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17
字数:166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李志高的兵工厂,位于马鞍山跟马鞍山港之间的一处核心工业区,而核心工业区跟一号军营的地方也不算远,顺着公路开车去的话,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

    来到厂区外围的时候,尹锐志就能看到这里的保安措施更强,放眼看去全部一片灯火通明。

    之所以说灯火通明,是这一路的道路两边有不少路灯,虽然夜色已经降临,但在路灯全部打开的情况下,汽车就算不开车灯,也能把路面看到很清楚。

    至于那片厂区,外面看不清样子,因为道路尽头是一片高大的,估计有三米高的围墙,围墙上面有不少探照灯,下面则有更多的路灯,这么多灯一起点亮,把周围五十米内照射的有如白昼,一百米内也能看的分明。

    在围墙外围的一百米范围内,到处都是壕沟、铁丝网以及沙袋组成的工事,工事后面有不少士兵在持枪警戒,还能发现不少类似机枪一样的重武器,就连围墙上,虽然因为没有多少灯光,视线有些暗,但也能看到有不少士兵跟火力点,很明显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而在来的路上,尹锐志早就发现,去厂区的道路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岗哨,每一个岗哨有三个士兵查岗站岗,此外在道路外面还有不少三人一组,打着灯笼牵着狗的巡逻小组在四处巡逻。

    总之在围墙周围一百米内,一片灯火通明跟戒备森严,一百米外的道路上也是灯火通明,灯光照射范围外则有不少暗哨跟巡逻小组,正常来说除非强攻,否则外人根本就无法不被发现的悄悄接近厂区。

    根据李志高的说法,这片工业区,因为涉及很多机密,属于一级警戒区,意思是如果发现有人不通过正常途径非法接近到围墙外一百米范围内,可以不经过警告就开枪。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这个工业区本身已经被诸如军营,普通工业区等二级警戒区所包围,属于真正的核心地段,任何人想进到这里,都必须通过周围的二级警戒区,而如果是陌生人在经过二级警戒区都没被发现,那就是真有问题,立刻开枪也没啥大问题了。

    当然,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别有用心,是不会被误伤的,因为如果你真的是走错路,在接近厂区之前,你就会被巡逻小队发现,然后被劝阻,如果你没被巡逻小队发现,接近一百米,那么你也会被警戒哨的人发现,再次进行劝阻,如果两方面都没发现,那就是真正有问题的人,开枪射击一点没错。

    别的不说,只是这种戒备森严,就让尹锐志兴趣大增,毕竟有这种戒备,厂区得机密成啥样啊。

    一路通行,最终进入围墙之内后,发现也是围墙后面也是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旁边也都点着路灯,但灯光就没有之前来的路上那么亮,只是能看清路面而已,跟亮如白昼完全不同。

    同样的,围墙里面的道路两旁,也有不少三人一组的士兵在巡逻,只不过没有围墙外面那么多而已,按照李志高的说辞,他这里是外紧内松,想进来很难,但进来之后就没那么多士兵了,这是为了让厂区的工作人员在心理上能更轻松一点。

    能够看得出来,道路两旁都是鳞次栉比的房屋,这些房屋都是奇怪的平房,这些平房又打又简单,很显然,这些房子都是李志高建设的板房车间。

    车队继续走,走了大概十多分钟,才来到一处巨大的板房车间处,然后李志高带着尹锐志下车,在经过重重哨卡之后,这才在三个穿着蓝色工作装的中年人引领下,进入了车间里面。

    一进入车间,还没听说什么呢,尹锐志就立刻被里面的景象所震撼了!

    车间里面的空间十分大,天花板上都是能发出白色光芒的白灯,把整个车间里面照射的亮如白昼,而在车间里面,到处都是巨大的机器,还有不少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在期间忙碌,但给人感觉就渺小很多。

    车间外面还不明显,但一进入车间里面,各种机器的噪音混杂在一起,以至于如果不大点声说话,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由于这里说话困难,所以一行人随后就去了厂长办公室,在这里的噪音就小了很多,然后李志高开始问话,那个姓叶的厂长则开始一一解答。

    等问的差不多,李志高转头一看尹锐志,发现她还在透过玻璃窗向外看,似乎对车间外面十分感兴趣。

    “怎么样,感想如何?”李志高笑着问。

    “很大,很气派。”尹锐志指了指一条传送带上的枪械,“如果我没看错,你这里是生产枪械的工厂吧?”

    “没错。”李志高一点头,“这里就是生产枪械的生产线。”

    “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尹锐志皱皱眉,“枪械生产是这么简单的么?就这么从头到尾的走一圈,就出来了?”

    “枪械生产可没那么简单。”李志高笑了笑,“你看着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我这里都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流水化生产线,把所有的工序都模块化自动化,这才看起来好像流水作业一样简单。”

    的确,李志高这里的生产线,都是从南非定制的全套自动化生产线,是专门生产枪械的,都是数控机床跟自动化控制器,简化了生产工序,需要人工的地方很少。

    别看南非是非洲国家,军队数量也不多,但南非的军工生产可是世界出名的,特别在轻武器制造方面,更是名列前茅,至少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方面,比中国都强了,技术可以跟美国相媲美。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南非你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哪怕是军工生产线也毫不费力。

    要说在以前,要在南非买军工生产线,那是不可思议的,但自从黑人掌权后,南非白人受到很大的压制,而南非的主要工厂呢,比如军工厂之类的,却都是白人为主,加之南非的军工厂很多都是私人的,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比较混乱的情况,那就是只要有钱,不出南非的话,生产线随便你买。

    对于这种情况,南非政斧也没啥好办法,只能从路径上下功夫,也就是加强出入境的管理跟警戒,严防军火走私。虽然军火走私的情况很难完全控制,但要阻止生产线就比较简单了,毕竟生产线不是那么容易运出去的。

    但李志高不同,他有戒指,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的运出去,只需要花钱买下一条生产线,然后放在自己仓库里,之后一收,就带到这边来了。

    生产线买回来,再提前让人备齐说明资料以及录好视频,打上字幕,然后让这边的工人自己看自己学就是。

    有现成的资料还有教学视频,又有现成的生产线,原材料则从现代社会运过来,比如无缝钢管等,其他木质枪托之类的配件则在这边生产,如此一来,用拥有数控机床的现代生产线,生产中正式步枪那是小意思。

    不过,之前毕竟不熟悉,很多工人都是一边摸索一边生产,产能并不高,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才算摸出点门道,能比较熟练的使用这条生产线,如此产能才飞速的提高。

    果然,李志高很快就带着尹锐志出了厂长办公室,在叶厂长的带领下,开始参观这边的生产线,来近距离观察一支步枪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其实一支步枪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拉膛线,现代制造膛线的方法主要有这么几种——切削法、模头顶拉法、冷锻法。

    其中切削法主要是单点钩切法以及多点式拉削法,这些工艺是最早的,单点钩切法多是小作坊,一般军工厂早就不用了,普遍的是多点式拉削法。比如在二十世纪初,各列强国家的军用步枪也主要是通过多点式拉削法生产膛线的,即使在德国人发明锤锻法之后,还是有许多枪用此法来大量生产。

    锤锻法,也叫冷锻法,这是德国在1930年代发明的,多用来制造多角型膛线,适合大量生产枪管。它的作法是将枪管钻一个比阴膛直径稍大的洞,将一根和枪管内膛形状相反、贯串整根枪管的高硬度模杆放在洞中,然后以机器在枪管外锤打,把钢材挤到紧贴模杆,然后将模杆抽出,模杆突出的地方所压出的就变成阴膛线了。这种方法初期要投入巨额资金,但生产速度快,成本也低,所以这种方法的出现,才使得膛线生产得到了飞跃是发展,间接促进了武器的巨大进步。当然,在1910年,这种方法还没发明出来。

    模头顶拉法是1950年代,由美国雷明顿公司工程师麦克·华克发明的膛线制法。其方法是先将枪管钻一个比膛径稍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膛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用高压机器从洞中边转边压下去,将钢材挤成阴膛线和阳膛。用这种方法制作膛线,速度比锤锻法更快,成本更低,而且更精确,现代枪管多数都用此方法制作。

    很显然,李志高这套枪械生产线,用的就是模头顶拉法,也是最先进的一种方法。

    在厂长以及李志高的带领下,尹锐志从头观看了整个步枪的生产流程,看过之后才震惊与这些机器的力量。

    只见先是一排排钢管自动落下,然后有专门的机器给拉膛线,机器拉膛线的速度很快,不过十几秒钟就能自动拉好膛线,膛线拉好之后,枪管自动被传送带送走,开始下面的组装流程。

    之后,就看到在传送带两边有许多工人,他们开始紧张的组装各种配件,每一个位置的工人,都是只做一个组装动作,也就是只组装一个部件,组装好一个部件后,就会把半成品继续放在另外一条传送带上,传送到下一个流程,由另外一组工人装配另外的部件。

    总之,尹锐志算是看出来了,这条生产线主要是拉膛线为主,拉好膛线的枪管会在传送带上被分配到各个装配小组的手中,由各个生产小组组装成一支崭新的步枪,整个一流水线艹作。

    根据叶厂长的解说,这条生产线上,一共有十五个装配小组,每一个装配小组三十二人,组装一支步枪的时间是半个小时,这还是因为工人不太熟练的缘故,如果熟练了,时间能缩短到十五分钟甚至更短。

    半个小时一支步枪,这是多恐怖的速度?虽然这里只是组装的时间,其他枪械部件要另外生产,而且拴动步枪相对简单,但只是这样也够恐怖了!

    “半个小时一支步枪,一天岂不是能生产48支步枪?”尹锐志问,“你这里十五个小组,一天岂不是可以生产720支步枪?”

    “理论上是这样。”叶厂长摇摇头,“不过目前来说,我们的工人技术还不熟练,而且这种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工人都需要休息,就算我们三班倒,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种理论速度,就算做到了,质量方面可能会有问题,而质量有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规定的是,每个生产小组一天的生产计划是三十支步枪,完成计划就可以,超额有奖励,但都要保质保量。”

    “一个小组一天生产三十支步枪,那十五个小组岂不是四百五十支枪?”

    “是这样。”叶厂长点头,“你也看到了,枪管的生产速度要比枪支的生产速度快的多,而一支步枪最主要的部件就是枪管,最重要的工艺则是拉膛线。枪管我们目前不用自己产,而有了这台机器后,拉膛线这种最复杂的工艺反而成了最简单的事情,有了拉好膛线的枪管,其他配件就没那么复杂了,更何况我们还有专门的机器生产配件,速度也是一顶一的快。因此,制约枪支生产速度的,实际上是我们的组装速度,而不是配件生产速度。”

    的确,叶厂长没说错,一支步枪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枪管,拉膛线也是最重要的工艺之一,特别对中正式这种步枪来说,这种工艺最重要。

    李志高弄来的这套生产枪械的机器,最重要的就是那台拉膛线的机器,这台机器用的是模头顶拉法,而且是全自动化数控机床,中间完全不用人艹作,保证了最大的精度,也就是说,用这台机器拉出的膛线,精度绝对是世界第一的,良品率高的惊人。

    至于枪械的其他配件,有各种机床伺候,工人只要按照图纸设计,把李志高从现代社会进口的原材料放在机床上按照艹作说明制作就行,根本没多大技术含量。

    然后这些配件会被统一输送到装配线,由装配小组组装,装配小组也是玩的流水线,这方面,就只能是熟能生巧了。

    “我们现在还是人手太少啊。”那个叶厂长还在感叹,“配件生产方面,我们有先进的机器支持,不成问题,但在组装方面,必须靠人工一点一点做,可惜我们实在是没有更多熟练工人,才不得不放慢生产速度。如果增加生产小组,增加工人数量,加强工人的熟练程度,那么完全可以提高步枪的生产速度。可以这么说,只要装配小组足够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枪支的生产速度跟枪管的生产速度相匹配,几十秒一支枪不敢说,但一分钟一支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那样需要的工人数量就太多了。

    “一分钟一支枪?”尹锐志有些目瞪口呆。

    “好了,别听他胡说,那只是理论上的生产速度。”李志高笑着插嘴,“实际上一支步枪生产出来,还得经过严格的测试,挑选出合格的步枪,没那么快交付使用的。”

    “那,那……”被惊到的尹锐志愣了愣,这才问叶厂长,“那你实话说,你们这个兵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合格的步枪?”

    “这……”那个叶厂长看了看李志高,发现对方点头后,这才继续回答道,“目前我们这个一号车间,一天三班倒,就算加上后期的枪支检测,一天也最少能生产四百支合格的步枪。”

    “一天四百!”尹锐志点点头,“一个月就是一万两千支步枪?这速度,都比得上西方列强的兵工厂了吧。”

    “嘿嘿,目前还比不上。”李志高笑了笑,“不过,那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兵工厂规模比我的大,工人比我多,并且我这的产能也没完全爆发的缘故,真的爆发出来,就列强的那点产能,根本没法跟我比。没办法,这就是技术的代差。”

    看到李志高这么得意,尹锐志一阵无语,她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其实这里只是生产步枪的生产线,不算多复杂。”李志高继续道,“枪械好生产,但子弹却难生产,你跟我来,我带你看看我们的子弹生产线,那才是真正让人震惊的呢。”

    接下来,李志高跟叶厂长又去了另外一个车间,这里的机器更多更复杂,但工人反而却比步枪车间少了。

    “这里就是子弹生产线了。”李志高用手一比划,然后自豪的道,“看到没,我这里都是全自动的生产线,专门生产m43枪弹,呃,也就是中正式步枪使用的7.62*39毫米的子弹。”

    看着那哗啦啦一堆黄橙橙的子弹从一个传送带上落下,然后被工人捞起检查,再封装进子弹盒内,尹锐志再次发愣,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的确,子弹的生产工艺比枪械的工艺更复杂,流程也更多,就以李志高生产的m43枪弹,或者说56式枪弹为例,真的分解开来,光子弹壳,就有37道工序,不过后来经过改良,已经简化到23道工序,至于子弹头,过去是43道工序,如今则有15道工序,再加上组装、拣选等工序,也就是说,在这条生产线上,一发子弹所有工序一共是87道。

    当然了,因为有现成的生产线,加上有从现代进口的原材料,所以子弹的生产工序虽然更复杂,但需要人工艹作的地方不多,工人能做的,无非是及时补充原材料以及维护生产线。

    其中在子弹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最大的,是最后的拣选工艺,也就是子弹完整的生产出来后,工人要对子弹的质量以及弹形进行较量,也就是俗称的称量和合膛,这道工序是在称量合膛机上完成的,所有都是人工目测以及人工称量,其目的是及时剔除质量及弹形不符合要求的枪弹,达到枪弹出厂百分之百的合格率。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现代的生产线以及从现代进口的原材料,要想这么快就生产出合格的子弹,绝对没那么容易。

    “你这个地方,一天能产多少子弹?”尹锐志干脆问她能明白的。

    “我这条生产线啊,如果开足马力,保证原材料供应,一天最少能生产十万发子弹。”李志高笑了笑,“不过目前没必要开足马力,一天只要保证生产五万发子弹就行。”

    “五万发?这么多?”尹锐志惊呼。

    “这有啥,毛毛雨而已。”李志高笑了笑。

    的确不多,这种生产线一天生产个十万发子弹跟玩似的,如果不太注重子弹的检测,把关方面放松一点,减少点良品率,那产量超过曰产二十万发也没问题,这还是进口的普通生产线,不是大型那种。其实别说现代生产线了,就算民国时代,阎锡山在二十年代的兵工厂,那厂里一条子弹生产线一天就能生产两万发子弹,后来阎锡山的兵工厂一个月就能生产420万发子弹,那根本没有可比姓。

    就算是在这1910年,西方列强的一条子弹生产线,一天生产个三五万发子弹跟玩似的,当然质量跟良品率可能就没有自己的好是真的。

    “这还毛毛雨,你这,这……”尹锐志完全不知道该形容李志高的态度。

    “嘿嘿,这就被吓到了?”李志高看见她这样,不知为何,心情极大的爽快,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告诉你哈,你看到的只是步枪跟子弹生产线,我还有火炮生产线呢。”

    “火炮?你还能生产火炮?”

    “那当然。”李志高笑眯眯的点头,然后开始数指头,“那,我的一号车间专门生产中正式步枪,这边的二号车间专门生产子弹,这些你都看过了。另外呢,三号车间专门生产大炮,目前主要生产92式步兵炮、97式90毫米迫击炮这两种,后期等积累成熟了,准备继续上马大口径火炮。至于四号车间,则专门生产炮弹,比如92式步兵炮的炮弹以及90毫米迫击炮炮弹。此外我还有五号车间,专门做舰船研究的,不过目前只是研究阶段,还没有成品,还有六号车间,是生产飞机的,哦,对了,他们倒是生产了几架木制飞机,可惜我不太满意,嗯,还有……”

    “停,别说了。”尹锐志苦笑了一下,“我知道你的这个工厂很厉害了,不用再絮叨了。”

    “怎么样,要不要一一都去参观一下?”李志高笑眯眯的道,“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不用了。”尹锐志摇摇头,“虽然我不知道清廷的兵工厂如何,但肯定没你的武器产量多,武器也没有你的好。你有这么强的工厂,能自己产武器,有那么多钱,还有那么多军队,你,你完全……”

    “怎么,又想劝我造反啊?”李志高笑着摇摇头,“你也看到了,我这看起来不错,但其实很多都只是刚开始,根本不成熟,所以现在造反不是时机。”

    的确,李志高这段时间每天来回穿越的倒腾物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后世的各种机械设备,比如号称工业母机的各种机床,而且还是直接弄来先进的数控机床。

    虽然有全套的说明资料以及视频教学,又特别找来年纪轻,有文化的人来封闭化学习,甚至还找了不少比如锁匠、铁匠木匠等技术型人才加入进来,但毕竟技术代差太大,这些人哪怕够年轻,认字也多,而且资料全面,但要想全面吃透也没那么简单。

    像步枪子弹甚至火炮炮弹啥的还好说,更多的是靠机器的力量,只要原材料跟上,按照现成的图纸说明生产没多大困难,但像其他工业设备的生产,就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了。

    总而言之,哪怕拥有后世的技术资料跟设备,哪怕暂时并不追求技术积累,只求能早点的山寨模仿,但也只能建设一个跨时代的兵工厂,但却很难一下子培养出跨时代的工人跟工程师。也就是说,技术设备好解决,但能吃透这些的工人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甚至一两个月也够呛能培养出来,一年两年也只是勉强,需要耐心跟时间慢慢磨。

    所以说,李志高现在就是典型的广积粮缓称王阶段,能多点发展时间,就多点时间,至于造反,他不急。

    lt;/agt;lt;agt;lt;/agt;;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