思写给自己的信,姚鼎言豁然开朗。

    柳三思能做到的事,谢季禹能做;柳三思不能做到的事,谢季禹也能做。谢季禹的立场难以摸清,难道柳三思就可靠?能在背后插自己好友一刀的人,未必可靠到哪里去。

    倒是这个柳谨行有点意思。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姚鼎言一向有着强大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要做的事是正确的,只要他得到了上面的支持,谢季禹难道还会反对?

    姚鼎言决定放弃把柳三思找回来,改为多走谢府几趟。他和谢季禹往来多了,其他人自然会默认谢季禹是他们这边的人,何愁谢季禹不相帮?

    另一边,谢季禹对谢则安叹息了一声:“麻烦还是来了。”

    谢则安说:“来就来,难道我们还怕它不成?”

    谢季禹眉头一跳,怔神片刻,点头说:“三郎说得对,没什么好怕的。三郎你也快些长大,我们一起护你阿娘和小妹周全。”

    谢则安叫屈:“我才几岁啊?不也该被护着吗!”

    谢季禹说:“是你自己说‘我们’不怕的。”

    父子俩对视一眼,忽然都轻笑起来。

    要他们做到官居一品、名垂青史,那当然很难,可他们没那个念想。

    他们都只想保一家平安,至于抱负和野心那种东西,有机会实现就实现一下,真要没那个机会,他们也不会强求。

    这样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这时已经离开谢府的恭王进了宫。

    见完太后以后,恭王就去向赵英辞行。

    赵英听到恭王要去封地那边,讶异地抬眼:“怎么这么急?”

    恭王心情确实极好,唇边噙着笑:“在京城呆久了有点腻,想回去舒展一下筋骨。”

    赵英知道恭王说的“舒展一下筋骨”是什么意思,虽然边境没有大的战乱,但一入冬,过着游牧生活的草原民族存粮不足以熬过撼动,自然是打起了过境烧杀抢掠的主意。恭王每年就陪这些人玩耍,过来一撮弄死一撮,打得十分开心。

    这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可见到恭王唇边的笑时,赵英心头突突直跳。

    他忍不住问:“你去看阿蛮了吗?”

    恭王看了赵英一眼,问:“看什么?不就死了个儿子嘛,再生一个就是了,反正她又不喜欢死掉的那个。”

    听着恭王不以为然、甚至带着几分惬意的语气,赵英哪会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他猛地一拍桌:“阿蛮是你妹妹!”

    恭王说:“皇兄,你杀掉的人里面难道没有你的兄弟?”

    赵英一滞。

    恭王说:“嗤,稍微一撩拨就变了心,还说什么情深似海。妹妹?我最恨这种人了。口里说得冠冕堂皇,做起来却是另一番做派,自己就不觉得恶心?”

    赵英沉默。

    恭王说:“没事的话,我先走了,明日一早我立刻启程回北边,到时就不来向皇兄你辞行。”

    等恭王走到门边,赵英突然问:“那把火是不是你烧的?”

    恭王脚步一顿,笑了出声:“过了十八年,你终于问出这句话了吗?”他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直逼赵英,“对,我烧的,那一片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停,真是痛快极了。”

    赵英没再说话。

    恭王说:“一想到你那好妹妹会跑到他灵前哭,等和别人有了儿女还可能带上儿女一起去,我就觉得犯恶心。他生前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你们兄妹俩,给了大庆朝的天下,他死后你们就让他清静一点吧。”

    赵英颓然地坐回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当初恭王大捷,人人都担心恭王会有篡位之心。没想到恭王回朝后直接把虎符往他面前一扔,眼也不眨地交出了所有兵权,只求了一个远在塞北苦寒之地的封地。

    很多人都不明白恭王在想什么,他却知道。虽然那个人已经被大火烧成灰烬,但到底还在北边。

    长居北地,于恭王而言也算是有那人陪伴。

    一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弟弟,赵英曾经陷入两难之地,最后却还是让那人娶了妹妹,逼迫恭王斩断那种有悖人伦的念想。

    没想到那人死后依然能让他们兄妹交恶——甚至愈演愈烈。

    作者有话要说:

    那什么拯救你,我飘忽不定的更新点……

    这是补昨晚的更新【蜡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