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我不要变宝宝啊 第二章 就先这么着吧 第三章 王爷的日常 第四章 五百年前的国都 第五章 找些小伙伴一起玩耍 第六章 第一场比赛 第七章 基础要从小打起 第八章 教材的改变 第九章 规矩成方圆 第十章 新朱府新进项 第十一章 名家的魅力 第十二章 被发现了 第十三章 总算有了进项 第十四章 开始新项目 第十五章 第一次调查 第十六章 必须要办报纸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第十八章 开始发售 第十九章 新的报纸 第二十章 新的一年 第二十一章 大农庄计划 第二十二章 大农庄计划(中) 二十三章 大农庄计划(下) 第二十四章 计划开始 第二十五章 再见李子郁 第二十六章 垂危的男人 第二十七章 开始工作 第二十八章 初步完成 第二十九章 白孝德的来历 第三十章 黑夜的战斗 第三十一章 底细 第三十二章 山东招工 第三十三章 山东招工(下) 第三十四章 军户 第三十五章 惊人的踊跃 第三十六章 放火 第三十七章 敌人的行动 第三十八章 恢复平静 第三十九章 造水泥 第四十章 拜师,修路和改建 第四十一章 疟疾 第四十二章 没钱和玻璃 第四十三章 收获 第四十四章 水晶斋 第四十五章 两年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第四十八章 小毛上学记 第四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第五十章 加紧赚钱 第五十一章 疯狂的镜子 第五十二章 神机营 第五十三章 火器 第五十四章 另起炉灶 第五十五章 练兵 第五十六章 第一支燧发枪 第五十七章 师姐 第五十八章 窥视 第五十九章 被劫 第六十章 救人 第六十一章 救人(下) 第六十二章 白孝德归来 第六十三章 扩编 第六十四章 收获 第六十四章 人买来了 第六十五章 启程 第六十六章 进山西 第六十七章 怀仁县 第六十八章 烧 第六十九章 败露 第七十章 水陆营参战 第七十一章 承诺 第七十二章 北上 第七十三章 猫耳堡 第七十四章 来了 第七十五章 鞑子有什么阴谋 第七十六章 大人物 第七十七章 战斗 第七十八章 冲进战壕 第七十九章 离间计 第八十章 这是要抢功 第八十一章 归京 第八十二章 被训 第八十三章 婆媳见面 第八十四章 腹黑 第八十五章 两个舅舅 第八十六章 下葬 第八十七章 张立元来求情 第八十八章 发赏金 第八十九章 娘亲来说情 第九十章 军工厂 第九十一章 钱好容易花 第九十二章 两年 第九十三章 福王府 第九十四章 在路上 第九十五章 福船下水 第九十六章 两条沙船 第九十七章 龙江往事 第九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九十九章 发现的财富 第一百章 挺吓人的 第一百零一章 逛逛天津城 第一百零二章 口气真大 第一百零三章 拜访 第一百零四章 史公子从军 第一百零五章 回京 第一百零六章 眼红 第一百零七章 朝会 第一百零八章 师徒相宜 第一百零九章 产业重组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大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大婚(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伯府宴请 第113章 再往天津 第114章 营地的发展 第115章 飞剪式帆船 第116章 惊人的船速 第117章 李言闻要走 第118章 出大事了 第119章 前往山东 第120章 偷袭 第121章 刘玉山求救 第122章 大钦岛 第123章 登陆 第124章 岛上解救 第125章 海战 第126章 喜事 第127章海盗的来历 第128章 “惊人”的战斗力 第129章水陆并进 第130章 准备攻城战 第131章 山贼 第132章 战斗结束 第133章 和山贼的初次接触 第134章 来历 第135章 有人不安分 第136章 知道不知道 第137章太子到场 第138章出发 第139章分析 第140章 前往济宁 第141章 来了 第142章开始平息 第143章尴尬 第144章姑姑 第145章身份 第146章新的响马 第147章刘六刘七 第148章去除隐患 第149章德州乱 第150章到临清 第151章预料中的战斗 第152章德州局势 第153章 失踪 第154章 北营村 第155章突袭 第156章运气不好 第157章大掌柜 第158章刺客 第159章 猜测 第160章洪玉 第161章王雯晴 第162章准备回京 第163章变化 第164章 朝阳院 第165章名人 第166章为啥来 第167章 闲谈 第168章接种牛痘 第169章女子 第170章 没人认 第171章民不举官不究 第172章 来龙去脉 第173章不对劲 第174章 游园会 第175章柳轩 第176章 白桦林 第177章 千钧一发 第178章 真硬来 第179章 追击 第180章 柳轩去哪里 第181章 怎么办,审呗 第182章 有些难办 第183章 心惊 第184章 摘星楼 第185章 转折 第186章 伏法 第187章 伏法(下) 第188章 截 第189章 人赃俱获 第190章 本质 第191章 分赃 第192章 讨债 第193章 这年怎么过 第194章 帮忙 第195章 发钱了 第196章 京城食为先 第197章 分化 第198章 年终总结 第199章 过年 第200章 正月半 第201章 猜灯谜 第202章 朝阳三人组 第203章 开春航行 第204章 走私船 第205章 繁荣的登州 第206章 郑志浩 第207章 首个外国市场 第208章 天津之行 第209章 海盗踪迹 第210章 出击 第211章 混战 第212章 摧枯拉朽 第213章 杨希恩 第214章 李提督 第215章 川山群岛 第216章 进村 第217章 李华梅 第218章 郁闷的追击 第219章 降 第220章 北返 第221章 想好了吗 第222章 泉州 第223章 逛吃 第224章 厮杀 第225章 被阴了 第226章 苗医 第227章 出城 第228章 上奏 第229章 惩罚 第230章 小事 第231章 中秋 第232章 金秋 第233章 游玩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七章 怀仁县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作者:晓了个麒
更新时间:2024-01-30 12:31:25
字数:67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这次的行程是先去怀仁县,再去朔州府。怀仁县离着京城大概有350公里,这次出行队伍每天大概走30公里左右,到了怀仁县已经是第十二天了。

    虽然队伍很高调,只要再行进中,乐队基本就不停的,哪怕官道上没几个人。但是队伍沿途不进县城,只在驿站补给,停宿。朱厚炜也顺便观察了下大明的驿站。

    由于知道是钦差队伍,所以驿站的官员都很恭敬,吃食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是这次队伍基本每人都能见到一些荤腥。一路10几个驿站有大有小,离着大城市越近的,驿站越大,各方面的条件也好一些,若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县的驿站,那就要破败许多。

    驿站一向担任传递军情的任务,也会为过往官员提供住宿,还会兼职官员的快递业务,最重要的是官员使用是不要钱的。到了明朝后期,驿站变成了主业是为官员送快递,但是靠着朝廷每年发下来的钱粮根本就不够,导致各地驿站破败,不能有效使用。到了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朝,实在没办法了,就把驿站裁撤了。结果下岗驿站员工李自成只能再就业,投入到了当时非常红火的农民起义,业绩屡创新高,从原本的小主管,慢慢升到了CEO,打败了当时的国企,还非常无耻地纳了许多白富美当小妾,完全站到了人生巅峰。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输给了当时自称是外企的省企,丢了性命。

    不管怎么说,驿站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可以提供很多就业岗位。但是现在的朱厚炜还没有力量去改变,只好记下来,以后再说。反正呆在马车上也无聊的很,就慢慢写些关于驿站发展的东西。朱厚炜写东西,没空搭理朱厚照,所以朱厚照就出了马车,骑马而行。平时朱厚照的时间要比朱厚炜宽裕,所以就抽时间学习了骑马,毕竟不会骑马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自出京城已经12天了,今天也终于到了怀仁县。老远就看见一群人在那里等候了,看衣服应该是知县,县丞,主簿,捕头,后面还有7,80是衙役,捕快啊什么的。

    队伍到了跟前,钦差队伍里一人喊道“落轿”不一会儿,众人簇拥着张侍郎,缓步走到队伍前头。张侍郎拿出圣旨,怀仁县的人全部跪下,张侍郎扬声把圣旨读了一遍,众人三叩头,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侍郎微微点了点头,说了句“起来吧。”众人这才起身。怀仁知县是成化末期的进士,到了弘治朝才做上了官,在这怀仁县也不过呆了5年不到,等到京察过后,将会变动。明朝你考中进士如果不是前几名,是不一定立马就可以做官的,只是作为一个后补,如果朝廷哪里缺少官员了,才会启用。

    怀仁的知县叫严应,大约50上下仪表打理的不错,算得上是老帅哥了。起来之后,几步走到张侍郎身前,拱手施礼,脸上故作焦急道“张大人,下官冤枉啊,下官治理这怀仁县,不说路不拾遗,至少也不会有里通外敌之人,张大人明察啊。”

    张侍郎淡淡说了句“严知县不必如此,若是冤枉一定会水落石出,本官不会让你平白受怨,放心吧。”严知县马上变得很放心,很高兴的样子“有张大人在,下官也就安心了。下官已经为大人和两位殿下准备好了接风宴,请大人赏脸。两位殿下怎么不见?”张侍郎淡淡说道“两位殿下偶感不适,正在马车上休息,先带我们去住所吧。”严知县立马点头,脸带关心说道“好,张大人岁下官来。怀仁县里医术不错的还是有几人的,若两位殿下不弃,下官这就把郎中叫来,为殿下诊治。”张侍郎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次是带着御医来的。”严知县尴尬一笑,说道“是下官多事了。”说着,继续带路,把队伍引进县城。

    朱厚照兄弟在那里呢,就在张侍郎身后不足三十米,两人都穿着乐队的衣服,手里还拿着唢呐,远看过去,倒的确有些像。等到张侍郎带队向前走后,朱厚照问旁边的朱厚炜道“这个严知县,你怎么看?”朱厚炜看着前面的队伍回答“老狐狸。”

    怀仁县城池不大,长约5里,宽也差不多,大体是个正方形。城墙高约6米,还算完整,看来也是常年维修的。只是城墙上面的守城武器不多。街道上还算干净,看来已经打扫过了,大部分的街道还有水渍,估计是知县让人泼的。整个怀仁县城大约有1万户,5万余口,可能是知道钦差要来,为了避免冲撞了钦差和两位殿下,街上没有多少行人。

    整个队伍被安排在两个城东南的大院子,院子中间有一扇门,两座院子是相通的。今天进城大概是午后2点,等到都安顿好,已经差不多下午5点了。张侍郎去了接风宴,朱厚照兄弟则是在院里休息。

    本来兄弟二人下午时还打算微服私访,可是怀仁今天的店铺都盖上了门板,不做生意,街上也没几个人,所以只好打消这个主意,呆在院子中,消磨时间。

    朱厚照对着朱厚炜道“出京12天,总算到了怀仁,一路上骑马过来,屁股都有些疼了,还好我骑术不错,不然现在大腿都要出血了。”朱厚炜看着夕阳,嘴里回答“12天你就叫苦了?想想人家霍去病,想要当将军,打胜仗,要吃的苦多了。”朱厚照说道“我也没说吃不消啊,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学骑术,总不能一辈子坐马车吧。”

    朱厚炜转够头来,笑着说道“你懂什么,我的征途在星辰大海,骑不骑马无所谓。”朱厚照好奇地说道“为什么对海外那么执着,海外有什么呀,不就是些番邦小国,土著啊什么的。”

    朱厚炜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大明混一图》看过没有,上面那么多的国家,你都没注意?知道斯里兰卡吗?那里的宝石在河里面都是的,哪个比较远,再说个近的,交趾越南总知道吧。那里有一大块平原,由于气候炎热,水源丰富,那里的土地起码一年三熟,也就是说一亩地起码能产粮食7石。只要在那里开个1亩地,就能养活2,3人,大明的土地你听过能产这么多粮食的地方吗。”

    朱厚照眼神一亮,急忙问道“真的?不是说那里到处都是食人生番,烟瘴之地吗。”朱厚炜又鄙视地看了他一眼,不搭理他了。朱厚照呵呵一笑“别介啊,你给说说呗。”朱厚炜这才说道“那些地方都是上好的农地,危险肯定是有的,比如疟疾,洪涝,蝗灾等等,要是没危险汉人早就占领那里了。危险和机遇是成正比的。”朱厚照插嘴道“什么是正比?”

    朱厚炜无奈地摇了摇头“朝阳院里的教材你有空也多看看,行不行。总之,海外有许多我大明没有的好东西,也有很大的危险。还有就是在《大明混一图》上没有画到的地方,也有不少国家,可能国土,人口都不多,但是军事实力很强,特别是海船和火器技术,可能已经超越了大明,他们的势力范围正在向我们靠近。”

    朱厚照有些好笑地说道“说的这么认真,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的火器比现在我们用的燧发枪还先进?”

    朱厚炜皱了皱眉头,然后左手揉揉眉头,无所谓地说道“我就这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听过就算了,别放在心上。”朱厚照知道弟弟是真生气了,于是笑着说道“行了,我信了,从小到大我什么时候不信你了,看你,还真急了。”

    看着朱厚照的贱笑,朱厚炜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心里却是一阵温暖。过了一会儿说道“回去你好好看看混一图吧,挺不错的。”

    《大明混一图》,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时朝廷专门绘制的世界地图,全图没有明显的疆域界限,仅以地名条块的不同颜色,来区别内外所属。这幅明代世界地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全图没有明显的疆域界限,仅以地名条块的不同颜色,来区别内外所属。图中着重描绘了明王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镇寨堡驿、渠塘堰井、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成图时间大约是洪武二十二年(西元1389年)彩绘绢本,图幅尺寸为386×456cm,这时候郑和还没有下西洋。元朝的船只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从地图的绘画风格来看,应该是按照宋朝的资料绘画而成,可能以后世的角度来看,绘画地并不精确,但依然是重要的,宝贵的地图资料。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