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金不滚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0001暗自悲戚 0002机会来临 0003父女初见 0004兄妹齐心 0005初闻外家 0006拿回陪嫁 0007移居花园 0008初步设想 0009姐妹交锋 0010小惩大诫 0011矛盾升级 0012丫头采买 0013开源节流 0014初闻外家 0015姑妈来访 0016姑妈问事 0017尘埃落定 0018邵家反应 0019四季之礼 0020文家养女 0021随母出行 0022一访宋家 0023文瑜定亲 0024再减采买 0025长远之计 0026宋家知情 0027初闻茶宠 0028茶人之好 0029天使驾临 0030进宫之前 0031皇后之难 0032初次面君 0033皇后心愿 0034再见舅婆 0035惊闻旧事 0036乐姐求助 0037事态恶化 0038文家隐忧 0039姐妹说茶 0040小小约定 0041诸多琐事 0042四姐归家 0043四姐悲戚 0044官牒文书 0045大房反击 0046媵妾人选 0047兄妹小聚 0048铁皮石斛 0049父母知情 0050小小琐事 0051山雨欲来 0052新人进门 0053小文曲氏 0054安身计远 0055请君入瓮 0057二房归来 0058桃花庵歌 0059文八小姐 0060各方反应 0061雪雯之惑 0062王母讲古 0063表姐表妹 0064下元灯节 0065香樨阁 0066不约而同 0067吃酒讲古 0068桃花知己 0069发财大计 0070上皇操底 0071缘深缘浅 0072福祸相倚 0073清明祭祖 0074上皇打劫 0075塞翁失马 0076红绡亲至 0077财迷本性 请假 0078家有一老 0079石破天惊 0080皇帝驾到 0081偏殿密谈 0082各怀心事 0083谁犯脑疾 0084惊天秘闻 085虚惊一场 0086争端再起 0087官职已定 0088初识女红(10粉加更) 0089文瑶犯错 0090教诲煎熬 0091初识水田衣 0092有女婉茵 0093筹备藏书楼 0094生产之殇 0095钱多钱少 0096姐妹之间 0097又见香胰子 0098有钱难花(双更求票) 0099雪雯定亲(三更求票) 0100姐妹道贺 0101说农置业(加更求票) 0102产业产业(三更求票) 0103绿色金山(9000求票) 0104坐地分钱 0105父母不同命不同 0106不同父母不同命(三更求票) 0107明和暗斥 0108添置田庄(二更求票) 0109被人抓包(三更求票) 0110兄妹之间 0111各种疏漏(二更求票) 0112羞涩羞煞(三更求票) 0113女儿心思 0114哥哥心思(二更求票) 0115远虑近忧(三更求票) 0116父母难为 0117回京途中(二更求票) 0118族学轶事(三更求票) 0119文琌之忧 0120殃及文瑶(二更求票) 0121文瑶定亲(三更求票) 0122红丝乱 0123宋家传信(二更求票) 0124喜事连连(三更求票) 0125宋氏进门 0126喜极而悲(二更求票) 0127姑母去世(三更求票) 0128西方来客 0129公主郡君(二更) 0130神明之惑(三更) 0131婚姻感觉(四更) 0132游园赏梅(五更) 0133红梅粉梅 0134孝顺贤媳 0135冤鬼索命 0136西方暗夜 0137东方蝗灾 0138男权社会 0139女人难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0108添置田庄(二更求票)
《千金不滚粗》
作者:碧血怀纱
更新时间:2024-01-20 03:52:43
字数:754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千金不滚粗 !

    对于文琚文瑶和王雪雯这样的闺阁女子来说,这样的数字不过是让她们惊讶几句——即便是王雪雯这样自诩博闻强记的才女,也不过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可是,对于上面的君王来说,这无疑是震耳发溃的。

    在农耕社会里面,不追逐耕地,反道而行之人,本来就是引人侧目的。

    所以,灯节入宫请安,文珺就被留在了宫里。

    这一整天,宫里都张灯结彩的,宫宴更是排到了晚上。所以,直到第二天,文珺才有机会面圣,而当皇帝开口问文珺有关退耕之事的时候,文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万岁,请问臣女能否先将凤冠取下?这个凤冠太重了,而这个事情并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完的。”

    皇帝不觉失笑,却还是点头应允了文珺的请求,还赐了座。

    除去凤冠,又入了座,文珺终于开始回答皇帝的问题了。

    “因为水利的效果不太明显,往往要五六年时间差距才会体现出来,所以,经常会被各地官员忽视过去。但是,即便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可是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皇帝道:“既然是如此不明显,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文珺道:“臣女手下的大管事,曾经送了一份记录给臣女,臣女这才略知一二。”

    皇帝道:“你手下的管事?他叫什么名字?”

    文珺道:“正经的大名儿,臣女还不曾听他们兄弟跟臣女说过。不过,他们姓翟,是殷家为先母准备的陪房。”

    皇帝道:“姓翟,兄弟两个?”

    文珺道:“是的。”

    皇帝的脸上流露出了思索和怀念,以及感伤的神情。他显然已经想到了对方的身份。半晌,才听得皇帝道:“你继续。”

    文珺道:“是的,万岁。臣女的庄子拓展以后,就多了许多下等地和山地。山地且不说,这下等地这么多,就有点不合常理了。毕竟,京师一带水域发达,河流不在少数,湖泊更是不少。按理说,即便不是上等的水浇地,也应该是二等的,又为何都是下等地的?臣女好奇不已,又派人去查了地方县志才知道,原来,臣女的那片庄子,尤其是东北角那里,原来有个湖泊。从前有位县官,一味追逐耕地的多寡,将这个湖泊填平了。刚开始的时候,这水浇地多,上缴的赋税自然是多了。后来,这一带的赋税,一年不如一年,甚至连周围的两条河流都断流了,没了河水灌溉,又连着几年大旱,这一带就没有了人烟,地自然也荒了。”

    皇帝道:“这只能说明,一味追逐耕地、一味围湖造田的坏处,可不能说明什么。”

    文珺道:“万岁,蝗虫喜欢温暖又干燥的地方。我们吴国地处江南,本来就很温暖,适合蝗虫大量繁衍,冬季又不够冷,冻不死地里的蝗虫虫卵。如果田地不能保持足够的湿润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蝗灾。臣女翻过地方县志,当初这一带湖泊还在、河水丰沛的时候,从来不曾出现过蝗灾,但是,湖泊被填平的那一年,开始出现小规模的蝗灾,河流断流的那几年,更是蝗灾连连,就是附近的两条河流重新开始流淌的今天,这蝗灾还是会隔几年就来一次。所以,臣女猜想着,退耕会不会好一点。”

    皇帝道:“只是一个猜想么?”

    文珺道:“万岁,即便是一个猜想,也比全无头绪来的好。即便是臣女也曾经听说过,因为蝗灾而举国颗粒无收的旧事。如果不是朝廷从海外弄到了大量的粮食,只怕那几年,饿殍千里,不用北汉西唐来攻,我们就已经亡国了。”

    边上的内侍大喝一声:“大胆!”

    皇帝悠悠地道:“不错,的确如此。那一年的蝗灾,险些动摇国祚。可惜,对这种天灾一点,朝廷一点头绪都没有。”

    文珺道:“万岁,路是一点、一点地走出来了。更何况,如今并不是全无头绪,不过是花费极大,又怕有人制肘而已。当然,如果是皇家来做这个,自然会动到内库,引起诸位大人的注意。如果是臣女来做,即便是诸位大人有话要说,他们也不可能直接跟臣女唧唧歪歪。你说是么?”

    皇帝道:“但是需要朕提供便宜。是不是?”

    文珺道:“是的。”

    皇帝道:“朕要事先说明,在买地的花费,还有赋税之上,朝廷是不可能给你给你优惠的。这些都要靠你自己。”

    文珺道:“万岁,臣女只需要足够的人罢了。”

    皇帝道:“也好。东海水师统领刚刚灭了一批海盗,却对那些大食哑奴一点办法都没有。等你买下了地,就以优惠一点的价钱将这些哑奴都买过去吧。总不能让水师将士们白忙一场。”

    文珺赶紧伏地领旨。

    文珺还愁自己还有一堆的黄金只能放在外面,不能送进来了,见皇帝开口了她自然高兴。宫里的内侍在伺候人上还真是周到细心。知道文珺买地的事儿不好太过张扬,就真的跟户部打了招呼,让经手的那些官吏们都不要声张。

    就这样,文珺买下了第二个庄子,一整片,足足六万亩,买地的开销和办手续的花费,也不过是二十万两白银。另外还花了五百两白银,买下了东海水师统领手里的那些奴隶。话说,这些哑奴什么的还真是便宜,还是壮劳力的,就因为残疾了,居然只要五两白银,比买丫头还便宜。

    奴隶什么的,可不需要每个月给他们月钱,只要一点点的口粮就够了。更让文珺无语的是,给他们衣服,他们居然慌张地跪下来。

    原来,在这些奴隶的故乡,苦力和平民只要腰间的那一块围裙就够了,像汉人这样,全身上下都穿上了衣服,还里三层外三层的,在他们的国度,就只有贵人有这个资格。至于跟文珺这样,一身绫罗绸缎的,就只有王室的公主们了。

    对于下面传来的这个消息,文珺非常无语。

    要知道,在她们文家,就连红绡这样的有些体面的丫头们,平日里穿的也是绫罗绸缎的,更不要说文珺这样的正经主子了。

    绫罗绸缎也是分等级的好不好。

    既然你们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那也不要怪我不把你们当人看了。

    文珺最后的命令就是,给他们每人一个麻布口袋一根麻绳。麻布口袋剪开三个洞就可以套在头上当衣服,麻绳往腰上一扎就是腰带。方便又省事。

    这些奴隶就是肯干活。一把锄头,几个红薯,还有一碗肉汤,就足够让他们卖命了。明明只是一些奴隶,可是一旦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以后,居然做起活来又快又好。就连翟管事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没错,这捞金子的事情已经进入了尾声,就是那些金子都被秘密地运到了文珺的庄子上。就连藏书楼也走上了正轨,只要三个掌柜,就可以将事情弄得整整齐齐。所以,翟管事就被文珺委派到新的庄子上去了。

    这个庄子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自然繁琐一点。

    要给文珺建一个庄子,方便来年主子过来的时候歇脚,剩下的,就是修水利了。在这个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时代,想要挖掘出人工湖,就只有靠人力一个锄头一个锄头、一筐泥土一筐泥土这样的方式来完成。

    这个工作量可是极大的。

    而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非常囧的事情,那就是,东海水师统领和南海水师统领亲自跑到文珺的庄子上找文珺。

    原来,南海水师统领手里的大食奴隶更多,有男有女。而东海水师统领手里大食奴隶不多,倒是倭奴很多。

    换成另外一个时空,文珺所处的时间正好是北宋初年。这个时候的日本正处于对华夏文明疯狂崇拜的事情。日本的领土就那么大,不向外讨生活,那么几个岛屿根本就无法养活那么多的百姓。

    所以,自古以来,倭寇什么的,从来都不少。当然,慕名来中原学习的也不少就是了。这里面也不怎么好分别。东海水师统领手里的那些倭奴,大部分是海盗的后人,还有一部分出来讨生活的日本百姓。当然,这里面的刺头子已经被砍掉了,剩下的,大多都非常听话,只要一点粮食,一样可以让这些人为之卖命。

    征询过翟大管事的意见之后,文珺买下了这些奴隶,还问两位水师统领要了几位退役的老兵。

    有了这些老兵坐镇,文珺自然就不用害怕这些奴隶会造反。当然,老兵们的家属,文珺可不会忘记。

    那个庄子虽然也一样属于京畿管辖,却在北方,距离京师也远。这些奴隶就是想做什么也难呢。

    更不要说翟管事本来就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这一点,文珺可是确信无疑。

    无论是之前的金子,还是后来的藏书楼,翟管事都弄得不错。文珺也相信,翟管事这次一样能让自己满意。

    当然,文珺的庄子可不可能只有一些奴隶,之前在那块地上讨生活的,一样可以成为文珺的佃户。

    只要他们自愿。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