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7:24
字数:96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精品百货的开业,算是大获成功,名声也算是彻底打了出去。第二天,精品百货增加了售货员人手,加强了管理跟安保措施,导致顾客哄抢的事情不再发生,但却又演变成了大排长队的奇特景象。

    看到这个情况,李志高跟刘润生再次改变策略,宣布精品百货的东西不再零售,全部变成批发,也就是只接待批发商,并且要求所有的结算方式都要用黄金来结算,这样一来,才让大排长龙的场面减少了一些,但依然生意火爆的不行。

    仅仅过去七天,光靠批发,李志高上次在现代社会采购的货就卖出去一小半,销售额足足超过三百万大洋,由于只要黄金来结算,约折合十万多两黄金,因此可以说是真正的曰进斗金,让熟知内情的李志高跟刘润生都咋舌不已。

    但也正是因为生意好的离谱,刘润生才有了新的担忧,怕长此以往会遭人眼红找麻烦,毕竟他们的势力还很弱小,经不起别人的觊觎。

    也就是现在时间还短,别人还没摸清李志高的底细,才没有乱动,但就算外人不知道精品百货公司实际的利润,光看每天人来人往的货商,外加那个只要黄金结算的方式,也能大体推断出其中利润的一二。

    按照刘润生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没点保护伞之类的东西,早晚要出事儿的。

    这不仅仅是猜测,就在前天,刘润生的妻弟,那个在巡防营当警察的张德平就偷偷过来提过醒,说城里最近的风声不太对,好像有许多团伙势力已经在打他们百货公司的主意了,只是肥肉太大,他们暂时还没统一意见,没有立刻下手而已。

    对这种强盗觊觎,也不是没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弄一个武装保安团,保卫家产兼震慑周围的人,但那需要时间,暂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目前来说,最好最快的自保办法,就是让出部分利润,拉当权派下海。

    为此,李志高专门找了马文,主动让出三成股份,跟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精品百货公司,这样一来,精品百货公司就成了李志高跟马文合伙的美国洋行,而那家叫精品百货的铺子,也变更成精品百货公司的产业。

    公司变成美国洋行之后,李志高跟马文又合伙宴请了长江水师提督程永和,知府大人王永霓,以及当涂县知县范绪鸣这几个太平府的主要官员吃饭。

    由于早有暗示,因此这些大佬都应邀前往,而在饭局上,李志高也不啰嗦,先说出精品百货的洋行背景,然后又主动提出,要拿精品百货公司的四成股份分给他们,具体这四成股份怎么分,他们自己看着办,一旦股权分好了,以后分红方面会按照股份数,每半年算一次。对此,李志高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各位大人能多多关照一下精品百货公司,不要让什么人找麻烦。

    李志高主动送出股份来,他们也都明白什么意思,精品百货公司的背景以及赚钱能力,他们也都略有耳闻,于是当场就表示,以后精品百货公司的事儿,就是他们的事儿,保证不会让任何人干涉他们赚钱,不对,是干涉精品百货公司的正常商业运作。

    就这样,有了挟洋自重的洋行背景,再加上分利润给有当权派,精品百货公司暂时也就稳稳当当的站住了脚跟,再也没明面上的人来找麻烦。

    而且从此以后,精品贸易公司也就成了太平府的重点保护单位,精品百货的门口长期都有警察在帮着站岗维持治安不说,精品百货公司所在的街道上,还经常有流动警察来回巡视,连晚上也有,就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保护了,如此周密的防卫,想来应该能震慑一些不开眼的家伙了。

    虽然这样做要分出去部分利润,比如明面上看来,李志高只有三成的股份,不过那都是虚的,跟赚到的钱相比,那实在算不了什么。

    而且,就算精品百货公司的销售额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好,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精品百货公司能提供许多别人生产不出来的精品。而这最根本的进货管道,却又只掌握在李志高手里,只有他能买到这些稀罕货。

    既然进货是李志高说了算,那方法就多了去,比如他可以虚开进货价,让进货价也变的很高,这样一平衡,表面看来,精品百货公司虽然生意火爆,但赚的实际利润也就一般化,只不过因为贸易总量越来越大,资金周转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才显得很赚钱而已,对于这些小头嘛,暂时分给他们也无妨。

    马文也就罢了,李志高是真心希望跟他做长久,毕竟他以后还需要一个美国朋友帮忙。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发现马文这个美国人其实人还不错,没有完全做到利欲熏心的地步。

    事实上,如果马文真的利欲熏心,什么都不顾,他的商行也不会只做那些煤油灯等曰用品的生意了,毕竟这年月在中国最赚钱的,是鸦片、军火跟高利贷。说白了,马文就跟很多此时来中国淘金的外国平民百姓一样,还是讲基本的道德跟公正的,跟那些政客以及大商人不一回事儿。

    但至于那些清朝的官嘛,李志高在心里冷笑了下,先让你们得意一阵,等辛亥革命一开始,哼哼哼,到时候吃了多少都得给我吐出来!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嘛,最害怕的不是巧取的问题,而是怕人豪夺,也就是那些黑帮团伙。因为官员可以收买,但黑帮却很难收买,这主要是他不可能再分股份给黑帮,而不分股份,一般的收买很难满足那些本地泼皮黑帮的胃口。

    要知道,李志高平时坚持收钱只要黄金,所以如今那越来越高的销售额,都是实打实的金条,而不是什么银票。

    这么多黄金,外加李志高陆续收购的珠宝玉器以及名贵药材都放在自家院子里,要一点风声没走漏是不可能的,就算风声没走漏,外面的有心人也能猜测出一二,因此哪怕是在城里,哪怕有巡防营的警察站岗,也是相当的不安全。

    李志高很明白,警察的震慑,只能是一时,但当自己赚钱多到一定程度,利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哪怕有警察站岗也没用。

    正如之前所说,这世道枪支泛滥,警察有枪,强盗也有枪,不找警察跟官府的麻烦,只是暂时还没必要,真的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客气的。

    对此,李志高采取的办法双管齐下。

    首先,就是频繁穿越,不留大钱在铺子里。

    别看平时每天都生意红火,货物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金条一箱一箱的往家里带,让有心人眼红的要命,但实际上由于李志高的频繁转运,因此在库房里并没有多少钱。

    整个铺子里,平时就只留着三万大洋当作领钱周转,真正的大资金,比如说金条跟珠宝玉器名贵药材等,几乎都是隔一天就被李志高挪去现代的仓库里了。

    同样是出于对强盗的顾虑,他也再次把仓库里的大量存货重新又拉回了现代,只在这边保留价格不过十万大洋的存货。

    就这样,李志高回去现代的时候,就带着金条跟玉器珠宝,回来的时候,就带着在部分现代产品,让清朝这边的存货保持在价值十万大洋的数量。因为小心谨慎,加上也不会有人想到会有穿越,基本倒也没什么差错出现。

    他没有家眷亲戚在这,平时又坚决不出铺子,还有戒指在手,就算万一遭到抢劫,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二个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早曰建立自己的护卫商团,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基本的战斗力。

    出于同样的担忧,不用李志高督促,得到了三成股份,已经自认成为公司大股东的马文,对护卫商团的上心度,比他还急。

    因为心急,所以马文也赶不及从美国商人那买货了,干脆从一个芜湖的英[***]火商手中买,毕竟太平府此时还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人虽然靠门户开放政策在这里也有部分势力,但跟英国人还是没法比的。只不过,英国人的势力主要都集中在芜湖,这才让太平府治所当涂县的美国人多了起来,但当涂的美国人主要是好似马文这样的商人,军火商嘛,还得是去芜湖找英国人。

    由于有马文这个美国人出面,加上是现钱交易,因此军火买的很顺利,没几天,就买来0.303口径,也就是7.7毫米口径的恩菲尔德步枪300支,子弹三十万发。这样算来,平均每支枪1000发弹药,按照此时拴动步枪100发子弹一个基数算,等于每支枪十个基数,在拴动步枪来看,算不少了。

    这种恩菲尔德步枪,在见惯了现代武器的李志高看来,是简陋的不行,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先进的步枪了,至少比那些警察以及新军手中普遍装备的汉阳造,也就是俗称的老套筒要先进多了。因为这款枪射速快,再加上射击精准,所以这种枪在这里还有个名号,叫英国快枪,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步枪之一。

    虽然马文已经很卖力气的讨价还价了,但这批军火的价格依然不便宜。其中每支恩菲尔德作价110块大洋,子弹每千发80块大洋,如此算来,三百支步枪外加三十万发子弹,总共是五万七千块大洋。

    这笔钱,明面上算是精品百货公司出钱,但由于已经分了股份,这就等于李志高、马文以及那些清朝的本地官员合伙出钱,这样一来,别的先不说,至少在政策上,那就是一路通行。

    比如人还没招齐呢,太平府很快就给了这个护卫团一个团练的编制,顺便给李志高弄了一个五品候补道台的身份,以及一个团练督办的职务,刘润生跟马文,也都得了个团练会办的职务,从此以后,这个团就是清政斧正经承认的地方团练武装了。

    军火买好,名分也正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招人了。

    招人就简单多了,这年头大清朝别的东西不多,就是人多,只要给钱,肯卖命的人有的是。

    招兵给的条件,在多方协商,特别是李志高的坚持下,最终决议是每人先给五十块大洋安家费,然后每人每月三块大洋的饷银,全部包吃包住。万一作战期间有人死伤,伤了给免费治病,死了赔一百块大洋,残了给五十块大洋,还给安排工作,这待遇,比地方的清兵以及警察都强太多了,也就是新军能比一比。

    待遇虽好,但要求也高,标准跟当初招收家丁的时候差不多,要年龄不超过二十五,身高不低于一米六五。

    就这样,按照严格的标准,总共招收了五百人,其中三百个优中选优的人以后就每人发一条枪,算做正规军,名称就是正兵,另外两百个筛选下来的,不发枪,但发腰刀,正式的名称叫副兵,实际上就是后备兵加后勤兵。

    有枪有人,还得有教官,教官问题也不是个事儿,本来知府跟长江水师提督都要派人过来帮忙的,但马文却强烈反对,按照他的话说,要训练就得照着西式的来,而在他马文的洋行里,其中就有两个都是当过兵的美国人,一个叫斯科特,一个叫爱德华。

    虽然斯科特跟爱德华俩人以前只是当过美国国民警卫队,也就是在美国的地方民兵部队中服役过,而且其中军衔最高的斯科特,也只当过中尉,但先拿这俩人用来训练五百个生瓜蛋子是足够了。

    反正这些人暂时只是当护院保镖团,又不是真的拉出去跟人家正规军作战,没必要太苛刻。

    出于种种考虑,李志高对此并没有异议,之后,他把军事训练之类的事儿都交给马文、刘润生以及那俩美国教官后,李志高就提前打了个招呼,借口说库存不够了,需要去外地进货,最近可能要离开几天,让他们别担心之类。

    之后,就在当天深夜,他在自家宅子后花园处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悄然穿越回了现代。

    lt;/agt;lt;agt;lt;/agt;;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