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斗鸾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楔子 第一章 穿越 第二章 寿筵(上) 第三章 寿筵(下) 第四章 秘闻 第五章 惊变 第六章 黑手 第七章 围府 第八章 搜府 第九章 无计 第十章 传信 第十一章 脱罪 第十二章 下落 第十三章 谢恩 第十四章 转折 第十五章 迷雾 第十六章 牢狱 第十七章 角力 第十八章 探监 第十九章 判罚 第二十章 娘舅 第二十一章 争执 第二十二章 决断 第二十三章 拦路 第二十四章 宫闱 第二十五章 夫妻 第二十六章 密议 第二十七章 起解 第二十八章 大行 第二十九章 坦白 第三十章 训诫 第三十一章 旧怨 第三十二章 落空 第三十三章 谋划 第三十四章 质问 第三十五章 袍子 第三十六章 建议 第三十七章 分道 第三十八章 行舟 第三十九章 唐突 第四十章 文至 第四十一章 彭泽 第四十二章 恶化 第四十三章 转变 第四十四章 医嘱 第四十五章 发作 第四十六章 恩情 第四十七章 谋划 第四十八章 暗渡 第四十九章 取舍 第五十章 半夜 第五十一章 新朝 第五十二章 迷茫 第五十三章 南安 第五十四章 梅岭 第五十五章 抵达 第五十六章 柴刀 第五十七章 小鬼 第五十八章 去向 第五十九章 爆发 第六十章 打压 第六十一章 警告 第六十二章 少年 第一章 三年 第二章 生计 第三章 来信 第四章 忧患 第五章 上山 第六章 讷闷 第七章 赶集 第八章 展望 第九章 无题 第十章 沉疴 第十一章 合伙 第十二章 月月 第十三章 碰壁 第十四章 质问 第十五章 反省 第十六章 大雨 第十七章 雨后 第十八章 回家 第十九章 乖顺 第二十章 改弦 第二十一章 解决 第二十二章 岔道 第二十三章 烦恼 第二十四章 前程 第二十五章 隔阂 第二十六章 传话 第二十七章 簪子 第二十八章 新策 第二十九章 旧事 第三十章 求救 第三十一章 察觉 第三十二章 挑拨 第三十三章 刻薄 第三十四章 失望 第三十五章 新年 第三十六章 狭路 第三十七章 迁怒 第三十八章 敲打 第三十九章 沉舟 第四十章 相遇 第四十一章 三擒 第四十二章 黄雀 第四十三章 生隙 第四十四章 捉奸 第四十五章 说服 第四十六章 出气 第四十七章 决心 第四十八章 内情(上) 第四十九章 内情(下) 第五十章 斗法 第五十一章 挖坑(上) 第五十二章 挖坑(下) 第五十三章 跳坑(上) 第五十四章 跳坑(下) 第五十五章 三寸 第五十六章 内幕 第五十七章 议定 第五十八章 同门 第五十九章 傻子 第六十章 怨气 第六十一章 请求 第六十二章 脾气 第六十三章 和好 第六十四章 盘算 第六十五章 车厢 第六十六章 误会 第六十七章 偶然 第六十八章 巧遇 第六十九章 躲避 第七十章 萤光 第一章 噩耗 第二章 惊惶 第三章 异心 第四章 背后 第五章 河灯 第六章 月下 第七章 猜疑 第八章 决断 第九章 邀请 第十章 更张(上) 第十一章 更张(下) 第十二章 质问 第十三章 剧变 第十四章 准备 第十五章 伴当 第十六章 两难 第十七章 敌踪 第十八章 下属 第十九章 吓唬 第二十章 哄骗 第二十一章 老手 第二十二章 新来 第二十三章 请求 第二十四章 军粮 第二十五章 争粮 第二十六章 奇花 第二十七章 条件 第二十八章 文章 第二十九章 动摇 第三十章 打击 第三十一章 婚约 第三十二章 晦气 第三十三章 失足 第三十四章 决心 第三十五章 孤注 第三十六章 泥坑 第三十七章 惊变 第三十八章 生机 第三十九章 北平(上) 第四十章 北平(下) 第四十一章 裴钟 第四十二章 惊闻 第四十三章 绣鞋 第四十四章 上路 第四十五章 路遇 第四十六章 狡言 第四十七章 柳痴 第四十八章 江上 第四十九章 威胁 第五十章 醒悟 第五十一章 和离 第五十二章 喜讯 第五十三章 泄露 第五十四章 擦肩 第五十五章 密令 第五十六章 婚书 第五十七章 起程 第五十八章 藏尸 第五十九章 错过 第六十章 廿八 第六十一章 判决 第六十二章 莲花井 第六十三章 母女 第六十四章 丧讯 第六十五章 入京 第六十六章 违和 第六十七章 察觉 第六十八章 揭破 第六十九章 逃避 第七十章 疑云 第七十一章 板凳 第七十二章 真相 第七十三章 祥瑞 第七十四章 耳目 第七十五章 朝阳 第一章 优柔 第二章 争取 第三章 群起 第四章 颠覆 第五章 鹏哥儿 第六章 阻挠 第七章 接人 第八章 箭 第九章 原委 第十章 告状 第十一章 提醒 第十二章 纷乱 第十三章 暗手 第十四章 威胁 第十五章 质问 第十六章 发难 第十七章 赏赐 第十八章 妻妾 第十九章 巡视 第二十章 会亲 第二十一章 嬉戏 第二十二章 交心 第二十三章 静好(补更) 第二十四章 形势 第二十五章 莫辨 第二十六章 算计 第二十七章 苦劝 第二十八章 筹谋 第二十九章 威逼 第三十章 取舍 第三十一章 对策 第三十二章 章启 第三十三章 搬离 第三十四章 谗言 第三十五章 贵人们 第三十六章 发难 第三十七章 端倪 第三十八章 安抚 第三十九章 隐患 第四十章 软禁 第四十一章 人选 第四十二章 鼓动 第四十三章 传闻 第四十四章 云翘 第四十五章 告状 第四十六章 来客 第四十七章 暗手 第四十八章 定局 第四十九章 清醒 第五十章 怨愤 第五十一章 懊恼 第五十二章 圣意 第五十三章 嘱咐 第五十四章 和乐 第五十五章 闹剧 第五十六章 尴尬 第五十七章 奏折 第五十八章 国婚 第五十九章 暗涌 第六十章 隐疾 第六十一章 避嫌 第六十二章 仓促 第六十三章 商讨 第六十四章 迁都 第六十五章 新年 第六十六章 朝贺 第六十七章 候场 第六十八章 挑衅 第六十九章 梦碎 第七十章 揭穿 第七十一章 冷淡 第七十二章 探病 第七十三章 亲情 第七十四章 出族 第七十五章 议论 第七十六章 密信 第七十七章 慰母 第七十八章 梅林 第七十九章 赌气 第八十章 红白 第八十一章 爆料 第八十二章 流言 第八十三章 威胁 第八十四章 递话 第八十五章 脱壳 第八十六章 离京 第八十七章 归乡 第八十八章 怪鱼 第八十九章 荷影 第九十章 闷雷 第九十一章 孽种 第九十二章 张记 第九十三章 小儿女 第九十四章 说服 第九十五章 事态 第九十六章 解脱 第九十七章 纷争 第九十八章 怨恨 第九十九章 摄政 第一百章 扶正 第一百零一章 毒手 第一百零二章 僵持 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 第一百零四章 不甘 第一百零五章 条件 第一百零六章 妥协 第一百零七章 新元 番外一 昭容 番外二 帝后 2014新书《闺门秀》上传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九章 吓唬
《斗鸾》
作者:Loeva
更新时间:2024-01-23 18:22:57
字数:100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斗鸾 !

    话正中章放下怀,他忙道:“正是,我这婆娘本是宫家嫡女,冯家四奶奶本是庶女,不料我家出事后,岳父岳母居然弃了嫡女,为巴结冯家又将庶女记作嫡出。偏我这婆娘不肯死心,总以为她娘家人定会来救她,结果她娘家长辈害得我唯一的嫡子得病后误了医治,病重而死。我那时候就恨得想把她休了!若不是眼看着我们家被流放至岭南偏远之地,无人相救,我还要指望她生身父母有一日会念及骨肉之情,把我们家捞回去,又怎会忍到今日?”

    宫氏在旁听见,一脸的不可置信:“二爷,你当初不是这么说的,你明明……”

    “住。!”章放飞快地打断了她的质疑“当初我是为了安抚你,才说的那些好话,你以为我心里真那么想么?!若不是为了全家人能有朝一日获得赦免,我又怎会一再容忍你?这几年你除了成天抱怨,与妯娌妾室斗气,还做了什么?家里人人都在辛苦干活,你却只知道添乱。没有你,家里人还能过得好些呢!”

    宫氏浑身都在发抖,冯玉荣暗暗打量了这对夫妻一眼,看出章放脸上的怨忿是真的,宫氏眼中的恐惧与委屈也是真的,他心里有了个想法,便干笑说:“章百户,看来你好象有些家事要料理,我就不打搅了,告辞。”

    章放忍住再骗他几句的冲动,知道过犹不及,勉强道:“慢走,不送了。”努力让自己的双眼盯着妻子瞧,脸上的怒气不减半分。

    冯玉荣一走,他仿佛松了口气般,脸色也缓和下来。这时,一直待在房间里的玉翟流着泪走出来道:“父亲,母亲虽犯了错但她这四年来好歹也曾与我们全家共患难,她如今已经无处可去了,求您饶恕了她吧。”

    章放看了看女儿,轻咳一声,转头去望宫氏。宫氏颤抖着声音道:“我不会走的,你休想休了我!你若是受不了我的脾气,当年你章家落魄时怎的不休?若你休了,我这几年也不会吃了这许多苦头,我大可以带着孩子回娘家去我父母只是要避开章家,我是受了你们的连累,只要跟你们断了关系,他们断不会弃我而去!”

    章放一听这话,原本有些和缓的怒气又起来了:“你父母若是真在乎亲骨肉当年就不会对你弃之不顾!文骥与玉翟都是章家人,若是跟着你去了宫家,只怕还要死得更快些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对宫家人抱有妄想!”

    宫氏哭道:“我就妄想了又怎的?你若真的休了我,我马上就回京城找我父母去!他们一定会替我出气到时候别说你只是个小小百户,就算是成了大将军,也别想讨得了好!”

    玉翟急得直跺脚:“母亲,您在说什么呀?!”

    章放则不怒反笑:“好,好,你有志气,还有靠山那还留在这里做什么?赶紧滚回京城去吧!”说罢扭头就回了房间。今日他只是为了误导那锦衣卫,同时威慑宫氏一把方才说要休妻的,没想到反而逼出了宫氏的真心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个老婆真真是要不得!

    章放就这么走了,宫氏只觉得又伤心又生气对女儿诉苦道:“我不过就是为了他着想,不让他去安南打仗拼命他犯得着与我翻脸么?居然要休妻!连你外祖父家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都挖出来了。我当年说要求一求你外祖母,免了咱们母子三人的流放他还口口声声说不许我去,今日却又说这种话!”

    玉翟却隐隐猜到些什么:“母亲,您就少说几句吧。方才来的那人好象是锦衣卫的,也不知来做什么。父亲说那番话,也是在哄那人。若那人能把母亲的消息捎回京城外祖父家去,兴许二老还会想法子帮您呢?”

    宫氏哽咽道:“他们不会帮我的。若是能帮,当年就出手了。我方才说的不过是气话。好孩子,都是我这个母亲不是,连累你了。若你父亲真的休了我,你今后还怎么嫁人啊?!”

    玉翟脸微微一红,但想起自己的将来,神色又黯淡下来。

    章寂清咳一声,母女俩这才想起老人家在堂屋门前站许久了,把方才的情形都看了个全,脸不由得齐齐一红。

    章寂叹了口气,道:“老二家的,论理,你做事也太过了些,你担心的那些事,我们难道就没想到么?但老二还是决定要去安南,自然有他的考虑。不说别的,咱们家如今的处境,几个孩子的前程就没法安排,若老二能得个军功,二丫头要说亲也方便些,你也能少受些苦了。他一番心意都是为了家人,你不但不能体谅,还总觉得他没本事,上了战场就必死无疑,他怎能不发火?”

    宫氏不以为然地道:“他那些本事,不过是拿来糊弄人的罢了。德庆这地方也没几个有本事的,自然就显得他出挑,可连人家皇帝亲自封的大将军都敌不过安南人,他又算得了什么?”

    章寂见她冥顽不灵,也懒得再劝,便道:“老二眼下正在气头上,他又说了要休妻,一时半会儿是不能回转的。家里地方小,老二媳妇且往山上值夜的小屋去,就是崔家孩子从前住过的那间,过得几日等老二气消了,再回来不迟。”说罢也不理会宫氏的反应,径自回屋了。

    宫氏虽不想住到外头去,但听公公的口风,似乎又不打算让丈夫休她了,心下不由得暗喜,也不再反驳,吩咐女儿帮忙收拾几件衣服,自己则坐在院中等候。

    这时,杜氏踉踉跄跄地冲了进来,宫氏一瞧便没有好脸色:“你又来做什么?!”杜氏勉强笑了笑:“我来瞧瞧我们姑奶奶。”说罢也不等宫氏骂人,直接就冲向小屋去了。宫氏满腹怒气没处发泄,只得恨恨地啐了她的背影一口。

    杜氏激动地冲进沈氏的小屋,便飞快地关上门,扑到沈氏床边对她道:“出事了!大姑奶奶,昨儿有人到我们村里打听我们家的事,接着便有个生脸孔的人找上门,借故打听章家的近况。大爷说瞧那人的做派,似乎是公门中人,而且还操着京城口音!”

    “你说什么?”沈氏吃力地撑起自己的身体,连声追问“怎么回事?你且将事情给我细细道来!”

    原来先前裴老三追查章家之事时,也没放过沈家这条线索。章家设法将沈家从东莞千户所弄了过来,这事儿在德庆城也有不少人知道,更多人知道他们事后关系交恶,原因跟沈家人的态度有关系但实际上沈家人为何会对救命恩人抱持这样的态度,许多人都觉得奇怪。裴老三做事镧细致,自然不会忽略了这点。他先是从布村村民处打听沈家的行事为人,再乔装为路人从沈家人处探听章家之事。但沈儒平好歹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多少见过些世面一听裴老三的话头,便猜到对方来历有问题,哪里还能冷静下来?

    杜氏惊惶地道:“更有甚者,不但昨日有人来打听章家之事,今日也有个高高壮壮的男子上门来问我们前些日子是不是有北平来的人找章家。大姑奶奶,你说会不会是燕王府与朱文考的事叫他们知道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沈氏急道:“他们只是来找你们打听么?还去了什么地方?可曾问过安哥儿的行踪?你赶紧上山去瞧瞧,别让他们发现了朱文考的行踪!”

    杜氏一愣,才讪讪地说:“朱文考早就走了。”

    沈氏瞪大了眼:“走了?什么时候走的?!”

    “几天前的事了。他走了以后,章老二才告诉我们的,还叫我们别四处瞎嚷嚷,若有人问起我们儿子去了哪里就说前些日子走丢了。”

    沈氏涨红了脸:“怎的没人告诉我?!我这几日自觉精神好了许多,正想要跟你们商量日后的事你们却连这样要紧的大事都瞒着我!”

    杜氏有些心虚:“这些日子家里也正为日后的事担心,有些忙碌,一时顾不上这边………………大姑奶奶,眼下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您还是替我们想想法子吧,若那些人真是京城来的指不定是发现了什么蛛丝蚂迹,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万一叫他们知道我们将太孙藏了起来我们哪里还有命在?!”

    沈氏没好气地道:“太孙都已经没了,只要你们不说,谁会知道?!不管那些人是不是京城来的,二叔的话你还是要记牢些,谁也不能泄露了。风。沈家如今处境正艰难,若不能谨慎行事,大难就在眼前呢!”

    杜氏倒吸一口冷气,连连点头。

    且不说沈家姑嫂二人如何商议,宫氏又是如何上山去的,那钟玉荣从章放处得了消息,便飞快转回城中,也不去惊动冯兴桂,直接找上裴老三,将今日在章家的见闻告诉了他,又道:“瞧章家人这架势,似乎对当年之事已有些后悔了,他们始终对宫家抱有幻想,却迟迟等不到宫家声援,才会对那宫氏生了怨气呢!”

    裴老三却是半信半疑:“真的么?当年章家老四差一点就救出了吴王,虽说后来他在严刑拷打之下招了供,但除了沈家外也没招出别人,根据他的口供,也找不到太孙的行踪,众人都疑心他说的不是实话。而章家更是宁可抄家丧命,也不愿屈服。他家怎么可能会对当年之事后悔?”

    钟玉荣哂道:“老三,你糊涂了不是?当年救人的是章老四,如今章老四在哪儿?辽东!这几年有他大哥护着,他在辽东虽是罪人身份,却没受多少苦,还有机会在战场上立功。可其他章家人就不同了,他们死的死,病的病,跋涉三千里到了这等苦地方,熬了四年,章老二与章老三都死了儿子女儿,又受了这许多苦,心里怎会没有怨言?他们当年又不曾做过什么,完全是被连累的!这等从小娇生惯养大的侯门公子哥儿,要他们心甘情愿做个小军户种田,比登天还难!章老二有这个心思,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裴老三迟疑了:“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只是………………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钟玉荣不以为然:“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就算有什么不对,又何必死追着不放?你忘了咱们昨儿商量的结果了么?章家既然后悔了,盼着宫家能拉他们一把,可见对今上的怨气也消了许多。即便燕王府派了人来拉拢,他们也未必会答应。也许正因如此,燕王府的人离去时才会心情不悦。”

    裴老三缓缓点头:“这倒是对上了。昨日我打听沈家与章家的事时,听人说章老二升了百户后,那沈儒平曾在人前抱怨,说他如今官儿越升越大,其实是背弃了从前的信念,毫无风骨,没什么可得意的。如今回忆起来,想必是章家人选择忠于朝廷,令沈家人心生怨言,两家方才会交恶的。那日我们头一次去章家时,也曾听见章老二骂他老婆时说,无论朝廷如何,也不能坐视安南辱及大明的脸面,看来章家人还不算无可救药。”

    钟玉荣想了想:“说起章老二的老婆,她既是宫家女儿,说不定还能从她那里试探试探。

    她如今被娘家亲人所弃,只要咱们哄她几句,她定会信以为真,到时候还有什么话问不出来?若连她都说章家没有猫腻,那这案子也没必要查下去了,咱们还是尽快追寻燕王府那几个使者去吧!”

    于是他们便找上了宫氏。宫氏认得钟玉荣,没什么好印象,一听说他们是京城来的,是锦衣卫,脸色都变了。钟玉荣劝她:“这回咱们前来查案,带队的就是冯家一位少爷,他与你娘家人有亲,只要帮着捎几句话回去,你娘家人自不会弃你于不顾。章百户不就是因为你没了娘家,才打算休你的么?他如今已是百户,休妻后想要在本地再娶清白人家的女儿为妻,断不是难事,苦的就只有你罢了。只要你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就劝说宫大人出面救你,到时候还怕章百户视你如无物么?”

    宫氏心下挣扎,她倒是盼望娘家人能出手相助呢,但当年文骥的悲剧却让她不得不防备,况且章放也没再说要休她的话了,章寂也暗示了会帮她,若是她投向这些锦衣卫,章放知道了还会原谅她么?

    她只能道:“燕王府的事我不知道,我也没见着什么人。大爷那里确实有过信来,但那是我三弟妹娘家的伙计捎过来的。即便你们问我,我也说不出什么来。”

    裴老三道:“章二奶奶且别着急,您再细想想,若是不知情,那就帮着打听打听。我们明日再来,想您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宫氏目送他们离去,心下纠结,细想之后,决定去找陈氏商量商量。她下山回到章家院子,远远的就瞧见院门外围了一圈人,都是村中、镇中的居民,他们相互交头接耳,说笑着指指点点,不知是在做什她过去找个人问了问,那人答道:“是城里江千户来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