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金不滚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0001暗自悲戚 0002机会来临 0003父女初见 0004兄妹齐心 0005初闻外家 0006拿回陪嫁 0007移居花园 0008初步设想 0009姐妹交锋 0010小惩大诫 0011矛盾升级 0012丫头采买 0013开源节流 0014初闻外家 0015姑妈来访 0016姑妈问事 0017尘埃落定 0018邵家反应 0019四季之礼 0020文家养女 0021随母出行 0022一访宋家 0023文瑜定亲 0024再减采买 0025长远之计 0026宋家知情 0027初闻茶宠 0028茶人之好 0029天使驾临 0030进宫之前 0031皇后之难 0032初次面君 0033皇后心愿 0034再见舅婆 0035惊闻旧事 0036乐姐求助 0037事态恶化 0038文家隐忧 0039姐妹说茶 0040小小约定 0041诸多琐事 0042四姐归家 0043四姐悲戚 0044官牒文书 0045大房反击 0046媵妾人选 0047兄妹小聚 0048铁皮石斛 0049父母知情 0050小小琐事 0051山雨欲来 0052新人进门 0053小文曲氏 0054安身计远 0055请君入瓮 0057二房归来 0058桃花庵歌 0059文八小姐 0060各方反应 0061雪雯之惑 0062王母讲古 0063表姐表妹 0064下元灯节 0065香樨阁 0066不约而同 0067吃酒讲古 0068桃花知己 0069发财大计 0070上皇操底 0071缘深缘浅 0072福祸相倚 0073清明祭祖 0074上皇打劫 0075塞翁失马 0076红绡亲至 0077财迷本性 请假 0078家有一老 0079石破天惊 0080皇帝驾到 0081偏殿密谈 0082各怀心事 0083谁犯脑疾 0084惊天秘闻 085虚惊一场 0086争端再起 0087官职已定 0088初识女红(10粉加更) 0089文瑶犯错 0090教诲煎熬 0091初识水田衣 0092有女婉茵 0093筹备藏书楼 0094生产之殇 0095钱多钱少 0096姐妹之间 0097又见香胰子 0098有钱难花(双更求票) 0099雪雯定亲(三更求票) 0100姐妹道贺 0101说农置业(加更求票) 0102产业产业(三更求票) 0103绿色金山(9000求票) 0104坐地分钱 0105父母不同命不同 0106不同父母不同命(三更求票) 0107明和暗斥 0108添置田庄(二更求票) 0109被人抓包(三更求票) 0110兄妹之间 0111各种疏漏(二更求票) 0112羞涩羞煞(三更求票) 0113女儿心思 0114哥哥心思(二更求票) 0115远虑近忧(三更求票) 0116父母难为 0117回京途中(二更求票) 0118族学轶事(三更求票) 0119文琌之忧 0120殃及文瑶(二更求票) 0121文瑶定亲(三更求票) 0122红丝乱 0123宋家传信(二更求票) 0124喜事连连(三更求票) 0125宋氏进门 0126喜极而悲(二更求票) 0127姑母去世(三更求票) 0128西方来客 0129公主郡君(二更) 0130神明之惑(三更) 0131婚姻感觉(四更) 0132游园赏梅(五更) 0133红梅粉梅 0134孝顺贤媳 0135冤鬼索命 0136西方暗夜 0137东方蝗灾 0138男权社会 0139女人难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0079石破天惊
《千金不滚粗》
作者:碧血怀纱
更新时间:2024-01-20 03:52:20
字数:74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千金不滚粗 !

    可惜,人太顺利,老天都会看不下去的。

    文珺的脑袋上虽然没有一个代表着审判和裁决的雷神对她虎视眈眈,却有一个觉得她好玩,一心想再把她召进宫里逗弄一番的太上皇。

    所以,没等立夏,宫里就来人了。为此,文珺不得不先行一步,跟着宫使急急忙忙地往京师赶,而将哥哥姐姐们都留在了后面慢慢走,尤其是文珠,她的身体可不大好。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就是那位老道制成的铁皮枫斗有半粒进了她的肚子,可她还是需要静养,不能太过劳累。

    坐在马车里面,文珺想到的却是自己卧房里面的金子,还有自己两个管事给自己说得话,心里一直都在琢磨自己在太上皇面前该做如何反应。

    太上皇见到文珺贵在自己的面前,有些呆呆的,便取笑文珺:“丫头,你在想什么呢?”

    文珺居然直接回答:“臣女在为自己新买的地发愁。”

    太上皇笑道:“此话怎讲?”

    文珺道:“刚买下那块地的时候,臣女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人家买这块地只要十多万两银子,而臣女却要出六十万两银子。”

    太上皇道:“那你想明白了没有?”

    文珺刚想张口,心里却浮现出大管事对自己说过的话,她想了想,还是改了口,道:“在看见那片茶树林子之前,臣女觉得自己亏了,但是看到那片竹林茶树林子之后,臣女觉得,能够花四十四万两银子,买上那么一大片的茶树林子,臣女真的捡了大便宜了。“

    太上皇笑道:“没错。这些茶树虽然说别人孝顺息太子的,可是当时培育这些茶树,又将之移植过去,前前后后花去的银子可不下三十万,而国家为此蒙受的损失又何止这个数?可以说,息太子就是因为这个别庄才失了圣心也不为过。”

    文珺道:“臣女会觉得奇怪也在这里。既然这个庄子随着息太子的事情被收为国有,为何在臣女购买这个庄子的时候,户部也好内府也好,都没有这个庄子的详细信息呢?如果不是臣女正好有那么多的银子,只怕臣女就要破财消灾了。”

    太上皇笑嘻嘻地道:“既然你知道那块地原来是属于息太子的,那么你可知道有关息太子宝藏的传说么?”

    太上皇果然在文珺的眼睛里面看到了金光,心里越发觉得这个小女孩有趣。

    没错儿,正经的大家闺秀,无论是得宠的也好,不得宠的也好,基本上对金银财物不会那么执着。即便是真的很贪财的那种,也会稍稍掩饰一下,就好比文家那位名满京师的三太太。

    问题是这个孩子从来就不知道掩饰。如果不是知道文家的那点子破事,太上皇都以为文珺是那个三太太的女儿了。

    让太上皇略略安心的是,这个小女孩儿还有一点廉耻,管着家里的事情从来不克扣姐妹们和家奴的份例,也不中饱私囊。一份账本,做得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让人说不出一点儿话来。还有这次买地的事情也是。从各种迹象来看,这孩子不知道那茶园子的事情,也不知道息太子宝藏的传说,却能够认下这份买卖,用高于市价两倍有余的价钱买上那么多的荒地(下等田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荒地),可见这份心气。

    太上皇想看的,就是这个女孩儿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是那种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的君子,还是那种贪得无厌之辈。

    太上皇故作神秘地道:“你可知道,当初高宗陛下可是一位有名的贤君,又对息太子这位唯一嫡出的孩子极好,就是后来的肃宗陛下,提起高宗陛下对息太子的宠爱也是羡慕多于感慨的。据宫中记载,高宗陛下年轻的时候,国力极为强盛,又有太祖高祖太宗三位陛下一个甲子的国库积累,可以说当时的国库也好内府也好,很有汉代的陈陈相因的模样,文武百官们为此都非常高兴。高宗陛下在位早期的时候,朝廷从来没有缺过钱。可是息太子坏事儿之后,户部和内府的官员检查国库和内库,发现库房里面空了一大半儿。大家都说,息太子仗着自己储君的地位将国库和内库都搬空了。”

    文珺刚开始的时候还很感兴趣的,可是听到后来,便觉得非常没劲。

    “无凭无据的,不过是空穴来风。”

    太上皇道:“怎么能说空穴来风呢?”

    文珺叹了口气,道:“臣女不用继续往下听都可以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一定说,息太子知道自己要不好了,所以在那座别院儿里建了一个密室,藏有大量的财宝。不过臣女从来就不信这种话的。”

    太上皇道:“为何?”

    文珺道:“密室之所以是密室,保密才是第一要紧的。那个别院就那么大,又在京畿范围之内,附近还有村落,如果上面在修建别院,这来来往往的人一定瞒不过下面村子里的老人。密室为了保密,势必会大量屠杀修建的工匠。臣女听说,息太子置办这份产业的时候,境地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人说当时息太子置办这份产业就有向高宗陛下明智的意思。如此一来,如果息太子杀了大量的工匠,必定会成为他被人攻歼的理由;如果息太子没有杀工匠,那么密室就不可能成为密室,反而会成为公开的秘密。而事实上,朝野上上下下从来就没有人攻歼息太子,说他残暴、屠杀百姓。而朝廷也确实在息太子事件之后,一度财政困难,这也证明了,传说中的装满了财宝的密室也不过是一个谎言而已。”

    太上皇道:“那你可知道,这个庄子曾经还有数任主人,他们可都是冲着息太子宝藏去的呢。”

    文珺道:“哦。”

    “哦?”太上皇觉得非常奇怪道:“你就这么一个字么?”

    文珺道:“现在臣女可以完全肯定了,那个庄子上现在一定没有什么财宝了。前些日子,臣女还问过管事们呢。不说别人,就说那位太傅大人,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儿又是从工部出来的。即便有过什么密室的,只怕也被他给翻出来了。”

    太上皇还想说什么,这个时候正好皇帝来给太上皇请安了,文珺赶紧起来,退到边上去,等皇帝对太上皇行完大礼、落座之后,她才上来参见君王。

    皇帝笑呵呵地道:“方才父皇跟这孩子说什么呢?我们听着这孩子的声音有些急迫呢?”

    太上皇道:“还能有什么?不就是那个息太子宝藏么?”

    皇帝一愣,继而笑道:“原来息太子别院就是你这孩子买下的?如果你真的找到了息太子的别院,记得通知朕,朕也想见识一下息太子的宝藏呢。”

    文珺笑道:“万岁何必如此取笑臣女,到底有没有什么息太子宝藏,万岁会不知道?不过是有人以讹传讹,编出来的谎话罢了。”

    皇帝道:“可是这个传说,朕从小听到大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文珺道:“万岁,息太子已经是一百多年的人物了。如果这事情是真的,只怕这个宝藏里面的财物也被送进皇宫了。而且,臣女一直认为,这个息太子宝藏的事情,一定另有隐情。”

    皇帝一愣,看了看太上皇,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里头的隐情是什么?”

    文珺道:“在此之前,臣女要跟万岁确认几件事情,不知道万岁能不能解答臣女的疑惑?”

    皇帝道:“可以。”

    文珺道:“那么臣女斗胆,请问万岁,高宗陛下在世的时候,国库和内府里的钱粮真的跟汉代文景之治那样,陈陈相因了么?”

    皇帝道:“没错,当时户部右侍郎上书的时候,高宗皇帝还非常高兴呢。”

    文珺道:“那么,陈陈相因的原意是什么呢?”

    皇帝道:“陈陈相因,出自《史记?平准书》,原句是‘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形容的就是当时皇仓里面的粮食极多,而且还逐年增加,以至于陈粮上压陈粮的景象。”

    文珺道:“陛下认为,这样的景象是好事么?”

    皇帝道:“为何不是好事?国库丰盈,当然是一件好事啊。”

    文珺道:“万岁,太仓之粟,可不是一般的粮食,而是百姓们缴纳的赋税,在户部,不汉代的时候应该是大司农,这些粮食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账本上,他是登记过的。可是一句陈陈相因道尽了这里头的黑暗,因为相关官员的管理不当,也因为当时的朝廷的不重视,这些粮食就那样白白地搁在那里,任其发霉腐烂,以致于不可以食用,甚至于造成了国家账本上的数目与仓库里面的实际仓库的不符。请问这个责任由谁来背负?现在,臣女可以确定,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息太子宝藏。息太子之所以会被问罪,那是朝廷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的过错。因为朝廷对国库里面的粮食的不上心,导致粮食大量腐烂,朝廷上上下下人等又喜大好功,没有一点危机意识,最后灾难降临之时,朝廷居然拿不出赈灾的粮草,以致于发生民变。至于息太子,不过是朝廷上下推出来的替罪羊罢了。”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