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我不要变宝宝啊 第二章 就先这么着吧 第三章 王爷的日常 第四章 五百年前的国都 第五章 找些小伙伴一起玩耍 第六章 第一场比赛 第七章 基础要从小打起 第八章 教材的改变 第九章 规矩成方圆 第十章 新朱府新进项 第十一章 名家的魅力 第十二章 被发现了 第十三章 总算有了进项 第十四章 开始新项目 第十五章 第一次调查 第十六章 必须要办报纸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第十八章 开始发售 第十九章 新的报纸 第二十章 新的一年 第二十一章 大农庄计划 第二十二章 大农庄计划(中) 二十三章 大农庄计划(下) 第二十四章 计划开始 第二十五章 再见李子郁 第二十六章 垂危的男人 第二十七章 开始工作 第二十八章 初步完成 第二十九章 白孝德的来历 第三十章 黑夜的战斗 第三十一章 底细 第三十二章 山东招工 第三十三章 山东招工(下) 第三十四章 军户 第三十五章 惊人的踊跃 第三十六章 放火 第三十七章 敌人的行动 第三十八章 恢复平静 第三十九章 造水泥 第四十章 拜师,修路和改建 第四十一章 疟疾 第四十二章 没钱和玻璃 第四十三章 收获 第四十四章 水晶斋 第四十五章 两年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第四十八章 小毛上学记 第四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第五十章 加紧赚钱 第五十一章 疯狂的镜子 第五十二章 神机营 第五十三章 火器 第五十四章 另起炉灶 第五十五章 练兵 第五十六章 第一支燧发枪 第五十七章 师姐 第五十八章 窥视 第五十九章 被劫 第六十章 救人 第六十一章 救人(下) 第六十二章 白孝德归来 第六十三章 扩编 第六十四章 收获 第六十四章 人买来了 第六十五章 启程 第六十六章 进山西 第六十七章 怀仁县 第六十八章 烧 第六十九章 败露 第七十章 水陆营参战 第七十一章 承诺 第七十二章 北上 第七十三章 猫耳堡 第七十四章 来了 第七十五章 鞑子有什么阴谋 第七十六章 大人物 第七十七章 战斗 第七十八章 冲进战壕 第七十九章 离间计 第八十章 这是要抢功 第八十一章 归京 第八十二章 被训 第八十三章 婆媳见面 第八十四章 腹黑 第八十五章 两个舅舅 第八十六章 下葬 第八十七章 张立元来求情 第八十八章 发赏金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第九十章 军工厂 第九十一章 钱好容易花 第九十二章 两年 第九十三章 福王府 第九十四章 在路上 第九十五章 福船下水 第九十六章 两条沙船 第九十七章 龙江往事 第九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九十九章 发现的财富 第一百章 挺吓人的 第一百零一章 逛逛天津城 第一百零二章 口气真大 第一百零三章 拜访 第一百零四章 史公子从军 第一百零五章 回京 第一百零六章 眼红 第一百零七章 朝会 第一百零八章 师徒相宜 第一百零九章 产业重组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大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大婚(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伯府宴请 第113章 再往天津 第114章 营地的发展 第115章 飞剪式帆船 第116章 惊人的船速 第117章 李言闻要走 第118章 出大事了 第119章 前往山东 第120章 偷袭 第121章 刘玉山求救 第122章 大钦岛 第123章 登陆 第124章 岛上解救 第125章 海战 第126章 喜事 第127章海盗的来历 第128章 “惊人”的战斗力 第129章水陆并进 第130章 准备攻城战 第131章 山贼 第132章 战斗结束 第133章 和山贼的初次接触 第134章 来历 第135章 有人不安分 第136章 知道不知道 第137章太子到场 第138章出发 第139章分析 第140章 前往济宁 第141章 来了 第142章开始平息 第143章尴尬 第144章姑姑 第145章身份 第146章新的响马 第147章刘六刘七 第148章去除隐患 第149章德州乱 第150章到临清 第151章预料中的战斗 第152章德州局势 第153章 失踪 第154章 北营村 第155章突袭 第156章运气不好 第157章大掌柜 第158章刺客 第159章 猜测 第160章洪玉 第161章王雯晴 第162章准备回京 第163章变化 第164章 朝阳院 第165章名人 第166章为啥来 第167章 闲谈 第168章接种牛痘 第169章女子 第170章 没人认 第171章民不举官不究 第172章 来龙去脉 第173章不对劲 第174章 游园会 第175章柳轩 第176章 白桦林 第177章 千钧一发 第178章 真硬来 第179章 追击 第180章 柳轩去哪里 第181章 怎么办,审呗 第182章 有些难办 第183章 心惊 第184章 摘星楼 第185章 转折 第186章 伏法 第187章 伏法(下) 第188章 截 第189章 人赃俱获 第190章 本质 第191章 分赃 第192章 讨债 第193章 这年怎么过 第194章 帮忙 第195章 发钱了 第196章 京城食为先 第197章 分化 第198章 年终总结 第199章 过年 第200章 正月半 第201章 猜灯谜 第202章 朝阳三人组 第203章 开春航行 第204章 走私船 第205章 繁荣的登州 第206章 郑志浩 第207章 首个外国市场 第208章 天津之行 第209章 海盗踪迹 第210章 出击 第211章 混战 第212章 摧枯拉朽 第213章 杨希恩 第214章 李提督 第215章 川山群岛 第216章 进村 第217章 李华梅 第218章 郁闷的追击 第219章 降 第220章 北返 第221章 想好了吗 第222章 泉州 第223章 逛吃 第224章 厮杀 第225章 被阴了 第226章 苗医 第227章 出城 第228章 上奏 第229章 惩罚 第230章 小事 第231章 中秋 第232章 金秋 第233章 游玩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四章 人买来了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作者:晓了个麒
更新时间:2024-01-30 12:31:21
字数:873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过了20来天,白孝德带着人回来了。这次一共向京畿三地的矿主买了1000人,都是18岁到30岁的壮年。这些人一来就被安置到了水陆营在京城附近的营地里,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明朝的矿藏开采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说是民办的,其实都是背景雄厚的大家族,甚至是皇族开采的。这次白孝德是到民办矿藏去买的矿工。矿工不是一人来的,都是全家打包一起来的。

    这1000人白孝德付给矿主的是每人5两,一共花了5000两。安家费每人5两,这又是5000两去了。一入军营就要入军户,所以走了3个大矿才凑齐了这1000人。

    营地的建设一直没有停下,因为早晚要扩编,所以造了许多营房,所以这1000人连带家属也能挤下。不过等到皇庄的房子造好,这些人的4000多家属将会分置在各个村中。

    白孝德把人送到营地,这才回李镇找朱厚照兄弟复命。三人在管庄府谈了1个多时辰,最后白孝德将会被聘请为教习,来为水陆营的军官班讲课,时间呗安排为做一休一,休息的那天还要批改作业,工作的那天要住在军营,因为讲课基本都是晚上了。

    第二天,朱厚照兄弟来到军营查看这批人到底怎么样。刚下课,兄第二人到坤宁宫打了个招呼直奔军营。到了军营门口,两个站岗的军官班成员原地行礼,朱厚照笑着上前拍拍其中一人肩膀说道“不错,挺认真地,像个军人的样子了。”站岗的两人都笑了,不过身子站的笔直,2个多月的训练让他们时刻记住了纪律,职责。

    进了营地,看见士兵已经开始训练了。1000多人,站成20列,50排,就这么站在太阳底下练军姿。朱厚照看到演武场的众人微微摇了摇头。这些新来的矿工,站没站相,队伍也是参差不齐,不停地有人被这48个教官有藤条抽打。不过打的都是屁股,打不坏人。

    把家属安置在营地的影响显现出来了,演武场的周围站着不少的围观群众,都是来看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或是父亲的。人群看到有人被抽打,时不时传出一阵哄笑声。那些军官班的军官以前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拿这些人怎么办,只能让家属继续围观,只是抽人的时候更用力了。

    朱厚炜早已有了心理准备,这些刚来的从没接触过这种训练,出错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过他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被打的,都是一声不吭,也没有反抗的。打完就按照军官所说的做,很少有犯同样错误的。这些汉子不知道是不是挖矿挖久了,皮肤都是黑的很,无论有没有被抽打的,在围观群众的影响下,脸色都是黑红色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

    朱厚炜看着这些人很满意,年轻,可以改变的地方很多,老实,这样训练起来也容易。现在的大明其他军营为什么战斗力这么低,一个是制度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兵油子太多。大明朝在编军队多的时候有200多万,即使现在大明兵部册子上也有150多万人的名字,但是兵营里老油子多了,首先管教起来困难,然后就是会带坏许多人,学坏总是比学好难。

    除了九边,许多军队都是常年没有战斗过了,军队军纪涣散,军官变成地主,商人,工匠头,反正不是军官,士兵变成佃户,工匠,徭役工,反正不是士兵。因为这些朱厚炜才决定练新军,看了这么一会儿,朱厚炜对于这些人的表现还挺满意的。以前大学军训的时候,那些学生的情况可能还不如这些矿工,至少这些矿工站了1个多时辰了,也没有人喊累的。

    现在一共有了1050人,老大自然是朱厚照这个把总(相当于指挥使,正三品),接下来就是中军一人,由董青海担任,董青海就是朱府第一批进来的董狗蛋,几年前第一场足球赛,他就和朱厚炜一队,后来读了几年书,在朱厚炜的建议下才自己改了个名字。在接下来就是哨官,哨官管辖200人,总旗管辖50人,小旗管辖16到17人。相对于明朝的旧有编制,在人数上有了些改变,这也是为了适应鸳鸯阵。朱厚炜自己不担任任何官职,反正有这个天下第一把总在,他做不做官都没什么区别。

    明朝实行的是营,卫,所制度,营要高于卫,所。水陆营是直接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当然也没人会去管这个水陆营,编制是随心的,只要你有钱,想扩多少扩多少。现在大明的各个营,少的2,3000人,多的就像神机营五哨,共有7万多人编制。弘治发了旨意,这个水陆营就有特权随意扩编了。

    现在的军工厂虽然人力正在增多,燧发枪制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到现在为止,水陆营一共才200支,还不能满足所有人,因此只能先练习冷兵器为主的鸳鸯阵。

    至于军服,皇庄的制衣厂已经在制作了,1000套军服2天内就会送来。现在制衣厂主要是购买布匹直接制作衣物,都是手工缝制。不过朱厚炜小时候家里有过缝纫机,自己非常熟悉这种机器的构造,已经命和军工厂一个地方的研究部开始研制。

    军工厂现在慢慢成型了,主要分为三个部门,一个是军工部,一个是研究部,一个是冶铁部,一个是民用部。水泥制造就被安排在了民用部,至于缝纫机一旦研制出来,也会放到民用部。

    现在民用部还在改进织布机,目标是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里所描述的织布机——花机。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间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这种花机效率很高,操作简便,就算是小孩子多看两遍也能学会。

    众人还在认真地训练,董青海看到了朱厚照两人,连忙上前施礼。施礼的样式和大明其他军队不同,右手弯曲握拳,捶向左胸,这是朱厚炜“发明”的。作为后世的人,对于最可爱的人总是有些特殊的感情,因此废除了军营中的跪拜礼。朱厚炜对于这年头的下跪行礼已经慢慢习惯了,但是能舍去还是会尽可能地舍去。朱厚照立马回礼,这也是朱厚炜提出来的。这年头,军人地位低下,文官看不起武官,武官看不起低级武官,低级武官看不起普通军人。朱厚炜就想通过下属行礼上级必须回礼来改变这种情况。当然朱厚炜只需要点点头就行了,反正他只是来参观的。

    在董青海的引路下,朱厚照来到了点将台,朱厚炜没有上去,只是在一旁看着。只听董青海一声“集合”,47个军官立马小跑到了点将台前,按照队列站好。动作迅速,队列整齐,让新兵和家属惊叹之余也感到高兴。既然已经选择参军当然就是想在强大的军队里,这样可以多打胜仗,多得赏赐,阵亡的概率也会小些。

    董青海继续喊道“立正,敬礼”47人立马站定,行礼喊道“参见把总大人。”动作整齐划一,声音气势如虹,整个演武场一片寂静,站在47人身后的1000人都被吓了一跳,然后也跟着行礼。这些乱了套了,有人跟着47行新式军礼,大多数人则是行跪拜礼,本来还算整齐的1000人立马变乱了。

    朱厚照也不介意,毕竟是新人嘛。今天的朱厚照穿的是让工部打造的黄金铠甲,后世清朝的盔甲就是这种,只是在上面做了一些改变,但是大体的样子没有改变。

    由于明朝火器普及,所以盔甲开始轻装化。头盔最上面好像中了一箭的,那就是盔缨,盔缨下方是真武大帝像,连着头盔,头盔的正面纹着六甲神。主体是黑色的,图案全是黄金纹上去的,真武大帝像则是纯金的。上身是金色的锁子甲。腰间是卡簧腰带,金灿灿的,在黑色的铠甲上显眼的很。腿部是腿裙,脚上在靴子外面还有金色的卫足。

    一套铠甲差不多10几斤,在马车上快到营地时,朱厚炜帮他穿上的,当时朱厚炜心里有2个想法,一个是烧包,太烧包了,就这样的盔甲到了战场摆明了就是告诉别人“我就是大BOSS,快来组团刷我啊”,完全不适用,另一个想法就是,这套盔甲能卖不少钱,要是缺钱了就把他卖出去,估计能撑一段时间。

    总之站在点将台的朱厚照气势不凡,阳光在金色的铠甲上向四处折射,感觉像是天将。朱厚照先是按照军礼回礼,然后在双手虚扶,让跪下的人起来。董青海大吼一声”礼毕。“众人这才重新站定。

    朱厚照开始大声讲话,朱厚炜是已经习惯了,这位大哥正在变声期,低声说话还好点,嗓门一大感觉就像是被杀的公鸭一般,难听得很,不过朱厚炜很厚道地没有嘲笑大哥,至于是不是因为自己将来也会变声,所以才没有嘲笑那就不知道了。

    底下的新兵吓了一跳,刚还没注意,现在仔细一看,这位把总大人也就15岁左右,可以说还是个孩子,不过大人要讲话了,下面倒也没什么窃窃私语。

    只听朱厚照喊道“你们以前都是矿工,这辈子估计也就是矿工了,但是现在,进了军营,当了军人,将来就可能会有好的前程,封妻荫子不是不可能。我可以对你们说,从今往后,每月的月钱一文不少地交到你们手上,在军营里可以饭菜管饱,顿顿有肉,万一哪天有个不测...”说着突然手一抬指向演武场外围的家属,这些家属也有些惊讶,刚说的他们也听到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指向他们。朱厚照继续喊道”你们的父母我为你们养老送终,你们的儿女,我帮你们抚养成人。我只有一个要求,只要是我说的,你们就要做到,咬着牙做到,拼了命也要做到,能做到吗?”

    1000新兵和家属都愣住了,人无信不立,这年头的人是很讲信用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总说的那就肯定是真的。他们本来就是穷苦出身,理想都不高,只要一家子吃饱穿暖,平平安安,把总说的已经达到了他们理想的幸福生活。首先是家属中,几个年纪大的老人跪下了,边跪边哭道“大人恩德啊。”接着家属和新兵都激动地跪下了,就因为把总的这个诺言。没有人再对这个小孩子把总有什么闲话了,做官的能把话说的这么实,这么透,这么有底气,就证明了把总大人的不凡。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都起来吧,以后军营里不需要跪下了,你们只要听我的,就算太子来了那也得听我的,其他人都不用理。”众人又是被炸了一下,心中想到“这位什么来头,脸太子都不怕。”

    朱厚炜和48个军官差点没笑出来,这个朱厚照实在太有才了。朱厚照吩咐道“继续训练。”然后走下了点将台,到朱厚炜身边时还说道“这盔甲穿着太难受了。”朱厚炜翻了个白眼“这还难受,才10几斤,唐宋的盔甲基本都在30斤呢。”朱厚照呵呵一笑,也不搭腔。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