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宅男的困境 第二章 红衣女子 第三章 秒杀江洋大盗 第四章 大名鼎鼎的红娘子! 第五章 事实夫妻? 第六章 追杀 第七章 红娘子的初吻 第八章 邀请到大侠胜英做帮手 第九章 吊丝要当大寨主 第十章 神刀将送来救命信 第十一章 新任寨主率众设伏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率众歼灭古霸天 第十二章 宅男破茧而出,歼灭古霸天 第十三章 决意端掉贼窝 第十四章 智取古家寨 第十五章 该如何分配战利品? 第十六章 邀请三侠建新村 第十七章 大摆庆功宴 第十八章 新村建设的梦想 第十九章 以善致善、招兵买马 第二十章 决定去会会知府大人 第二十一章 消息传到了皇宫里 第二十二章 大造声势押送犯人 第二十三章 许三小姐和知府的千金 第二十四章 陈知府有意扶植 第二十五章 与陈知府的君子约定 第二十六章 两美争夫暗战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村建设拉开序幕 第二十八章 卑微者获得自信 第二十九章 法不容情与明朝的真人秀 第三十章 余翔东双河镇遇险 第三十一章 武圣人艾连池出手相救 第三十二章 决定开始训练新兵 第三十三章 拜武圣人艾连池为师习武 第三十四章 贾斌久去请钢王李 第三十五章 崇祯皇帝主动关心新村建设 第三十六章 杀手云集 余翔决定以身犯险 第三十七章 强逼穷户种红薯 第三十八章 遭到劫杀 余翔受伤 第三十九章 全歼劫匪 锦衣卫欲加入新村 第四十章 新村进卧底 余翔热吻红娘子 第四十一章 抄没匪巢 美艳妇相中总教头 第四十二章 贫贱夫妻逆袭 环保站成立 第四十三章 新村建设 欣欣向荣 第四十四章 微服私访 深感震惊 第四十五章 私访新村遇三美 促使知府下决心 第四十六章 知府强嫁千金 万岁心系新村 第四十七章 红娘子受到刺激,事态失控 第四十八章 新村乱象跌出 思懿回府游说 第四十九章 余翔生命垂危 引发连锁效应 第五十章 请回钢王李 红娘子读遗信 第五十一章 崇祯下令请神医赴新村 第五十一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钢、造出枪、又请来神医 第五十二章 炼出好钢、造出好枪、请来神医 五十三章 四郎中会诊 余翔醒来 第五十四章 千金易得 一茶难求 第五十五章 衙内圈炫茶 余翔装病不放人 第五十六章 陈潢出世 余翔因升官借债 第五十七章 李公公要茶 崇祯开心 第五十六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八章 颁布新任命 皆大欢喜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请 许禄刁难 第五十九章 许多水提亲 许禄刁难 第六十章 留住神医 揭开医疗史新篇章 第六十一章 义释闯塌天 新村紧备战 第六十二章 抓住时机 推新法 促变革 第六十三章 黄土岗阻击战 初战告捷 第六十四章 张献忠惨无人道 余翔挥师出征 第六十五章 战云密布 私定终身 第六十六章 新村保卫战打响 第六十七章 黄土岗激战 第六十八章 王小六送信 新村坚守阵地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头岗 第六十九章 血战黄土岗 第七十章 大败张献忠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 第七十一章 受降闯塌天刘国能 第七十二章 寻求救民之道 第七十三章 知府大喜 全城欢庆 第七十四章 陈知府喜扫战场 新村币顺利发行 第七十五章 捷报入京 朝堂轰动 第七十六章 发放抚恤银 第七十七章 贾斌久活捉二将 镇九江送来喜信 第七十八章 老贾夸功游街 捕鱼队成立 第七十九章 王承恩私访 惊奇不断 第八十章 拍卖会 第八十一章 视察新村 理解流民之灾的本源 第八十二章 余翔获得破格提拔 第八十三章 余翔成为武林盟主 打通任督二脉 第八十四章 胜英的初恋 第八十五章 余翔升任河南总督 第八十六章 出征之前 军事改编 第八十七章 余翔被关进县衙大牢 第八十七章 县衙大牢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知县 第八十八章 庭审、新任命 第八十九章 墙角一枝梅 凌寒独自开 第九十章 大乐山剿匪 第九十一章 推心置腹 第九十二章 现场办案,就地抓贪 第九十三章 挖煤,采矿,崇祯的心思 第九十四章 朝臣群攻余翔 第九十五章 力压群臣弹劾 设立河南特区 第九十六章 想打老虎 微服私访 第九十七章 说书人魏铁嘴 第九十八章 许三小姐被虏 第九十九章 怒闯银安殿 第一百章 大闹银安殿 第一百零一章 拿住福王 众人脱险 第一百零二章 不借也得借 第一百零三章 派魏铁嘴进京说书 第一百零四章 改造流放者 第一百零五章 中央银行 邮政系统 第一百零六章 富人之富令崇祯震惊 第一百零七章 魏铁嘴皇宫说书 第一百零八章 蒋伯芳来投奔 第一百零九章 一见钟情的爱情 第一百一十章 去黎府赴宴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府大剧院落成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三小姐怀孕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活捉鳌拜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祯的疑虑 第一百一十六章 捷报频传,刘向义为爱留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屯兵安阳 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丘踏雪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左良玉的抢粮队伍 第一百二十章 以技服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到新村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集体婚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年初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满清出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被困巨鹿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风云 第一百二十七章 较量虎蹲炮 第一百二十八章 救出卢象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难民冲阵战 第一百三十章 积毁销骨 第一百三十一章 艰难的抉择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伐,清君侧 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起潜被害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望风而降 第一百三十五章 节节胜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占领京城 第一百三十七章 恢复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宰相治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主参加慈善宴会 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笑定乾坤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望风而降
《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作者:二号穿越者
更新时间:2024-01-26 11:25:41
字数:734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宅男穿越明末之四美争夫 !

    在李岩的提议下,充分发动舆论战,编出了一曲天帝赐麒麟的故事,神化余翔,起初余翔根本不愿意,担心将自己架上神龛上后,下不来,经不起李岩轮番劝说,考虑到让老百姓减少战乱之苦,最终还是同意发动舆论战。

    天帝赐麒麟的故事一出,立刻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余翔这天在书房办公,突然觉得神思恍惚,他跟前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人,这人自称是玉皇大帝,说是不忍人间生灵涂炭,因此特来任命余翔为麒麟官,进京勤王。余翔猛地惊醒,以为是梦,可是案头却摆放了一尊玉麒麟,与梦中所见一模一样,且这玉麒麟古色古香,雕琢精美,一看就不是平常之物。余翔的卫兵都说在当天看到异象,有一道祥瑞的七彩光芒,从书房屋顶,直冲云霄,个个说得斩钉截铁,有鼻子有眼,听者都信以为真。

    除了谋划此事的几个核心人物之外,就连新卫军所有的将士,都认为此事为真,毫不怀疑,他们在心里都觉得余翔不同凡响,是天神下凡,从而觉得他们自己是正义之师,这种英雄主义情结激发了新卫军的士气和斗志,都以自己是新卫军为荣,誓死效忠。

    余翔将此次北伐的旗帜由红底蓝天白云太极旗改成黄底麒麟图案旗,将北伐军命名为麒麟军。

    此举做法,收到了极其好的效果,当时老百姓很迷信,见这故事说得有鼻子有眼,都信以为真,且民间都认为麒麟乃瑞兽,不伤生灵。有了这则故事做铺垫,老百姓对麒麟军好感倍增,都认为余翔天授神意,来解放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而非凡人。所以在河南各地,虽然余翔三令五申不准供奉自己,不过还是有不少家庭偷偷地供奉余翔祈福,现如今有了这个神话传说,更加佐证了余翔是神而不是人,供奉余翔的人就更多了,老人供奉求福,商人供奉求财,官员供奉求职。就连他老丈人陈知府差点供奉起,后来想想是自己女婿,这才作罢。

    消息传到临近省份,老百姓都认为麒麟军是正义之师。

    从七月初七开始,麒麟军举行了盛大的祭祀玉麒麟仪式,余翔更是沐浴更衣,戒酒戒荤,表现得极度虔诚。这些仪式目的就是向世人展示一种态度,假戏真做。做多了,不断会让别人信以为真,就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古代.开国皇帝谁不是杀人如麻,满手血腥,一个个都是侩子手,到后来,个个都是君权神授,成了救世主,这不明摆着是造舆论吗,以至于后来的小皇帝们还真以为自己是神而非人。

    祭祀仪式进行到七月初十,余翔挥师北伐,统兵八万,浩浩荡荡,军旗遮天蔽日,无边无垠。剑指京城。同时布告天下:时运不济,灾荒连连,外寇入侵,当今圣上却受奸臣蛊惑,圣目蒙蔽,亲小人,远贤臣,致使朝纲混乱,民不聊生。河南总督余翔,身负天帝所托,进京勤王,以清君侧,还大明朗朗乾坤。

    此次北伐,余翔做了极坏的打算,几乎倾尽了河南所有人力财力,动用红衣大炮二百门,虎蹲炮二千门,火.枪二万只,八万军兵,真正的有战斗力的,经过短期训练的,大约有三万人,其他五万人基本上临时招募进来的。

    余翔希望这次战斗能速战速决,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否则,华夏大地,将是人间地狱。

    大大出乎余翔意料之外的是,福王朱常洵居然第一时间捐款白银五百万两,支持这次北伐,福王希望这次北伐胜利,通过与余翔接触,产生很强的信心,当然,福王有自己的打算,余翔可是在各种场合说是勤王,而非做王,以他对余翔的了解,余翔向来说话算数,如果崇祯死于战乱,说不定他还能成为皇帝。因此他出手阔绰,一下子就捐出五百万两,有他的表率,河南的各界人士纷纷捐款,很快,捐款额达到一千万两。余翔将这些捐款全部放入到英雄基金中,成立战时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这些钱的支配,即便在战争的特殊时期,余翔也不忘规范运作基金,以防失去民众的信任。

    比起朝廷军队来,麒麟军可是物资丰富,武器先进,民心所向。朝廷十万大军才二百万两银子,朝中大臣们个个口头支持,但是暗地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没见谁拿出真金白银,实际支持朝廷军队。他们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害怕秋后算账。

    …..

    大军一出安阳,情况出乎所有人预料,虽然对形势有乐观预计,但是现实太乐观了,所到之处,不但没有遇到抵抗,而是处处夹道欢迎,临漳县、成安县、邯郸县令早早地打开城门,亲自迎请余翔进城。

    余翔进城第一件事情考虑的是如何发展生产,因为都是零抵抗,零伤亡,零损坏,所以根本不需考虑战后重建问题。

    余翔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战时特赦法和战时特别法,令原来的那些旧官僚们放下心来,快速恢复当地秩序,避免引起慌乱,然后将当地的守城军兵抽调出来,扩充进军队中,并从军队中抽调军兵进入县城,原来的官员异地调换,比如说邯郸县令调换到成安县,这样利于改善当地政治生态。这些县令们,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将他们过去那些罪行都洗白了,但他们对河南法律非常清楚,如果再犯,那就要二罪归一,从重处罚,是以个个谨小慎微,克勤克俭,不敢再犯任何错误,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将当地治理好,要不然,数罪并罚,他们的脑袋就会不保。是以,麒麟军所到之处,当地政治环境立刻得到改善,老百姓得到及时救助,生产快速恢复。大家都觉得这是得到麒麟的保佑,许多人纷纷供奉麒麟,这种供奉,很快席卷整个河北,慢慢地在当地形成信仰,此后几百年都未曾改变。

    广平府的守备施人杰仰慕余翔已久,之前没有机会投奔,这次机会难得,召集手下商议迎接麒麟军的事宜,被广平知府得信,带着几个亲信,匆忙出逃,当施人杰带兵包围知府衙门时,知府早已出逃,施人杰只得将其一家大小全部捆绑,亲自迎接余翔进城。

    广平府是朝廷制衡余翔的前沿阵地,整个广平府屯兵两万,这些军兵好几个月都没有拿军饷,个个对麒麟军是羡慕得眼红,如今归入麒麟军,余翔立刻宣布他们是麒麟军的一员,并且按照麒麟军的标准发放三个月的军饷,士兵们欢呼一片。士气马上提高,整个军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老规矩,余翔将广平军进行了改编,命卢象升任广平军总指挥。

    至此,麒麟军没废一枪一弹,畅通无阻,麒麟军每到一处,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救济穷困,令当地官场立刻被吹进一股新鲜空气,老百姓极为欢迎。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或推或担,牵牛赶马,为军队义务劳动。余翔担心天热中暑,规定在正午时分休息,只有在清晨和傍晚才出来,并且为后勤人员发工资,许多人都不要工钱,这种激发出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怀,让余翔非常感动,暗下决心,将来天下太平,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保护好老百姓这种朴素的英雄主义情怀。

    处于对余翔率领麒麟军的热爱,民见流传出了很多民谣,其中就有:玉帝来,天神降,开城迎来麒麟军,麒麟来了送瑞祥。

    歌谣传到京城,让满朝文武极度恐慌。大大出乎大家意料,尤其是广平府,朝廷重兵把守,且多次加固城防,按理说要抵挡一阵子,可是麒麟军不费一枪一弹,轻易取城。

    崇祯灰沉着脸,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将广平知府处以凌迟之刑,这是杀鸡吓猴,人人都懂。

    广平知府立刻被凌迟处死,许多京城百姓把对余翔的痛恨转移到这位广平知府身上,纷纷抢他的肉而食。

    其实老百姓都很朴素,舆论的力量的确大,人的行为被意志控制,舆论就是控制意志的工具,起初李岩对余翔说出天帝赐麒麟的计策时,余翔非常不情愿,因为这无疑是对老百姓撒谎,有了这个谎言,将来会用无数个谎言来圆,很可能会对整个未来政治产生影响,但是李岩不放弃,反复陈述利害,这样会减少大量伤亡,从老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角度考虑,余翔最终还是接受了李岩的建议,只不过余翔下定决心,将来要清除此次撒谎留下的影响,好在余翔并没有将自己树立成神的意思,所以后来,不用花那么多力气去圆谎,反倒是老百姓千方百计地希望余翔是神,并时不常用这个故事来佐证。

    出乎余翔意料,济南府的知府主动前来投诚,余翔的麒麟军在没有遇到阻挡的情况下,居然将大半个山东给收服了,因为济南府是山东首府,济南归降,意味着山东战事基本平息,余翔派出吕维祺任山东巡抚,派出胜英、李刚等协助其工作。山东,很快地恢复平静,余翔又派镇九江任山东渔政史,山东靠海,发展渔业,更重要的是,余翔要着手发展航海业。航海业是大明未来之所在。

    至此,河北、山东大部分被河南麒麟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应了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万人莫敌,严酷的统治,只能统治住老百姓的身体,但是统治不住老百姓的心,一旦时机成熟,老百姓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排山倒海,令人敬畏。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