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我不要变宝宝啊 第二章 就先这么着吧 第三章 王爷的日常 第四章 五百年前的国都 第五章 找些小伙伴一起玩耍 第六章 第一场比赛 第七章 基础要从小打起 第八章 教材的改变 第九章 规矩成方圆 第十章 新朱府新进项 第十一章 名家的魅力 第十二章 被发现了 第十三章 总算有了进项 第十四章 开始新项目 第十五章 第一次调查 第十六章 必须要办报纸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第十八章 开始发售 第十九章 新的报纸 第二十章 新的一年 第二十一章 大农庄计划 第二十二章 大农庄计划(中) 二十三章 大农庄计划(下) 第二十四章 计划开始 第二十五章 再见李子郁 第二十六章 垂危的男人 第二十七章 开始工作 第二十八章 初步完成 第二十九章 白孝德的来历 第三十章 黑夜的战斗 第三十一章 底细 第三十二章 山东招工 第三十三章 山东招工(下) 第三十四章 军户 第三十五章 惊人的踊跃 第三十六章 放火 第三十七章 敌人的行动 第三十八章 恢复平静 第三十九章 造水泥 第四十章 拜师,修路和改建 第四十一章 疟疾 第四十二章 没钱和玻璃 第四十三章 收获 第四十四章 水晶斋 第四十五章 两年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第四十八章 小毛上学记 第四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第五十章 加紧赚钱 第五十一章 疯狂的镜子 第五十二章 神机营 第五十三章 火器 第五十四章 另起炉灶 第五十五章 练兵 第五十六章 第一支燧发枪 第五十七章 师姐 第五十八章 窥视 第五十九章 被劫 第六十章 救人 第六十一章 救人(下) 第六十二章 白孝德归来 第六十三章 扩编 第六十四章 收获 第六十四章 人买来了 第六十五章 启程 第六十六章 进山西 第六十七章 怀仁县 第六十八章 烧 第六十九章 败露 第七十章 水陆营参战 第七十一章 承诺 第七十二章 北上 第七十三章 猫耳堡 第七十四章 来了 第七十五章 鞑子有什么阴谋 第七十六章 大人物 第七十七章 战斗 第七十八章 冲进战壕 第七十九章 离间计 第八十章 这是要抢功 第八十一章 归京 第八十二章 被训 第八十三章 婆媳见面 第八十四章 腹黑 第八十五章 两个舅舅 第八十六章 下葬 第八十七章 张立元来求情 第八十八章 发赏金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第九十章 军工厂 第九十一章 钱好容易花 第九十二章 两年 第九十三章 福王府 第九十四章 在路上 第九十五章 福船下水 第九十六章 两条沙船 第九十七章 龙江往事 第九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九十九章 发现的财富 第一百章 挺吓人的 第一百零一章 逛逛天津城 第一百零二章 口气真大 第一百零三章 拜访 第一百零四章 史公子从军 第一百零五章 回京 第一百零六章 眼红 第一百零七章 朝会 第一百零八章 师徒相宜 第一百零九章 产业重组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大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大婚(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伯府宴请 第113章 再往天津 第114章 营地的发展 第115章 飞剪式帆船 第116章 惊人的船速 第117章 李言闻要走 第118章 出大事了 第119章 前往山东 第120章 偷袭 第121章 刘玉山求救 第122章 大钦岛 第123章 登陆 第124章 岛上解救 第125章 海战 第126章 喜事 第127章海盗的来历 第128章 “惊人”的战斗力 第129章水陆并进 第130章 准备攻城战 第131章 山贼 第132章 战斗结束 第133章 和山贼的初次接触 第134章 来历 第135章 有人不安分 第136章 知道不知道 第137章太子到场 第138章出发 第139章分析 第140章 前往济宁 第141章 来了 第142章开始平息 第143章尴尬 第144章姑姑 第145章身份 第146章新的响马 第147章刘六刘七 第148章去除隐患 第149章德州乱 第150章到临清 第151章预料中的战斗 第152章德州局势 第153章 失踪 第154章 北营村 第155章突袭 第156章运气不好 第157章大掌柜 第158章刺客 第159章 猜测 第160章洪玉 第161章王雯晴 第162章准备回京 第163章变化 第164章 朝阳院 第165章名人 第166章为啥来 第167章 闲谈 第168章接种牛痘 第169章女子 第170章 没人认 第171章民不举官不究 第172章 来龙去脉 第173章不对劲 第174章 游园会 第175章柳轩 第176章 白桦林 第177章 千钧一发 第178章 真硬来 第179章 追击 第180章 柳轩去哪里 第181章 怎么办,审呗 第182章 有些难办 第183章 心惊 第184章 摘星楼 第185章 转折 第186章 伏法 第187章 伏法(下) 第188章 截 第189章 人赃俱获 第190章 本质 第191章 分赃 第192章 讨债 第193章 这年怎么过 第194章 帮忙 第195章 发钱了 第196章 京城食为先 第197章 分化 第198章 年终总结 第199章 过年 第200章 正月半 第201章 猜灯谜 第202章 朝阳三人组 第203章 开春航行 第204章 走私船 第205章 繁荣的登州 第206章 郑志浩 第207章 首个外国市场 第208章 天津之行 第209章 海盗踪迹 第210章 出击 第211章 混战 第212章 摧枯拉朽 第213章 杨希恩 第214章 李提督 第215章 川山群岛 第216章 进村 第217章 李华梅 第218章 郁闷的追击 第219章 降 第220章 北返 第221章 想好了吗 第222章 泉州 第223章 逛吃 第224章 厮杀 第225章 被阴了 第226章 苗医 第227章 出城 第228章 上奏 第229章 惩罚 第230章 小事 第231章 中秋 第232章 金秋 第233章 游玩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大婚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作者:晓了个麒
更新时间:2024-01-30 12:32:08
字数:71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在弘治和各位阁老精心措辞之后,诏书终于下达了。每个县县衙的公告栏,《明报》,《百姓报》都有诏书原文,《百姓报》上还有白话文的翻译。

    诏书总的来说就是两层意义,一个是从今往后,国库不再向内库和皇室拨钱。这些钱以后由皇庄自己来。一个就是皇室将成立“天下商会”。这个商会不从事明朝境内普通货物贩卖,在未来5年内,将会建造京城到广州,京城——西安——成都的水泥公路。路上人和人不得设置关卡,收取路费。

    整个大明沸腾了,众人茶馆酒楼谈论最多的就是这道诏书。普通百姓就是听个热闹,皇室经商虽然没听说过,但是和他们关系不大,听过就算了。许多士人学子都是在骂,天家怎么可以经商,商人,那是贱籍,皇室这么尊贵怎么可以身染铜臭,还要不要礼仪了,成不成体统了。再一打听,是刘大夏刘阁老要求裁撤皇庄才引出来的,立马就开始骂刘大夏,骂文武百官。这时候的读书人非常自由,骂朝廷也是有的,但是朝廷却不会因为这个来怪罪。还好,弘治登基21年,总的来说国泰民安,很得民心,所以没有人会骂他。一些大臣子弟,或是出身名门的学子一看就看透了,让朝臣冒这么大险,允许皇室经商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两条公路。可以说,这两条路大臣需要它,百姓需要它,军队需要它,商人更是需要它。至于商人,那是恨不得放鞭炮庆祝的,他们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虽然颇有资财,但是确是一块肥肉,封建社会的上层谁都可以来咬上一块,要想把生意做大,必须要依附一方势力,可以是朝臣,可以使勋贵,也可以是勋贵,总之没有背景,生意越大,危险也越大。皇室经商对于他们而言不亚于几百年后,世界第一强国有了一位巧克力总统。

    民间议论纷纷,也改变不了这次朝廷做出的决定。天下商会的产业正在紧罗密布地重组当中。由于现在已经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渤海湾都开始结冰了,南下和海鲜要等到明年开春再进行。

    其实这次的经商时间原本不是那么急的,但是马上就要造船造炮,扩展军队了。说到火炮,经过朱厚炜的指导还有军工厂的摸索研制,经过2年多,终于造出了使用铁模和内水冷技术的火炮,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重新精确了数量单位。铁模铸炮法使得原本百分之10到30的成品率上升到了70以上,而内水冷技术让铁炮的寿命上升了5到8倍,相对于两年内投入的数百万两白银来说,朱厚炜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这次扩编的军队是陆军水军一起扩编,水兵成型时间长,早点培养起来就早点派上用场,陆军扩编是因为小王子这两年没有闲着,依然到处征服小的部落。两年间已经有不下10个小部落要求内附大明,可见小王子的中心开始南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和大明动真格的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弘治22年(西元1508年),正月刚过。今年的春节同往年一样,热闹非凡,整个京城在大年三十到处都是放烟火鞭炮的,一夜未息。由于京城大多建筑都是木质的,而这个时节天气比较干燥,不下雨也不下雪,因此放烟花的时候可是忙坏了京城防火铺的消防员。

    京城的各种文武大臣,皇亲贵胄也是到了午门城楼上陪着皇帝一家看百姓玩耍,与民同乐。

    正月刚过,二月初一,黄道吉日,宜嫁娶,宜动土,诸事皆宜。在这样的好日子里,朱厚照也迎来了他的好日子,也就是大婚了。

    要娶的也不用说了,经过层层黑幕,在皇帝皇后的挑选下,选择了白氏独女。明朝不管是皇帝立后还是太子迎娶太子妃,一般女方的家世不会很显赫。只要不是贱籍,祖上有功名就行。白孝德的爷爷是个秀才,太爷爷更是举人,做过县令,到了他爸爸这辈才算是家道中落,成了个农户。所以白玉莲的家世勉强可以。还有一点就是明朝的皇后,太子妃以长江为界,都是江北人,这一点白玉莲也符合。

    今天,朱厚照订婚,作为太子,那是不能骑着高头大马,亲自上门的,所以就要遣使持节而往。使者是谁呢?朱厚照兄弟的老师杨廷和。当初弘治娶张皇后的时候,使者也是他的老师刘健。作为订婚的重要步骤,这次前去就是纳彩,问名。

    一大早,杨廷和就来张灯结彩的东宫报到,然后带领队伍前往李镇白家。队伍大约有百人上下,穿着红色的喜服,吹吹打打,赶往城北。

    到了白家大门,队伍停下了。离着队伍不远到处都是看热闹的百姓,还好他们知道这是皇家的婚礼,没人敢离得太近。这时杨师傅下了马匹,越众而出,立于大门口,然后让人上去喊门,这是规矩。大门一开,出来一人,大约30出头,相貌堂堂,一看就是饱学之士,一身干净的儒袍更添三分气质。这是白时中,他和白孝德最近两年也有不少的交集,两人都是饱学之士,性情中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今天是白孝德一家的大日子,因此特意请了白时中前来作为宾者。

    白时中到了杨师傅跟前拱手一拜,微笑道“敢请事。”杨师傅也是微微一笑“储宫纳配,属于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纳采之礼。”白时中躬身一礼,然后回到府里,把杨师傅的话给白孝德重复了一遍。白孝德“臣白孝德之子,昧于壸仪,不足以备采择。恭承制命,臣白孝德不敢辞。”为了让女儿顺利完婚,白孝德接受了朝廷册封的虚衔——长青伯。

    白时中再次来到大门口,把白孝德的话对着杨师傅重复了一边,然迎着杨师傅等人进了院子。

    杨师傅拿出弘治的诏书读道“奉制纳白氏女为皇太子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然后继续说道“杨廷和奉诏采择。”后面的一人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两只大雁,这就是奠雁礼。白孝德命白时中收下大雁之后,杨廷和出了大门。白时中也再次来到大门口说道:“敢请事。”杨师傅答道:“储宫之配,采择既谐。将加卜筮,奉制问名。”白时中进门重复,白孝德说道:“制以臣白孝德之女,可以奉侍储宫,臣白孝德不敢辞。“白时中出门向杨师傅重复。杨师傅再次进了大门,陈礼奠雁如仪,宣制曰:“臣杨廷和奉诏问名,将谋诸卜筮。”白孝德回答:“臣白孝德第一女,白氏出。”

    然后就是和前面一样,杨师傅又到了大门口,白时中上来说”敢请事。”杨师傅说道“谋诸卜筮,其占协从,制使某告吉。”白时中入告,白孝德说“臣白孝德之子蠢愚,惧弗克堪。卜筮云吉,惟臣之幸,臣谨奉典制。”白时中又跑到门外杨师傅跟前重复。杨师傅进入院子,陈礼奠雁如仪,宣制曰:“奉制告吉。”

    之后又是纳徵,这次是把财帛珠宝什么的放到院中,没有行奠雁礼。最后就是请期,杨师傅说道“询于龟筮。3月3日吉,制使某告期。”白孝德立马回答“敢不承命。”婚前白家的事就算结束了。

    听着外面朝廷派来的使者对答,白玉莲则是羞涩地坐在自己的闺房,旁边还有小师妹和老李几个小孙子孙女陪同。

    杨师傅的队伍回到皇宫向弘治报告。第二天,弘治戴上通天冠、绛纱袍,御奉天殿,百官侍立。引进导皇太子至丹陛,四拜。入殿东门就席位,东向立。司爵以盏进,皇太子跪,搢圭,受盏祭酒。司馔以馔进,跪受亦如之。兴,就席坐,饮食讫,导诣御座前跪。皇帝命之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皇太子曰:“臣某谨奉制旨。”俯伏,兴。出至丹陛,四拜毕,皇帝还宫,皇太子出。

    朱厚照这段时间只能睡在东宫,于是朱厚炜和小丫头很高兴地前去探望已经定亲的大哥。到了东宫,朱厚照已经回来了,整个人仿佛被抽掉了骨头,向一滩泥巴一样,铺在椅子上。

    小丫头蹦蹦跳跳到了朱厚照面前说道“恭喜大哥,有情人终成眷属。”朱厚照一听立马做起来,傻乎乎地笑起来,也不说话。朱厚炜则是问道“今天的醮戒怎么样?”朱厚照立马变得很郁闷“还怎么样,累得不行了。奉天殿这么多人盯着我,都不能一刻放松,就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朱厚炜一脸庆幸说道“还好我不用。”朱厚照却是奸笑道“你结婚别的都比我少,但是有一样,那时候你要带着你的王妃来拜见我和你大师姐的。看到时候我怎么收拾你。”朱厚炜一愣“王爷结婚有这一条?”朱厚照一脸骄傲“那可不,我告诉你,这两天礼官过来给我上课,我不仅学了太子的成婚仪式,连带着你的仪式也抽空学了。”

    朱厚炜不知该说他什么好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冒出一句“你真是闲的蛋疼了。”小丫头一脸疑问“大哥,你身上有蛋?我怎么不知道?”兄弟两个一脸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朱厚炜自己闯的祸自然要自己来,于是微笑说道“兕儿,你听错了,我说的是胆疼。”小丫头一脸怀疑,朱厚照则是急忙点头。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