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我不要变宝宝啊 第二章 就先这么着吧 第三章 王爷的日常 第四章 五百年前的国都 第五章 找些小伙伴一起玩耍 第六章 第一场比赛 第七章 基础要从小打起 第八章 教材的改变 第九章 规矩成方圆 第十章 新朱府新进项 第十一章 名家的魅力 第十二章 被发现了 第十三章 总算有了进项 第十四章 开始新项目 第十五章 第一次调查 第十六章 必须要办报纸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第十八章 开始发售 第十九章 新的报纸 第二十章 新的一年 第二十一章 大农庄计划 第二十二章 大农庄计划(中) 二十三章 大农庄计划(下) 第二十四章 计划开始 第二十五章 再见李子郁 第二十六章 垂危的男人 第二十七章 开始工作 第二十八章 初步完成 第二十九章 白孝德的来历 第三十章 黑夜的战斗 第三十一章 底细 第三十二章 山东招工 第三十三章 山东招工(下) 第三十四章 军户 第三十五章 惊人的踊跃 第三十六章 放火 第三十七章 敌人的行动 第三十八章 恢复平静 第三十九章 造水泥 第四十章 拜师,修路和改建 第四十一章 疟疾 第四十二章 没钱和玻璃 第四十三章 收获 第四十四章 水晶斋 第四十五章 两年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第四十八章 小毛上学记 第四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第五十章 加紧赚钱 第五十一章 疯狂的镜子 第五十二章 神机营 第五十三章 火器 第五十四章 另起炉灶 第五十五章 练兵 第五十六章 第一支燧发枪 第五十七章 师姐 第五十八章 窥视 第五十九章 被劫 第六十章 救人 第六十一章 救人(下) 第六十二章 白孝德归来 第六十三章 扩编 第六十四章 收获 第六十四章 人买来了 第六十五章 启程 第六十六章 进山西 第六十七章 怀仁县 第六十八章 烧 第六十九章 败露 第七十章 水陆营参战 第七十一章 承诺 第七十二章 北上 第七十三章 猫耳堡 第七十四章 来了 第七十五章 鞑子有什么阴谋 第七十六章 大人物 第七十七章 战斗 第七十八章 冲进战壕 第七十九章 离间计 第八十章 这是要抢功 第八十一章 归京 第八十二章 被训 第八十三章 婆媳见面 第八十四章 腹黑 第八十五章 两个舅舅 第八十六章 下葬 第八十七章 张立元来求情 第八十八章 发赏金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第九十章 军工厂 第九十一章 钱好容易花 第九十二章 两年 第九十三章 福王府 第九十四章 在路上 第九十五章 福船下水 第九十六章 两条沙船 第九十七章 龙江往事 第九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九十九章 发现的财富 第一百章 挺吓人的 第一百零一章 逛逛天津城 第一百零二章 口气真大 第一百零三章 拜访 第一百零四章 史公子从军 第一百零五章 回京 第一百零六章 眼红 第一百零七章 朝会 第一百零八章 师徒相宜 第一百零九章 产业重组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大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大婚(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伯府宴请 第113章 再往天津 第114章 营地的发展 第115章 飞剪式帆船 第116章 惊人的船速 第117章 李言闻要走 第118章 出大事了 第119章 前往山东 第120章 偷袭 第121章 刘玉山求救 第122章 大钦岛 第123章 登陆 第124章 岛上解救 第125章 海战 第126章 喜事 第127章海盗的来历 第128章 “惊人”的战斗力 第129章水陆并进 第130章 准备攻城战 第131章 山贼 第132章 战斗结束 第133章 和山贼的初次接触 第134章 来历 第135章 有人不安分 第136章 知道不知道 第137章太子到场 第138章出发 第139章分析 第140章 前往济宁 第141章 来了 第142章开始平息 第143章尴尬 第144章姑姑 第145章身份 第146章新的响马 第147章刘六刘七 第148章去除隐患 第149章德州乱 第150章到临清 第151章预料中的战斗 第152章德州局势 第153章 失踪 第154章 北营村 第155章突袭 第156章运气不好 第157章大掌柜 第158章刺客 第159章 猜测 第160章洪玉 第161章王雯晴 第162章准备回京 第163章变化 第164章 朝阳院 第165章名人 第166章为啥来 第167章 闲谈 第168章接种牛痘 第169章女子 第170章 没人认 第171章民不举官不究 第172章 来龙去脉 第173章不对劲 第174章 游园会 第175章柳轩 第176章 白桦林 第177章 千钧一发 第178章 真硬来 第179章 追击 第180章 柳轩去哪里 第181章 怎么办,审呗 第182章 有些难办 第183章 心惊 第184章 摘星楼 第185章 转折 第186章 伏法 第187章 伏法(下) 第188章 截 第189章 人赃俱获 第190章 本质 第191章 分赃 第192章 讨债 第193章 这年怎么过 第194章 帮忙 第195章 发钱了 第196章 京城食为先 第197章 分化 第198章 年终总结 第199章 过年 第200章 正月半 第201章 猜灯谜 第202章 朝阳三人组 第203章 开春航行 第204章 走私船 第205章 繁荣的登州 第206章 郑志浩 第207章 首个外国市场 第208章 天津之行 第209章 海盗踪迹 第210章 出击 第211章 混战 第212章 摧枯拉朽 第213章 杨希恩 第214章 李提督 第215章 川山群岛 第216章 进村 第217章 李华梅 第218章 郁闷的追击 第219章 降 第220章 北返 第221章 想好了吗 第222章 泉州 第223章 逛吃 第224章 厮杀 第225章 被阴了 第226章 苗医 第227章 出城 第228章 上奏 第229章 惩罚 第230章 小事 第231章 中秋 第232章 金秋 第233章 游玩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章 新的一年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作者:晓了个麒
更新时间:2024-01-30 12:30:37
字数:551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百姓报》售出的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有几个文官想弘治进谏,说《百姓报》哗众取宠,大逆不道。这几位是御史,这个官是有名的清廉,倒不是做御史的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物,而是这个职位没什么实权,所做的就是风闻奏事,实在是没什么油水可捞,所以一旦发生了什么小事,都会在朝廷上刷刷存在感,以后就会有人花钱来找他们向皇帝进谏。

    大多数官员都知道,《百姓报》是由锦衣卫代卖的,要是没点皇家背景,怎么可能呢,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不开口。弘治也问他们“《百姓报》可有谋逆之言?”几位御史只好回答没有。弘治继续问道“既然没有,朝廷以什么名义来对它制裁?”这下子朝廷里也就默认了《百姓报》的存在。

    《明报》里都是文言文,大多数百姓根本读不懂,《百姓报》就不同了,都是大白话,即使有文言文,在文章的下面也有翻译,这下子只要能认识字的都能读懂了。所以他的销量也是一涨再涨。短短10天,光顺天府就卖出了30万份,而《明报》稍微少点25万多份。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过《百姓报》是成本价出售的,所以并没有开始盈利。

    第一期的《百姓报》可以说是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大部分娱乐需求,看到这次的调查,不管是哪个人都感觉后怕,王恕的表态更让百姓信服,纷纷下定决心不到17绝不成婚,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不管是其中的家长里短,还是连载的《射雕》都让百姓津津乐道。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已经到了弘治十六年2月,今年朱厚照13岁,朱厚炜9岁,小丫头也7岁了。

    朱府也更加的欣欣向荣,由于朱厚炜的《射雕》在其他地方开始出售,利润也是源源不断地送进朱府。虽然《百姓报》已经开始刊登《射雕》了,但是造成冲击得也就是普通版,对精装版和珍藏版影响不大。这本书背景很深,所以即使偏远地区出现了普通版的盗版,但是精装版和珍藏版却没有。外地的书商也是拉着一车车的《射雕》向全国各地发卖。截止到二月,精装版总共售出30万套,珍藏版也是卖出5万套,让所有人都赚得锅满钵满。最后送入朱府的利润有100万两左右,这个数字统计出来后,朱厚照便兴高采烈地告诉弘治和张皇后,两人听了都愣住了,这几年所说是盛世,可是国家的收入一年也就1000万两不到,没想到小儿子写的一本小说就赚到了十分之一的国家收入。

    朱府没有停止收人,除了山西和北方的鞑靼交界,陕西也是边境,所以朱厚照早就下令道陕西,甚至是关外收容孤儿。这下子锦衣卫算是忙开了,陕西,山海关外到处都是锦衣卫缇骑的身影,弄得朵颜三卫和鞑靼还以为明朝有什么大动作了,纷纷遣使来询问。最后在弘治15年12月前总共收容了男童294人,女童168人,这样府里的人数都快800人了,所幸朱府很大,大约占地120亩,现在还够用。到了二月份,这些二期生也懂了府里的规矩,但由于人数太多,所以又请来了7个先生,来教导孩子语文,数学的话朱厚炜已经不教了,那么多的学生他也是分身乏术,所以就叫当初一起跟他去户部调查的学生代课,反正他们的数学教这些二期生已经是没问题了,至于一期生,则是朱厚炜交给这几个学生代表,学生代表再去教课,即使有不懂的,朱厚炜也只需要回答这几个人的就行了。由于人数的增加,体育课也增加的运动项目,那就是羽毛球,毕竟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去踢足球。不过朱厚照对于羽毛球不是很感兴趣,玩了2次就不玩了。他还是喜欢男人之间激烈的肉体碰撞。

    朱厚炜虽然不教数学了,但是现在他开始教自然,只教一期生,这门课比数学好教一点,基本就是先举出一个自然现象,然后讲述这个自然现象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至于形成的原因那就有的说有的不说。这群学生都是一张张的白纸,所以可以任凭朱厚炜泼墨作画,比如说道地震时,别的都讲,但是怎么形成的就不说了,毕竟这种地理知识对他来说太难了,上辈子自己也没学好,不过讲到风的时候,朱厚炜就兴奋了,什么陆地风海洋风,那讲的是不亦乐乎,为啥对这个兴奋呢,那是因为前世对风帆战舰的喜爱特意学的一些周边知识。还和学生讲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叫地球,它是圆的,为什么住在上面而不掉下去呢,那是因为这个地球啊它是有引力的,引力是什么呢,那就讲起了厚炜第一定律。是的,就是厚炜第一定律,还有后面的第二大,第三大定律。至于牛哥,谁管他,还要100多年才生呢。朱厚炜的无耻性格再一次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门课与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有趣,朱厚照这个对学习不感冒的哥哥也时常来旁听,下了课还不停问弟弟“这是真的吗?”每次朱厚炜都会淡淡的装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对于朱府的匠户来说,这一段时间过得都是天堂般的日子,首先,家里的成丁的男子都在做事,每月都有工资,家里的女人也被招募打了府里的食堂帮忙,每个月也有3两的银子,小孩子无论男女,都被送到府里的书院和那些学生一起读书,本来那些匠户对于把儿子送去是没什么二话的,但是把女儿也送去,就有些不太愿意了。后来还是刘大管家上来一番痛骂,才让他们回头是岸。刘管家吧所有匠户聚集在一起,一上来就是一顿骂“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杀胚,一个个的想什么呢,你急摸着良心问问自个儿在府里过得是什么日子,难道少爷们还会害你们不成,一个个把女儿藏在屋里做什么,现在每半年月都有衣服发,你们吃的也都是直接去食堂的,女儿放家里做什么,孵小鸡吗?难道还一个个都想把女儿嫁出去?没看过《百姓报》啊,这是把闺女往死路上逼啊,都自个儿好好想想。”说着就走了。匠户们一听,是这个理啊,现在都慢慢形成17结婚的想法,难道把女儿养到17?家里也没那么多活要做啊,学点东西也好啊,反正两位少爷也不会害他们,没进府前都穷的只剩下命的人还怕什么,于是第二天灰溜溜的叫闺女自己去窦管家那里报到。

    现在府里的作坊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玻璃作坊,一个是印刷作坊,人都是从工部那里挖墙脚挖来的,工部人多不心疼,弘治也都知道,老话说得好“儿子偷爹不算贼”,于是兄弟两一共挖了50户匠户,其中35户都是做琉璃的。本来是不需要这么多的,不过现在玻璃还在研究试制,一旦成功,那就要大量生产的,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府里一切都井然有序,不管是金钱还是物资都很充足,《明报》和《百姓报》的扩张也与日俱增,兄弟两也是踌躇满志。朱厚照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有一天就问朱厚炜“下一步我们做什么,每天老是重复前面的太无聊了。”朱厚炜想了一会才抬头很严肃地对朱厚照说道“种田”。看到朱厚照脸上一副惊呆了的样子,朱厚炜很开心的走开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