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明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欢迎来到大宋 第二章 成了孩子王 第三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上) 第四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下) 第五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上) 第六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下) 第七章 被误导的习俗(上) 第八章 被误导的习俗(下) 第九章 眼花缭乱(上) 第十章 眼花缭乱(下) 第十一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上) 第十二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下) 第十三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上) 第十四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下) 第十五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上) 第十六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下) 第十七章 他需要发泄(上) 第十八章 他需要发泄(中) 第十九章 他需要发泄(下) 第二十章 惹下滔天大祸(上) 第二十一章 惹下滔天大祸(中) 第二十二章 惹下滔天大祸(下) 第二十三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上) 第二十四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中) 第二十五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下) 第二十六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上) 第二十七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下) 第二十八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上) 第二十九章 大宋最风雅罪官(中) 第三十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下) 第三十一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上) 第三十二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中) 第三十三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下) 第三十四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上) 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中) 第三十六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下) 第三十七章 触犯刑律(上) 第三十八章 触犯刑律(中) 第三十九章 触犯刑律(中2) 第四十章 触犯刑律的屠宰(下)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上) 第四十二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下) 第四十三章 唐人的风采(上) 第四十四章 唐人的风采(中) 第四十五章 唐人的风采(下)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上) 第四十七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中) 第四十八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下) 第四十九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上) 第五十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下) 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消息(上) 第五十二章 意外的消息(下) 第五十三章 冒很大的风险(上) 第五十四章 冒很大的风险(中) 第五十五章 冒很大的风险(下) 第五十六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上) 第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下) 第五十八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上) 第五十九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中) 第六十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下) 第六十一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上) 第六十二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中) 第六十三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下) 第六十四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上) 第六十五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下) 第六十六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 第六十七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下) 第六十八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上) 第六十九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下) 第七十章 陈季常的武功(上) 第七十一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第七十二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上) 第七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下) 第七十四章 宋代的商业秀(上) 第七十五章 宋代的商业秀(下) 第七十六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上) 第七十七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中) 第七十八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下) 第七十九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上) 第八十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下) 第八十一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 第八十二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 第八十三章 客思倍从来(上) 第八十四章 客思倍从来(下) 第八十五章 一场大富贵(上) 第八十六章 一场大富贵(下) 第八十七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上) 第八十八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中) 第八十九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下) 第九十章 “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上) 第九十一章“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下) 第九十二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上) 第九十三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下) 第九十四章 俺又被宋朝打击到了 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第九十六章 言多必失 第九十七章 汴梁的一天 第九十八章 打斗 第九十九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 第一百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杨府 第一百零一章 咱去酒楼过宋朝小资生活 第一百零二章 活色生香 第一百零三章 青楼大浪子 第一百零四章 辽国兵很嚣张吗? 第一百零五章 好快的刀 第一百零六章 大相国寺的码头 第一百零七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与美味 第一百零八章 品尝美丽的技巧 第一百零九章 不一样的风景 第一百一十章 汴梁城的大侠总部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细节决定一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倭女的浪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处理问题的技巧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雅的宋代宴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间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了一个要拼命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用尺子量出来的美丽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明节的喧哗与骚动 第一百二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节里燃起的新火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告别宋代处男生涯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帝脑袋也敢乱摸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儿他不娶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抢亲是件技术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事浩无涯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与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多才多艺的女伎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令人垂涎欲滴 第一百三十章 勾魂摄魄的妖魅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上) 第一百三十二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明池点校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俏丽的女人与最有学问的人同台绽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晴天霹雳 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获珍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落的文明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湖生活的快乐 第一百四十章 山洞中的秘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叹息的钟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龙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了一位高官 第一百四十四章 违反大宋规条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年行大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吹香渡水报人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相思在这一刻得到满足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宋代赏金猎人的幸福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第一百五十章 叹为观止 第一百五十一章 罪魁祸首 第一百五十二章 聚众闹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抽刀杀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夜暴富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惊世骇俗 第一百五十六章天下第二情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怀 第一百五十八章 摘桃子的行动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片海域我做主 第一百六十章 挖了好大一个坑 第一百六十一章 跳坑的人好踊跃 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想算计别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 疯狂大转移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与敌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与自己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争抢冷猪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人也算收藏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与朝廷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抢钱的感觉真好 第一百七十章 给全亚洲上一堂文化课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来岁看花,眼前风景殊不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流的讨好女人手段?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个僧人的拜访 第一百七十四章 牛年大吉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枪队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革的契机 第一百七十七章 遇上一个想回家的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历史岂不又回到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弃官而走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的男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妾胜之的召唤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审案子的苦难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朋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骗子与判官的交锋 第一百八十六章 纯粹瞎折腾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嘴巴的苏东坡 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皇帝庆祝生日 第一百九十章 又一个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台下交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恶霸是这样当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男人的幸福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处夜风似刀 第一百九十五章 石头已经推下山坡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拔掉毒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喜欢收藏“公主”的富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执拗的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烛银花触目红 第二百章 人世真局促 第二百零一章 始乱终弃 第二百零二章 配方泄露 第二百零三章 盗匪来袭 第二百零四章 令人头痛的偏执者 第二百零五章 疯狂的舞蹈 第二百零六章 专业的提醒 第二百零七章 迟来的报复 第二百零八章 赵老虎的礼物 第二百零九章 大宋朝的同行 第二百零十章 大鳄诞生了 第二百零十一章 来自非洲的礼物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两个探索者的远望 第二百一十三章 替他人做嫁衣? 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升官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来的奇异幕僚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同伙是大奸臣 第二百一十七章 立志当祸水的女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 谁比谁更奸 第二百二十章 不拿“人才”当个宝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初战湖匪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与蔡京共同“贪污”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蔡京壮阳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别人做不到 第二百二十五章 绝对的赏罚分明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言”的力量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该省略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线的召唤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歌入环庆 第二百三十章 谁敢动手,一律打倒 第二百三十一章 难以想象的困窘 第二百三十二章 草木皆兵计划(上) 第二百三十三章 草木皆兵计划(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奉旨“横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劫”的暴利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把你的仇恨交给我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俩蕃将的远大期望 第二百三十九章 张五公子的信念 第二百四十章 赵兴的言而无信与范纯粹的愤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纯属意外 第二百四十二章 喜好战争的理由 第二百四十三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 第二百四十五章 焚琴煮鹤好风雅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迎战西夏第一女娘 第二百四十七章 让我们开始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打算拼命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文化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章 传统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一章 胜利后的担忧 第二百五十二章 风暴就要来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末世的开始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我不跟你们玩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二百五十六章 百死不悔的勇气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说漏嘴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坚持一千次的执拗 第二百五十九章 究竟谁需要谁? 第二百六十章 专门数钱的官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赌鬼李清照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第一港口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来虽晚及春残 第二百六十四章 所有的罪恶都要偿还 第二百六十五章 伪币贩子改革铸钱事 第二百六十六章 拉拢更多人上船 第二百六十七章 需隐藏的和需引诱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将’军”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夜之间冒出数千大将 第二百七十章 信息不对称的烦恼 第二百七十一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门心思倡“学问” 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老虎的嚣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有不可对人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分明是个“憨厚人” 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是无辜者?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闲不住的好战分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送钟大道”专业送终 第二百七十九章 纸面上的交火 第二百八十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怕你不信 第二百八十二章被遗忘的城市 第二百八十三章 我需要这场战争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场关于收获的争议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闭上眼睛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六章咆哮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七章 现在我是狮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末世的脚步声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知不觉中的成就 第二百九十章 嚣张的代价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选胡萝卜还是刀子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武装 第二百九十三章震撼的忘了鼓掌?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来喝彩?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宋“海军”的诞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畅想当侠客的孩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亡国之君的眼泪 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不需要别国的爱戴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出意料升官 第三百章 对付狗的肉包子 第三百零一章 去大理抢石头 第三百零二章 玉石铸就的城市 第三百零三章 越南也来占便宜 第三百零四章 赵老虎的便宜不好战占 第三百零五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 第三百零六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第三百零七章 吃人不吐骨头 第三百零八章 沈括又告密了 第三百零九章 谁说吐蕃人傻? 第三百一十章 你胆子有多大? 第三百一十一章推开妖魔世界的大门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将陨落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下本无事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没事瞎找事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两个大军阀的密晤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三百一十七章 谢麟的危机感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祸水南移,谁家之祸?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下第二大学 第三百二十章 摆明了是在欺负你 第三百二十一章 绝对是恐赫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冲开水底天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宋商到哪里光明到哪里 第三百二十四章目标:阿拉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宋该享受的权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皇帝驾崩 第三百二十七章 赵离人要谋反吗? 第三百二十八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贼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师汴梁被孤立了 第三百三十章 惹不得的赵离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向前,或者向后 第三百三十二章 踏上辽国土地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妖人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情闹大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正面冲突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继续增兵 第三百三十七章 步兵与骑兵的对抗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药时代第一战 第三百四十章 最好的活体实验材料 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击没有终止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没有人能阻止我们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临城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辽国找不见忠臣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说我不卑鄙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院万马齐喑 第三百四十七章 欺负的就是你 第三百四十八章 什么都敢卖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条鱼带来的感动 第三百五十章 都想来占便宜 第三百五十一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宋第一参谋会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战争胜负的计算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会娱乐百姓的军队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第一绝”的歌声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引刀成一快 第三百五十七章 钱到哪里去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皇宫兵变 第三百五十九章 替罪羊是谁? 第三百六十章 分红利与两个人的朝堂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宋十绝汇集一堂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一二奶的邀请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称霸时机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赵兴的变法想法 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到皇宫去散步 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就一双点金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儿节里又相逢 第三百六十八章 米芾撑死苏东坡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要拉帮结伙 第三百七十章 为报倾城随太守 第三百七十一章 无可奈何的嚣张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东南王”出现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临三佛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籍的大宋怀远将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蝗虫一般多的敌船 第三百七十七章 狮子山上的钟声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历史悄然变化 第三百八十章 博弈论与中庸之道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情不好讨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临陴路支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击开始 第三百八十四章 野兽总动员 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到了辛巴达 第三百八十六章 阿拉伯 第三百八十七章 谁是海浪,谁是石头?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个大洲两个时代的对撞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陴路支王都 第三百九十章 我没有耐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陴路支的新总督 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心想犯错误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得不当君子 第三百九十四章 乱花钱谁不会? 第三百九十五章 你能挣我能花 第三百九十六章 谁动了我的香蕉? 第三百九十七章专门承包战争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 第三百九十九章 绝顶好战分子 第四百章 小石将军的遭遇战 第四百零一章 小国的无可奈何 第四百零二章 “万王之王” 第四百零三章 商谈 第四百零四章 貌似闲事过多 第四百零五章 暴风雨即将来了 第四百零六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谏 第四百零七章 满朝没有抵抗者 第四百零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第四百零九章 老实人的愤怒 第四百一十章 神仙能有罪吗?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事之秋 手中无将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下无双的花钱功夫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亿贯如同两个大白菜 第四百一十四章 从不肯让一步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白条”赎身 第四百一十六章 蹊跷的水翼快船 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杆枪打天下 第四百一十八章 苍蝇也是肉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里的“人情”茶楼 第四百二十章 小三撬家出走 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来的不一定是朋友 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泄的秘?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杀还是不杀?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胜 第四百二十五章 晁盖果然出现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方腊在哪里? 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庶民享受征服的红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温柔地颠覆谋国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道士的正义 第四百三十章 大宋的私家春节晚会 第四百三十一章 欢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外来物 第四百三十三章 军改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扩编 第四百四十五章 裁军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 第四百四十七章 婚嫁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器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 第四百五十章 麻烦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图策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战事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日本人 第四百五十四章 梁山 第四百五十五章 驿站 第四百五十六章 鞑靼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势 第四百五十八章 小种经略的八问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朝堂战 第四百六十章 炮击战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逼降战 第四百六十二章 间谍战 第四百六十三章 阻击战 第四百六十四章 袭城战 第四百六十五章 屠城战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静坐战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外交战 第四百六十八章 舌战 第四百六十九章 最后的勇士 第四百七十章 我不玩了(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情闹大了
《宋时明月》
作者:赤虎
更新时间:2024-02-03 10:12:32
字数:147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宋时明月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情闹大了

    曹煜催促的急,赵兴再回首北岸,发现此时后登陆的家丁已开始修筑临时营地。而南岸上,帅范已交出了部分军队,他手头剩下的也就是少数家丁了。

    叹了口气,赵兴摆手:“既如此,走吧!”

    曹煜急忙答:“我领路,跟我来,这地方恰好属我管,我来尽地主之谊……”

    帅范忧心地看着北岸,摇头:“我守在这儿,有消息我通知你!”

    赵兴轻轻一笑,顺嘴说:“手头无兵,能有什么动作……罢了,我先去应付!”

    说罢,赵兴随着曹煜等官员进入顺保寨。

    屁股刚坐稳,朝廷派出的第三拨宣慰使也到了,领头的是赵兴昔年“同年”,当年的探花郎徐师锡。

    徐师锡老了,十年前他是个意气风发的三十余岁的探花郎,以至于春十三娘想抢他回家做夫婿。但如今他只是个谨小慎微的小官僚,举止老气横秋,满脸不得知的模样。估计,要不是赵兴在这里“横行”,朝廷大臣压根想不起还有这样一位探花郎存在。

    徐师锡是翰林,这样的官在古代是个极其清贵的官职,非有大学问,担当不了。然而,也仅此而已。宋朝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大诗人比比皆是。论提笔一肚子诗文,徐师锡比不上那些大词人,所以他只能做一个小小翰林,提皇帝整理图书奏章,在党争的夹缝中唯有小心翼翼才能生存,这样的官宦生涯让他迅速老成下来,再也见不到当初那种意气风发,数风流人物的冲劲。

    “我一见你。就知道京城生活有多苦闷,你的模样简直是京城生活最好的注释”,赵兴冲徐师锡调侃:“如今,黄家的春十三娘再见到你,再不想抢你回家当老公。”

    徐师锡嘴唇动了动,终于憋不住回击了,算是少许回复了当年地嘴皮子,他反击说:“我一见你就纳闷。怎么二十多名贬官去了岭南,都死在那里,你依旧活蹦乱跳,还活的如此嚣张?”

    徐师锡这番冒犯的话让陈瓘脸色一变——赵兴现在是整个大宋都需要讨好的人,徐师锡说话却如此不客气,人都知道赵兴惹不得,这么说那还了得。

    陈瓘提心吊胆看着赵兴,发现赵兴没有发脾气的征兆。反而摆出一副自得的神情。悠然说:“吾心安处是故乡——别人满腹怨气,在岭南生活,自然处处感觉不顺心,而我心中没有怨恨,便是身处岭南也开开心心。自然身心健康,万事无忧。”

    徐师锡不客气的反驳:“你倒是开心了,可我看见占城国王待在京里极不开心。最近我又看见了大理国王,想必他也不开心——你说你在岭南都干的什么事?南洋地小国王你都欺负了遍。你开心了,全南洋的国王都郁闷死了!这真是好人不长寿,祸害万万年!”

    “什么,我可是好人一个,绝顶好人!”赵兴撸起胳膊,气恼地大喊:“没错,我是欺负了南洋小国王,可对我大宋庶民。我何曾祸害过?没错,我是抢了南洋国王,但抢来的钱都便宜了大宋百姓。你这厮去广南打听一下,我广南百姓可有一个说我不好?我当的是大宋的官员,只要无愧大宋俸禄,无愧大宋百姓,你管我抢了多少外藩国王!”

    陈公川与李源均在场,听了赵兴这话。神色尴尬。表情委屈。陈瓘连忙冲徐师锡使眼色,希望他岔开话题。

    赵兴刚才还说错了一点:岭南气候炎热。湿气很大,在京城生活惯了的官员,贬到岭南之后,只觉得极不适应当地气候。而那片没有开发的土地,生活供给非常艰难,缺衣少食的贬官们坐困愁城,有许多生活设备有钱也买不到,所以他们情绪不好。

    虽然,这些人在岭南深受赵兴地照顾,但远离了大宋的繁华,他们的心情极为沮丧。娱乐项目极其困乏,使他们无法打发漫长的贬谪生涯,而当时,那位哲宗小皇帝当时才十几岁,想等到小皇帝死去特赦,或者等小皇帝原谅他们予以赦免,又似乎遥遥无期,眼瞧着他们终其一生都要生活在岭南穷荒之地,大多数贬官都心灰意冷之下,再加上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有点小病小灾都承受不过去,结果纷纷挂了。

    而赵兴不属于这个时代,大宋原本地繁华生活,在他看来并不比互联网时代娱乐内容丰富,他诗词能力并不出色,对官场宴游也不太感兴趣,到了广东之后,一心编织他的南洋大网,在欺辱南洋土人方面很有成就感,这让他心情愉快,于是日子便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中,他在广东度过了两个任期。

    他之能活了下来,不是因为意志坚韧,身体夲棒,而是因为他想得开,他快乐的享受每一个在大宋地日子……

    徐师锡还想反唇相讥,陈瓘的提醒令他醒悟过来,马上岔开话题说:“朝廷已命令张商英知真定府,起复苏公与苏辙的诏令我带来了,你看是由朝廷传送到岭南,还是由你来办?

    ……

    另外,朝廷加封你为检校太尉,副枢密使——这些诏书都在我这,如今扬州封河,朝廷有消息也传递不去南面,这些诏书还是给你吧。”

    检校太尉,是说赵兴可以享受太尉的职权官,这个官职是二品官,这也意味着赵兴终于再进一步,向一品大员迈进了。

    赵兴脸色不变的接过那一堆诏书,冲自己身后打了个手势,一名家将上前一步回答:“大郎,昨日我们已把命令传送出去,广南第一分舰队接获命令,将立即起锚回航广东。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两天后扬州江面将解禁。”

    赵兴转身将那堆诏书递给仆人,自己独留下了那份“检校太尉”的任命书。心中得意:咱也是大宋二品大员了!这升迁的速度真令人满意。三个任期。十年时间,许多人还在五品地门槛上挣扎,譬如眼前这位探花郎徐师锡,可咱已经是跺跺脚大宋都要颤一颤的二品高官了——检校太尉,相当于副国防部长吧。满意,太满意了!

    在先皇大丧,新皇登基的时刻,赵兴升官了。这并不意外。

    这是古中国地一个惯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如此。一般来说,新皇登基后,惯例将先皇任命的重臣加上一个荣耀之至的官衔,然后找个机会、寻了小错,将他们赶回家去荣养余生。而后新皇再任命一批自己的亲信把持朝政——比如这次殡葬六使,都获得了一个国公的头衔,其中。章惇特进为申国公。

    “来人,快马把这些诏书传递到广南,命令陈不群立刻回航,不得有误。另外,速调河口地家丁进入河道。命令他们乘坐小船,快速赶往这里……”赵兴边给家将下令,边挤眉弄眼,家将接过诏书。转身想跑,陈瓘连忙阻止:“赵大人,不可!”

    张敦礼仗着张氏将门两位兄弟与赵兴关系密切,无所顾忌地插嘴:“离人贤弟,你不是已经接受宣慰了吗?怎么还往这里调兵。

    这可不好,新皇登基,国家最需要安定。此际,你一个地方节镇占据黄河口。不停增兵,这像什么话?离人,要小心御弹官。”

    张敦礼的意思是:即使赵兴另有目地,或者与新皇帝有什么约定,但也要顾忌一下今后御史的弹劾。如果御史们的不满很大,小皇帝也会有卸磨杀驴之心。

    家将边向外面退,边向众人解释:“我们登陆北岸一共才两千人马,这点小小人马。遇到辽兵恐怕没有必胜的把握。我家大人是调自己的家丁来,准备接应北岸的朱雀军——家丁。可不算正式军队……”

    那名家将说到这儿,已经走近门口。他不等在场的人反应过来,连忙转身,一溜烟的跑地飞快。其余人还想阻止,赵兴已经出面解释:“诸位,辽南院大王耶律鄂嘉新死,辽国南院正空虚,辽人敢在此时招惹我,算他们倒霉。

    我还知道一个消息:不久前,我听海商说高丽王高昱也死了;女真人已在辽国北部起兵,频繁骚扰辽国与高丽。我正琢磨着请朝廷试探一下辽国实力,这趟北上,正好辽人在河道中袭击我大宋贡使——这个理由不多不少,足够了。诸位大人,万一辽国责问,朝廷查询,你们都装不知情,便由我来报复一下‘被劫之仇’。”

    曹煜此时开口,正式就赵兴的行动表态:“自澶渊之盟后,我宋辽边境稳定了几代人,如今辽国朝贡使死在我宋境里,他们的南院大王又刚刚过世,赵大人若要以‘辽兵劫夺贡使’的理由谴责辽国,我怕辽国有足够的理由推脱。即使辽人处罚,对方顶多是个‘御下不严’,‘武备松弛’地罪过,可南院大王已经死了,辽国怪罪谁去?

    然,赵大人方面派火器营突入辽境,万一失利,万一辽国吃了大亏,澶渊之盟便不再起作用了。如此一来,我大宋的北方边境再度不稳。朝廷不得不呈重兵与北方,民众负担就要加深——如今新皇登基,依我看,赵大人还是派人去北岸,召回那些士兵吧。”

    赵兴斜着眼睛看着曹煜,沉默不语。

    两人正在僵持,帅范匆匆而返,大声说:“急报,北岸的朱雀军吃了点小亏,他们遭受了三千骑兵的突击,损失了一个都,因为没有军官指挥,他们正结阵退往河边,传信地士兵汇报,要求我们紧急支援。”

    在场的人大惊失色,一叠声的呼喊:“怎么是好?怎么是好?”

    在众人的惊慌中,赵兴不慌不忙的点点头,淡然地说:“儿郎们这下子总算明白了:步兵与骑兵对阵,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步兵的战场纵深是五里,五里长的距离,步兵调动一次需要花半个上午,而骑兵地战场纵深是一百里。它可以从人目力所不及的地方突入战场,随时发动突击。”

    帅范不耐烦地打断赵兴的话:“现在不是总结教训的时候,说这些有什么用,大人,赶快派人增援,我亲自带人去。”

    赵兴一指那两条搁浅的船,回答:“带我的卫队去,我的廓尔喀卫队还在船上。另外,我让四艘中型帆船冲滩,命令他们搁浅在北岸,你们依托那四艘战船就地修筑防守阵地——别慌,我们还有足够地反应时间。”

    谈到应付战争,现场所有人在赵兴面前都没有插话地资格。帅范二话不说,从赵兴手中取过了军符,奔出顺保寨。

    等帅范走远。在场地人才反应过来——战争,终究还是按照赵兴地指挥棒走了,宋朝方面不得不陆续添兵,以防辽人的大举攻击。

    张敦礼自持将门出身,他不懂就问:“赵大人。我听先祖说:骑兵冲锋,最好是冲锋距离两三里。如果太远,战马冲到阵前马力已尽,发挥不出多大的威力。怎么赵大人说骑兵的战场纵深在一百里——从一百里外突袭。可能吗?”

    赵兴皱着眉,眺望着窗外,心不在焉的说:“张驸马,骑兵战术不光是骑马冲锋。没错,从一百里外狂奔而至,战马的两腿已经发软,根本无法战斗。可骑在马上的人两腿并不发软,他们可以下马整队。稍加休息后,从我们地侧后翼发动步行袭击。

    我估计,儿郎们可能没想到辽兵的战术,所以吃了一点小亏。唉,我大宋缺马,现在走私加剧,似乎战马不缺了,但我们更缺少懂得骑兵战术的人。似乎所有的将官都被‘骑兵’这两个字拘束住了。他们不知道:骑马赶路的士兵,他也叫骑兵。”

    张敦礼点点头。恍然大悟:“若是这样说,我算是明白了:若不顾惜马力,骑兵从一百里外奔袭,也就是一个时辰(两小时)多点,他们可以出现在我军左翼,也可以出现在我军背后。战场地主动权到了他们手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战场,选择攻击点。是这样吧!”

    赵兴点头答:“是呀,这些年来,我手下儿郎制压南海,不费吹灰之力,结果养成了骄娇之气,他们不知道,欺负那些南洋土人算不得什么大成就,真正厉害的还在于北方,北方骑兵才是我们最凶残的敌人。”

    曹煜醒悟过来,若有所思地说:“范老大人走得早,他带上的那队火枪兵若是没有对阵骑兵的经验,对上西夏人,怕也会吃个大亏。”

    赵兴转过脸,不屑一顾的说:“西夏人不足畏!我已经研究出了大铳(火炮),西夏的城墙再不是什么障碍,那只被打疲了的狗,能折腾出多大的浪花,我所担心的是辽人——辽国虽然疲软,但没想到‘百尺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南院大王死了,没有指挥地辽兵居然还如此凶悍。”

    赵兴这次是一次有意识的试探,辽国经过天灾,又经过他这个“人祸”折腾,国力已经疲软到了极点,据他推测,辽国北方贵族的煎迫,已经使他们与女真人的冲突提前爆发,然而,现在这个疲软的辽国,却依旧让他大吃了一惊。

    战斗意识的差距,果然不是个人努力就能弥补的。宋辽两国之间横亘着整整几代人的骑兵意识差距,历史书上常说“宋兵积弱”,但他们不知道,冷兵器时代,骑兵对阵步兵,胜败之间远不是一句‘个人勇气不足’所能表达地。

    张敦礼一副虚心求教地模样,问:“我听说赵大人在环庆,也曾与与西夏人野外对阵,并且战胜了西夏人,怎么赵大人对战胜辽兵却显得如此没信心?”

    “你忘了,那一仗我是依托坚城野外布阵。西夏骑兵要想绕道我背后,需要绕过整个城市,而城头上的士兵会观察到他们地行动,并及时告诉我——就因为这种情况,西夏人放弃了绕路攻击,跟我打对攻,而我大宋士兵,唯独不怕与强敌打对攻。”

    这一观点曹煜也同意,他点头附和:“纵观我朝与西夏之战。我大宋士兵与西夏人打阵地对攻,从来没有落到下风,即使对上辽人也是如此。怕就怕敌人骑兵神出鬼没,总是从我们的侧翼与背后发动伏击,令士兵时时警惕,并导致精神崩溃。”

    赵兴转向曹煜,说:“今后曹大人要镇守大名府,我朝北方战线的安全。全靠你了。张商英是个废材,只会拍马屁与清谈,也许还要加上点贪污。所以我请曹大人一定注意——骑兵在这个时代是所向无敌的,我大宋一定要掌握一支骑兵队伍,才能确保北方的安定。

    我听说辽国灾荒,辽人多有南逃者,那些南逃的官员当中,也有懂得骑兵战术地人。而我只知道一点皮毛,请曹大人务必留心,搜集这样的人才,编撰一份骑兵战术,我需要了解一下辽人骑兵的惯用战术。”

    徐师锡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张敦礼还有一个兄弟在环庆,他最了解赵兴的心思,哈哈一笑说:“离人总忘一不了西夏人。你放心。当初朝廷把你从环庆调开,那是一个错误。现在朝廷虽然派范老大人过去,但他年事已高。再撑几年,估计朝廷就需要你的人坐镇环庆了——我看那位帅大人不错,估计下一拨该轮到他上了,只是现在夏人已求和,不知道帅大人有没有这个机会。”

    赵兴现在已经升到了从二品,以二品官员出镇京兆府。似乎有点大材小用,所以张敦礼不谈让赵兴回环庆的事情,只谈帅范。

    顺保寨城头突然发出一声巨大的喧嚣,屋里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