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金不滚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0001暗自悲戚 0002机会来临 0003父女初见 0004兄妹齐心 0005初闻外家 0006拿回陪嫁 0007移居花园 0008初步设想 0009姐妹交锋 0010小惩大诫 0011矛盾升级 0012丫头采买 0013开源节流 0014初闻外家 0015姑妈来访 0016姑妈问事 0017尘埃落定 0018邵家反应 0019四季之礼 0020文家养女 0021随母出行 0022一访宋家 0023文瑜定亲 0024再减采买 0025长远之计 0026宋家知情 0027初闻茶宠 0028茶人之好 0029天使驾临 0030进宫之前 0031皇后之难 0032初次面君 0033皇后心愿 0034再见舅婆 0035惊闻旧事 0036乐姐求助 0037事态恶化 0038文家隐忧 0039姐妹说茶 0040小小约定 0041诸多琐事 0042四姐归家 0043四姐悲戚 0044官牒文书 0045大房反击 0046媵妾人选 0047兄妹小聚 0048铁皮石斛 0049父母知情 0050小小琐事 0051山雨欲来 0052新人进门 0053小文曲氏 0054安身计远 0055请君入瓮 0057二房归来 0058桃花庵歌 0059文八小姐 0060各方反应 0061雪雯之惑 0062王母讲古 0063表姐表妹 0064下元灯节 0065香樨阁 0066不约而同 0067吃酒讲古 0068桃花知己 0069发财大计 0070上皇操底 0071缘深缘浅 0072福祸相倚 0073清明祭祖 0074上皇打劫 0075塞翁失马 0076红绡亲至 0077财迷本性 请假 0078家有一老 0079石破天惊 0080皇帝驾到 0081偏殿密谈 0082各怀心事 0083谁犯脑疾 0084惊天秘闻 085虚惊一场 0086争端再起 0087官职已定 0088初识女红(10粉加更) 0089文瑶犯错 0090教诲煎熬 0091初识水田衣 0092有女婉茵 0093筹备藏书楼 0094生产之殇 0095钱多钱少 0096姐妹之间 0097又见香胰子 0098有钱难花(双更求票) 0099雪雯定亲(三更求票) 0100姐妹道贺 0101说农置业(加更求票) 0102产业产业(三更求票) 0103绿色金山(9000求票) 0104坐地分钱 0105父母不同命不同 0106不同父母不同命(三更求票) 0107明和暗斥 0108添置田庄(二更求票) 0109被人抓包(三更求票) 0110兄妹之间 0111各种疏漏(二更求票) 0112羞涩羞煞(三更求票) 0113女儿心思 0114哥哥心思(二更求票) 0115远虑近忧(三更求票) 0116父母难为 0117回京途中(二更求票) 0118族学轶事(三更求票) 0119文琌之忧 0120殃及文瑶(二更求票) 0121文瑶定亲(三更求票) 0122红丝乱 0123宋家传信(二更求票) 0124喜事连连(三更求票) 0125宋氏进门 0126喜极而悲(二更求票) 0127姑母去世(三更求票) 0128西方来客 0129公主郡君(二更) 0130神明之惑(三更) 0131婚姻感觉(四更) 0132游园赏梅(五更) 0133红梅粉梅 0134孝顺贤媳 0135冤鬼索命 0136西方暗夜 0137东方蝗灾 0138男权社会 0139女人难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0087官职已定
《千金不滚粗》
作者:碧血怀纱
更新时间:2024-01-20 03:52:26
字数:745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千金不滚粗 !

    以前文家是大房和二房抱团对付三房,双方势同水火,现在隐隐有三方混战的迹象,但是,之前无论大人们如何争斗,无论外面的少爷们如何攀比竞赛,姑娘们都是和乐融融地住在后花园里的。

    但是,这一次,文珺的庄子成了导火索,最后一层遮羞布被彻底撕开,三房虽然站在大房这边,可是他们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等二房和三房的姑娘们离开之后,文琌文珺这姐妹两个这才坐下来重新说话。小丫头们换了新的茶果来,文琌再度拿起了小鱼干,道:“说起来,我也真是羡慕妹妹呢。三四万亩的土地,还有两条溪水,更出产这种美味。……”

    文珺道:“姐姐既然喜欢,我便送姐姐一篓子,姐姐带回去慢慢吃。只是姐姐若是有什么话儿,还请姐姐不要瞒着妹妹才好。”

    “那敢情好。”文琌拍拍手,道:“今儿个的事儿,妹妹怎么看?”

    “姐姐是想说三房忍不住了?”

    文琌道:“可不仅仅是三房,就是二房未必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呢。如果不是二叔还没有补上缺,只怕二房也不会就这么几句酸话了。”

    “可是……”

    文琌道:“不过,二房连最小的文琚都知道的国法家规,即便他们有什么想法,这大面儿上还是不能错。问题是,如果二叔能够在今年补上缺,那么二房那边大概还会继续站在我们这边。可要是二叔今年一直补不上缺,只怕这一切就不好办了。”

    文珺道:“不平则鸣么?”

    文琌道:“是的。而且,我冷眼看着,二叔不比三叔,三叔是个真糊涂的,要不,也不会这么多年都不见动一下的。可是二叔到底是在宦海翻滚过,又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走到今天的。如果连二叔都跟我们起了二心,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文珺叹了口气,道:“妹妹也是这么想的。二叔家的男丁多,几位堂哥都是有本事的,如果二叔那边跟我们离了心,那我们也难受呢。”

    文琌道:“是啊,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父亲一定会很难过的。父亲可是很重情的人呢。”

    文珺道:“姐姐,那你说有没有办法化解呢?”

    文琌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对了回头,我们还是跟父亲太太打个招呼吧。有些事情好歹也要报备一下,免得将来出的事儿了,不好办。”

    姐妹两个商量好了,这才往前面来。

    可巧,在半道上遇见了老太太屋里的二等丫头柔云。柔云一见到文琌文珺这两位姑娘,当即便笑道:“老太太刚好打发奴婢来请姑娘们呢,可巧姑娘们就过来了。”

    文珺笑道:“老太太找我们,可是有什么事情?”

    柔云道:“回七小姐的话,可不是巧么,老太太早就说过要请两个有本事又和气的嬷嬷教导姑娘们规矩的,可是这有手段心性儿也好的嬷嬷哪里是那么好请的?老太太寻访了几年,好容易遇见了这位谢嬷嬷。据说当初是跟着谢家嫡系小姐一起进宫的。可惜这位娘娘虽然出身高贵又得宠,可是一连生了七个孩子,都没有站住,后来更是连人都没有了。早些年,宫里放人出来,这位嬷嬷也得了恩典,出来给越郡王家的小郡主做教养嬷嬷。如今小郡主嫁了,这才来了我们府里。”

    文琌文珺两个来到老太太的上房没多久,姐妹们一都齐了,老太太一面让孙女们给谢嬷嬷行礼,口中道:“这位便是我们家的女孩子们,穿青金色的便是受了朝廷册封的。这几个孩子都被我宠坏了,还请您多费心了。”

    文珺乘机打量了谢嬷嬷一番,这位嬷嬷看着也就四五十岁而已,衣裳倒是华丽,料子都是时新的,但是见多了老太太身边得用的那些老嬷嬷们,谢嬷嬷的衣裳倒是不怎么出彩。

    头上的首饰并不很多,但是每一种都价值不菲,文珺年纪小,但是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对珠宝的敏锐度。虽然只是一眼,文珺已经发现,谢嬷嬷头上的首饰跟往年外头孝敬老太太的首饰中的精品也差不离。

    还有就是谢嬷嬷腰间垂挂着的玉佩。似乎,好像,大概跟去年下元节的时候,自己用来跟父亲交换的玉佩非常相像。

    这位谢嬷嬷似乎是个很温和的人,话不多,声音轻柔,听上去跟年轻女子一般细细软软的,带着一点点越地特有的口音,如果不是知道她的身份,如果不是周围没有随从,只怕文珺都要把她当成上门的客人了。

    谢嬷嬷很快就去了后花园里安置,至于文珺,她跟文琌两个则去了父母的正房,那边文珠带着女儿已经来了一会儿了。

    晨昏定省,这是规矩。即便是成了家,即便是公职在身,这礼是不能少的。

    行完礼,文珺就扑进了父亲的怀里,文瀅搂住了自己的小女儿,口中却道:“琌丫头,虽然说为父母服丧乃是正理,但是也不可过度哀戚伤了身子。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最牵挂的就是你,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才是。”

    文琌听见养父训话,赶紧起来领了,等文瀅说完了,这才坐下。

    文瀅抱着心爱的小女儿对着养女那一身孝服暗暗地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女儿,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服丧,那是孝道。可是文琌现在是文瀅的养女,她姓文,天天穿着这一身,就有诅咒文瀅的嫌疑了。

    偏偏以文瀅的性子,他也开不了这个口。所以也只有继续纠结下去了。

    大太太显然也看出了文瀅的纠结,道:“琌丫头,陈大人的冥诞就要到了,又是整日子,我已经让人在慈恩寺那边定了院子,到时候让你二哥陪你出去做法事。”

    文琌当即跪下来拜谢父母,又谢哥哥,文璇赶紧起来回了半礼。

    文珺这时候才开口道;“太太,大哥哥的职位可确定了?”

    文瀅道:“这个你不用问你太太,我昨儿个得到的消息,长兴县县丞,虽然才正八品,却是我们瑜儿凭自己本事考上去的,就是户部的诸位大人也都说瑜儿是个会做事儿的。”

    文珺马上下地,恭喜哥哥,大少爷谢过父亲之后,又谢母亲道:“为了孩儿的这点子事情,让父亲挂心,还劳动的太太家的外祖,孩儿心中实在是不安。”

    大太太笑道:“老爷,你看看这孩子,这样老实可不好呢。上回父亲就曾经说过,瑜儿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太老实了一点。”

    文瀅道:“这孩子老实也好,至少老实人不会让人起了防备之心。而且我们家的门第,外人轻易也不敢来招惹我们。”

    大太太道:“可是,我就是放心不下。长兴县虽然隶属京畿,可地方却偏了一点。这若是有个疏忽没有照应到,岂不是耽误了孩子。”

    大老爷很不高兴地皱起眉头,道:“你胡说什么呢。孩子没有上任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正经的男人就该往外头去闯闯。长兴县的确偏了一点,可就是这偏了一点才好,那里的贵人少,要说大户,七丫头就算一个。七丫头的手里也有几个能人,他们兄妹互相扶持比京里好多了。京里看着是天子脚下,可就是这天子脚下才不好,达官贵人多,见人就要低一头。做事儿找不到人,等事情做好了,来分功劳的人却不少,还不如在长兴县那里来得清静呢。”

    文珺笑嘻嘻地道:“老爷,太太也是担心哥哥呢。儿行千里母担忧,太太好歹是看着哥哥大的,这冷不丁的,家里的饭桌子上就要少一人,不要说太太,就是女儿也不舍呢。哥哥,可不许你忘了妹妹,要记得给妹妹写信。”

    文瑜还没有说话,文瑾倒开口了:“小七,我看你不是想让大哥经常给你写信,是想让大哥给你看着你的庄子,顺便帮你带些东西吧?”

    文珺笑嘻嘻地道:“还是三哥了解我。大哥,如果长兴县那边有流民的话,你就送到我那庄子上去好了。我那庄子上缺人缺得厉害。”

    文瑜笑道:“如此,我就先谢过妹妹了。”

    文瑜知道自己的位置有多难得。一般来说,进士科出来的新进士们,除了三鼎甲之外,经过三年的各种考核之后,大多数不是留在了六部做小吏就是去各地做县令,官位从正八品到正九品不等。而同进士们就做不得主官了,他们只能做副手,比方说县丞或者是主簿。

    世人重进士科而轻明算科明经科,从这两门出来的官吏,即便是前几名,最好的,也不过是县丞主簿之类的可以选择。

    文瑜能够成为县丞,自然是因为他是文家的长房嫡长子。

    而文瑜之所以能够成为长兴县县丞,则是宋家背后操作的结果,当然,这里面还有殷家人暗示下面故而没有人在背后使绊子的因素。

    别的地方,距离京师太近的,未免制肘;距离京师太远的,治安就不能够保障。

    可以说,为了文瑜的官职,宋家人可是费了不少的心血呢。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