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宅男的困境 第二章 红衣女子 第三章 秒杀江洋大盗 第四章 大名鼎鼎的红娘子! 第五章 事实夫妻? 第六章 追杀 第七章 红娘子的初吻 第八章 邀请到大侠胜英做帮手 第九章 吊丝要当大寨主 第十章 神刀将送来救命信 第十一章 新任寨主率众设伏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率众歼灭古霸天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歼灭古霸天 第十三章 决意端掉贼窝 第十四章 智取古家寨 第十五章 该如何分配战利品? 第十六章 邀请三侠建新村 第十七章 大摆庆功宴 第十八章 新村建设的梦想 第十九章 以善致善、招兵买马 第二十章 决定去会会知府大人 第二十一章 消息传到了皇宫里 第二十二章 大造声势押送犯人 第二十三章 许三小姐和知府的千金 第二十四章 陈知府有意扶植 第二十五章 与陈知府的君子约定 第二十六章 两美争夫暗战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村建设拉开序幕 第二十八章 卑微者获得自信 第二十九章 法不容情与明朝的真人秀 第三十章 余翔东双河镇遇险 第三十一章 武圣人艾连池出手相救 第三十二章 决定开始训练新兵 第三十三章 拜武圣人艾连池为师习武 第三十四章 贾斌久去请钢王李 第三十五章 崇祯皇帝主动关心新村建设 第三十六章 杀手云集 余翔决定以身犯险 第三十七章 强逼穷户种红薯 第三十八章 遭到劫杀 余翔受伤 第三十九章 全歼劫匪 锦衣卫欲加入新村 第四十章 新村进卧底 余翔热吻红娘子 第四十一章 抄没匪巢 美艳妇相中总教头 第四十二章 贫贱夫妻逆袭 环保站成立 第四十三章 新村建设 欣欣向荣 第四十四章 微服私访 深感震惊 第四十五章 私访新村遇三美 促使知府下决心 第四十六章 知府强嫁千金 万岁心系新村 第四十七章 红娘子受到刺激,事态失控 第四十八章 新村乱象跌出 思懿回府游说 第四十九章 余翔生命垂危 引发连锁效应 第五十章 请回钢王李 红娘子读遗信 第五十一章 崇祯下令请神医赴新村 第五十一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好钢、造出好枪、请来神医 五十三章 四郎中会诊 余翔醒来 第五十四章 千金易得 一茶难求 第五十五章 衙内圈炫茶 余翔装病不放人 第五十六章 陈潢出世 余翔因升官借债 第五十七章 李公公要茶 崇祯开心 第五十六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八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请 许禄刁难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亲 许禄刁难 第六十章 留住神医 揭开医疗史新篇章 第六十一章 义释闯塌天 新村紧备战 第六十二章 抓住时机 推新法 促变革 第六十三章 黄土岗阻击战 初战告捷 第六十四章 张献忠惨无人道 余翔挥师出征 第六十五章 战云密布 私定终身 第六十六章 新村保卫战打响 第六十七章 黄土岗激战 第六十八章 王小六送信 新村坚守阵地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头岗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土岗 第七十章 大败张献忠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刘国能 第七十二章 寻求救民之道 第七十三章 知府大喜 全城欢庆 第七十四章 陈知府喜扫战场 新村币顺利发行 第七十五章 捷报入京 朝堂轰动 第七十六章 发放抚恤银 第七十七章 贾斌久活捉二将 镇九江送来喜信 第七十八章 老贾夸功游街 捕鱼队成立 第七十九章 王承恩私访 惊奇不断 第八十章 拍卖会 第八十一章 视察新村 理解流民之灾的本源 第八十二章 余翔获得破格提拔 第八十三章 余翔成为武林盟主 打通任督二脉 第八十四章 胜英的初恋 第八十五章 余翔升任河南总督 第八十六章 出征之前 军事改编 第八十七章 余翔被关进县衙大牢 第八十七章 县衙大牢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知县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命 第八十九章 墙角一枝梅 凌寒独自开 第九十章 大乐山剿匪 第九十一章 推心置腹 第九十二章 现场办案,就地抓贪 第九十三章 挖煤,采矿,崇祯的心思 第九十四章 朝臣群攻余翔 第九十五章 力压群臣弹劾 设立河南特区 第九十六章 想打老虎 微服私访 第九十七章 说书人魏铁嘴 第九十八章 许三小姐被虏 第九十九章 怒闯银安殿 第一百章 大闹银安殿 第一百零一章 拿住福王 众人脱险 第一百零二章 不借也得借 第一百零三章 派魏铁嘴进京说书 第一百零四章 改造流放者 第一百零五章 中央银行 邮政系统 第一百零六章 富人之富令崇祯震惊 第一百零七章 魏铁嘴皇宫说书 第一百零八章 蒋伯芳来投奔 第一百零九章 一见钟情的爱情 第一百一十章 去黎府赴宴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府大剧院落成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三小姐怀孕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活捉鳌拜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祯的疑虑 第一百一十六章 捷报频传,刘向义为爱留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屯兵安阳 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丘踏雪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左良玉的抢粮队伍 第一百二十章 以技服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到新村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集体婚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年初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满清出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被困巨鹿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风云 第一百二十七章 较量虎蹲炮 第一百二十八章 救出卢象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难民冲阵战 第一百三十章 积毁销骨 第一百三十一章 艰难的抉择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伐,清君侧 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起潜被害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望风而降 第一百三十五章 节节胜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占领京城 第一百三十七章 恢复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主参加慈善宴会 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笑定乾坤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六章 发放抚恤银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作者:二号穿越者
更新时间:2024-01-26 11:24:56
字数:102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

    余翔手中拿着一条黄布带,徐徐地念起唐代曹松《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一将功成万骨枯!”余翔反复叨念,深有感触。

    陈思懿、许三小姐在一旁看余翔念诗的模样,觉得非常有型,眼中满是崇拜,对这位能文能武的大帅哥,如今她俩完全失去抵抗。

    陈思懿眨着那双天真纯洁的大眼睛问道:“余大哥,你能给我们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

    余翔说道:“这首诗是说连年战事,老百姓不得安居乐业,万千人牺牲性命,换来一个将帅的成功,黄土岗血战,一千多名新村儿男牺牲性命,如不是黄安舍出性命替我挡那一矛,我只怕早已躺在黄土之下了。”

    红娘子知道余翔心思,于是说道:“如今新村各项工作都已正常了,现银已不缺乏,可以发放抚恤银了。”

    余翔点点头,说道:“黄安和许多水的抚恤银,我要亲手发放。你去安排一下。”

    红娘子应了一声,但并没有立即走开,而是说道:“相公,我有一请求。”

    陈思懿和许三小姐听红娘子当她们面称呼余翔为相公,心里都不很痛快,余翔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在黄土岗已经私定终身。

    余翔问道:“什么请求?”

    “我想拜认黄婆婆为义母,代替黄安为她养老送终。”红娘子要替余翔报答黄安的救命之恩。

    余翔心内很感激,他也正有此意,只是新村那么多人牺牲,虽不像黄安舍身替他挡长矛,但如果不是这些人的牺牲才使得新村有今日之安宁,因此,作为千总的余翔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寒了其他烈士遗属的心,如果红娘子认黄婆婆为义母,于情于理,就说得通。

    余翔高兴地说道:“多谢红娘如此体贴,此事就这么办吧。”

    陈思懿和许三小姐几乎同时说:“我也要认黄婆婆为义母!”

    看看陈思懿清纯漂亮的惹人怜爱模样,瞅瞅许三小姐一副霸气外泄的债主形象,余翔为难地看向红娘子。

    红娘子心里虽有千般不愿,为了不使余翔难堪,大度地说道:“如此甚好,又有两位妹妹为我分忧,以后就不用担心黄婆婆无人照顾了。”

    余翔这才长吁一口气道:“好吧,难得你们有心!”

    黄婆婆,大家都这么称呼,其实年纪并不大,不到五十岁,早年丧夫,辛辛苦苦把黄安拉扯大,落下一身病,头发全白,日子过得极为不易。如今黄安战死,对黄婆婆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听到噩耗后,黄婆婆便病倒,朱济世和吴有性轮番为她诊病调养,余翔和红娘子更是三天两头去看望她。

    这天,红娘子带着陈思懿和许三小姐前来探视,将认她为义母之事说与她听,黄婆婆听后,忙摆手道:“我何德何能,怎能认你等金枝玉叶当闺女,使不得使不得。”

    红娘子仔细规劝,陈思懿和许三小姐更是心诚,黄婆婆这才欢天喜地地收下她们三人为义女。

    在朱济世的祖传秘方调理下,黄婆婆宿疾治好了,身子也硬朗起来,她慢慢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有了这三位义女贴心照顾,她更加开朗豁达,以前一脸病容的黄婆婆如今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还有一家,余翔必须亲自去抚恤,他先前答应替许多水保媒提亲,他要替许多水解开这个扣,替他完成遗愿。

    一架马车在许家大院前停了下来,一位身穿白色丝绸,短发俊朗的年轻人从马车上下来,几名身背长枪的士兵立刻四散开来,把住交道要口,将大院戒严起来。

    许家大院院门紧闭,余翔扣门问道:“有人在吗?”

    听到动静,里面首先传出汪汪的狗叫声。然后有人问道:“谁呀?”

    余翔并未回答,但听见有人前来的脚步声。

    那条狗狗仗人势,叫得更是狂,屋里主人不耐烦喝道:“大黄,不许叫,到窝里呆着去。”

    这狗这才低鸣几声,不再叫唤了,这时大门吱呀地打开。许禄从门里探出头来。

    余翔客气问道:“请问许禄在家吗?”

    许禄打量眼前人,只见来人短头发,一袭白绸衣衫,简洁明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许禄答道:“我就是许禄,请问您是——?”

    “在下余翔!”余翔客气答道。

    许禄一惊,再仔细打量眼前之人,正是他在东双河镇上见到的余翔,刚才只是没有想到余翔会亲临许家大院,才一时没有认出来。

    许禄赶紧跪倒,给余翔行大礼,连声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千总大人降罪。”

    余翔扶起许禄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许禄起身,朝门外一看,心里顿生寒意,只见门外交道要口,几名手持刺枪威风凛凛的士兵把守,整个大院已被包围起来。他很慌乱,可联想到刚才千总客气态度,不像是来找他麻烦的样子,心里稍微心安些,他忙将余翔请进屋,让夫人献茶。

    余翔坐定后说道:“早先许多水前来求亲,你说只要我来提亲,你就答应这门亲事,可有此事?”

    许禄一惊,以为是兴师问罪而来,旋即平复下来,叹息道:“确有此事,这都是我的错,多水是个好孩子,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既然千总亲自前来,我愿意答应这门亲事,让莲花为多水守一辈子。”

    余翔不置可否问道:“许莲花在家吗,我想见见她。”

    许禄回答道:“在,你稍等,我这就叫姑娘出来拜见千总大人。”

    不一会,一位身着素衣,眼睛红肿的姑娘出来见余翔,显然,刚不久还哭过。

    余翔问道:“莲花姑娘可是在为许多水守孝?”

    许莲花点点头,低声答道:“正是!奴家愿意为多水哥守一辈子,不再嫁人!”

    余翔摇摇头道:“今天我来此,不是来提亲的,是来替许多水解除这么亲事,我想许多水在天之灵,也不愿见你为他守一辈子的,他一定希望你好好生活,过得幸福。你可以重新选择你的终身伴侣,只要你心里有许多水就行了。”说完,便起身告辞。

    送走余翔,许禄非常惊讶,如今大多爱立贞洁牌坊,他还是第一次见人如此大度,完全设身处地替女方着想的人。

    出了村西许家大院,余翔一行人来到村东许多水家的土坯房前,远远瞅着老许头坐在屋前的大槐树下,双手支这头,怔怔发呆。

    如今他头发皆白,胡子拉碴,整个人颓废不堪。从他得知儿子战死的消息后,一夜白发。

    余翔走上前去,问道:“你就是许多水的父亲吧?”

    老许头转过脸,看到余翔,眼中顿时露出惊讶:“千总大人,您怎地亲自来了。多水正是我的儿子。”随即对着屋里大喊:“多水他娘,快出来,千总大人来我家了。”

    许多水的母亲忙从屋里出来,见着余翔,便要下跪,余翔忙地止住道:“不必行礼,我今天特意来发放抚恤银的,顺便来看看二老。”

    这时,早有卫兵送来一个布包,里面有十锭马蹄白银。余翔说道:“这是一百两抚恤银,请您收好。”说罢,将布袋交到老许头的手里。

    老许头手哆嗦地接过,打开布袋,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一辈子还未见到如此多的银子,把银袋递给妻子刘氏。

    刘氏眼里噙满眼泪,看也不看,把布袋重新包好,对老许头说:“孩子他爹,托千总大人的福,现在咱们能够吃饱饭,日子凑合着过得去,听大伙说,新村缺钱,这抚恤银,如果多水还在,断然不会收,要不把这银子退回去。”

    老许头点点头道:“我同意这么做。”他对余翔恳求道:“千总大人,请把银子收回去吧,用在该用的地方,我们日子还过得去,不需要花银子。”

    余翔看着这破败的茅屋,朴素的夫妻,在心底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这笔抚恤银你必须收下,改善一下生活,把家里欠账给还了,置几件好衣服,如果还有富余,可以存到新村信用合作社,以后随时支取,每年还有利息。至于还有别的要求,你尽管提,只要是我能做的,一定尽量做到。”

    老许头喜道:“我还真有一个要求,我想把二儿子许多钱送到新村,万望千总大人应允。”

    余翔说道:“新村现在正缺人手,让许多钱尽快来报到吧。”

    老许头听余翔这么说,千恩万谢,余翔又与他聊了些其他的事情,这才同他们告别。

    刚回到义和堂自己的寝室,刘氏四兄弟前来求见,余翔让他们进屋,围坐在小圆桌边,余翔亲自给他们沏茶。

    刘向忠首先开口说话:“千总大人,前几天您在浉河边让我们好好想想,做出选择,现在我们有了答案。不过有个要求请您答应。”

    “什么要求,请尽管提!”余翔爽快地说。

    刘向忠目光看向自己的三个兄弟,三兄弟们都投来鼓励的眼光。他这才鼓足勇气道:“不瞒千总大人,我们身份特殊,进入新村另有目的,以前对您说的身份都是假的,但我们绝对不是新村敌人。所以,在下有个不请之情,请千总大人允许我们兄弟四人继续留在新村,鞍前马后,任凭差遣,但不要深究我们身份问题,我保证:不利于新村的话我们不会说,不利于新村的事情我们不做,可以吗?”说完,期盼地看着余翔。

    余翔哈哈一笑道:“可以,没有问题,从今以后,我和新村其他人再也不会追问你们身份问题,你们可安心留在新村,之前的事情,一笔购销,永不提及,不过今后,作为新村一员,你们必须带头遵守新村各项法规,不得违背,否则,必然施以重罚,你们能接受新村严格的法律约束吗?”

    刘氏四兄弟齐声答道:“能!”

    说完四人以茶代酒,碰杯而饮。心中隔阂尽去,谈话就随和尽性许多。

    余翔同他们畅谈新村今后的设想,新村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轨,人数越来多,机构越来越大,管理要更加精细,更需要类似后世纪检监察部门对各部门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不能光靠个人觉悟和自觉性来维持机构运转,一个团体要良性循环,必须要有法规作为约束,对于违法违纪,必须有人及时发现,加以制止,施以惩戒,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的个人觉悟。另外广大基层群众的利益必须有代言者,这人要深入到基层人民群众中,切身体会老百姓的疾苦,并且有话语权,将他们的疾苦和心声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引起大家重视,及时化解矛盾。千万不能让老百姓的疾苦变成顽疾,最终成为一股可怕的破坏力量,最终可能摧毁整个社会体系。

    余翔说道:“我想请向信任督察部部长,主掌对各级官员的监察、查办及建议,制定相关法律。请向义任劳工总会主席,深入到老百姓中去,作老百姓的代言人,制定出第一部工人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出来,不知二位可愿意?”

    刘向信、刘向义答道:“我等愿意听从千总大人的安排,定当竭心尽力,不辱使命。”

    余翔一笑道:“你们要有思想准备,你们的工作可不好做啊,说不定还会被同行看成异类呢,不过请你们放心,你们尽管大胆开展工作,我会全力支持,新村无论何人,只要触犯法律,要一律制裁,要维护法律的尊严,新村是全体老百姓的新村,只要老百姓有所诉求,要及时反馈给大家,我们尽力解决,刘向义今后就是老百姓的代表,三年以后,劳工总会主席一职由大家公推而出。”

    至此,刘氏四兄弟就安心留在了新村,此后朝廷多次招他们入朝,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他们甘愿在新村,从底层做起,由最底层的战士成长为不起的人物,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