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明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欢迎来到大宋 第二章 成了孩子王 第三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上) 第四章 族长的错误推理(下) 第五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上) 第六章 拿出最好的珍宝(下) 第七章 被误导的习俗(上) 第八章 被误导的习俗(下) 第九章 眼花缭乱(上) 第十章 眼花缭乱(下) 第十一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上) 第十二章 一棵白菜的归属(下) 第十三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上) 第十四章 为获知秘密而狂喜(下) 第十五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上) 第十六章 不学无术的后果(下) 第十七章 他需要发泄(上) 第十八章 他需要发泄(中) 第十九章 他需要发泄(下) 第二十章 惹下滔天大祸(上) 第二十一章 惹下滔天大祸(中) 第二十二章 惹下滔天大祸(下) 第二十三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上) 第二十四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中) 第二十五章 原来“反贪”很挣钱(下) 第二十六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上) 第二十七章 一项极为风雅的事件(下) 第二十八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上) 第二十九章 大宋最风雅罪官(中) 第三十章 大宋最风雅的罪官(下) 第三十一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上) 第三十二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中) 第三十三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下) 第三十四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上) 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中) 第三十六章 又得浮生一日凉(下) 第三十七章 触犯刑律(上) 第三十八章 触犯刑律(中) 第三十九章 触犯刑律(中2) 第四十章 触犯刑律的屠宰(下) 第四十一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上) 第四十二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下) 第四十三章 唐人的风采(上) 第四十四章 唐人的风采(中) 第四十五章 唐人的风采(下)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上) 第四十七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中) 第四十八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下) 第四十九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上) 第五十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下) 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消息(上) 第五十二章 意外的消息(下) 第五十三章 冒很大的风险(上) 第五十四章 冒很大的风险(中) 第五十五章 冒很大的风险(下) 第五十六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上) 第五十七章 天下何人能识君(下) 第五十八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上) 第五十九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中) 第六十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下) 第六十一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上) 第六十二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中) 第六十三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下) 第六十四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上) 第六十五章 离奇的香艳哀求(下) 第六十六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 第六十七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结(下) 第六十八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上) 第六十九章 大声宣扬感恩的奇才(下) 第七十章 陈季常的武功(上) 第七十一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第七十二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上) 第七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要求(下) 第七十四章 宋代的商业秀(上) 第七十五章 宋代的商业秀(下) 第七十六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上) 第七十七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中) 第七十八章 两奸人的分赃协议(下) 第七十九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上) 第八十章 大侠武功的真相(下) 第八十一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 第八十二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 第八十三章 客思倍从来(上) 第八十四章 客思倍从来(下) 第八十五章 一场大富贵(上) 第八十六章 一场大富贵(下) 第八十七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上) 第八十八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中) 第八十九章 传说中的君子国宝藏(下) 第九十章 “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上) 第九十一章“光明之城”里的伪币商(下) 第九十二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上) 第九十三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钱(下) 第九十四章 俺又被宋朝打击到了 第九十五章 来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第九十六章 言多必失 第九十七章 汴梁的一天 第九十八章 打斗 第九十九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 第一百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杨府 第一百零一章 咱去酒楼过宋朝小资生活 第一百零二章 活色生香 第一百零三章 青楼大浪子 第一百零四章 辽国兵很嚣张吗? 第一百零五章 好快的刀 第一百零六章 大相国寺的码头 第一百零七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与美味 第一百零八章 品尝美丽的技巧 第一百零九章 不一样的风景 第一百一十章 汴梁城的大侠总部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细节决定一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倭女的浪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处理问题的技巧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雅的宋代宴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间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了一个要拼命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本的第一美少年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用尺子量出来的美丽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明节的喧哗与骚动 第一百二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节里燃起的新火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告别宋代处男生涯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帝脑袋也敢乱摸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帝的女儿他不娶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抢亲是件技术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事浩无涯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与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多才多艺的女伎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令人垂涎欲滴 第一百三十章 勾魂摄魄的妖魅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上) 第一百三十二章 宫里发生了大事(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明池点校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俏丽的女人与最有学问的人同台绽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晴天霹雳 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获珍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落的文明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湖生活的快乐 第一百四十章 山洞中的秘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叹息的钟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宋朝的屠龙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了一位高官 第一百四十四章 违反大宋规条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年行大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吹香渡水报人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相思在这一刻得到满足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宋代赏金猎人的幸福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第一百五十章 叹为观止 第一百五十一章 罪魁祸首 第一百五十二章 聚众闹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抽刀杀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夜暴富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惊世骇俗 第一百五十六章天下第二情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怀 第一百五十八章 摘桃子的行动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片海域我做主 第一百六十章 挖了好大一个坑 第一百六十一章 跳坑的人好踊跃 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想算计别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 疯狂大转移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与敌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与自己人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争抢冷猪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人也算收藏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与朝廷做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抢钱的感觉真好 第一百七十章 给全亚洲上一堂文化课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来岁看花,眼前风景殊不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流的讨好女人手段?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个僧人的拜访 第一百七十四章 牛年大吉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枪队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革的契机 第一百七十七章 遇上一个想回家的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历史岂不又回到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弃官而走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的男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妾胜之的召唤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审案子的苦难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朋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骗子与判官的交锋 第一百八十六章 纯粹瞎折腾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嘴巴的苏东坡 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皇帝庆祝生日 第一百九十章 又一个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台下交易 第一百九十二章 恶霸是这样当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男人的幸福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处夜风似刀 第一百九十五章 石头已经推下山坡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拔掉毒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喜欢收藏“公主”的富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执拗的潜入者 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烛银花触目红 第二百章 人世真局促 第二百零一章 始乱终弃 第二百零二章 配方泄露 第二百零三章 盗匪来袭 第二百零四章 令人头痛的偏执者 第二百零五章 疯狂的舞蹈 第二百零六章 专业的提醒 第二百零七章 迟来的报复 第二百零八章 赵老虎的礼物 第二百零九章 大宋朝的同行 第二百零十章 大鳄诞生了 第二百零十一章 来自非洲的礼物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两个探索者的远望 第二百一十三章 替他人做嫁衣? 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升官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来的奇异幕僚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同伙是大奸臣 第二百一十七章 立志当祸水的女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 谁比谁更奸 第二百二十章 不拿“人才”当个宝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初战湖匪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与蔡京共同“贪污”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蔡京壮阳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别人做不到 第二百二十五章 绝对的赏罚分明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言”的力量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该省略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线的召唤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歌入环庆 第二百三十章 谁敢动手,一律打倒 第二百三十一章 难以想象的困窘 第二百三十二章 草木皆兵计划(上) 第二百三十三章 草木皆兵计划(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奉旨“横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劫”的暴利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把你的仇恨交给我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俩蕃将的远大期望 第二百三十九章 张五公子的信念 第二百四十章 赵兴的言而无信与范纯粹的愤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纯属意外 第二百四十二章 喜好战争的理由 第二百四十三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 第二百四十五章 焚琴煮鹤好风雅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迎战西夏第一女娘 第二百四十七章 让我们开始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打算拼命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文化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章 传统的力量 第二百五十一章 胜利后的担忧 第二百五十二章 风暴就要来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末世的开始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我不跟你们玩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二百五十六章 百死不悔的勇气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说漏嘴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坚持一千次的执拗 第二百五十九章 究竟谁需要谁? 第二百六十章 专门数钱的官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赌鬼李清照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第一港口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来虽晚及春残 第二百六十四章 所有的罪恶都要偿还 第二百六十五章 伪币贩子改革铸钱事 第二百六十六章 拉拢更多人上船 第二百六十七章 需隐藏的和需引诱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将’军”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夜之间冒出数千大将 第二百七十章 信息不对称的烦恼 第二百七十一章 满肚子不合时宜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门心思倡“学问” 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老虎的嚣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有不可对人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分明是个“憨厚人” 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是无辜者?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闲不住的好战分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送钟大道”专业送终 第二百七十九章 纸面上的交火 第二百八十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怕你不信 第二百八十二章被遗忘的城市 第二百八十三章 我需要这场战争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场关于收获的争议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闭上眼睛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六章咆哮的“君子” 第二百八十七章 现在我是狮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末世的脚步声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知不觉中的成就 第二百九十章 嚣张的代价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选胡萝卜还是刀子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武装 第二百九十三章震撼的忘了鼓掌?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谁来喝彩?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宋“海军”的诞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畅想当侠客的孩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亡国之君的眼泪 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不需要别国的爱戴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出意料升官 第三百章 对付狗的肉包子 第三百零一章 去大理抢石头 第三百零二章 玉石铸就的城市 第三百零三章 越南也来占便宜 第三百零四章 赵老虎的便宜不好战占 第三百零五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 第三百零六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第三百零七章 吃人不吐骨头 第三百零八章 沈括又告密了 第三百零九章 谁说吐蕃人傻? 第三百一十章 你胆子有多大? 第三百一十一章推开妖魔世界的大门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将陨落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下本无事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没事瞎找事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两个大军阀的密晤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三百一十七章 谢麟的危机感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祸水南移,谁家之祸?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下第二大学 第三百二十章 摆明了是在欺负你 第三百二十一章 绝对是恐赫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石冲开水底天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宋商到哪里光明到哪里 第三百二十四章目标:阿拉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宋该享受的权益 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皇帝驾崩 第三百二十七章 赵离人要谋反吗? 第三百二十八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贼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师汴梁被孤立了 第三百三十章 惹不得的赵离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向前,或者向后 第三百三十二章 踏上辽国土地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妖人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情闹大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正面冲突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继续增兵 第三百三十七章 步兵与骑兵的对抗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药时代第一战 第三百四十章 最好的活体实验材料 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击没有终止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没有人能阻止我们 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临城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辽国找不见忠臣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说我不卑鄙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院万马齐喑 第三百四十七章 欺负的就是你 第三百四十八章 什么都敢卖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条鱼带来的感动 第三百五十章 都想来占便宜 第三百五十一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宋第一参谋会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战争胜负的计算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会娱乐百姓的军队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第一绝”的歌声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引刀成一快 第三百五十七章 钱到哪里去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皇宫兵变 第三百五十九章 替罪羊是谁? 第三百六十章 分红利与两个人的朝堂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宋十绝汇集一堂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一二奶的邀请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称霸时机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赵兴的变法想法 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到皇宫去散步 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就一双点金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儿节里又相逢 第三百六十八章 米芾撑死苏东坡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要拉帮结伙 第三百七十章 为报倾城随太守 第三百七十一章 无可奈何的嚣张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东南王”出现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临三佛齐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籍的大宋怀远将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蝗虫一般多的敌船 第三百七十七章 狮子山上的钟声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历史悄然变化 第三百八十章 博弈论与中庸之道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情不好讨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临陴路支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击开始 第三百八十四章 野兽总动员 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到了辛巴达 第三百八十六章 阿拉伯 第三百八十七章 谁是海浪,谁是石头?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个大洲两个时代的对撞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陴路支王都 第三百九十章 我没有耐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陴路支的新总督 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心想犯错误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得不当君子 第三百九十四章 乱花钱谁不会? 第三百九十五章 你能挣我能花 第三百九十六章 谁动了我的香蕉? 第三百九十七章专门承包战争 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灾 第三百九十九章 绝顶好战分子 第四百章 小石将军的遭遇战 第四百零一章 小国的无可奈何 第四百零二章 “万王之王” 第四百零三章 商谈 第四百零四章 貌似闲事过多 第四百零五章 暴风雨即将来了 第四百零六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谏 第四百零七章 满朝没有抵抗者 第四百零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第四百零九章 老实人的愤怒 第四百一十章 神仙能有罪吗?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事之秋 手中无将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下无双的花钱功夫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亿贯如同两个大白菜 第四百一十四章 从不肯让一步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白条”赎身 第四百一十六章 蹊跷的水翼快船 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杆枪打天下 第四百一十八章 苍蝇也是肉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里的“人情”茶楼 第四百二十章 小三撬家出走 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来的不一定是朋友 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泄的秘?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杀还是不杀?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胜 第四百二十五章 晁盖果然出现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方腊在哪里? 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庶民享受征服的红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温柔地颠覆谋国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道士的正义 第四百三十章 大宋的私家春节晚会 第四百三十一章 欢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外来物 第四百三十三章 军改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扩编 第四百四十五章 裁军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 第四百四十七章 婚嫁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火器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 第四百五十章 麻烦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图策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战事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日本人 第四百五十四章 梁山 第四百五十五章 驿站 第四百五十六章 鞑靼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冬季攻势 第四百五十八章 小种经略的八问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朝堂战 第四百六十章 炮击战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逼降战 第四百六十二章 间谍战 第四百六十三章 阻击战 第四百六十四章 袭城战 第四百六十五章 屠城战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静坐战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外交战 第四百六十八章 舌战 第四百六十九章 最后的勇士 第四百七十章 我不玩了(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道士的正义
《宋时明月》
作者:赤虎
更新时间:2024-02-03 10:14:08
字数:1181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宋时明月 !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道士的正义

    冬至这天,蹒跚而行的铁骑军终于吃上了他们出京城后的第一顿热饭——当他们将枢密院的公文传递到赵兴那里的时候,赵兴回应的很快,徐州方面得到赵兴的答复,立刻给他们拨发了足够的粮食,还向他们奉上百十头猪养犒军……

    铁骑军感激涕零的吃完了这顿肥肉大餐,随后,他们的行军速度加快起来了,沿途各县的支应也开始充足起来,他们紧赶慢赶,在除夕夜赶到了秀州。

    南洋事务局的衙门就设在秀州。由于钱塘大潮的影响,杭州的海运码头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对外关闭,因此,南洋事务局的本部便将自己的衙门设在秀州华亭县,这里也是南洋第一舰队的锚地。同时,该地还驻扎着朱雀军。

    但赵兴却不在华亭办公,他的办公地点还在自己的城堡,只是由于钱塘大潮的影响,南洋事务局除了在秀州设立司令总部外,也在邻近的昌国县(中山岛)设立了一座临时锚地,当钱塘大潮起来的时候,驻扎在杭州的司令部本部则开往昌国暂避大潮。

    不说铁骑军进入秀州军营,准备迎接新年,在铁骑军举行除夕傩舞,以洗去征程的时候,郑居中也抵达了杭州,随行的便是昌国公主,赵兴按照礼仪迎接了这位太宰与公主之后,便拉着两人去看城堡前的傩舞。

    道家大师林灵素被引到了赵兴面前,这位传说中半荣半枯的林灵素站在赵兴面前,还没有开口,赵兴身后的程阿珠已经频抽冷气。

    赵兴仔细打量着林灵素,古代所说的半荣半枯脸庞,搁现代说也就是中风导致的面部神经麻痹,结果使一边脸上的表情维持正常。另一边脸上的表情肌全部瘫痪。搁现代,这种面容是一种病,搁古代,这种面容是一种祥瑞,被称为“神仙面孔”。

    林灵素望着赵兴,脸上展露出了一个微笑,这个微笑放在他地脸上,只展露了一半。他左边唇角在上翘,左眼充满笑意,右边的嘴唇却僵若枯木,右眼无神。这种诡异的笑容令赵兴有点毛骨悚然,他心中嘀咕:“这就是我们的道君皇帝所崇敬的神仙笑容吗?”

    “贫道稽首了”,林灵素带着这种诡异的微笑,郑重向赵兴道谢:“贫道原以为会远窜海外,没想到太尉却予以收容。大恩大德,贫道感激不尽,唯有肝脑涂地以报君恩……(以下省略五千字)”

    赵兴伸手打断了林灵素的滔滔不绝,他淡淡的提醒:“我收留你,是因为你对家师说了一句公道话。”

    林灵素歪嘴一笑:“坡仙亦是黄相家师!”

    这位“半荣半枯”林灵素林大师地口才好的没法说。史书记载说。林大师讲经,虽然没有什么殊绝之处,但时时杂以滑稽,语言生动而智慧。搞得听众一惊一乍亦喜亦悲,不时地爆发出哄堂大笑,气氛特别热闹而且热烈。

    事实上,这些技巧现代人都很熟,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听过各类大师传法或者传销课程的中国人对此都不陌生。而教主道君皇帝每逢此种时刻,也乐不可支,“莫有君臣之礼”。恍惚之间。皇帝可能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玉皇大帝的大儿子。

    在皇帝的倡导下,全国的道士都有官职级别,按资格享受工资俸禄和福利待遇,致使人们趋之若鹜。当时,为扩大道教影响,每次讲经大会朝廷都用纳税人地钱设置“免费午餐(大斋饭)”,且听经者可以得到三百文钱的施舍。结果,很多贫民买块青布。打扮成道士模样前来听讲。事后领钱吃饭。

    据说,每次讲经大会朝廷拨付的财政费用相当于今天的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当然,其中一半归道士,作为讲经的收费。小部分用来设置大斋饭、发给听经人施舍。

    据说,当时仅林灵素一人就有弟子两万多人,锦衣玉食地在京城内外招摇。他地势焰极盛,甚至被人们称为“道家两府”,意思是此人的权势已经可以和宰相并列了。

    正是在这样的时刻,褚慧仙卿林灵素林大师的一番做作,导致了徽宗皇帝对于元祐党人案和上书言事获罪者们地重新思考。

    史书记载说,有一天,皇帝在太清楼设宴,林灵素侍宴。恰巧太清楼下就有一块哲宗竖立的元祐党人碑。林灵素走到碑前,纳头便拜。皇帝大为讶异,问他何以如此?大师庄容回答道:“这块碑上的名字大都是天上的星宿,臣大模大样地不稽首致礼,今后回到天上大家如何相处?”

    据说这位牛鼻子老道还随即吟诗一首。诗曰:苏黄不作文章客,童蔡翻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赵兴所说的感谢林灵素为家师所说的公道话,就是指林灵素所做的这件事。

    赵兴自觉找不到这位林灵素与苏东坡有什么瓜葛、渊源的证据,他以为这是自己地出现出现的历史干扰,以为林灵素是在变相讨好他。他不知道,在没有他的历史上,林灵素也是这么干的。当时林灵素忽然为那些倒霉蛋儿说话,很可能是促使宋徽宗对元祐党人的态度明显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林灵素外,还有一位不知名的道士也做了相同事,据说,有一次皇帝巡视一座道观。观中的道士在皇帝面前,向上帝伏地拜章,过了很久才起来。皇帝在诧异中等了相当长时间,于是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体?这位道士回答说:“刚才到上帝(玉皇大帝)办公地地方,正好赶上奎宿在向上帝汇报工作,很久才完,臣只能等他完毕才能上达奏章。”

    皇帝听了,感叹不已;又问那奎宿是什么人?向上帝汇报了些什么事情?道士回答:“臣离得远,听不清,对于他们谈地事情不得而知。不过那位奎宿臣倒是看清了。就是以前的端明殿学士苏轼苏东坡。”

    据说,徽宗皇帝一听之下,大为改容,随后,不再加重对元祐党人地迫害。

    在原本的时空里,宋徽宗停止对元祐党徒的迫害是在所有地元祐党徒迫害致死之后,地方官员没有新的迫害对象,所以停止了对元祐党徒身后的追杀……

    因为赵兴出现。历史稍稍在这出了岔子,黄庭坚借助鬼军的存在,一举逼迫蔡京退位,逼迫宋徽宗屈服,他是个信佛的人,感觉国家白养这群数量庞大的道士实在得不偿失,再加上那群道士在京城为非作歹,令人所侧目。他一气之下,将这些道士全部打为妖人,将他们发配海外,其中包括林灵素坐下记名的两万弟子。

    道士们是被分批押运过来的,大多数道士被押运到杭州后。赵兴连见都没见,直接让衙役们处理,林灵素抵达后,赵兴特意吩咐属下将其截留下来。但林灵素那数量庞大地徒弟他也养活不了,直指示:准许林灵素挑选一百名徒弟留在身边伺候,其余的则全部装船起运,南洋那些荒蛮的小岛正需要这群装神弄鬼的骗棍。

    林灵素的滔滔不绝是有名的,说到他演讲时的滑稽动作,嗯,他那副鬼脸,不用做表情已经很滑稽了。赵兴留下他的借口是让他主持军中傩戏。而他地一百名弟子正在扮演傩戏的全部角色。

    安思达自林灵素出现后就皱着眉头,等赵兴与林灵素对答的间隙,他阴着脸质问:“大人,你不应该让这些邪神来动摇你的信仰,我认为……”

    赵兴一摆手:“算了算了,大牧首,这不是一种宗教祭祀,只是一种民俗而已。且让我们把它当民俗看。傩舞过后,全军不是要进行大祈祷吗。那才是我们的信仰,大牧首,风俗如此,何必坚持。”

    安思达还要说,赵兴马上又抢着补充:“我记得天主教创立地时候,并没有把冬至节定为圣诞,定冬至节为圣诞是以后的事情,教会只不过利用了冬至节这个现成的节日,大牧首,当初天主教那种兼容并蓄的胸怀到哪里去了?如果他们还保持这种胸怀,景教还会流亡吗?所以我认为景教不能重蹈覆辙,何不拿出当初变革地勇气来,适应眼前这片土地。”

    赵兴这么说,安思达退后一步,垂下了眼帘。

    安思达与赵兴对话期间,林灵素一直用挑衅的眼神盯着这位陕西宗教牧首,见到赵兴阻止了安思达,他歪嘴送出了一个微笑,稽首曰:“赵相,贫道对于经文颇有心得,我看府上——”

    赵兴脸一下沉下来了:“我府上拒绝道士的进入,也拒绝僧道过来开坛讲经,所以傩舞只能从堡门前开始,让我们开始吧!”

    安思达听到这,脸色和缓下来,林灵素失望的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队列,帅范拿起熊皮,披在身上,戴上铁面具,当先领舞。随即,鼓声响起,傩戏开始了。

    帅范舞蹈片刻,开始走向城堡前站立的军列,按照仪式,他需要从队伍前头舞到队尾,好在赵兴的军队向来数量不多,所以无需过度劳累。

    帅范舞的很认真,他舞蹈完毕,取下了熊皮,给林灵素披上,林灵素摇动法铃,开始舞蹈起来。

    赵兴军中擅长火药的人不老少,所以这支傩舞舞法通过火药制造出地烟火来营造神秘气氛,因此林灵素的舞蹈似乎显得不如京城那样神奥,郑居中见了,叹息了一声:“褚慧仙卿老了,不复当年之勇了。”

    太宰郑居中身边的昌国公主正斜眼瞥着与赵风手拉手的李清照,听了这话,她一皱鼻子,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林灵素在京城的时候,也没见有什么大法力,只是讲经的时候,亦如诨话艺人,滑稽生趣。”

    此时,帅范走近赵兴身边,笑嘻嘻的说:“太尉,你曾经说过,收费宗教总是由恐吓开始。以收费结束。我猜林灵素刚才想说你府上有邪气,而后必然进一步要求替你驱鬼驱邪,再进一步,他会来为府上女眷讲经说法,只是他不知道,这些花样在你面前玩不出来。”

    安思达一直皱着眉头观看傩舞,见到林灵素摆出种种有趣的造型,引得士兵会心微笑。那些道士扮演者也做出种种娱乐表情,他轻轻地松了口气,笑着说:“果然是一种风俗。”

    安思达这么一说,等于允许宋军依然保持自己地传统出兵仪式。而他不知道,此时在英格兰,教会也是允许士兵采用古老的传统举行出兵仪式地。

    稍停,帅范向赵兴鞠躬:“太尉,你还有什么吩咐吗?”

    赵兴答:“祈祷结束后。你就动身吧,这次出兵,练兵为主,不求胜,只求不败。”

    侯蒙装作不懂。讶然问:“出兵?太尉大人这是征讨哪里?”

    王明叟凑过去,俯耳低语:“辽东野人山……铁骑军来了,太尉大人马场的战马不够,想出去搜寻一批战马。青龙军北上,为的就是这个目的,只是此事不便张扬。”

    侯蒙为难的皱了一下眉:“辽东那里似乎属于北洋事务局管辖?”

    王明叟这个老实人竟然狡猾的一笑,躲闪的回答:“我们只是去运马,既不是出兵征讨,也不是去占领,运马,仅仅是运马而已。”

    侯蒙继续皱着眉:“辽东那边积雪盈膝。选在这时候出兵……”

    王明叟笑了:“去年冬天那场战事,打的让太尉很不满意,儿郎们这次过去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地……”

    这两人在背后嘀咕,昌国公主瞪着明亮的眼睛侧耳倾听,此时,安思达不想看林灵素表演下去,他大步走出列,高高举起火焰莲花权杖。大声祈祷:“在这个父神降临的日子。让我们祈祷……天主,使我作你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残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

    面对我的统领,我发誓:我将仁慈对待弱者;我将勇敢地面对强敌;我将毫无保留地对抗罪人;我将为不能战斗者而战;我将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我将不伤害妇孺;我将忠实地对待朋友;我将真诚地对待家人……”

    诸军单膝点地,大声随着安思达地祷词祈祷,傩舞的队伍再也无人理睬,林灵素无奈,只好招回了弟子,站在一旁看安思达表演。

    赵兴城堡前举行的这场傩舞也有许多杭州百姓为观,但安思达举起权杖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中也有许多跪了下来,大声附和着祈祷。

    庄严肃穆地场面维持到祈祷结束,安思达没有再给林灵素表演的机会,他一挥权杖,帅范低头亲吻他的权杖,接受他的赐福,而后转身下令:“诸军登舟!”

    安思达对士兵们行摩顶礼,挨个抚摸士兵地脑袋以表示赐福,诸军开始登舟,傩舞重新舞蹈起来,林灵素引着他的徒弟向杭州大街小巷走去,按规定他要穿越整个杭州街道,而后登上南山,举行最后的“埋祟”仪式。安思达见他重新舞蹈起来,一转身向城堡里头走去。在场的官员紧紧尾随,赵兴无奈,只好转身邀请郑居中与公主回城堡。

    郑居中边走边诧异的问:“这位安大牧首,比褚慧仙卿法力还要高吗?”

    赵兴笑着摇摇头,用神秘的口吻凑近郑居中耳朵边低声说:“别告诉其他人,我告诉你真相……二者法力高下我不好评价,但我军中随军医官多是景教培养的,我不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免费来我军中替士兵们治疗伤势,所以不得不多方迁就。”

    郑居中哈哈一笑,他用那种国人典型的不得罪鬼神地态度,半信半疑的说:“赵大人这种态度可不好,闲暇有事,我倒要听听这位法师开坛说经。”

    郑居中与赵兴交谈的时候,按照礼仪,是让公主先行的,公主正在竖起耳朵,倾听他们背后的谈话,赵兴看到昌国公主微微摇了一下头,但脚下不停。他哈哈笑着,补充说:“不过,郑大人要听大牧首讲法,倒是可以,不过这位大牧首人虽和煦,他的神却很霸道,以为自己是天地之间唯一正神,除他以外,再无神灵。所以听完他讲法,你再听其他的佛道讲法,未免更加不恭。”

    郑居中点点头:“居然自以为自己为唯一正神,而这种自以为是竟然没有受到邪崇危害,或许他的神真是唯一神也说不定。”

    此时,昌国公主边走边微微点头。

    重新回到温暖地大厅,程阿珠邀请昌国公主去楼上听戏,昌国公主地眼睛瞥向赵风,发现赵风正与李清照偶偶细语,她微微点头,脚下不情愿的跟着程阿珠去了。

    等她走后,郑居中微笑着说出了自己地目的:“我此来,一是陪县主看看她的昌国封地,另外……”

    郑居中话还没说完,安思达转身告辞:“太尉,我先去歇息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