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明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欢迎来到大宋 第二章 成了孩子王 第三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上) 第四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下) 第五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上) 第六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下) 第七章 被误导的习俗(上) 第八章 被误导的习俗(下) 第九章 眼花缭乱(上) 第十章 眼花缭乱(下) 第十一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上) 第十二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下) 第十三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上) 第十四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下) 第十五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上) 第十六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下) 第十七章 他需要发泄(上) 第十八章 他需要发泄(中) 第十九章 他需要发泄(下) 第二十章 惹下滔天大祸(上) 第二十一章 惹下滔天大祸(中) 第二十二章 惹下滔天大祸(下) 第二十三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上) 第二十四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中) 第二十五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下) 第二十六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上) 第二十七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下) 第二十八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上) 第二十九章 大宋最风雅罪官(中) 第三十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下) 第三十一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上) 第三十二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中) 第三十三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下) 第三十四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上) 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中) 第三十六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下) 第三十七章 触犯刑律(上) 第三十八章 触犯刑律(中) 第三十九章 触犯刑律(中2) 第四十章 触犯刑律的屠宰(下)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上) 第四十二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下) 第四十三章 唐人的风采(上) 第四十四章 唐人的风采(中) 第四十五章 唐人的风采(下)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上) 第四十七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中) 第四十八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下) 第四十九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上) 第五十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下) 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消息(上) 第五十二章 意外的消息(下) 第五十三章 冒很大的风险(上) 第五十四章 冒很大的风险(中) 第五十五章 冒很大的风险(下) 第五十六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上) 第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下) 第五十八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上) 第五十九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中) 第六十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下) 第六十一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上) 第六十二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中) 第六十三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下) 第六十四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上) 第六十五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下) 第六十六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 第六十七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下) 第六十八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上) 第六十九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下) 第七十章 陈季常的武功(上) 第七十一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第七十二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上) 第七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下) 第七十四章 宋代的商业秀(上) 第七十五章 宋代的商业秀(下) 第七十六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上) 第七十七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中) 第七十八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下) 第七十九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上) 第八十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下) 第八十一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 第八十二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 第八十三章 客思倍从来(上) 第八十四章 客思倍从来(下) 第八十五章 一场大富贵(上) 第八十六章 一场大富贵(下) 第八十七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上) 第八十八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中) 第八十九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下) 第九十章 “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上) 第九十一章“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下) 第九十二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上) 第九十三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下) 第九十四章 俺又被宋朝打击到了 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第九十六章 言多必失 第九十七章 汴梁的一天 第九十八章 打斗 第九十九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 第一百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杨府 第一百零一章 咱去酒楼过宋朝小资生活 第一百零二章 活色生香 第一百零三章 青楼大浪子 第一百零四章 辽国兵很嚣张吗? 第一百零五章 好快的刀 第一百零六章 大相国寺的码头 第一百零七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与美味 第一百零八章 品尝美丽的技巧 第一百零九章 不一样的风景 第一百一十章 汴梁城的大侠总部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细节决定一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倭女的浪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处理问题的技巧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雅的宋代宴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间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了一个要拼命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用尺子量出来的美丽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明节的喧哗与骚动 第一百二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节里燃起的新火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告别宋代处男生涯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帝脑袋也敢乱摸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儿他不娶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抢亲是件技术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事浩无涯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与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多才多艺的女伎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令人垂涎欲滴 第一百三十章 勾魂摄魄的妖魅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上) 第一百三十二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明池点校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俏丽的女人与最有学问的人同台绽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晴天霹雳 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获珍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落的文明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湖生活的快乐 第一百四十章 山洞中的秘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叹息的钟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龙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了一位高官 第一百四十四章 违反大宋规条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年行大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吹香渡水报人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相思在这一刻得到满足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宋代赏金猎人的幸福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第一百五十章 叹为观止 第一百五十一章 罪魁祸首 第一百五十二章 聚众闹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抽刀杀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夜暴富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惊世骇俗 第一百五十六章天下第二情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怀 第一百五十八章 摘桃子的行动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片海域我做主 第一百六十章 挖了好大一个坑 第一百六十一章 跳坑的人好踊跃 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想算计别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 疯狂大转移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与敌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与自己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争抢冷猪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人也算收藏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与朝廷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抢钱的感觉真好 第一百七十章 给全亚洲上一堂文化课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来岁看花,眼前风景殊不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流的讨好女人手段?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个僧人的拜访 第一百七十四章 牛年大吉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枪队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革的契机 第一百七十七章 遇上一个想回家的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历史岂不又回到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弃官而走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的男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妾胜之的召唤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审案子的苦难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朋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骗子与判官的交锋 第一百八十六章 纯粹瞎折腾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嘴巴的苏东坡 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皇帝庆祝生日 第一百九十章 又一个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台下交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恶霸是这样当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男人的幸福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处夜风似刀 第一百九十五章 石头已经推下山坡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拔掉毒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喜欢收藏“公主”的富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执拗的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烛银花触目红 第二百章 人世真局促 第二百零一章 始乱终弃 第二百零二章 配方泄露 第二百零三章 盗匪来袭 第二百零四章 令人头痛的偏执者 第二百零五章 疯狂的舞蹈 第二百零六章 专业的提醒 第二百零七章 迟来的报复 第二百零八章 赵老虎的礼物 第二百零九章 大宋朝的同行 第二百零十章 大鳄诞生了 第二百零十一章 来自非洲的礼物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两个探索者的远望 第二百一十三章 替他人做嫁衣? 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升官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来的奇异幕僚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同伙是大奸臣 第二百一十七章 立志当祸水的女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 谁比谁更奸 第二百二十章 不拿“人才”当个宝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初战湖匪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与蔡京共同“贪污”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蔡京壮阳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别人做不到 第二百二十五章 绝对的赏罚分明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言”的力量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该省略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线的召唤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歌入环庆 第二百三十章 谁敢动手,一律打倒 第二百三十一章 难以想象的困窘 第二百三十二章 草木皆兵计划(上) 第二百三十三章 草木皆兵计划(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奉旨“横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劫”的暴利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把你的仇恨交给我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俩蕃将的远大期望 第二百三十九章 张五公子的信念 第二百四十章 赵兴的言而无信与范纯粹的愤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纯属意外 第二百四十二章 喜好战争的理由 第二百四十三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 第二百四十五章 焚琴煮鹤好风雅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迎战西夏第一女娘 第二百四十七章 让我们开始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打算拼命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文化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章 传统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一章 胜利后的担忧 第二百五十二章 风暴就要来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末世的开始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我不跟你们玩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二百五十六章 百死不悔的勇气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说漏嘴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坚持一千次的执拗 第二百五十九章 究竟谁需要谁? 第二百六十章 专门数钱的官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赌鬼李清照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第一港口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来虽晚及春残 第二百六十四章 所有的罪恶都要偿还 第二百六十五章 伪币贩子改革铸钱事 第二百六十六章 拉拢更多人上船 第二百六十七章 需隐藏的和需引诱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将’军”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夜之间冒出数千大将 第二百七十章 信息不对称的烦恼 第二百七十一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门心思倡“学问” 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老虎的嚣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有不可对人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分明是个“憨厚人” 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是无辜者?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闲不住的好战分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送钟大道”专业送终 第二百七十九章 纸面上的交火 第二百八十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怕你不信 第二百八十二章被遗忘的城市 第二百八十三章 我需要这场战争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场关于收获的争议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闭上眼睛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六章咆哮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七章 现在我是狮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末世的脚步声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知不觉中的成就 第二百九十章 嚣张的代价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选胡萝卜还是刀子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武装 第二百九十三章震撼的忘了鼓掌?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来喝彩?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宋“海军”的诞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畅想当侠客的孩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亡国之君的眼泪 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不需要别国的爱戴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出意料升官 第三百章 对付狗的肉包子 第三百零一章 去大理抢石头 第三百零二章 玉石铸就的城市 第三百零三章 越南也来占便宜 第三百零四章 赵老虎的便宜不好战占 第三百零五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 第三百零六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第三百零七章 吃人不吐骨头 第三百零八章 沈括又告密了 第三百零九章 谁说吐蕃人傻? 第三百一十章 你胆子有多大? 第三百一十一章推开妖魔世界的大门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将陨落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下本无事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没事瞎找事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两个大军阀的密晤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三百一十七章 谢麟的危机感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祸水南移,谁家之祸?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下第二大学 第三百二十章 摆明了是在欺负你 第三百二十一章 绝对是恐赫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冲开水底天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宋商到哪里光明到哪里 第三百二十四章目标:阿拉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宋该享受的权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皇帝驾崩 第三百二十七章 赵离人要谋反吗? 第三百二十八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贼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师汴梁被孤立了 第三百三十章 惹不得的赵离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向前,或者向后 第三百三十二章 踏上辽国土地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妖人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情闹大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正面冲突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继续增兵 第三百三十七章 步兵与骑兵的对抗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药时代第一战 第三百四十章 最好的活体实验材料 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击没有终止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没有人能阻止我们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临城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辽国找不见忠臣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说我不卑鄙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院万马齐喑 第三百四十七章 欺负的就是你 第三百四十八章 什么都敢卖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条鱼带来的感动 第三百五十章 都想来占便宜 第三百五十一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宋第一参谋会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战争胜负的计算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会娱乐百姓的军队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第一绝”的歌声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引刀成一快 第三百五十七章 钱到哪里去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皇宫兵变 第三百五十九章 替罪羊是谁? 第三百六十章 分红利与两个人的朝堂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宋十绝汇集一堂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一二奶的邀请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称霸时机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赵兴的变法想法 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到皇宫去散步 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就一双点金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儿节里又相逢 第三百六十八章 米芾撑死苏东坡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要拉帮结伙 第三百七十章 为报倾城随太守 第三百七十一章 无可奈何的嚣张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东南王”出现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临三佛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籍的大宋怀远将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蝗虫一般多的敌船 第三百七十七章 狮子山上的钟声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历史悄然变化 第三百八十章 博弈论与中庸之道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情不好讨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临陴路支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击开始 第三百八十四章 野兽总动员 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到了辛巴达 第三百八十六章 阿拉伯 第三百八十七章 谁是海浪,谁是石头?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个大洲两个时代的对撞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陴路支王都 第三百九十章 我没有耐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陴路支的新总督 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心想犯错误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得不当君子 第三百九十四章 乱花钱谁不会? 第三百九十五章 你能挣我能花 第三百九十六章 谁动了我的香蕉? 第三百九十七章专门承包战争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 第三百九十九章 绝顶好战分子 第四百章 小石将军的遭遇战 第四百零一章 小国的无可奈何 第四百零二章 “万王之王” 第四百零三章 商谈 第四百零四章 貌似闲事过多 第四百零五章 暴风雨即将来了 第四百零六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谏 第四百零七章 满朝没有抵抗者 第四百零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第四百零九章 老实人的愤怒 第四百一十章 神仙能有罪吗?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事之秋 手中无将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下无双的花钱功夫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亿贯如同两个大白菜 第四百一十四章 从不肯让一步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白条”赎身 第四百一十六章 蹊跷的水翼快船 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杆枪打天下 第四百一十八章 苍蝇也是肉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里的“人情”茶楼 第四百二十章 小三撬家出走 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来的不一定是朋友 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泄的秘?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杀还是不杀?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胜 第四百二十五章 晁盖果然出现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方腊在哪里? 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庶民享受征服的红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温柔地颠覆谋国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道士的正义 第四百三十章 大宋的私家春节晚会 第四百三十一章 欢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外来物 第四百三十三章 军改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扩编 第四百四十五章 裁军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 第四百四十七章 婚嫁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器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 第四百五十章 麻烦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图策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战事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日本人 第四百五十四章 梁山 第四百五十五章 驿站 第四百五十六章 鞑靼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势 第四百五十八章 小种经略的八问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朝堂战 第四百六十章 炮击战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逼降战 第四百六十二章 间谍战 第四百六十三章 阻击战 第四百六十四章 袭城战 第四百六十五章 屠城战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静坐战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外交战 第四百六十八章 舌战 第四百六十九章 最后的勇士 第四百七十章 我不玩了(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歌入环庆
《宋时明月》
作者:赤虎
更新时间:2024-02-03 10:10:48
字数:1371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宋时明月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歌入环庆

    第二天,苏轼赶来送行,只见赵兴带着整整一百名壮汉鱼贯登船,这百名壮汉都一身紧身打扮,如果有个现代人在场的话,他会发现那一身服装其实相当于现代的作训服。帆布制作的紧身夹克浑身缝了无数的口袋,锃亮的铜扣将衣服衬的奢华而有派头。

    仿照宋朝军服的颜色,这身衣物上衣夹克是红色,裤子是黑色,然而那红色比一般军服要鲜艳,黑色也显得更加醇和。配上范阳帽,显得又威风又牛叉。

    送赵兴登上运河船,晁补之向苏轼介绍:“去年我来的时候,悄悄告诉了离人转任的消息,从那时起,离人就开始招募义勇。据说他开出的条件是:一年四季每季两身衣服;需要的铠甲与武器都由他免费提供;战利品完全归自己,每月有十贯的薪俸。

    这身布甲就是战具配置,听说凡是加入者,一人获得两身。有许多人就是冲着这布甲去的。听说有人做了实验,这布甲渗透水以后,剑刺攒射难伤,有人说,这布甲恐怕拿到市面上,要卖百贯不止。这仅仅是一项,听说他们背囊里也尽是好物事,见过的人都说,那些物事可稀罕了。”

    听晁补之这么一说,苏轼倒是回忆起来那些士兵登船时,背的一人多高的大行囊——其实那就是现代大号的驴客背囊——里面装的鼓鼓囊囊,让苏轼看了直担心,长途旅行背这么大的包裹,能受得了么。

    晁补之也有相同的忧虑,他补充说:“说起来离人在密州算是最得人心,招募令一出之后,密州来了200多号人,而杭州那里也就是二三十人而已,倒是那群一赐乐业人仗义,一下子出了20名会计,打算跟着离人去庆州。至于扬州这儿……纸醉金迷,早已酥软了扬州人的筋骨,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威风的衣服,只来了十几个报名者。

    刚才登船的都是经过选拔的,据说离人将他们培训了一个多月,身体最强壮的一百个人留了下来,其余的都坐着运河船先期赶往汴梁。听说还有一支货船船队,已经提前赶到了汴口,在那里将船上的货物倒换成马车,正在往庆州转运。这些人算是能走路的,但不知道能不能走完这段路。此去庆州,远着呢!”

    苏轼晁补之在码头上送别赵兴,第二天,陈不群带着几个家丁赶到了,听到赵兴一走,连忙搭乘运河船一路追赶,无奈,赵兴选择的都是快舟,陈不群不仅没有赶上,双方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庆州的路是很遥远,赵兴带的队伍不打算进入汴梁,因为这支队伍太惹眼,他害怕汴梁城那群闲官又来找麻烦,所以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下了船,而后开始了徒步。

    能在大宋再次重温驴客生涯,赵兴感觉到很惬意,领着这群队伍嚣张的穿街过巷,走出了大名府城,来到了城外。赵兴召集那100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效用,指着前方的路说:“此去庆州,我们要一路走着去了,诸位当中有打过仗的,有从没上过战场的,今日我们就开始行军生涯,谁能告诉我行军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一名密州来的效用回答:“斥候!”

    程爽回答:“向导!”

    帅范回答:“我认为是司南(指南针)与地图、向导!”

    帅范出现在队伍里是个意外,原本他应该跟随万俟咏一起,随同运送物资的商队慢悠悠的前往庆州,但他听说此行要穿过中原大地,沿途浏览无数的风光便坚持要随同大家一起走路。

    帅范也是个罕见的大个子,体格比一般宋人要健壮,他坚持要步行,赵兴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游客旅行,可能不需要斥候,但行军是一定需要,你们说的都对,但还有一样没说:热茶。从今日起,我们就将这段路当作一个课堂,学习如何行军。先说斥候:程爽,你今日带一个伍前行作为全军斥候,打算怎么安排行程?”

    程爽想了片刻,回答:“先从当地雇个向导,而后引着全军前行,估摸行程,大约全军走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寻找路边小食店,为全军安排食宿……老师看有什么补充。”

    “想的很细,我补充几点,先说向导。我们不能单依靠一名向导,因为一个向导有可能指错路,所以向导至少要双份,最好3名。这时代每个人都不见得出过很远的路,所以向导要采用分段制。以一个行军段为一个向导,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样分段雇佣向导,向导引完路当天可以返回家,所以要的价格一定不高。而他指引的又是家门口的路,也不存在失误。

    再说沿途安排,我们人手有一张地图,但体图上不可能把小路标的很详细,所以每到一个岔路口,斥候的责任就是留下指路者。岔路太多,斥候人数不够怎么办,雇当地人,写一个纸牌子,让当地人举着,等后对大人跟上来,给举牌子的人付钱。这样,前队后对相距不过半日,举牌子的人也无需守候太久,而后对的人有了指引,就省去了许多打听道路的时间。

    再有,我们后面的人有100多,个个都是成年壮汉,走了半天的路,饭量一定很大,所以要找一家大饭馆,让他提前准备好热茶与热饭。记住,一定是热茶,长途旅行最怕水土不服,而一杯热茶就可以解决这所有的问题……

    暂时我只想到了这些,帅判官,你有什么补充。”

    帅范装模做样沉思片刻,回答:“地图,指南针,虽说现在的地图标注不详尽,但几千里路走下来,总得让大家学点什么,我建议每个路口大家都拿出地图来核对,学会用地图指南针辨别方向。”

    赵兴点头附和:“不错,以后我们经过每个路口,都学着在地图上做标记,这3000里路走下来,我们当中人人都需要学会识别地图……来,先给你们发钱,这笔钱是路费,凡有掉队者,自己休养几天,跟在后面慢慢赶,往自家赶还是追赶我们,随便。”

    这一群人肆无忌惮的在路边讨论行军事宜,装束打扮又格外怪异,早以引起大名府衙役的注意,赵兴耽搁的太久,衙役们已经呼来了大队人马,战战兢兢的围上来。

    所谓大部队人马也就是30名弓手,他们小心翼翼的靠近赵兴这一百人,为首的衙役刚刚清了清嗓子,赵兴已经提前掏出官诰,展示给衙役班头:“宝文阁学士、承议郎、守环庆路缘边招讨安抚使、权庆阳节度使(知州)、庆阳团练使赵某赵某赴任途中,还望诸位通容。”

    衙役班头拿着那份官诰反复的看了看,好奇的问:“大人为什么不去驿站,官员往来,住进驿站还有一份常例……”

    衙役们说的是官场规则,赴任官员上任期间,经过某地,当地地方官都要送一份旅费,并设宴招待一番,但赵兴这一路却没有去任何驿所登记,如今他的口气还蛮大:“你说什么?我是赵兴赵离人,你打听一下,我是缺钱的人么。”

    说罢,赵兴一招手,引领着众人扬长而去。这地方实在待不住了。

    衙役们望着赵兴的背影,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班头嘟囔到:“这位大人确实不是缺钱人,这一身装备,怎么也要百十贯上下,一百个随从——啧啧该有一万贯。赵离人,何人也?”

    另一位都头凑上来,好奇的问:“赵离人,该不会是苏学士的弟子,那位写过《送别》,‘人生若只如初见’,很是谱过几个名曲的赵离人?!”

    这么一说那班头倒是醒悟过来,他大叫一声:“阿也,莫不是拐了京城十绝廖小小的赵离人……如果是他,到真的能配的起如此奢华的随从……奇怪,廖大家怎么不在队伍里,莫非……”

    班头们以为赵兴只花了几万贯装备他的部队,他错了,如果他看到赵兴队伍进入河东路的场面,估计他会惊愕的下巴都掉下来。进入河东路,时间已经到了3月,初春的气温很适合人们出来踏青,经过一个多月连续的行军,赵兴的队伍只剩下81人,但剩下的81个人各个都是千锤百炼的勇士。

    西夏这几年的攻势就是河东路与永兴军路,进入河东路时等于已经进入了战区,才进入这片战区不久,赵兴的队伍就发现一支商队,他们警惕的望着赵兴这支队伍靠近。

    大宋朝对百姓实行弓箭管制,但边境各州例外,比如河东路靠近边境几个州、永兴军路、秦凤路则强制乡民持有弓箭,弓弩的价格比较昂贵,朝廷规定上等户家中必须持有一弩,而三等户以下的弩弓则有朝廷配发。家中每持有一弩,朝廷每年给减税两千文,也就是两贯钱。所以进入这片区域,则意味着人们可以合法佩戴刀剑弓弩。

    因为朝廷这个的规定,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走路不带弓箭与武器的人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贱奴,腰上不别个弩弓出门,彼此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对面的商队,人人都持有刀枪棍棒,许多人还很是炫耀的舞弄着手中的弩弓——这是上等户的标志,在这年头手中挥舞弩弓,简直就跟现代女白领手里挥舞真品lv皮包一样,是顶级炫耀。

    程爽作为斥候领队,拍马走进这群武装商人,大声向对方解释:“宝文阁学士、承议郎、守环庆路缘边招讨安抚使、权庆阳节度使、庆阳团练使赵某赴任途中,诸位无需惊慌,大路朝天,各走一路,请诸位让开道路。”

    进入河东路后,赵兴的队伍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战争给黎明百姓带来的灾难,这几年西夏每年都来一次例行抢劫——不,按教科书的说法,是例行的民族大融合,给河东大地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景象,当地百姓已经无心耕作,应为耕作一年,最终的收获可能被西夏人“融合”了,还有可能把自己劫持到西夏做奴隶,所以沿途的田地都是荒芜的,走在路上,所有的行人的表情都是警惕的。

    这里雇不到马,因为所有的马都被军方拉去,因而斥候队的速度慢下来。这支商队没有经过吃后队的提前交涉,所以他们很谨慎,始终没有垂下弓箭。

    赵兴挥了挥手,只简单的说出两个字:“披甲!”

    这声命令过后,81名宋代背囊客从肩上放下背囊,然后伸手在背囊里掏东西,有几个人则簇拥在赵兴身边,替他披挂铠甲,等这支队伍披甲完毕,商队的人不约而同的深吸冷气,发出长长的一声嘶。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支豪华军团,当先的3名身材最高大者披挂着全套青唐甲(板式金属硬甲),其中两名身材高大的还是一个宋人模样,剩下的一个最高大者身高高的离谱,胳膊比人大腿还粗,一手都抓不过来,但那人却黑的像炭团,宛若地狱里出来的魔鬼,只有呲牙的时候让人看见白的瘆人的牙齿。

    剩下的人都是一身唐貔甲——也就是水浒传里金枪将徐宁祖传的那种金属软甲,现代称为连环锁子甲。他们头上还戴着一顶无缝的锅型头盔——现代人称俄罗斯禁卫军鹰盔……

    还不止这些,这些人继续从背囊里掏东西,不一会,武装带、短佩剑、短弓、手弩都出现在他们手边,这些人将东西一个个摊在面前,然后开始装配腰刀——目丁、刀镡、刀柄……一眨眼间,人人手上都出现一柄腰刀。

    而后这些人开始整理背囊,不一会,满地的物事被他们收进背囊,背囊又被扔回肩上,一片金属的海洋出现在众人面前,为首的3个壮汉一身银亮的板式甲,头戴造型漂亮的头盔,腰上挂一把长刀;其余的人一水的锁子甲,整个脑袋都包在金属中,只有脸部露在外面……

    面前的商队频频抽着冷气,许久,商队的保镖头目才结结巴巴地说出一句感慨:“天爷,这是支什么军队!”

    赵兴也眯着眼睛打量着这支军队,心里在盘算:老子来到这地盘上那么久了,平常都在装孙子,如今要去前线,可装不得孙子,一定要让人人都知道我来了,哪怕不能像范仲淹那样,动用宣传工具,代表西夏人说:西夏人很怕。也要让后方那群人不要捣鬼。

    等这支队伍收拾完毕,赵兴招手叫来向导,摊开地图与几名军官比划了一下,说:“前面20里就到补给点,来,诸位加把劲,到了补给点就可以歇歇了。”

    对面那支商队还在目瞪口呆的望着这里,但他们手里的弓弩已经垂下来。这时,程爽颇有感触的说:“七叔,人都说不能纸上谈兵,可我们几千里路走下来,日日都在图上比划,算不算得纸上谈兵。”

    赵兴大笑的解释:“自古以来,谈兵从来在纸上,不经过仔细计算,一拍脑门就去谈兵,那叫自杀者。记住,今后我们到了前线,每一次谈论兵事,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计算,一定要把纸上谈兵进行到底,才能做决定。”

    这话说完,赵兴收起地图,招呼说:“启程!”

    这片金属的海洋带着一片哗啦啦的金属抖动声,从商队面前大摇大摆的走过。赵兴这一路都没有像经过的州县打招呼,但他这一队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家丁队伍还是引起了许多人注意,有御史曾打算进行弹劾,但考虑到庆州一带每月都在战斗,一年更换了4、5任太守,这时有人肯去庆州已经是幸事,人召几个壮汉保护自己,总不是大错吧。再说,现在弹劾赵兴,是不是可以令对方得偿所愿呢弃官而走,而后到苏轼身边帮忙。

    这可不行,无论如何不行。

    所以,御史们都心情复杂的注视着赵兴这次武装大游行,贾易一语道破天机:“他在闹情绪,我知道他在耍性子。我知道他怎么想:他肯定想,我在扬州安置了30000流民,开垦了20万亩荒地,使扬州财赋增加了一倍,原本苏老坡去了还可以大干,没想到却把我丢到了前线。我不高兴,快来弹劾我吧,我等着罢官呢。哼哼,我偏不如他愿。这事谁也不许说,他胡闹咱权当没看见,谁敢说出来,我绝饶不了他。”

    此后,整个大宋朝对赵兴的行为集体失语。他们没想到,赵兴这一路耀武扬威走来,朝廷的不管不顾恰好使他的行为在民间赢得了极大的声誉,等他进入河东军,人们对他的胜利颇有点万众期待的意味。

    赵兴在河东的第一次亮相也赢得了一个满堂彩,河东也是“镇州”,当地人对军械装备鉴赏力颇高,等这支队伍过去,商队头目冯宁喃喃的说:“天爷啊,装备这支队伍该花多少钱,每人浑身上下不得3000贯左右,一百个人,至少……30万贯,嘶——”

    3000贯是河东一地的价格,水浒传里徐宁的唐貔甲,有人出到3000贯,可徐宁不舍得卖,因为这是他的传家之宝……

    保镖头目伶俐,立刻怂恿:“员外,我听说庆州方向西夏人又打进来了,这一路上盗匪丛生,不如我们跟上这支队伍,也好图个安全。”

    商队纲首马上醒悟,一叠声喊:“跟上去,跟上去!”

    赵兴这支队伍像是一块大海绵,走了没多久,沿途的商队全被吸引在他们身后,漫长的商队绵延数里路,掀起的烟尘直向云霄,数里外都望得见。没走多久,几匹哨探的快马冲进商队,见到实际情况,长长的松了口气,此后快马频繁往来,胆子小的县令甚至燃起了烽火。

    不久,一匹快马冲进商队,他在一个山坡上停住脚,从怀里摸出一个小金筒,凑在眼前打量这支队伍,赵兴一见对方的动作,便频频冲着对方招呼:“快下来,臭小子,这一路上还能有谁穿的起这样的铠甲。”

    这年头,能从怀里能摸出一副望远镜的,当然是赵兴的人,而能凑齐一百副金属甲的当然也是赵兴,对面的骑士还在仔细确认,这说明赵兴的调教总算成功了,士兵不再相信主观判断,只相信眼睛。

    那位斥候看清了赵兴的队伍,欢呼一声,催马冲下山岗,边走边大叫:“七哥,我可算不得小子。”

    这人确实算不得小子,他的辈分很大,甚至族长程不同见了也得喊一声叔,但赵兴的身份复杂,此人年纪虽小,赵兴见了,也称呼不了小子。

    按程家坳新定的族规,辈分比赵兴高的,一律按年龄大小与赵兴论交,所以他以七哥呼之。此人是先期从水路赶来的先前人员,提前赶到这片地方,为赵兴的队伍搜集补给物资,他冲下山坡,没等赵兴说话便喋喋的喊:“七哥,本地的战马没有多少,我动用了你的名号,跟当地官府协商,才搜购到了十一匹战马,二十多头骡子,不知道这些够不够。”

    赵兴笑着答:“不言,你起这个名字真是糟蹋了行情,怎么是‘不言’呢,你的话比谁的都多。”

    程爽走过来,仰脸看着骑在马上的程不言,悄声提醒:“九爷,军情不得泄于路上,休得大声!”

    程不言恍悟,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程爽,蹦蹦跳跳的来到赵兴面前,说:“可闷死爷了,爷提前一个月来到这,这里人嗜烈酒如命,我好不容易才存下一些烈酒给你们留着……”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