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驸马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零二章 第一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零五章 第一零六章 第一零七章 第一零八章 第一零九章 第一一零章 第一一一章 第一一二章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四章 第一一五章 第一一六章 第一一七章 第一一八章 第一一九章 第一二零章 第一二一章 第一二二章 第一二三章 第一二四章 第一二五章 第一二六章 第一二七章 第一二八章 第一二九章 第一三零章 第一三一章 第一三二章 第一三三章 第一三四章 第一三五章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七章 第一三八章 第一三九章 第一四零章 第一四一章 第一四二章 第一四三章 第一四四章 第145章 番外 正月三日雨 第一四六章 第一四七章 第一四八章 第一四九章 第一五零章 第一五一章 第一五二章 第一五三章 第一五四章 第一五五章 第一五六章 第一五七章 第一五八章 第一五九章 第一六零章 第一六一章 第一六二章 第一六三章 第一六五章 第一六六章 第一六七章 第一六八章 第一六九章 第一七零章 第一七一章 第一七二章 第一七三章 第一七四章 第一七五章 第一七六章 第一七七章 第一七八章 第一七九章 第一八零章 第一八一章 第一八二章 第一八三章 第一八四章 第一八五章 第一八六章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八章 第一八玖章 第一九零章 第一九一章 第一九二章 第一九三章 第一九四章 第一九五章 第一九六章 第一九七章 第一九八章 第一九九章 第二零零章 第二零一章 第二零二章 第二零三章 第二零四章 第二零五章 第二零六章 第二零七章 第二零八章 第二零九章 第二一零章 第二一一章 第二一二章 第二一三章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五章 第二一六章 第二一七章 第二一八章 第二一九章 第二二零章 第二二一章 第222章 完结章 第223章 番外-卧龙跃马终黄土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二九章
《一品驸马爷》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时间:2024-01-16 09:01:50
字数:1399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驸马爷 !

    秋去冬来。

    曲谱、词集、诗集、话本都陆续刊印。这是晏宁公主最快乐的一年,她可以无所顾虑地享受谢则安的关心和爱护,并留下许多他们恩爱甚笃的“传说”。这份快乐里面渗着许多忧虑,但都被谢则安一一抚平。

    而就在严冬降临之际,晏宁公主渐渐不能下地了。血色在她脸上慢慢褪去,令她的脸变得苍白而瘦削。谢小妹与赵昂快马一路赶来,看到晏宁公主时眼泪刷刷刷地往下掉。

    晏宁公主清醒的时间不多,谢则安让戴石代为处理县务,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傍晚时晏宁公主醒来了,看见谢则安和谢小妹都在,精神变得好了一点。她垂下眼睫,问谢则安:“我看到下雪了,三郎你能带我去看雪吗?”

    谢则安一顿,望向守在一边的杨老。

    杨老转开眼,说道:“去吧。”

    去吧,去吧,强撑着也撑不过这一晚了,还不如了了她的心愿。

    谢小妹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来。

    谢则安小心地抱起晏宁公主,她久病多年,身体轻得像不存在一样。他抱着晏宁公主坐上马车,打起车帘让她看着沿途的雪景,等走到开阔的田野,才将走出马车,看着漫山遍野的飞雪。

    天边染着金色的夕阳,与雪地的冷光交相辉映,分外美丽。晏宁公主望得出神,竟不觉得冷,也不觉得伤心害怕。太阳落下,明朝依然会升起,生命的终结也并不是一切的结束。她轻轻偎入谢则安怀中,低声喊:“三郎……”

    能遇到你,真的这一生最幸运的事。

    谢则安定定地抱着晏宁公主。

    怀中的人仿佛只是熟睡了,看起来那么安详,只是呼吸慢慢终止,身体渐渐僵冷,当夜晚降临时已没了气息。

    谢则安看着漆黑的夜色,轻轻闭上眼,倚着马车抱住晏宁公主不动弹。

    谢小妹再也忍不住,搂着赵昂哭了出来。等眼泪侵湿了赵昂的衣襟,她才离开赵昂的怀抱,哽咽着拉了拉谢则安:“哥,回去吧,我们回去吧。哥、哥——”

    谢小妹喊到第四声时,谢则安才回神,抬起头说:“好。”

    回到县衙,谢晖夫妇、梁捡、端王、谢大郎都在,见谢则安抱着晏宁公主回来,谢夫人上前问:“晏宁还好吧?”

    谢则安沉默不语。

    谢小妹替他说:“嫂嫂已经……已经去了。”说完已泣不成声。

    谢夫人忧心地看着谢则安。

    谢大郎在征询了谢晖的意见后朝赵昂招了招手,和赵昂一起忙碌起来。

    消息传回京城时,赵崇昭正在处理政务。他这一年里忙得连轴转,勤勉的名声是有了,日子却过得百般不是滋味。凉州那边来的信少了,他写去的信也少了,两地相隔,仿佛真的让他和晏宁之间的兄妹情谊淡了不少。

    乍然听到内侍说出的消息,赵崇昭手中的笔掉到了地上。

    赵崇昭的手直发抖:“不是说还可以活十年吗?才八年,这才第八年!”

    内侍噤声不敢言语。

    赵崇昭微微喘着气,恨不得立刻去凉州一趟。他不相信,他怎么都不相信。不就是少了那么一两封信吗?也就那么一两个月的时间……

    赵崇昭转头瞪着内侍:“为什么在这之前都没有消息?”

    内侍吓得后退了两步,跪在地上直打颤。

    赵崇昭说:“张大德呢?把张大德找来!”

    内侍连滚带爬地下去了。

    张大德赶到时身上还带着灰,他被赵崇昭发配去管库房,闲得长毛,索性亲自动手收拾起来,每年存余多少、入库多少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件宝贝他都仔仔细细地擦拭过。没办法,要是不给自己找点事做,他怕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变得颓丧又偏激。

    听到赵崇昭宣召,张大德心里一咯噔,差点把手上的瓷碗打碎。

    他连衣服都没换,急匆匆地赶到御书房。

    赵崇昭看着张大德直挺挺地跪在那儿,微微咬紧牙关。

    来来回回换了那么多人,始终没几个顺手的。张大德早早就跟着他,最明白他的想法,可偏偏张大德太早跟着他了,还与谢则安那么亲近,他才不想再看见张大德。

    没想到身边少了个得用的人,竟可以把自己变得耳聋目盲。

    赵崇昭说:“张大德,你这段时间有没有收到凉州的信?”

    张大德心扑通扑通直跳,毕恭毕敬地回答:“陛下,我没有管着这一块了,自然是收不到信的。”

    赵崇昭说:“真没有?你也没去见你哥哥?没从他那边听说什么?”

    张大德伏地一叩首:“回禀陛下,真的没有。今年大哥很忙,我去了他也招呼不了我,所以这几个月我都出宫,更没有见到他。”

    赵崇昭神色淡淡:“以前你不是经常与他们通信吗?”

    张大德不明就里,听到这话后以为谢则安那边出了什么事,惹了赵崇昭疑忌。张大德掌心渗出了汗,想到这大半年来没滋没味的日子,想到兄长的谢则安都处境艰难,他咬咬牙,一叩首,说道:“小的不知陛下与三……驸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驸马他一直一心为陛下您着想。驸马去凉州前我奉命去宣旨,驸马还告诫我一定要忠于陛下,宫中的事连他和兄长那边都不要外泄。”

    赵崇昭抬起头,冷眼看着他:“你记得我说过不要提起他吧?”

    张大德不再说话。

    赵崇昭说:“说得那么好听,不过是不关心罢了,他根本不想了解宫里的事,当然能冠冕堂皇地这么劝你。”

    张大德睁大眼。

    赵崇昭说:“你去,把这几个月的信件都翻一遍,找出凉州那边寄来的所有信件。”

    张大德说:“包括驸马写的?”

    赵崇昭狠狠折断了手上的笔。

    他瞪了张大德一眼,说道:“对,包括!”

    张大德领命而去,半个时辰之后把几封信拿了过来。赵崇昭不想听到凉州的消息,有人送上来往往也会往后压,底下的内侍都是机灵人,哪会看不出赵崇昭对凉州那边的人有意见了?久而久之,他们都直接把凉州的来信压到最后,甚至根本不上送。

    几封信里有三封是谢则安写的。

    晏宁公主两个月前就写不了字了,谢则安代为写了一封,想告知赵崇昭晏宁的病情。一个月后没有回音,谢则安又写了两封,同时写信给谢小妹让她到凉州一趟。结果谢小妹和赵昂赶过去了,赵崇昭这边的信还没拆封。

    赵崇昭看完信后手一直在发抖。

    他的妹妹没有了,他从小疼爱着的妹妹没有了。而她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时候他毫不知情,只当她还在凉州那边快快活活地过日子——甚至还嫉恨她能那样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赵崇昭把手中的信重重地往地上一扔。

    一个月后,谢则安扶灵归京。

    这一年公主驸马的故事广为传扬,一路上出来看的人不少,见驸马在前引路,神色憔悴,心中都惋惜不已。

    没有任何人喧哗。

    长街都到一半,两队近卫鱼贯而出,快步在街道两边清开围观的百姓。紧接着有人骑着马从皇城那边出来,与谢则安一行人迎面相对。

    马上的人高大英伟,不是当今陛下又是谁。

    谢则安一顿,翻身下马,朝赵崇昭行了一礼:“陛下。”

    赵崇昭看到没有看他一眼,快步走到灵柩前,死死地盯着那闭合的棺木。去的时候还是活生生的人,回来时怎么就躺进了冷冰冰的棺材里——

    赵崇昭定定地站在棺木前,过去种种在脑海里盘桓不去。明明该是活生生的人、明明该活着回来……

    赵崇昭转过身,狠狠地瞪着谢则安。

    赵崇昭有无数话想质问谢则安,最终却只能将满腔怒火藏在凶狠的眼神里。

    这是大街上、棺木旁,怎么看都不是追根究底的好地方。

    赵崇昭一语不发地取代了谢则安的位置。

    直至晏宁公主入了皇陵,赵崇昭都不曾与谢则安交谈半句。这种反常的变化落入了许多人眼里,纷纷猜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谢则安忙完晏宁公主的丧礼,没像往常一样拜访师友。丧妻不用停官服丧,只要一年之内远离宴乐、酒色之类的就可以了,他准备再在京城呆上一两天就回凉州。

    谢则安闭门谢客,回到自己的小院中安静看书。

    响午时谢则安正要小睡片刻,宫里忽然来了人,说是赵崇昭要召见他。谢则安怔了怔,朝内侍道了谢,站起来跟着对方进宫。

    天气并不好,雪已经很厚,走起路来有点困难。

    谢则安有点心不在焉,左脚一不小心就陷进了雪里,在内侍帮忙下才把脚从雪地里□□。

    内侍见状小声说:“三郎,你和陛下到底怎么了?”

    当初在东宫,谢则安与赵崇昭多好啊,谢则安一到,赵崇昭立刻眉笑颜开,那会儿整个东宫都会快活起来。今年赵崇昭把张大德扔去管府库,那地方不是不重要,可总归比不得在赵崇昭跟前伺候。再联想到赵崇昭年前下令让所有人不许再提“谢三郎”,谁都知道谢则安和赵崇昭之间出了事儿。

    对上内侍暗含关切的眼神,谢则安说:“也没什么,我和陛下吵了一架,一直和好不了。陛下大概不想见我……”

    内侍忧心地问:“三郎你不能和陛下好好说说吗?”

    谢则安一顿,说:“有些事是说不好的。”他温和地看着内侍,“你不要在陛下面前提起我,更不要和陛下说起我和你聊过这些。”

    “我晓得的。”内侍声音压得更低:“陛下年前已经下过令,不让我们提起你。”

    谢则安说:“这样吗……”

    他只说了这三个字,便没有再开口。内侍觉得这样的安静让人心口发疼,转头一看,谢则安还是当初的“谢三郎”,脸庞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并没有年长多少,只是那眼睫微微垂下,眼底总想藏着点什么,不再向幼时那样无拘无畏。

    内侍不再多言,只一路关注着谢则安是否陷入雪地。

    等到了宫门附近,路上的雪便被人扫光了,道路平坦得很,两人的步伐都加快了。很快地,御书房出现在眼前。

    以前谢则安是御书房常客,经常和赵崇昭一起在赵英身边学着处理政务。一入内,谢则安发现御书房变了不少。

    一朝天子一朝臣,区区一个御书房,怎么可能不变呢?

    谢则安有功名在身,不需要行跪礼,于是拱手而立,恭敬地道:“陛下。”

    他的一举一动都恪守臣下礼仪,挑不出任何错处。

    赵崇昭却并未回应。

    谢则安心中苦笑。

    这局面是他一手造成的,如今的苦果也只能他自己咽下去。

    谢则安又喊了一声:“陛下。”

    赵崇昭始终在压着心头的怒火。

    他抬眼睨着谢则安:“我找你是想问问,宁儿的身体怎么会这么早就出问题?杨老先生明明说可以保十年的。”

    谢则安沉默下来。

    谢则安和杨老谈过这个问题,杨老说得很明白,晏宁公主那段时间情绪大起大落,加重了病情。谢则安一听就想到了许多原因:赵崇昭对他的感情、赵英的驾崩、端王的野心……

    晏宁公主能撑过来已经很厉害了。

    这里头的许多件事,都与赵崇昭有关。

    可谢则安不能这样说,赵崇昭已经快被逼到临界点了。再让赵崇昭觉得晏宁的早逝和他有关,赵崇昭会撑不下去的。

    谢则安微微垂首:“我刚到任上,太多事要忙,疏忽了很多东西……是我没照顾好她。”

    赵崇昭站了起来,步步逼近:“我把宁儿好好地交给你,你一句没照顾好就行了!”他伸手用力揪住谢则安的衣领,“你说你爱宁儿,你就是这样爱她的?”

    谢则安说:“陛下息怒——”

    赵崇昭说:“你叫我怎么息怒!我只有一个妹妹!我只有宁儿一个妹妹!我没有别人了!”

    谢则安并不挣扎:“对不起。”

    赵崇昭盯着谢则安近在咫尺的脸,那上面带着几分憔悴、几分愧疚、几分伤怀,正是一个少年丧妻的人应有的神色。

    赵崇昭猛地松开手,握紧拳说:“你滚——你滚!”他恶狠狠地搁下狠话,“滚回凉州去,别让我再见到你!”

    谢则安“嗯”地一声,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那微臣退下了。”

    赵崇昭看着谢则安转身,喝道:“站住。”

    谢则安回过头与赵崇昭对视。

    赵崇昭说:“宁儿生前与你那么恩爱,希望你日后洁身自好,别闹出什么丑事来。”他上前两步,冷笑起来,“要是让我知道你做了什么不检点的事,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谢则安说:“陛下放心,”他垂下眼睫,“我此生不会再娶。”

    谢则安走出御书房,雪下得更大了。

    天边像是塌了一块,灰沉沉的云积压在那儿,仿佛压在人的心头。谢则安往外走了一段路,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孟丞相。

    孟丞相复杂地看着谢则安。

    赵英的旨意确实在他手中,只是赵崇昭这两年走得挺稳,谢则安看着又和赵崇昭渐行渐远,这劝君尺落到谢则安手里真的有用处吗?

    赵英留下这张牌,也许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谢则安恭谨地问好:“孟相。”

    孟丞相说:“三郎,你去见陛下了?”

    谢则安说:“嗯。”

    孟丞相忍不住劝道:“你与陛下少年相交,情谊应该深厚得很,若是有什么误会应该想办法解开才是。”谢则安与赵崇昭的关系好得连赵英都看在眼里,决定把劝君尺留给谢则安……

    谢则安露出一抹淡笑:“孟相,有些事情谊太深反而做不好。”

    孟丞相的心脏猛然一跳。

    劝君劝君,根本不是个好差事,瞧瞧御史台那批人下场如何?得罪的人太多了,经常走马灯似的换。

    而“劝君”两字,得罪的是赵崇昭。

    这本就不是给和赵崇昭情谊深的人去做的事。

    只有有能力又有胆识,并且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才能用好它。

    他明明最擅平衡之术,竟没参透赵英的用意。

    孟丞相望向谢则安的目光变了变。朝中看好谢则安的人非常多,他虽然刚到任上两年,凉州一带却渐渐传遍了他的名字,即使今年凉州知州推荐他接任知州之位,恐怕也没人会反对。不到弱冠之龄就当上知州,说他前途不可限量都是小瞧他了……

    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会做到什么程度?

    若谢则安再与赵崇昭亲如手足,赵崇昭和从前一样对他言听计从,那会是什么局面?

    很明显,肯定不是赵英所乐见的。

    一把劝君尺,足以打破这种局面。

    情谊再深,赵崇昭也不会喜欢有人整天以“劝君尺”之名阻挠他做想做的事。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受不得别人管束,赵崇昭会比任何人都忌惮谢则安,不管有意也好无意也罢,都会死死地压制着谢则安不让他真正地位极人臣。

    这既限制了赵崇昭,又限制了谢则安。

    赵英做事向来如此,永远一环套这一环,很少人能猜透他的真正想法。

    没想到谢则安竟能看得分明……

    孟丞相一激灵,回头看着谢则安缓步走远的背影。

    他心中有千思万绪,最后却只是低低地叹息了一声。

    谢则安明明看得分明,却还愿意一脚踩进那为他而设的死局里,果然是姚鼎言和徐君诚的学生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