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朝败家子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尴尬的败家子 第二章 百宝袋里的图画 第三章 同炕而眠 第四章 乌衣巷里人家 第五章 行卷难 第六章 有辱斯文的买卖 第七章 何人笔下出佳作 第八章 边角料的利用 第九章 纵马小纨绔 第十章 打结的衣带 第十一章 讨厌的不速之客 第十二章 绕不开的侯君集 第十三章 不想做诗人的医生 第十四章 神医圣药 第十五章 神秘色彩 第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 第十七章 故乡自有贵人助 第十八章 何陋之有 第十九章 再赌一把 第二十章 令人惆怅的胜局 第二十一章 春/宵一刻值千贯 第二十二章 制胜有道 第二十三章 琼花酿 第二十四章 东巡计划 第二十五章 芳心已许两月后 第二十六章 暗布荆棘的橄榄枝 第二十七章 天子洛阳行 第二十八章 莫负春/光灿 第二十九章 天伦与权谋 第三十章 晋王病重 第三十一章 佳人共良宵 第三十二章 红烛高照马蹄急 第三十三章 一日飞驰洛阳城 第三十四章 城门宫阙次第开 第三十五章 药到待病除 第三十六章 泪汪汪的小萝莉 第三十七章 紫袍文武 第三十八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 第三十九章 骑青牛的老仙翁 第四十章 淮阳县男 第四十一章 磨损的马蹄 第四十二章 无心插柳也栽花 第四十三章 静候佳音 第四十四章 洛水红霞映佳人 第四十五章 小别人更远 第四十六章 御笔题招牌 第四十七章 逍遥农夫 第四十八章 两小无猜 第四十九章 问罪纳谏 第五十章 诸子盼得君父前 第五十一章 风疾复发 第五十二章 公主有赏 第五十三章 任性熊孩子 第五十四章 李泰的愤怒 第五十五章 为君敢与天下敌 第五十六章 魏王发愿 第五十七章 机巧的仁孝 第五十八章 花露清香蚊虫远 第五十九章 储君之忧 第六十章 李二的坏习惯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邀请 第六十二章 伊阙水岸游人多 第六十三章 蔷薇丛外河灯曳 第六十四章 虞公最后一谏 第六十五章 君之谋,帝之忌 第六十六章 莫名黑锅附 第六十七章 秋水溢东都 第六十八章 流言扰君心 第六十九章 百鬼洛阳行 第七十章 谢公砸缸惊天下 第七十一章 广而告之 第七十二章 名满天下意何为 第七十三章 西向长安行 第七十四章 刺王杀驾(上) 第七十五章 刺王杀驾(下) 第七十六章 无理取闹 第七十七章 佳人无恙,事有蹊跷 第七十八章 龙颜怒时多猜疑 第七十九章 喜忧参半 第八十章 黑夜里的心境 第八十一章 永为君倚 第八十二章 万众瞩目 第八十三章 初入长安 第八十四章 旧爱新宠 第八十五章 唱出大戏 第八十六章 暗箭雏形 第八十七章 “狼窝虎口” 第八十八章 败家子属性 第八十九章 乐游原上访神医 第九十章 年年岁岁,惜君如故 第九十一章 不讲理的怨怼 第九十二章 初雪邀宴 第九十三章 曲江池畔丽人来 第九十四章 郑女难嫁 第九十六章 失约赴宴皆有因 第九十七章 烫手的奖品 第九十八章 风雪同车行 第九十九章 白衣刺客突袭来 第一〇〇章 长安夜不宁 第一〇一章 有何隐情 第一〇二章 两姝为郎忧 第一〇三章 并非福将 第一〇四章 寻蛛丝而追马迹 第一〇五章 危机潜藏 第一〇六章 几处风波将要起 第一〇七章 狂徒寻衅,娇叱怒摔 第一〇八章 执子之手 第一〇九章 情之所起 第一一〇章 吴王李恪最英武 第一一一章 杨妃教子 第一一二章 新岁朝会 第一一三章 朝堂惊雷响 求订阅 第一一四章 氏族志 第一一五章 晋王开府 第一一六章 长史谢逸 第一一七章 天上掉馅饼(求订阅) 第一一八章 甜枣与台阶 第一一九章 猜测构陷一步遥 第一二〇章 上元佳节 第一二一章 谢郎负卿归 第一二二章 报复式提亲 第一二三章 御苑私语 第一二四章 迷藏误撞(求订阅) 第一二五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 第一二六章 帝心深沉 第一二七章 忌辰不知埋骨处 第一二八章 风云突变 第一二九章 他们眼里的落水狗 第一三〇章 危机来时天花起 第一三一章 欺君之罪 第一三二章 满城皆惊 第一三三章 反客欲为主 第一三四章 丽琬探监有所谋 第一三五章 诛心之刀 第一三六章 莫使杜若花谢去 第一三七章 文本说吴 第一三八章 来日之路何以择 第一三九章 大唐的福音 第一四〇章 轩然大波 第一四一章 君父心思 第一四二章 东宫的碎瓷片 第一四三章 龙孙名象 第一四四章 事在人为 第一四五章 君子报恩 第一四六章 马周的难处 第一四七章 蔡国夫人 第一四八章 不负佳人 第一四九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一五〇章 灞桥叮嘱 第一五一章 闺中诸葛 第一五二章 最佳媒人 第一五三章 魏征的歉意 第一五四章 谈婚论嫁 第一五五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 第一五六章 才女的疑问 第一五七章 嫁娶吉日 第一五八章 闺阁晨语 第一五九章 高手登门 第一六〇章 买香水的少女 第一六一章 二丫要报官 第一六二章 女皇的芳名 第一六三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 第一六四章 武才人的归宿 第一六五章 或有昭仪 第一六六章 君怠臣故 第一六七章 葬礼与皇恩 第一六八章 恍然知误会 第一六九章 辋川别墅 第一七〇章 红袖 第一七一章 突厥王孙 第一七二章 落魄阿史那 第一七三章 历史书写者 第一七四章 九成宫变 第一七五章 熟悉的陌生笑脸 第一七六章 越描越黑 第一七七章 恩威并施 第一七七章 出使的倒霉蛋 第一七九章 立功机会 第一八〇章 临行准备 第一八一章 暂别长安 第一八二章 狄家小宰相 第一八三章 薛延陀 第一八四章 愤怒的结社率 第一八五章 李道宗 第一八六章 夜半马蹄急 今晚无更 第一八七章 古怪兄妹 第一八八章 深秋寒冬将要至 第一八九章 金城郡主 第一九〇章 使至塞上 第一九一章 推恩令 第一九二章 请旨长安 第一九三章 君明臣贤 第一九四章 国舅难当 第一九五章 长孙无忌的远虑 第一九六章 家书远方来 第一九七章 汗帐在望 第一九八章 虚虚实实的热情 第一九九章 小小僵局 第二〇〇章 真珠可汗 第二〇一章 夷男的小心思 第二〇二章 农夫与蛇 第二〇三章 回纥人 第二〇四章 朋友与盟友 第二〇五章 篝火晚宴 第二〇六章 夷男的难处 第二〇七章 紫衣徐娘 第二〇八章 大唐的厚礼 第二〇九章 纠结的可汗 第二一〇章 危机中的机会 第二一一章 疑阵 第二一二章 隐遁 第二一三章 谢逸去哪了 第二一四章 长安惊 第二一五章 窥探者 第二一六章 盼救兵 第二一七章 峰回路转 第二一八章 竖子莽夫 第二一九章 今貌复旧颜 第二二〇章 家书抵万金 第二二一章 王欲兴师 第二二二章 问罪羔羊 第二二三章 两君一臣 第二二四章 姻缘事 第二二五章 同行归长安 第二二六章 嫁得长安如意郎 第二二七章 谢郎归 第二二八章 有女亭亭初长成 第二二九章 李世民的远虑 第二三〇章 皇帝的棋盘 第二三一章 贴心的孔颖达 第二三二章 皇子意动 第二三三章 顺势而为 第二三四章 称心如意 第二三五章 东宫策 第二三六章 文臣武将 第二三七章 谢逸的推辞 第二三八章 三国东吴旧事 第二三九章 灯下错辨美人颜 第二四〇章 程驸马的邀请 第二四一章 高昌乱 第二四二章 李二问策 第二四三章 储位之争始今日 第二四四章 皇帝的暗示 第二四五章 败家玩意 第二四六章 贵客盈门 第二四七章 伯府四美 第二四八章 不想孤单的太子 第二四九章 太常寺的乐师 第二五〇章 李泰的算计 第二五一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 第二五二章 凑热闹的皇子 第二五四章 迫人的选择 第二五五章 平局成为一种时尚 第二五三章 大唐的盘口 第二五六章 频发幺蛾子 第二五七章 并非不堪一击 第二五八章 谢逸难封 第二五九章 悠然见南山 第二六〇章 双喜临门 第二六一章 两不相干 第二六二章 河东行 第二六三章 黜陟使 第二六四章 不仗义的李二 第二六五章 管家的武娘子 第二六六章 睡个安静的好觉 第二六七章 被历史绑架 第二六八章 蒲津关 第二六九章 慕少艾 第二七〇章 少年璧人 第二七一章 求娶方式 第二七二章 河东张士贵 第二七三章 内情出乎意料 第二七四章 大长公主 第二七五章 国公李绩 第二七六章 河东风云起 第二七七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 第二七八章 利诱 第二七九章 李治的兴奋 第二八〇章 大胆的设想 第二八一章 山崩地裂 第二八二章 薛仁贵 第二八三章 期望的怨恨 第二八四章 定襄微寒时 第二八五章 草原校军 第二八六章 吐蕃人的执着 第二八七章 长安望北人 第二八八章 五卒对百马 第二八九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 第二九〇章 若真水 第二九一章 报捷与请罪 第二九二章 太极殿上响惊雷 第二九三章 赏罚难题 第二九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二九五章 你走吧 第二九六章 河间王薨 第二九七章 萧月仙 第二九八章 武媚娘 第二九九章 除夕 第三〇〇章 文成公主 第三〇一章 拒婚契机 第三〇二章 敲山震虎 第三〇三章 碰壁的禄东赞 第三〇四章 公主择婿 第三〇五章 三试婚使 第三〇六章 淮阳侯的答案 第三〇七章 智者移山 第三〇八章 轻纱难掩俏脸红 第三一〇章 谢氏长子 第三一一章 云骑尉 第三一二章 偷得浮生数月闲 第三一三章 魏王邀宠 第三一四章 夏夜晚风拂 第三一五章 不简单的表象 第三一六章 故地重游 第三一七章 隐太子妃 第三一八章 心有恶虎 第******章 细嗅蔷薇 第三二〇章 扑朔迷离 第三二一章 徐慧 第三二二章 当头一棒 第三二三章 蒙圈的侯君集 第三二四章 东宫烙印 第三二五章 齐州风起 第三二六章 秘旨连夜来 第三二七章 轻松写意否? 第三二八章 复仇者联盟 第三二九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 第三三〇章 举手之劳 第三三一章 长史的意义 第三三二章 教子之方 第三三三章 风起浪难平 第三三四章 皇家婚礼 第三三五章 情已生,恨未消 第三三六章 强人所念 第三三七章 癞蛤蟆包藏祸心 第三三八章 为时未晚,为时已晚 第三三九章 红了眼眶 第三四〇章 提亲 第三四一章 相对浴红衣 第三四二章 皇妃收割机 第三四三章 命中注定的克星 第三四四章 王家余孽出洛阳 第三四五章 唯恐天下不乱 第三四六章 狠心的舅舅 第三四七章 齐州乱 第三四八章 湖畔火起 第三四九章 事已至此 第三四九章 帝怒妃怨 第三五一章 旧事重提 第三五二章 爱子心切 第三五三章 潜在对手 第三五四章 非常家宴 第三五五章 战地玫瑰 第三五六章 还个人情 第三五七章 为人作嫁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 第三五九章 暗棋 第三六〇章 还有一个战场 第三六一章 守株待兔 第三六二章 乱始平,民未安 第三六三章 最后一丝安慰 第三六四章 东宫变故 第三六五章 妩媚的倾听者 第三六六章 东宫丑闻 第三六七章 是始非终 第三六八章 新气象 第三六九章 亭亭公主 第三七〇章 公主的礼物 第三七一章 鸳鸯谱 第三七二章 久别重聚 第三七三章 白云观里,妙龄道姑 第三七四章 偷香寻玉 第三七五章 女儿娇羞 第三七六章 良缘早注定 第三七七章 佳节酝风雨 第三七八章 小村夜袭 第三七九章 何人胆大包天? 第三八〇章 风雨将至 第三八一章 成王败寇 第三八二章 石破天惊 第三八三章 轨迹重合 第三八四章 从龙野望 第三八五章 皇子心病 第三八六章 事到临头 第三八七章 委以重任 第三八八章 朕失一镜 第三八九章 人去天变 第三九〇章 送上门的绝好理由 第三九一章 留下声音的神物 第三九二章 矫诏救驾 第三九三章 宫变始 第三九四章 浑水摸鱼 第三九五章 一触即发 第三九六章 他还真敢啊 第三九七章 危急时刻 第三九八章 大局已定 第三九九章 李治的疑问 第四〇〇章 棘手的尺度 第四〇一章 主次不分 第四〇二章 帝王之难 第四〇三章 谋储之嫌 第四〇四章 朝堂上的好戏 第四〇五章 尘埃落定 第四〇六章 为与佳人长相守 第四〇七章 魏王府的臭气将 第四〇八章 杀子求储 第四〇九章 蛛丝马迹宋州城 第四一〇章 故人重逢 第四一一章 再还个人情 第四一二章 李泰的剖白 第四一三章 愚不可救 第四一四章 朝野态度 第四一五章 喜事连连 第四一六章 母以子贵 第四一七章 第四一八章 太子归属 第四一九章 被冷落的长史 第四二〇章 新人旧人 第四二一章 皇恩如故 第四二二章 晋阳公主的婚事 第四二三章 做我妹夫可好? 第四二四章 唐朝驸马爷 第四二五章 帝王迟暮 终章 幸有你们 完本兼新书《宋扬天下》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九〇章 若真水
《唐朝败家子》
作者:尹三问
更新时间:2024-01-30 10:48:35
字数:102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 !

    突利失很兴奋,得知李治和谢逸在长安之后,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想想啊,李世民最钟爱的幼子在定襄,唾手可以抓到的地方,若是将其控制,将会是多大的筹码啊!

    开战便俘获了大唐皇子,开局如此顺利,足矣鼓舞士气,并且向全天下昭示薛延陀的厉害之处。

    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没想到就这样意外地遇到了,简直是天大的运气。

    再者,去岁大度设之死夷男与薛延陀上下的许多臣民都耿耿于怀,现在抓一个大唐皇子回来,也算是报仇了。

    如此对上对下也有个交代,从此以后这些人少不得感激自己,最终为自己所用。这是突利失最希望到达的目的。

    何况定襄草原上还有一个谢逸在,那可是薛延陀上下共同仇恨的敌人,如果能抓到或者杀死他,绝对堪称是报仇雪恨,影响必定非同小可。

    很大的诱/惑啊,至于李治和谢逸为什么出现在定襄,突利失已经没兴趣关心了。他也不想理会阿史那思摩是如何对待这位大唐晋王殿下的,至少不会是亲密无间,心悦臣服,这就足够了。

    阿史那思摩现在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肯定是有所顾虑,再给自己留后路。这说明,他还是摇摆不定。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突利失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必须尽快赶到定襄。

    李治和谢逸还在定襄,这是最为有利,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千万不敢错过。要是去晚了,被此人溜了,或者被阿史那思摩放走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划算了。

    必须尽快赶到定襄,控制李治和谢逸,如此也等若可以将阿史那思摩逼上“绝路”,让他没有别的选择。

    不能扎营,必须全速前进,哪怕是抹黑前行,也要明日尽早赶到定襄。

    “父汗,既然如此,天色还不是很晚,我们再前行五十里,一口气过了若真水再扎营如何?”突利失这回心中急切,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哪里还能按捺的住澎拜激动的内心。

    “这样的话,天就全黑了,如今天气也冷……”夷男对此略微犹豫。

    突利失道:“父汗,机不可失,这样我们可以节省半天的路程,明日尽早赶到定襄。您不知道,上次去定襄,阿史那思摩这个人老奸巨猾,且优柔寡断,孩儿是真的担心迟则生变,还是尽早赶过去比较好。”

    “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言吧,传令三军,天黑之前渡过若真水!”夷男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略微休息的薛延陀大军立即启动,朝着五十里外的若真水疾驰而去。虽然心里都有些许不情愿,但可汗下了命令,必须得执行,哪怕是前去探路的斥候尚未回来的情况下,仍旧义无反顾地开拔上路。

    ……

    若真水并不是一条河,而只是一个地名。

    如果说非要问这个地名怎么来的,大概与其地形有关吧,草原在这一代丘陵起伏比较多,通道主要集中在山谷之间,冬天堆满积雪。

    待春日积雪融化的时候,便如潺潺的水流,久而久之,便被牧民们称之为若真水。

    春天积雪融化之时不方便通过,但是眼下这段时间并无影响,山谷中的土地已经被严寒冻结,而且没有太厚的积雪,并不影响行走通行。

    只要通过了这篇地狱,再往定襄便是一路平坦,策马狂奔要不了大半日就能到。更要紧的是,只要过了这篇区域,阿史那思摩不答应就不行了,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啦。

    若真水就等若是一道关口,类似于山海关一样的作用,只要通过了,突厥人就挡不住薛延陀大军前往定襄的脚步。

    原本不用这么着急的,但是自打听说了李治和谢逸在定襄的消息之后,突利失便觉得一刻也不能耽误,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尽快赶到定襄。

    因为阿史那思摩有些犹豫不决的态度,担心有什么变故,所以赶在扎营之前过了若真水,多少能够放心一些。

    之前因为已经有扎营打算,所以薛延陀的人哨骑只在三十里以内的范围内巡视,准备夜里才前往若真水一带探查,赶在天亮前回去禀报消息的。

    却不想夷男和突利失临时改变主意,哨骑也来不及多做详细的探查,不过也无所谓。草原上能有什么人是薛延陀的对手?

    阿史那思摩或许犹豫不定,或许迟疑不进攻关中长安,但绝对不会掉过头来伏击薛延陀人。即便是李世民下达了圣旨,阿史那思摩也会想办法推辞或者延误的,因为这是草原上生存的原则性问题。

    东边的突厥人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一点他们十分清楚,绝对不会轻易成为某一方的牺牲品。

    除了突厥人,哪里还有其他敌人呢?

    所以突利失为先锋,率领着薛延陀大军可谓是毫不停留,也毫无戒备地冲向了若真水的山谷。

    此时天色渐晚,薛延陀兵卒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通过此处,然后扎营休息。

    多跑了五十里地,即便乘坐的是最好的草原战马,此刻也就有些疲惫的。人如此,马亦如此。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般来说草原人是很爱惜自己的马匹的,毕竟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更是战场上获取胜利的最大的保障,自当格外爱惜。

    所以这会子有些突厥兵卒心中已经开始冒出念头,想着等到扎营之后,给自己的坐骑弄点好草料等等。

    然而他们谁也没想到,山丘之上的树林里,竟然静默地排列着一颗颗脑袋,有的眺望着即将没入天边地平线的晚霞,有的则看着山谷中奔走不停的薛延陀人。

    李绩就在其中,他从并州带着大军北上,绕道前来此间。本来想要白道一代阻击薛延陀人的,没想到晚了一步。

    这若真水就成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屏障,原本李绩觉得有一场恶战要打的,要借着地形优势正面阻击薛延陀人南下。

    正面作战他不怕,以并州大军的实力,对付薛延陀人还是可以的,即便是他们宣称是何等的精锐,草原无敌云云。那些都是虚的,李绩笃定如今的草原上再也没有昔日颉利可汗麾下那般强盛的骑兵了。

    即便是那些,也都自己的手下败将,所以有什么好怕的呢?李绩真正担心的还是定襄的突厥人。如果自己正在若真水与薛延陀人正面作战,阿史那思摩带着突厥人从南边背后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腹背受敌,很容易全军覆没。

    当谢逸声称能拖住阿史那思摩的时候,李绩高兴的缘故就在这里,只要这个问题能解决,北疆的烽火将不会是大问题。

    当然了,此举还是足够冒险,毕竟李绩等于是将所有的退路寄托在谢逸身上,如果他失败了,并州军很可能后路被截,一个都回不去。

    风险相当之大,李绩能够同意,那是对谢逸充分的信任,并寄予厚望。也是危急之时,没有办法的办法。

    毕竟除此之外,着实很难有办法阻止薛延陀人和突厥人勾结,给长安减缓压力,争取时间。

    只是……

    李绩一路上不断眺望南方的定襄,心中猜想,也不知李治和谢逸直行顺利与否,到底能不能成功。

    如果失败,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啊。还有晋王殿下是否安全,要是冒险失败,还赔进去一个皇子亲王,那就真的再也无言见天下人了。

    就在这种煎熬的时候,李绩突然接到了探哨的禀报,突厥大军正在一路南下,几乎毫无防备地进入了若真水地区。

    李绩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是蹦起来的,兴奋啊!

    这样话,薛延陀人先一步钻进来,自己就有充足的机会来对付他们,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一场伏击战和一场正面防御的守卫战,持续的时间肯定不一样,只要若真水能够速战速决,那么薛延陀和突厥人南北夹击的后顾之忧便不存了。

    简直可以说是天赐良机啊,薛延陀人究竟为什么这么不小心,为何这么着急,李绩没有兴趣知道。

    他只知道,阻击战要改为伏击战了。

    命令下达之后,训练有素的并州大军迅速按照位置隐藏在若真水的山野之间,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薛延陀人一头扎了进来。

    看到这一幕,李绩笑了。

    事情一下子变得很容易,现在李治和谢逸那边有没有进展已经不重要了,待会解决了薛延陀人,便可以李绩掉头南下。

    到时候,阿史那思摩还有别的选择吗?当此之时,他最多只是敢扣住李治和谢逸,绝对不敢,也不会杀人。

    所以这便是机会,也不用担心晋王殿下出什么意外,以至于无法向皇帝陛下交代。

    当确认大部分的薛延陀大军都进入若真水山谷的之后,一声震天之响了在山谷中传开。

    随后山谷中好几处地方都隐约有火光冒出,也都传出了震天的响声。巨大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格外的震耳欲聋。

    同时还伴随着些许山石滚落,砸落各处,至于有没有伤亡那就听天由命了。

    薛延陀人被惊到了,巨大的声响想过之后,几乎所有的战马都受惊嘶鸣,举步不前,惶惶不安,一下子整个山谷变得有些混乱。

    尤其是还有山石不断滚落,砸到了不少人头破血流,甚至当场一命呜呼。

    不过更让他们惊疑不定的是究竟发生何事?那巨大的雷鸣一般的声响从何处而来?突利失抬头四望,正在寻找答案时间,震天的喊杀声从两面的山坡上传来。

    并州军在接到震天雷声响传讯之后,纷纷杀出来,居高临下射箭,扔石头,随后从上而下发起了冲击。并且按计划将薛延陀人分割包围,然后各个击破。

    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被人弄的蒙圈了,然后在被人袭击,薛延陀人可能还没醒过神来。

    但很遗憾,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步入了鬼门关,死得不明不白。

    山谷地形,薛延陀大军几乎全部被堵在里面,本来地形就崎岖狭小,分散不开,更加无法阻止有效的疏散和抵抗。尤其是被并州军居高临下压制和打击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全无还手之力,唯一能做的事情似乎只能是坐以待毙。

    当然了,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的。他们总是想要做点什么,争取求生的机会。

    于是乎,他们争前恐后地想要逃走,想要冲出去。如果是有阻止的倒也罢了,或许有些机会,但是可惜,当此之时完全是乱套的情况。

    当薛延陀人被分割开之后,他们的指挥已经完全失灵,在死亡威胁的巨大压力下,兵卒们也彻底失去了理智。

    他们开始四散奔逃,努力地想要脱离若真水这个人间地狱,越是想走,就越走不了。

    整个若真水山谷间越发的混乱,薛延陀人之间为了逃命开始出现相互冲击,踩踏,甚至是相互之间攻击。

    总而言之,彻底乱了。

    此种情况下,给大唐兵卒省去了许多麻烦,一个个震天雷点燃扔进去,巨大的声响将所有的马匹全都惊动,让他们彻底乱起来。

    惊天动地的声响,震天雷爆炸到来的伤亡,以及不断凌空飞来的羽箭,大唐的并州兵卒甚至完全不同出动,不用和薛延陀人有直接的短兵相接,就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将他们彻底击溃。

    当夜色来临,月亮出现在天空时,若真水里已经乱成一锅粥,满是尸体和惊慌奔逃的薛延陀人。他们努力地想要奔出去,但每当有一丁点希望的时候,都会有一支羽箭飞来,将他们送上绝望。

    李绩站在高处,看着月光下的若真水,沉吟不语。他现在只有一个疑问,或者说好奇,夷男和突利失究竟在不在其中。

    还有,如此结果,薛延陀到底算不算被灭族呢?

    嘿嘿,不得不说,谢逸的这个提议虽然大胆,但如今看来,效果实在是让人惊喜不已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