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朝败家子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尴尬的败家子 第二章 百宝袋里的图画 第三章 同炕而眠 第四章 乌衣巷里人家 第五章 行卷难 第六章 有辱斯文的买卖 第七章 何人笔下出佳作 第八章 边角料的利用 第九章 纵马小纨绔 第十章 打结的衣带 第十一章 讨厌的不速之客 第十二章 绕不开的侯君集 第十三章 不想做诗人的医生 第十四章 神医圣药 第十五章 神秘色彩 第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 第十七章 故乡自有贵人助 第十八章 何陋之有 第十九章 再赌一把 第二十章 令人惆怅的胜局 第二十一章 春/宵一刻值千贯 第二十二章 制胜有道 第二十三章 琼花酿 第二十四章 东巡计划 第二十五章 芳心已许两月后 第二十六章 暗布荆棘的橄榄枝 第二十七章 天子洛阳行 第二十八章 莫负春/光灿 第二十九章 天伦与权谋 第三十章 晋王病重 第三十一章 佳人共良宵 第三十二章 红烛高照马蹄急 第三十三章 一日飞驰洛阳城 第三十四章 城门宫阙次第开 第三十五章 药到待病除 第三十六章 泪汪汪的小萝莉 第三十七章 紫袍文武 第三十八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 第三十九章 骑青牛的老仙翁 第四十章 淮阳县男 第四十一章 磨损的马蹄 第四十二章 无心插柳也栽花 第四十三章 静候佳音 第四十四章 洛水红霞映佳人 第四十五章 小别人更远 第四十六章 御笔题招牌 第四十七章 逍遥农夫 第四十八章 两小无猜 第四十九章 问罪纳谏 第五十章 诸子盼得君父前 第五十一章 风疾复发 第五十二章 公主有赏 第五十三章 任性熊孩子 第五十四章 李泰的愤怒 第五十五章 为君敢与天下敌 第五十六章 魏王发愿 第五十七章 机巧的仁孝 第五十八章 花露清香蚊虫远 第五十九章 储君之忧 第六十章 李二的坏习惯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邀请 第六十二章 伊阙水岸游人多 第六十三章 蔷薇丛外河灯曳 第六十四章 虞公最后一谏 第六十五章 君之谋,帝之忌 第六十六章 莫名黑锅附 第六十七章 秋水溢东都 第六十八章 流言扰君心 第六十九章 百鬼洛阳行 第七十章 谢公砸缸惊天下 第七十一章 广而告之 第七十二章 名满天下意何为 第七十三章 西向长安行 第七十四章 刺王杀驾(上) 第七十五章 刺王杀驾(下) 第七十六章 无理取闹 第七十七章 佳人无恙,事有蹊跷 第七十八章 龙颜怒时多猜疑 第七十九章 喜忧参半 第八十章 黑夜里的心境 第八十一章 永为君倚 第八十二章 万众瞩目 第八十三章 初入长安 第八十四章 旧爱新宠 第八十五章 唱出大戏 第八十六章 暗箭雏形 第八十七章 “狼窝虎口” 第八十八章 败家子属性 第八十九章 乐游原上访神医 第九十章 年年岁岁,惜君如故 第九十一章 不讲理的怨怼 第九十二章 初雪邀宴 第九十三章 曲江池畔丽人来 第九十四章 郑女难嫁 第九十六章 失约赴宴皆有因 第九十七章 烫手的奖品 第九十八章 风雪同车行 第九十九章 白衣刺客突袭来 第一〇〇章 长安夜不宁 第一〇一章 有何隐情 第一〇二章 两姝为郎忧 第一〇三章 并非福将 第一〇四章 寻蛛丝而追马迹 第一〇五章 危机潜藏 第一〇六章 几处风波将要起 第一〇七章 狂徒寻衅,娇叱怒摔 第一〇八章 执子之手 第一〇九章 情之所起 第一一〇章 吴王李恪最英武 第一一一章 杨妃教子 第一一二章 新岁朝会 第一一三章 朝堂惊雷响 求订阅 第一一四章 氏族志 第一一五章 晋王开府 第一一六章 长史谢逸 第一一七章 天上掉馅饼(求订阅) 第一一八章 甜枣与台阶 第一一九章 猜测构陷一步遥 第一二〇章 上元佳节 第一二一章 谢郎负卿归 第一二二章 报复式提亲 第一二三章 御苑私语 第一二四章 迷藏误撞(求订阅) 第一二五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 第一二六章 帝心深沉 第一二七章 忌辰不知埋骨处 第一二八章 风云突变 第一二九章 他们眼里的落水狗 第一三〇章 危机来时天花起 第一三一章 欺君之罪 第一三二章 满城皆惊 第一三三章 反客欲为主 第一三四章 丽琬探监有所谋 第一三五章 诛心之刀 第一三六章 莫使杜若花谢去 第一三七章 文本说吴 第一三八章 来日之路何以择 第一三九章 大唐的福音 第一四〇章 轩然大波 第一四一章 君父心思 第一四二章 东宫的碎瓷片 第一四三章 龙孙名象 第一四四章 事在人为 第一四五章 君子报恩 第一四六章 马周的难处 第一四七章 蔡国夫人 第一四八章 不负佳人 第一四九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一五〇章 灞桥叮嘱 第一五一章 闺中诸葛 第一五二章 最佳媒人 第一五三章 魏征的歉意 第一五四章 谈婚论嫁 第一五五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 第一五六章 才女的疑问 第一五七章 嫁娶吉日 第一五八章 闺阁晨语 第一五九章 高手登门 第一六〇章 买香水的少女 第一六一章 二丫要报官 第一六二章 女皇的芳名 第一六三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 第一六四章 武才人的归宿 第一六五章 或有昭仪 第一六六章 君怠臣故 第一六七章 葬礼与皇恩 第一六八章 恍然知误会 第一六九章 辋川别墅 第一七〇章 红袖 第一七一章 突厥王孙 第一七二章 落魄阿史那 第一七三章 历史书写者 第一七四章 九成宫变 第一七五章 熟悉的陌生笑脸 第一七六章 越描越黑 第一七七章 恩威并施 第一七七章 出使的倒霉蛋 第一七九章 立功机会 第一八〇章 临行准备 第一八一章 暂别长安 第一八二章 狄家小宰相 第一八三章 薛延陀 第一八四章 愤怒的结社率 第一八五章 李道宗 第一八六章 夜半马蹄急 今晚无更 第一八七章 古怪兄妹 第一八八章 深秋寒冬将要至 第一八九章 金城郡主 第一九〇章 使至塞上 第一九一章 推恩令 第一九二章 请旨长安 第一九三章 君明臣贤 第一九四章 国舅难当 第一九五章 长孙无忌的远虑 第一九六章 家书远方来 第一九七章 汗帐在望 第一九八章 虚虚实实的热情 第一九九章 小小僵局 第二〇〇章 真珠可汗 第二〇一章 夷男的小心思 第二〇二章 农夫与蛇 第二〇三章 回纥人 第二〇四章 朋友与盟友 第二〇五章 篝火晚宴 第二〇六章 夷男的难处 第二〇七章 紫衣徐娘 第二〇八章 大唐的厚礼 第二〇九章 纠结的可汗 第二一〇章 危机中的机会 第二一一章 疑阵 第二一二章 隐遁 第二一三章 谢逸去哪了 第二一四章 长安惊 第二一五章 窥探者 第二一六章 盼救兵 第二一七章 峰回路转 第二一八章 竖子莽夫 第二一九章 今貌复旧颜 第二二〇章 家书抵万金 第二二一章 王欲兴师 第二二二章 问罪羔羊 第二二三章 两君一臣 第二二四章 姻缘事 第二二五章 同行归长安 第二二六章 嫁得长安如意郎 第二二七章 谢郎归 第二二八章 有女亭亭初长成 第二二九章 李世民的远虑 第二三〇章 皇帝的棋盘 第二三一章 贴心的孔颖达 第二三二章 皇子意动 第二三三章 顺势而为 第二三四章 称心如意 第二三五章 东宫策 第二三六章 文臣武将 第二三七章 谢逸的推辞 第二三八章 三国东吴旧事 第二三九章 灯下错辨美人颜 第二四〇章 程驸马的邀请 第二四一章 高昌乱 第二四二章 李二问策 第二四三章 储位之争始今日 第二四四章 皇帝的暗示 第二四五章 败家玩意 第二四六章 贵客盈门 第二四七章 伯府四美 第二四八章 不想孤单的太子 第二四九章 太常寺的乐师 第二五〇章 李泰的算计 第二五一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 第二五二章 凑热闹的皇子 第二五四章 迫人的选择 第二五五章 平局成为一种时尚 第二五三章 大唐的盘口 第二五六章 频发幺蛾子 第二五七章 并非不堪一击 第二五八章 谢逸难封 第二五九章 悠然见南山 第二六〇章 双喜临门 第二六一章 两不相干 第二六二章 河东行 第二六三章 黜陟使 第二六四章 不仗义的李二 第二六五章 管家的武娘子 第二六六章 睡个安静的好觉 第二六七章 被历史绑架 第二六八章 蒲津关 第二六九章 慕少艾 第二七〇章 少年璧人 第二七一章 求娶方式 第二七二章 河东张士贵 第二七三章 内情出乎意料 第二七四章 大长公主 第二七五章 国公李绩 第二七六章 河东风云起 第二七七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 第二七八章 利诱 第二七九章 李治的兴奋 第二八〇章 大胆的设想 第二八一章 山崩地裂 第二八二章 薛仁贵 第二八三章 期望的怨恨 第二八四章 定襄微寒时 第二八五章 草原校军 第二八六章 吐蕃人的执着 第二八七章 长安望北人 第二八八章 五卒对百马 第二八九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 第二九〇章 若真水 第二九一章 报捷与请罪 第二九二章 太极殿上响惊雷 第二九三章 赏罚难题 第二九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二九五章 你走吧 第二九六章 河间王薨 第二九七章 萧月仙 第二九八章 武媚娘 第二九九章 除夕 第三〇〇章 文成公主 第三〇一章 拒婚契机 第三〇二章 敲山震虎 第三〇三章 碰壁的禄东赞 第三〇四章 公主择婿 第三〇五章 三试婚使 第三〇六章 淮阳侯的答案 第三〇七章 智者移山 第三〇八章 轻纱难掩俏脸红 第三一〇章 谢氏长子 第三一一章 云骑尉 第三一二章 偷得浮生数月闲 第三一三章 魏王邀宠 第三一四章 夏夜晚风拂 第三一五章 不简单的表象 第三一六章 故地重游 第三一七章 隐太子妃 第三一八章 心有恶虎 第******章 细嗅蔷薇 第三二〇章 扑朔迷离 第三二一章 徐慧 第三二二章 当头一棒 第三二三章 蒙圈的侯君集 第三二四章 东宫烙印 第三二五章 齐州风起 第三二六章 秘旨连夜来 第三二七章 轻松写意否? 第三二八章 复仇者联盟 第三二九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 第三三〇章 举手之劳 第三三一章 长史的意义 第三三二章 教子之方 第三三三章 风起浪难平 第三三四章 皇家婚礼 第三三五章 情已生,恨未消 第三三六章 强人所念 第三三七章 癞蛤蟆包藏祸心 第三三八章 为时未晚,为时已晚 第三三九章 红了眼眶 第三四〇章 提亲 第三四一章 相对浴红衣 第三四二章 皇妃收割机 第三四三章 命中注定的克星 第三四四章 王家余孽出洛阳 第三四五章 唯恐天下不乱 第三四六章 狠心的舅舅 第三四七章 齐州乱 第三四八章 湖畔火起 第三四九章 事已至此 第三四九章 帝怒妃怨 第三五一章 旧事重提 第三五二章 爱子心切 第三五三章 潜在对手 第三五四章 非常家宴 第三五五章 战地玫瑰 第三五六章 还个人情 第三五七章 为人作嫁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 第三五九章 暗棋 第三六〇章 还有一个战场 第三六一章 守株待兔 第三六二章 乱始平,民未安 第三六三章 最后一丝安慰 第三六四章 东宫变故 第三六五章 妩媚的倾听者 第三六六章 东宫丑闻 第三六七章 是始非终 第三六八章 新气象 第三六九章 亭亭公主 第三七〇章 公主的礼物 第三七一章 鸳鸯谱 第三七二章 久别重聚 第三七三章 白云观里,妙龄道姑 第三七四章 偷香寻玉 第三七五章 女儿娇羞 第三七六章 良缘早注定 第三七七章 佳节酝风雨 第三七八章 小村夜袭 第三七九章 何人胆大包天? 第三八〇章 风雨将至 第三八一章 成王败寇 第三八二章 石破天惊 第三八三章 轨迹重合 第三八四章 从龙野望 第三八五章 皇子心病 第三八六章 事到临头 第三八七章 委以重任 第三八八章 朕失一镜 第三八九章 人去天变 第三九〇章 送上门的绝好理由 第三九一章 留下声音的神物 第三九二章 矫诏救驾 第三九三章 宫变始 第三九四章 浑水摸鱼 第三九五章 一触即发 第三九六章 他还真敢啊 第三九七章 危急时刻 第三九八章 大局已定 第三九九章 李治的疑问 第四〇〇章 棘手的尺度 第四〇一章 主次不分 第四〇二章 帝王之难 第四〇三章 谋储之嫌 第四〇四章 朝堂上的好戏 第四〇五章 尘埃落定 第四〇六章 为与佳人长相守 第四〇七章 魏王府的臭气将 第四〇八章 杀子求储 第四〇九章 蛛丝马迹宋州城 第四一〇章 故人重逢 第四一一章 再还个人情 第四一二章 李泰的剖白 第四一三章 愚不可救 第四一四章 朝野态度 第四一五章 喜事连连 第四一六章 母以子贵 第四一七章 第四一八章 太子归属 第四一九章 被冷落的长史 第四二〇章 新人旧人 第四二一章 皇恩如故 第四二二章 晋阳公主的婚事 第四二三章 做我妹夫可好? 第四二四章 唐朝驸马爷 第四二五章 帝王迟暮 终章 幸有你们 完本兼新书《宋扬天下》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九四章 浑水摸鱼
《唐朝败家子》
作者:尹三问
更新时间:2024-01-30 10:50:13
字数:100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 !

    政事堂乃诸位宰相的办公之所,某种程度上算是大唐真正的行政中枢,本来平日里是诸位宰相轮值的。

    但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高丽在辽东蠢蠢欲动,边疆不宁,宰相们自然不敢懈怠。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这些人都在此间,等候与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当然了,或许宰执大臣们都聚集在政事堂,或许还与最近长安紧张的气氛有关系,这种事情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在诸位宰相们交谈的时候,大理寺卿孙伏伽仓促而来。

    “孙伏伽,今日怎么有空来政事堂?”长孙无忌哈哈一笑,习惯性地打趣。

    “诸公,在下有点要紧的事需要与格外单独说说。”

    众人见到孙伏伽神色匆匆,表情凝重,都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情,纷纷正色问道:“发生何事?”

    岑文本是个很细心之人,立即起身呼喝小吏道:“你们先出去!”

    “是!”一众小吏都很识趣地转身离开,走出了政事堂。

    孙伏伽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纥干承基交待,太子打算谋反,等我与谢学士赶到承庆殿的时候,陛下刚好去了东宫参加魏征的祭礼。”

    此言一出,几位宰相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素来稳重的孙伏伽有这样的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子谋反,而皇帝刚好去了东宫,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再清楚不过。

    “此事果真吗?”房玄龄沉声询问,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孙伏伽点头道:“千真万确!”

    房玄龄几乎直接坐倒,岑文本呢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都在还处在震惊之中。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沉默不语。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并不十分出乎意料,太子终究还是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现在要紧的是皇帝。他的安危……

    “诸公,该当如何是好?”

    房玄龄沉声道:“得想办法营救陛下才行!”

    “据纥干承基交待。左屯卫李安俨、杜荷等人会调动兵马发动兵变,谢学士已经想办法去阻止了。”

    谢逸?

    他能如何阻止左屯卫军的兵变呢?几位宰相心里都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

    谢逸出了承庆殿,便直奔明德门的左武卫军营,前来寻找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长安十六卫大军拱卫,左武卫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距离城池和宫宇最近,也是皇帝最信赖的兵马。

    掌管这支兵马的正是卢国公程知节,乃是皇帝亲信之人。老程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在家的时候几乎是无酒不欢,但一旦当值的时候却格外认真,几乎一天不落地守在左武卫的军营之中。

    华阴出了针对皇帝的袭杀案,长安城里最近也风声鹤唳,这等时候军营必须要安稳。别看程知节平日里五大三粗,但实际上却是个粗中有细之人,他省得轻重,无论是自己需要奉命出动,还是防止军营之中有异常变化。

    谋反大案,皇子斗争。京都风云,这种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的,军营也就变成了最为要紧的地方。身为主将必须要用心提防。

    果不其然,程知节正在军营的帅帐里闭目小憩,有人来报淮阳郡公来访。

    程知节和谢逸算是比较熟稔的,从当年在洛阳开始就比较熟悉,这些年每逢年节谢逸也没少给卢国公府送礼物。程知节平素喝的乃是谢家酒坊出品的最醇香的琼花酿,程家的儿媳妇们顶级香水供应就没断过。

    交情是有的,谢逸年纪轻轻,爵职快速上升,程知节也很看好这个后辈。不过碍于谢逸和东宫与魏王府的关系比较紧张的缘故。彼此的来往不免少了一些。

    今日谢逸却突然来访,而且还是来左武卫的军营拜访。这显然有些不同寻常。程知节不敢怠慢,立即起身相迎。哈哈笑道:“逍遥啊,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老程?”

    “卢国公接旨!”谢逸表情严肃,没有和老程有半句玩笑,随手便举起手中的圣旨。

    “啊,哦!”老程看清楚谢逸的表情,挺清楚那句话之后,表情也瞬间变得严肃恭敬。

    “陛下手诏,请卢国公过目。”说话间,谢逸便把那封晋阳公主李明达520小说递了过去。

    程知节不敢怠慢,接过仔细一瞧,上面“天命所授,既寿永昌”的印痕清晰可见。自打当年从前隋萧皇后手中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便视以为珍宝,但凡重要的诏书上都会盖上这方印章。

    这儿传国玉玺是外人所模仿不来的,尤其是汉朝何太后摔掉的那个角镶金的痕迹十分明显。而且这手诏上的字迹确确实实是李世民的亲笔,李世民时常会赐给勋贵一些墨宝,程知节认得其笔迹。

    这些年诏书基本上全都是出自于岑文本之手,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到皇帝陛下亲笔520小说了,所以这重要程度自然有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看诏书的内容,程知节也便了然于心了,太子谋反,皇帝亲笔写调兵的手诏完全在情理之中,程知节倒也没有怀疑。

    “逍遥,情况到底如何?”

    “太子谋反,已经调动了左屯卫的兵马,陛下为了规劝太子,只身赴险进了东宫,命我前来传召卢国公前去救驾。”

    谢逸当然不能说李世民是被骗入了东宫,只能用这么一个借口,李二陛下对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特别钟爱。此时拳拳爱子之心入东宫规劝倒也说得过去,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此举有些不太理智。

    但程知节没有多想,手诏是皇帝亲笔无疑,此等大事没有让宦官和侍卫前来传旨而是让谢逸前来不足为奇,大概谢逸当时更好在吧!这小子运气真好,遇到谋反这等大事。深得皇帝如此信任实在是难得。

    而且谢逸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卢国公,今日纥干承基刚刚交待太子意欲谋反之事,我去承庆殿奏报。当时恰好东宫以设祭悼念魏征,假意邀请陛下。陛下为了挽救太子,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好,我这就点齐了兵马,前去东宫救驾!”程知节没有犹豫,当即点头应允。

    谢逸道:“卢国公,你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屯卫的杜荷与李安俨所部,陛下身在东宫处于危险之中,除了大张旗鼓前去救驾。恐还需精锐之士前去护卫左右。这会我得赶回太极宫,调动羽林卫精锐之士突入东宫,外面就交给你了。”

    “好!”看着谢逸离去的背影,程知节心中多少浮现起一丝丝疑惑,羽林卫此时不应该做好准备,甚至已经潜入东宫了吗?为何素来谨慎周全的皇帝陛下这次的安排如此仓促呢?

    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过谢逸,但手中的诏书千真万确,确实是皇帝御笔,还有传国玉玺。即便是字迹能够模仿。这玉玺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拿到的,而且谢逸似乎也没有这个胆量和必要。

    无论情况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宁可信其有。皇帝陛下的安危最为重要,而自己对大唐和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从来不曾有变。倘若情况有变,自己始终会站在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一面,这就足够了。

    谢逸也是没有办法,他对程知节只能采取期盼的方式,否则很难解释伪造诏书的问题,而且还会耽误至关重要的时间。只是仓促之间,想要将谎话说的天衣无缝有些困难。难免会有瑕疵,只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

    羽林卫压根没有准备。李世民仍旧在东宫之中,倘若他的安危有丝毫闪失。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会白费,而且还会承担很严重的后果,危及身家性命的后果。何况晋阳公主也进了东宫,是自己一手将她送进危情险地,若不能保证她的安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羽林卫自己肯定无法调动,现在想要进东宫护驾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想办法潜入东宫,保证李世民和晋阳公主的生命安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左屯卫和左武卫的兵马调动,顿时在长安城里激起变动,引起了莫大的关注。这样明显的情形魏王府自然是有所察觉的,刘轩在第一时刻将消息带回了魏王府。

    杜楚客不知道是不是从政事堂方面得到了风声,也传来了消息,至少孙伏伽进政事堂,诸宰屏退左右这等极为敏感的消息是有的,单单是这些已经足够引人遐想。

    魏王李泰听闻之后,神色顿时凝重了很多,显然今日风雨有变,而且情况十分严重。

    刘轩道:“李安俨是左屯卫中郎将,杜荷也在那里,所以左屯卫的调动一定和东宫有关系。”

    李泰点头道:“按道理是的,左武卫程知节是父皇的亲信,若是没有父皇的旨意肯定不会动弹,所以肯定是出了大事。”

    刘轩道:“殿下,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好像去了东宫凭吊魏征……不会是东宫真的反了吧?”

    这个说辞显然有些出乎意料,李泰不禁微微错愕,似乎还有几分难以置信。明明东宫今时今日的罪名完全是自己这边诬陷的,东宫谋反并无其事,怎么会突然弄假成真呢?

    刘轩沉吟片刻道:“殿下,会不会是把东宫逼得太紧,太子才铤而走险行此下策的。也许纥干承基知晓此事,只可惜他说的太晚,否则陛下也不至于入东宫……”

    “确实!”李泰对此也深以为憾,如果纥干承基早点开口,东宫现在已经置身死地了。但如今这个局面,实在有些……

    “这么说父皇现在置身险地?”李泰顿时有些着急了,他的目标是东宫,倘若父皇这会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可就有点……

    “陛下在东宫确实危险,要是……”刘轩当即闭嘴,没敢继续说下去。

    李泰也清楚地意识到后果,问道:“那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殿下,您现在应该尽快入宫去政事堂,和诸位宰相待在一起,您现在应该是关心陛下安危的孝子。”

    刘轩道:“万一陛下在东宫……有个三长两短,您正好和宰相们一起平乱,您是嫡子,有平乱之功,再有宰相们的支持那便是正统。

    当然了,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最好不过,殿下一片至诚至孝,积极营救陛下,也是天大的功劳才是。”

    “不错,你说的不错,政事堂肯定知晓此事了,否则左武卫也不会调动。”李泰下意识认为,左武卫大军调动与政事堂有关联。

    “陛下现在前去正当其时!”刘轩对此也表示赞同。

    “嗯,好,本王这就过去,想必舅舅在那里,太子既然已经明着谋逆,那就无药可医了,舅舅是明智之人,当知如此选择。”李泰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支持至关重要。

    “是,长孙司空乃是关陇贵族之首,自然十分要紧。”刘轩沉声道:“想必宰相们此刻也已经在考虑陛下的安危了,他们必然对防备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自然会对殿下十分重视的。

    只要左武卫出动及时,东宫其实已经没什么胜算,当然了……殿下切记,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让左武卫清缴东宫,最好让太子……”

    刘轩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如果李承乾不死,万一掉头与宰相们或者其他勋贵权臣谈条件,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动倒戈。而且李承乾不死,回影响到自己顺理成章上位。

    李泰轻轻点头道:“本王知晓了,待会去了政事堂还需要用道义拉着房玄龄和岑文本,即便是舅舅有什么旁的想法,他也不敢怎样。”

    长孙无忌在朝中影响很大,堪称是举足轻重,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事了,说不定他会有别的想法,只要皇帝是长孙家的外甥即。也正是因此,没了李承乾,他就得支持自己。

    但刘轩及时提醒道:“殿下,晋王也是嫡子……为了让长孙司空完全站在您这边,现在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正好趁此机会推到东宫头上……”(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