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宅男的困境 第二章 红衣女子 第三章 秒杀江洋大盗 第四章 大名鼎鼎的红娘子! 第五章 事实夫妻? 第六章 追杀 第七章 红娘子的初吻 第八章 邀请到大侠胜英做帮手 第九章 吊丝要当大寨主 第十章 神刀将送来救命信 第十一章 新任寨主率众设伏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率众歼灭古霸天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歼灭古霸天 第十三章 决意端掉贼窝 第十四章 智取古家寨 第十五章 该如何分配战利品? 第十六章 邀请三侠建新村 第十七章 大摆庆功宴 第十八章 新村建设的梦想 第十九章 以善致善、招兵买马 第二十章 决定去会会知府大人 第二十一章 消息传到了皇宫里 第二十二章 大造声势押送犯人 第二十三章 许三小姐和知府的千金 第二十四章 陈知府有意扶植 第二十五章 与陈知府的君子约定 第二十六章 两美争夫暗战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村建设拉开序幕 第二十八章 卑微者获得自信 第二十九章 法不容情与明朝的真人秀 第三十章 余翔东双河镇遇险 第三十一章 武圣人艾连池出手相救 第三十二章 决定开始训练新兵 第三十三章 拜武圣人艾连池为师习武 第三十四章 贾斌久去请钢王李 第三十五章 崇祯皇帝主动关心新村建设 第三十六章 杀手云集 余翔决定以身犯险 第三十七章 强逼穷户种红薯 第三十八章 遭到劫杀 余翔受伤 第三十九章 全歼劫匪 锦衣卫欲加入新村 第四十章 新村进卧底 余翔热吻红娘子 第四十一章 抄没匪巢 美艳妇相中总教头 第四十二章 贫贱夫妻逆袭 环保站成立 第四十三章 新村建设 欣欣向荣 第四十四章 微服私访 深感震惊 第四十五章 私访新村遇三美 促使知府下决心 第四十六章 知府强嫁千金 万岁心系新村 第四十七章 红娘子受到刺激,事态失控 第四十八章 新村乱象跌出 思懿回府游说 第四十九章 余翔生命垂危 引发连锁效应 第五十章 请回钢王李 红娘子读遗信 第五十一章 崇祯下令请神医赴新村 第五十一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好钢、造出好枪、请来神医 五十三章 四郎中会诊 余翔醒来 第五十四章 千金易得 一茶难求 第五十五章 衙内圈炫茶 余翔装病不放人 第五十六章 陈潢出世 余翔因升官借债 第五十七章 李公公要茶 崇祯开心 第五十六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八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请 许禄刁难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亲 许禄刁难 第六十章 留住神医 揭开医疗史新篇章 第六十一章 义释闯塌天 新村紧备战 第六十二章 抓住时机 推新法 促变革 第六十三章 黄土岗阻击战 初战告捷 第六十四章 张献忠惨无人道 余翔挥师出征 第六十五章 战云密布 私定终身 第六十六章 新村保卫战打响 第六十七章 黄土岗激战 第六十八章 王小六送信 新村坚守阵地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头岗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土岗 第七十章 大败张献忠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刘国能 第七十二章 寻求救民之道 第七十三章 知府大喜 全城欢庆 第七十四章 陈知府喜扫战场 新村币顺利发行 第七十五章 捷报入京 朝堂轰动 第七十六章 发放抚恤银 第七十七章 贾斌久活捉二将 镇九江送来喜信 第七十八章 老贾夸功游街 捕鱼队成立 第七十九章 王承恩私访 惊奇不断 第八十章 拍卖会 第八十一章 视察新村 理解流民之灾的本源 第八十二章 余翔获得破格提拔 第八十三章 余翔成为武林盟主 打通任督二脉 第八十四章 胜英的初恋 第八十五章 余翔升任河南总督 第八十六章 出征之前 军事改编 第八十七章 余翔被关进县衙大牢 第八十七章 县衙大牢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知县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命 第八十九章 墙角一枝梅 凌寒独自开 第九十章 大乐山剿匪 第九十一章 推心置腹 第九十二章 现场办案,就地抓贪 第九十三章 挖煤,采矿,崇祯的心思 第九十四章 朝臣群攻余翔 第九十五章 力压群臣弹劾 设立河南特区 第九十六章 想打老虎 微服私访 第九十七章 说书人魏铁嘴 第九十八章 许三小姐被虏 第九十九章 怒闯银安殿 第一百章 大闹银安殿 第一百零一章 拿住福王 众人脱险 第一百零二章 不借也得借 第一百零三章 派魏铁嘴进京说书 第一百零四章 改造流放者 第一百零五章 中央银行 邮政系统 第一百零六章 富人之富令崇祯震惊 第一百零七章 魏铁嘴皇宫说书 第一百零八章 蒋伯芳来投奔 第一百零九章 一见钟情的爱情 第一百一十章 去黎府赴宴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府大剧院落成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三小姐怀孕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活捉鳌拜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祯的疑虑 第一百一十六章 捷报频传,刘向义为爱留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屯兵安阳 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丘踏雪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左良玉的抢粮队伍 第一百二十章 以技服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到新村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集体婚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年初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满清出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被困巨鹿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风云 第一百二十七章 较量虎蹲炮 第一百二十八章 救出卢象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难民冲阵战 第一百三十章 积毁销骨 第一百三十一章 艰难的抉择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伐,清君侧 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起潜被害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望风而降 第一百三十五章 节节胜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占领京城 第一百三十七章 恢复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主参加慈善宴会 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笑定乾坤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四章 微服私访 深感震惊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作者:二号穿越者
更新时间:2024-01-26 11:24:28
字数:104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

    府衙内,陈知府诚惶诚恐,接待来自京城的传旨官赵嘉诚,他向陈知府出示了令牌,那是大内侍卫身份凭证,只有皇帝身边的人才有。

    赵嘉诚奉王承恩的密遣,令陈知府去东双河镇张家新村微服私访,将所见所闻如实回禀。

    赵嘉诚对知府说道:“此次微服私访要低调进行,我也要一同前去。”

    陈知府与赵嘉诚商议后决定,由赵嘉诚装扮成知府的下人,扮成客商前往新村微服私访。

    安顿好赵嘉诚,来到后堂,陈知府和夫人卢氏谈微服私访之事,陈知府说道:“当今圣上居然钦令我微服密访新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小的新村建设已经引起万岁关注,不知是祸是福?”

    卢氏紧张地问:“我们不会牵连进去吧,要不把女儿叫回来?”

    陈知府摇摇头道:“一个小小的新村,如果真是祸,朝廷早就派人剿灭,依我的判断,很有可能是福。”

    卢氏这才放心,说道:“我看余翔这人不错,咱闺女有眼光。如果朝廷真能看上他了,将来定是前途无量,再说思懿也不小了。该嫁人了,要不捅破这层窗户纸,成全思懿与余翔这门婚事?”

    陈知府点点头道:“明天私访,我会相机行事!”

    卢氏见老爷有成竹,安下心来。

    第二天上午,两架马车停在了东双河镇,从两架马车上下来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陈知府、赵嘉诚、孙师爷和巡捕差人,陈知府一副生意人的装扮,赵嘉诚、孙师爷和巡捕差人则是下人打扮。

    站在东双河镇镇口,但见两根粗木支架,支架上横支着一块巨大牌匾,上面写着“东双河镇欢迎您!”几个朱漆大字。

    陈知府正仰着头看这几个字。这时后面传来车马声,有人在后面喊道:“客观,麻烦给让让道!让让道!谢谢您呐!”

    陈知府忙闪让一边,一辆马车从他们身边经过。

    车窗伸出一个中年商人客气地对陈知府招手致谢。马车并未停留,朝着东双河镇里去了。

    陈知府站在路边,见道路上人流如织,徒步走着的、挑着担子的、赶着马车,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路上十分热闹。

    陈知府截住一个老农模样的人问道:“老伯,这东双河镇怎地这么热闹?是不是过节了?”

    老农呵呵一笑道:“你也是慕名而来的客商吧?”

    陈知府一怔,随即说道:“正是!还请老伯多指点。”

    老伯笑得更灿烂了,说道:“如今镇上,天天都这般热闹,并不是过节。”

    陈知府问道:“这么个小镇,为啥会天天这般热闹?”

    老伯答道:“这托里长之福,前些日子,打.黑.除.恶,铲除了地痞恶霸,还东双河镇以太平,如今这里买卖公道,童叟无欺,十里八乡,都爱到这做生意,热闹得紧啊,这不,我把家里种的菜拿来卖了,换点钱花。”

    陈知府听了,若有所思。

    那老伯还好心地建议道:“客观,赶紧去新村悦来客栈登记吧,晚了,就订不着客房了,我呀,走啰,得赶紧把一担菜给卖了。”

    老伯说完,挑着菜篮子乐呵呵地走了。

    陈知府听他这么一说,决定先去新村悦来客栈看看。

    寻这客栈并不难,他们很快来到新村悦来客栈前,只见客栈前面停了好多车马,刚才在镇口见到的中年客商正在询问客栈伙计:“什么时候才有客房腾出?”

    伙计客气地拿出一个登记本说:“客观,你先登记,我们会按先来后到的顺序,给你留房,请你午时来确认。”

    中年客商拿过登记本一看,前面登记的人有一页多,说道:“这么多人登记,今天怕轮不着吧。”

    客栈伙计实话实说道:“别说是今天,估计三天内很难轮得到,客栈里住得都是常客,很少有退房的。”

    中年客商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伙计的手里说道:“我们远道而来,还带着闺女,前来做生意,顺带到婚姻介绍所给闺女在新村找个姑爷,你就行行好,帮帮忙!”

    客栈伙计客气地把银子还给中年客商道:“这银子可不能收,收了这银子,我要被赶出新村的。”

    中年客商无奈地收回了银子,焦急地说道:“你看,我们好几口人,总不能睡大马路吧,你给指点一下,我们投宿在哪里合适?”

    伙计是个热心人,他说道:“我们每天都能遇到像您这样的情况,其实镇上还有其他客栈,还有一些私房出租,你可以去住,那里条件可能差点,但价格比这还低,如果你发现哪家宰客或者服务态度差,你可以去商务所投诉,一经查实,那家将会被严惩,在镇上,你放心吧,买卖公平,安全放心!”

    中年客商听伙计这么说,宽了些心,他继续问道:“请问新村婚姻介绍所怎么走?”

    伙计出门,指向后街道:“婚姻介绍所就在后街,你前面拐进去就能看见。”

    中年客商在登记本上做好登记后,驾车去了后街。

    陈知府第一次听说婚姻介绍所,他用眼光征询赵嘉诚的意见,赵嘉诚也点头表示感兴趣,于是,他们跟着中年客商的马车来到后街。

    走在后街上,他们非常惊讶,原本以为后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没想到非常干净整洁。

    在后街的一个拐角处,发现有很多人排队,队中居然有好些年轻的女子,极为罕见,一般未出阁的大姑娘,很少出门。

    陈知府瞅见那个中年客商自觉地排在队伍后,他好奇走上前去,朝婚姻介绍所内看去。

    见屋里有几个人妇人正在忙碌着,只听见一个老年妇女的声音道:“郑老伯,你别着急,现在新村在种植红薯,还腾不出时间来相亲,等过来这段,就会有消息了,你回家耐心等着吧。”

    一个老者声音焦急地说道:“我说张婆婆,先前是你主动上我家提亲,说是要把我闺女许给穆晓二,我们在家天天等,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如今我都把话放出去了,现在亲戚们都知道我要和新村结亲,如果这事黄了,说出去还不招人笑话?”

    老者所说的张婆婆正是媒婆张大妈,人称外号媒婆张。

    媒婆张说道:“张伯,你的事我记挂在心了,回头我去催穆晓二,他现在是清洁大队大队长,忙得很,平时没有时间,你再等等,你看后面有这么多人排队呢,我这边忙,你先回去听消息吧。”

    老者还不死心,央求道:“我们全家都焦急地听信,连嫁妆都准备好了,要是实在不行,我们不要彩礼钱不要总可以吧,早些把日子定了,省得我成天担心,再说我们亲戚连着亲戚,你就帮帮忙吧!”

    说罢,这老者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铜钱,放到桌子上说:“张婆婆,这是我给你的糖水钱,我闺女的事就托付给你了。”

    媒婆张大妈忙地把钱塞给老者道:“现在我可不是以前的媒婆张,要是搁在以前,我会放心大胆名正言顺地收下,可现在,我是婚姻介绍所所长,介绍对象,是我的工作,要收下了,我就对不起里长,你把这钱拿回去,如若不然,我就不替你闺女保媒。”

    老者没有法子,只好收回了铜钱。出了门还摇头道:“现如今,闺女倒贴进新村都难,早知道,把这事促成了,就省心了,哎~”

    陈知府和赵嘉诚看得面面相觑,这世上还有上赶着要把闺女嫁给别人,别人却挑三拣四,推推拖拖,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听说。

    陈知府忙地截住老者,问道:“你为何要把闺女硬是嫁给新村啊?”

    老者一听人问这,叹气道:“你可不知,现如今人人都向往新村,你看着东双河镇,原来破破乱乱,人烟稀少,现如今,热闹富庶。听说新村里,要比这东双河镇强上许多倍呢,闺女真能嫁过去了,这辈子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就算将来男人在外战死,光是抚恤金,就够吃一辈子的了。嫁给新村,就等于把闺女送进天堂了,现在好多大户人家都争着把闺女送进新村呢!”

    陈知府一听,心里活络开了,想起了女儿陈思懿的事,他想从侧面了解这余翔的情况,于是问道:“这余里长婚配了没?”

    老者叹息道:“我们这等普通人家,哪能高攀,这余里长,年轻有为,做人正派,尚未婚娶,听说他与穆村长已定有婚约,只待良辰吉日,两人结为夫妻。两人郎才女貌,天设一对,地造一双!”

    陈知府听后大惊,不由得为女儿担心起来,随即,又摇摇头,心道:堂堂朝廷命官的女儿,居然愁嫁,传扬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赵嘉诚见知府摇头叹息:“便问道,陈知府,想起什么事来了?”

    陈知府忙地一惊,意识到自己失态,忙说:“没事,我们再去前街看看?”

    陈知府带着人,又转到前街边走边看,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公买公卖。

    他们来到一个挂着商务所牌子的屋子前,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指挥着几个人登记收银子,每收完银子,便会开出一张纸条,一个交银人将纸条揣进兜里,乐呵呵地走了出来。

    陈知府忙地叫住一个交银人问道:“你这是作甚呀?”

    交银人答道:“交税呀!”

    陈知府问:“交什么税?怎么个交法?”

    这人开心地说道:“今天我的生意做完了,看样子你是第一次来这里。我就和你说道说道。”

    陈知府连连道谢。

    这人说道:“这里是每赚够二两银子,要交一钱银子,今天我赚了六两多银子,交三钱。今日的生意做完了,我交银子就回家了。哈哈哈”

    这人开心地大笑起来。

    陈知府问:“这不是在盘削你们吗?”

    这人大笑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以前没有税交,但是也没有人管理啊,环境脏乱差不说,地痞恶霸横行,收保护费的,强买强卖的,比比皆是,暗地里所交的费用,要比这高得多。现在这镇上,大家把钱交到明面上,你看看这个。”

    交银人从兜里宝贝似地掏出凭证:“有了这个凭证,将来就可以申请诚信商户了,一旦成了诚信商户,就有可能成为新村居民了,取得新村居民身份牌,可以进出新村,现今这世道这么乱,进了新村,就能保命。”

    陈知府继续问:“这余里长岂不是做地起利,做无本买卖?”

    交银人觉得这话攻击里长之意,便没好气地说道:“这镇上的卫生不用人来做吗?秩序不用人来维护吗?要是真不收钱了,又回到以前那样,我们就可都遭殃了。如果哪天这镇上真不收税了,我还不干呢!”

    陈知府见这人有些生气了,忙和颜悦色地说道:“您别误会,我不是这意思,只是好奇而已。”

    交银人继续说道:“咱们里长仗义,心里向着穷人的,在镇上每天交易二两以内的是小本经营,不用交税的。只有交易额超过二两的才交税。税额不大,还有可能获得进入新村资格,大家都自愿缴税。”

    “那你估计一下这东双河镇一天有多少成交额?”陈知府继续问。

    那人看了陈知府一眼,想了想说:“这里交易这么活跃,估计一天总有几千两的成交额吧。”

    那人说完后,便称有事,急急忙忙地走了。

    陈知府站在这里,算起了账,如果一天交易额二千两,就是一百两纹银,听这人说是一天成交额几千两,顿时吓得一跳。陈知府想起余翔答应每年折合纹银四百五十两缴纳税赋,原本以为占了便宜,现如今看来,眼光还是短浅了些。

    陈知府有点自惭形秽了,想想府城比起这东双河镇的秩序和安全,差得太远了,他已听说有些商户搬到了这个镇子上。

    陈知府偷偷地对孙师爷说:“好好地记下这些经验,回去吸收消化,借鉴借鉴!”

    孙师爷说道:“老爷,小的早就留上心了,回去得好好琢磨琢磨税务所的事情。”

    再说赵嘉诚心里也喜滋滋的,当今圣上财力维艰,这东双河镇的做法,无疑是抛砖引玉,值得借鉴,说不定由此能开出一条新的生财之道,以缓解朝廷的缺银之忧。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