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驸马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零二章 第一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零五章 第一零六章 第一零七章 第一零八章 第一零九章 第一一零章 第一一一章 第一一二章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四章 第一一五章 第一一六章 第一一七章 第一一八章 第一一九章 第一二零章 第一二一章 第一二二章 第一二三章 第一二四章 第一二五章 第一二六章 第一二七章 第一二八章 第一二九章 第一三零章 第一三一章 第一三二章 第一三三章 第一三四章 第一三五章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七章 第一三八章 第一三九章 第一四零章 第一四一章 第一四二章 第一四三章 第一四四章 第145章 番外 正月三日雨 第一四六章 第一四七章 第一四八章 第一四九章 第一五零章 第一五一章 第一五二章 第一五三章 第一五四章 第一五五章 第一五六章 第一五七章 第一五八章 第一五九章 第一六零章 第一六一章 第一六二章 第一六三章 第一六五章 第一六六章 第一六七章 第一六八章 第一六九章 第一七零章 第一七一章 第一七二章 第一七三章 第一七四章 第一七五章 第一七六章 第一七七章 第一七八章 第一七九章 第一八零章 第一八一章 第一八二章 第一八三章 第一八四章 第一八五章 第一八六章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八章 第一八玖章 第一九零章 第一九一章 第一九二章 第一九三章 第一九四章 第一九五章 第一九六章 第一九七章 第一九八章 第一九九章 第二零零章 第二零一章 第二零二章 第二零三章 第二零四章 第二零五章 第二零六章 第二零七章 第二零八章 第二零九章 第二一零章 第二一一章 第二一二章 第二一三章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五章 第二一六章 第二一七章 第二一八章 第二一九章 第二二零章 第二二一章 第222章 完结章 第223章 番外-卧龙跃马终黄土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零五章
《一品驸马爷》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时间:2024-01-16 09:03:31
字数:804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驸马爷 !

    78_78982姚鼎言一路上想了许多,自从对杜绾和沈敬卿生出怀疑,他对沈敬卿和蔡东两人献上的图也生出了怀疑。这次手底下那些人对难民情况的隐瞒,更让姚鼎言心生疑窦。要是里面没有古怪,为什么他的人报上来的内容,和谢则安呈给他的截然不同?难道青苗法真的出了问题?

    这是姚鼎言最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姚鼎言一路急行。风慢慢大了起来,天上簌簌地落下雪花。对于逃难的人来说,这天气绝对是要人命的天气。姚鼎言心中的不安越扩越大,不顾从人的阻拦,快马加鞭赶赴谢则安所在的地方。

    五十个禁卫整齐划一地跟在姚鼎言身后。

    很快地,姚鼎言一行人见到了令他们整颗心都吊起来的一幕:有人拿着匕首刺向谢则安!

    如果说李明霖转述的情况只是让姚鼎言震怒,那这一幕真的让姚鼎言目龇俱裂。真是反了天了!居然敢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刺杀朝廷命官!

    此事若放任不管,日后百官的安全如何保障!

    姚鼎言气急,命禁卫拔剑围拢难民。谢则安身边的禁卫不是摆着看的,他们很快把刺客制服,没伤到谢则安分毫。那刺客是个硬气的,见行刺失败,狠狠一咬舌头,自杀身亡。

    谢则安退开两步,任禁卫把自己护在身后。

    那为首的老翁心胆俱裂,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悲戚求饶:“官人,我们并不知情!我们并不知情!”青年汉子也意识到其中利害,忙跟着老翁跪下,喊着同样的话。难民接二连三地跪了一地,口里都在讨饶。

    谢则安刚要开口,姚鼎言已经继续下令:“把这群刁民围起来,听候发落!”

    谢则安上前几步,朝姚鼎言行了一礼,口中阻止道:“先生且慢!”

    姚鼎言脸皮抖了抖,语气带着毋庸置疑的强硬:“三郎,你一向心软,这事你别管了。这种事要是不严惩,难保不会有人效仿!朝廷百官的安危岂能儿戏?收起你的仁慈心肠!”

    谢则安深吸一口气:“先生你若是严惩了他们,才是遂了歹人的意!”

    姚鼎言与谢则安对视。

    谢则安说:“此人虽然瘦弱,却不是难民那一种瘦法,显然并非难民,只是趁乱混入难民之中兴风作浪罢了。他难道眼瞎目盲,看不见我身边带着多少人?如果他看见了,还敢这样行刺我,说明他的目的本不在杀我——他的目的是摆出杀我的架势,挑起我们与难民之间的矛盾。这只是头一批难民,若是我们伤了他们、杀了他们或者把他们统统打入大牢,主使者趁机把消息传开,很容易挑起矛盾……”

    谢则安声音不大,只有他和姚鼎言能听见。姚鼎言听谢则安在片刻之内分析出其中利害,顿时沉默下来。

    谢则安说:“如果先生你看一看他们的模样,就会相信他们绝对不是心怀鬼胎之人。”

    姚鼎言望向跪倒在地的难民。

    他们统统瘦骨嶙峋。

    老弱妇孺病的病,弱的弱;青壮伤的伤,瘦的瘦。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来惹事的——他们只是实在过不下去,才想入京求一个公道。对这样的人兵戈相向,他于心何忍?

    姚鼎言并不是平步青云直接登上相位,正相反,在应召入馆阁之前他曾经在地方呆过好些年,比之不少京官要熟悉下面的情况。不管是青苗法、免役法还是保甲法,都是基于地方上的问题而设,抚心自问,他不曾做过有愧于百姓的事。

    ……可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姚鼎言知道难民入京第一个遭殃的是谁。

    难民入京,头一个需要承担责任的是他!他身居相位,今年许多事都由他定下,出了问题不找他找谁?所以在看到难民行刺谢则安,姚鼎言的第一反应是把这些难民都强压下去。正好有这么个好由头……

    姚鼎言转头对上谢则安清明的双眼。

    谢则安未必看不出他的想法。久居朝堂,在他心中“百姓”两个字渐渐淡却,取而代之的是“大势”——新党的“大势”。“大势”所趋,些许牺牲在所难免——比如眼前这凄惶无依的少数人。

    姚鼎言唇抖了抖,不知该不该为自己辩解一二。他与谢则安对视片刻,开口吩咐:“收起佩剑,围起来就好。”说完以后他迈步上前,对为首的老翁说,“老人家,你可认得刚才那名刺客?”

    老翁不敢矢口否认,他上前对着刺客的尸体辨认片刻,拜伏在地:“回官人,草民认得他。他是在五天前加入的,自称也失了地。草民见他瘦如柴骨,信了他的话,把他的名字写在了名册上,让他随我们一起入京。他叫查武,说是许县人。他行刺小官人之事我们毫不知情!”

    姚鼎言见老翁比自己年纪都要大,瘦弱可怜,心中有些不忍。他看了眼谢则安,上前扶起老翁:“把名册给我看看。”

    老翁闻言心神一松,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名词:“名册上所记的都是我们县里的人,只有少数是半途加入,草民把他们何时加入、是何地人都写在上头。”老翁话还没落音,已有几个身形鬼祟的人想要逃出难民堆,往无人看守处逃逸。

    姚鼎言高声喝令:“迎县人莫要惊慌,留在原地!张统领,立刻把那几个外乡人抓起来!”

    谢则安敛手静立一侧,看着姚鼎言揪出煽风点火之人。

    没想到老翁身边那青年汉子并不听令,站起来号召:“把那几个用心险恶的家伙抓起来!快!别让他们跑了!堵住他们的嘴,别给他们自尽的机会!”难民虽然瘦得可怜,一路上却也是相互扶持、默契十足,青年汉子一声令下,难民中的青壮马上行动起来,抓人的抓人,堵嘴的堵嘴,很快把试图逃跑的几人抓了活的。

    青年汉子扑通一下,单膝跪在地上:“官人明察!我阿翁好心好意收留他们,一路上对他们颇有照料,没想到他们居然是这等逆贼!”

    谢则安知道姚鼎言最不喜欢别人擅作主张。他怕姚鼎言不喜青年汉子自行行动,忙上前一步,温言说道:“先生自会查明事实,绝不牵连无辜。”

    相较于出场就摆了冷脸的姚鼎言,青年汉子对谢则安比较信服。听谢则安发了话,他老老实实地闭了嘴,垂首静待姚鼎言发落。

    姚鼎言从最初的惊怒回过神来,又好气又好笑地睨着谢则安:“三郎你总是这样,永远不会想着自己。这段时间你接二连三遇险,不知道小心就算了,还直接往最危险的地方跑。末了还要替别人操心,你说你图什么?”

    姚鼎言说完,眼角往身后的谢季禹那儿扫了扫。谢则安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对上了谢季禹不赞同的目光。谢季禹可以避祸那么多年,正是因为他的小心和无争,对于这种亲临险境的事谢季禹一向是不干的。

    要帮别人,不一定要让自己涉险。

    谢则安一怔,却还是说道:“不图什么,就是觉得该来。”他抬眸与姚鼎言对视,“我总觉得我做得不够,远远不够。”

    姚鼎言知道谢则安说的不是场面话。要不是深知谢则安的秉性,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纵谢则安和新党对着干,甚至肆无忌惮地撬新党墙角。他知道的,即使谢则安的主张和他不一样,谢则安的目的和他却是一样的。殊途未必不能同归,他其实也想看看谢则安能做到哪一步。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新党败退,守旧派卷土重来,谢则安就是钉在朝廷里的一颗钉子——有谢则安在,总能守住一点点。

    姚鼎言有着充分的觉悟。他已经把守旧派往死里得罪,将来要是他真的失势,那些人极有可能全面否定新法。无关对错,只与立场有关:他登上相位,拼命打压守旧派;守旧派重掌相权,自然不会放过“新党”。

    听到谢则安的自我反省,姚鼎言也不知该欣慰好还是该斥骂他一顿好。他挺喜欢谢则安这脾气,但又害怕谢则安会因此而吃亏。

    像这次难民入京,怎么都轮不到谢则安来操心。

    姚鼎言说:“此事你不必管了,我会亲自处理。”

    谢则安动了动唇,最终还是没反对。他说道:“我已托张大哥出面安置难民,先生可以和张大哥商量商量。”

    姚鼎言说:“这种事你张大哥倒是做得顺手。”

    谢则安说:“当年张大哥一家也是因为饥荒流落到京城,大德还因此而入了宫,所以张大哥总不忍心看到人忍饥挨饿。”

    姚鼎言夸了一句:“你认得的都是这样的人。”

    姚鼎言上前询问老翁因何事来京。老翁又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知姚鼎言,在他说话间,那一文一武两位官员已走上前来,静候在旁等着姚鼎言问话。

    谢则安敏锐地感觉出这两人对姚鼎言并不像对自己那样恭敬。

    他微微皱起眉头。

    老翁不知道眼前的人正是传言中的“恶相”,原原本本地把土地被吞的过程说了出来。旁边的难民们听到伤心处,忍不住张口骂道:“都是那个姚丞相招来的祸端!自从有了青苗钱,县里的牛鬼蛇神越来越多!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了!”

    姚鼎言本来还仔细听着,听到这话后脸色一变。

    更要命的是,这句骂声一出,周围的难民纷纷应和起来。

    姚鼎言脸色难看至极。

    站在谢则安身侧那文官仿佛嫌乱子不够大,上前一步说:“住口!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眼前站着的是谁?他就是姚相!”。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