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9:02
字数:1442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与刘润生不欢而散之后,杨度快步的离开了行政院,一出行政院的大门,他脸上的愤慨忽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淡淡的漠然,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嘴角还带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只是这丝笑容一闪即逝,很难让人察觉。

    “老爷,您出来了。”看到杨度出来了,一名穿了长袍马褂,看起来像个下人的中年人立刻赶过来,走到杨度近前后,他却左右看了看后,又低下头小声问,“情况谈的怎么样了?”

    “哎,还能怎么样,不成。”杨度叹了口气。

    “怎么,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个中年人一脸怒容。

    “这年头,又有什么天下之大不韪的。”杨度戏虐的一笑,接着就摇摇头,“总之,这事儿我已经跟他们提出抗议了,但正如我之前所说,这只能是表明我们的态度,对实际情况根本没用,照这样看来,最终还是得靠实力来说话。”

    “事情就没有挽回余地了么?”那个中年人皱眉。

    “除非李志高发疯,或者突然死掉。”杨度笑了笑,“要不然,换做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同意交出那四条船的。”

    “可是……”

    “好了,你只是我的一个下人。”杨度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这些事情不是你该操心的,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就行了。”

    “是。”那个人一听,立刻重新低下头,不再过问这些了。

    看到他消停了,杨度轻轻摇了摇头。

    如今虽然清廷垮台,表面上消灭了帝制,但还没有真正的成立共和制的民国。而且长期以来的上下尊卑也没有完全消除,因此正常来说,一个下人是不可能这么随意跟主人讨论这些事情的。

    不过,杨度的这个下人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这个人原本是袁世凯的家丁。后来派杨度过来这边的时候,袁世凯看到杨度孤身一人,就把这个武功高强的家丁派给杨度当下人兼护卫,专门负责杨度的安全,算是一种恩宠。

    当然,这人除了护卫杨度外,还有一个监视杨度兼传递消息的特殊使命,说白了,这人就是一个密探。对此。杨度是心知肚明,因此过去对他也还算客气,从没有拿主人的架势。

    当然,就算是密探,按说也不该随便问杨度这些,实在是这个密探出身军旅,对密探这行不太专业,对袁世凯又一向死忠。加上以前杨度对他十分的客气,因此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后。就口不择言的问了起来,完全没有下人跟主人之间的语气。

    现在被杨度一番训斥,他也反应过来,以为杨度是提醒自己目前身在险地,不能乱说话,于是就继续低眉顺眼。不再多嘴多舌了。

    看见这个“下人”不再多嘴饶舌,杨度嘴角微微一撇,这就跟他走到停车场里专门配给自己的长安星光面包车边,打算乘坐这种“高档汽车”回去休息。

    然而,就在他刚刚打开车门的时候。忽然一个声音呼住了他:“皙子兄,别来无恙!”

    听到这声呼唤,杨度停下了上车的脚步,转过头一看,是一个穿西装戴眼镜,留着四六分短发,带着一脸温和笑容的中年人。

    看到这个中年人,杨度立刻睁大了眼睛:“耕父?是你?”

    “没错,可不就是我咯。”那个人笑眯眯的点点头。

    这个被杨度称呼为耕父的人,全名叫夏寿田,过去跟杨度算是好友兼同学,都一起在大教育家,家以及号称帝王之师的王闿运门下。

    论起来,夏寿田在过去可比杨度有名气多了,在光绪24年的时候,夏寿田就中了进士第八名,并且殿试中还获得了榜眼,取得清代湘南地区科举最好成绩,历任翰林院编修、学部图书馆总篡,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在王闿运的弟子中,他原本是混的最好的一位。可惜,后来他为父辨诬,触怒了朝廷遭到革职,从此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在另外一个时空,他在民国元年的时候会当上湖北省民政长,后来袁世凯称帝,制诰也多出其手,是一个极力鼓吹帝制跟帝王之术的人。

    但在这个时空,他的人生却进入另外一个拐弯,成了江南政府行政院的机要秘书,很受刘润生的崇信。

    之所以受到刘润生的崇信,是因为刘润生毕竟出身低微,因此对那些文化人,特别是有功名的文化人相当信任,而夏寿田曾经当过榜眼,写的一手好字,并且在被罢官之后,性子也磨平了很多,待人接物比较圆滑,这才入了刘润生的法眼,在陶成章去职,刘润生成为行政院院长之后,就把他提拔成了行政院的机要秘书。

    不过,夏寿田成为机要秘书的事情,也是刚发生不久的事情,由于还没有正式任命,所以外人所知不多,因此杨度对此也是并不知情。

    “好哇你!”杨度笑着指了指夏寿田,“来这里也不说一声。咦,看你这身打扮,怎么,你来这里是……”

    “呵呵。”夏寿田笑了笑,“这里说话不方便,而且,我肚子也饿了,你不请我吃个饭?”

    “哈哈哈,打秋风打到我头上了。”杨度笑道,“行,大家这么久没见,既然你想让我请客,那我断然不能拒绝。你说吧,想吃什么?”

    “那就去美味居吧。”夏寿田笑道,“那里的毛峰熏鲥鱼跟鱼咬羊可是很出名的,我想吃很久了。”

    “美味居?你还真会选啊。”杨度苦笑着摇头。

    美味居是一家饭馆,主要以沿江菜为主,这家饭馆历史并不长,总共也就开了半年不到的时间,但时间虽短,名气却大。之所以名气大,除了这家饭馆装修够豪华,师傅够水平,味道够地道,服务够周到,价格够昂贵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家饭馆的后台够硬气。

    美味居的老板是个女人,夫家姓陈,因此大家也都叫她陈氏。陈氏是本地人,原本不起眼,但她说起来跟李志高还有点渊源,因为她的老公就是原先陈家庄的主人陈大少,也就是最早卖给李志高一座庄园的那个陈大少。

    前文说了,陈大少是个瘾君子,因为从小就吸大烟。身体差的一塌糊涂,而且一事无成,只会不停的败家。半年前,这个陈大少跌了个一个跟斗,忽然不知怎么的就死了,此后陈氏就成了寡妇。

    死了男人后,陈家的家产也被陈大少的堂兄弟给抢夺一空,陈氏一个人无依无靠不说。而且还因为长得好看,被自己老公的堂兄给看上了。不停的百般刁难,万般无奈之下,她想到了李志高,但她不敢直接去找李志高,就找到了刘润生的老婆张氏。

    虽然张氏名义上还是李志高的内宅管家婆,但因为李志高秘密很多。因此平时很少在陈家庄住,陈家庄基本都是给张氏以及刘润生的老娘住,李志高在外面另有居所。

    念及这点旧情,加上张氏心软,听了陈氏的哭诉后。新生怜惜,就亲自出面当陈氏的靠山。张氏一出马,不但陈家的人立刻断了的对陈氏的邪念,还把陈氏死去老公的家产还给了陈氏,因为感激,加上也想有个更强的靠山,陈氏就跟张氏拜了姐妹。

    这陈氏做的一手好菜,尤其擅长沿江菜,有一次她来陈家庄串门,亲自下厨做了点私家菜,正好李志高过来跟刘润生谈事儿,就留下来吃了顿饭,席间对陈氏做的菜赞不绝口,连说美味。此后陈氏也起了心思,干脆跟张氏合股开了一家美味居,专门做沿江菜。

    因为美味居有刘润生的老婆张氏做后台,加上李志高跟刘润生也经常过去吃饭,很多高官也逐渐跟着过去消费,这样一来,这家美味居逐渐流行开去,每天都络绎不绝。再后来,陈氏听了李志高的建议,把饭店的格调变高,花重金装修,又请了许多名厨,还增加了戏台子,洗浴桑拿等其他设施,把原本的普通饭馆变成了高档的私人会所,这样一来,人虽然少了,但名气反而更大了,因为来美味居的都是非富则贵,成了名符其实的以吃饭为主的高档会所。

    总之,能去美味居吃顿饭,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夏寿田虽然刚刚被任命为行政院机要秘书,但手中并不宽裕,于是才想到要杨度请客。

    杨度呢,按说他自己也是没啥钱的,但他身为联络特使,一切花销都由袁世凯买单,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公款吃喝,因此他才这么有底气。

    就这样,一行人乘坐杨度的公车,直接来到了美味居,又要了一个雅间,点了几个招牌菜,然后就开始边吃边聊了起来。

    一开始,夏寿田跟杨度都是在忆往昔峥嵘岁月,也就是回忆过去的那些年,但说着说着,杨度却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头,因为这夏寿田后来说了很多隐喻,明显是话里有话,也就是说,他今天找自己吃饭,目的并不单纯。

    发觉不对后,杨度不动声色的找了个借口,把那个袁世凯派来的长随打发走,等房间里只有他跟夏寿田两个人之后,杨度干脆把酒杯一放:“耕父兄,这里没外人了,有什么话你直说吧。”

    “呵呵。”夏寿田笑了笑,也放下酒杯,“我就知道瞒不过你。好,既然你问起来,那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贤弟,在说之前我想问问你,你对今后的时局如何看?或者说,这天下将最可能落在谁的手中?”

    “这个话题有点大啊。”杨度淡淡一笑,“怎么,耕父兄有什么好建议?”

    “你啊你,都到这个时候了,还藏着掖着。”夏寿田指着杨度摇摇头,“我还不了解你,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你要是心里没点想法,你会跟我过来吃饭?我可不信你不知道我找你来是为了什么。”

    “呵呵。”杨度笑了笑,又拿起酒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好酒,真是好酒啊。”

    “算了。我也不跟你绕弯子。”看见他这幅模样,夏寿田干脆摇摇头,“其实我今天来,是受人之拖,这个人你刚刚还见过,他就是行政院的刘院长。”

    “哦。”杨度眼睛眯了眯。“你是说刘润生?”

    “你啊。”夏寿田苦笑着摇摇头,“人家可是堂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行政院院长,你就这么直呼其名?”

    “那叫他什么?”杨度撇撇嘴,“他好像没有字号吧,而且他还以这个为荣呢。”

    的确,刘润生以前是货郎子出身,没有字号,后来跟着李志高发迹了,也依然没有给自己取字号。反而以这点为荣。刘润生的这些做派,固然赢得了许多中下层民众的欢迎,但像杨度这种知识分子,却对此颇不以为然。

    “算了,我不跟你争这些。”夏寿田摇摇头,“反正说也没用。”

    “我倒是奇怪了。”杨度道,“你怎么会给他当说客的?”

    “没办法,谁让我现在是他手下呢。”夏寿田说完。就把他刚刚获得行政院机要秘书职位的事情说了出来。

    “哦,恭喜恭喜。原来是高升了。”杨度拱拱手,“耕父兄,你以后这可是鹏程似锦啊。”

    “取笑了。”夏寿田苦笑着摇摇头,“既然都说开了,我也没啥好隐瞒的。刘院长的意思是很看好你的才能,想拉拢你到我们这边来。因为根据消息。北边最近要把你换回去当参议,换唐绍仪过来当全权特使,所以刘院长想让你做内应,去北边后,把北边高层的消息传过来。”

    “原来是想让我当叛徒跟奸细?”杨度笑着问。“你觉得可能么?”

    “我觉得……可能。”夏寿田定定的看着杨度,“你是一个聪明人,而且你在这呆了这么久,不会看不出天下大势如何。实话说,照目前的情况看,就算袁世凯他那五十万大军的扩军计划能实现,也根本无法当李主席的对手。袁世凯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靠钱罢了,但要比钱,这天下谁还能比得上李主席?更何况李主席还有神秘势力做靠山,不但有钱,还有大量的先进武器跟设备。

    那,这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变化,一片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说句不客气的,现在李主席要想出兵的话,袁世凯根本挡不住,就算再等一等,李主席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而袁世凯无论如何追赶,也是追赶不上的。”

    “呵呵,有些事情,可不是光看对比就行的。”杨度淡淡一笑,“没真正碰过,谁知道是不是草头兵,要这样的话,大家也不用打仗了,大家排队数人头就是了,谁的人头多谁就赢好了。”

    “你这是在自欺欺人啊。”夏寿田摇摇头,“这都什么时代了?这年头,比的是谁有钱,比的是谁有更多士兵跟新武器。袁世凯连陆军都磕磕绊绊,听说连武器都不全,而李主席这边武器一点不缺,飞机大炮都有,还有很多重炮……算了,这些我不说了,你肯定看的比我明白。总之呢,如果没意外,这天下早晚是姓李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看明白了,而据我看,李主席也的确是个成大事的人,所以说,为了你好,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尽早抛弃袁世凯那条注定要沉的船,及早抓住这边的梯子才是。”

    “哎,你说的我都懂。”杨度叹了口气,“只可惜袁公带我恩重如山,我不忍弃之。”

    “恩重如山?未必吧。”夏寿田冷笑了下,“要真是器重你,怎么会把你扔在这边这么久?而且,最近为什么把你调回去?还不是因为对你最近的工作不满?要真是对你好,干嘛只给你一个总统府参议的职位?”

    “好了,耕父兄,你别说了。”杨度摆摆手,“今天我们只论私交,其他不论,如果你再说,那我就走人了!”

    “可是……”

    “耕父兄!”杨度定定的看着夏寿田,“我也知道袁公目前比不过李公,不过,做人要有始有终,我不能吃着北边的俸禄,做着南边的官,更不能做奸细,那才是真正的毁我。就算我以后要来这里,我也一定会先正正经经的辞职,并且不会泄露北边的事情,这样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你说呢?”

    “这……”

    “好了好了!”杨度给彼此倒满了酒,“你我兄弟好不容易见面,不提这些扫兴的事情了,来,干了,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好吧,那我们就不醉不归!”夏寿田点点头。

    就在杨度举杯痛饮的时候,心底里却在不停的冷笑。

    杨度是谁?那是聪明绝顶的主,他太了解这个同学了,他心胸狭窄,才没那么好心邀请自己当同僚呢。

    以杨度的看法,刘润生出身小商人之家,虽然比较会算计,但却本性忠厚,不太可能提出让自己当奸细的提议,因此那个当奸细的提议,十有**是夏寿田提出来的。

    可以想见,一旦自己接受了这个提议,那么他的仕途就算是到头了,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乐意让一个奸细获得高位,这跟清初时期大赏投诚者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更何况自古以来做这个事儿的人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而且,杨度心高气傲,在他看来,刘润生论能力,最多只能当个小镇长,再高就不行了,他唯一可取的,就是够忠心,另外就是运气好,是最早从龙的人。

    但是,以目前李志高政府的新气象来看,李志高越来越注重能力,因为李志高现在弄的那些都不是普通人能搞的,因此在今后一旦统一全国,必然是有能力的人获得高位,而他杨度只要别犯大错,早晚能在未来的分肥中获得一席之地。

    因此,虽然杨度早就不看好袁世凯了,但一来这争霸天下的事儿,不到最后一刻很难知道鹿死谁手,二来他就算以后要改换门庭,也得清清白白,至少得先在北边那里辞了职,然后才好来这边投靠,万万不能干那种当奸细的活。

    当奸细或者可以一时得利,但早晚会被人顾忌,这些事情,他明白,夏寿田也明白,因此夏寿田让自己这么做,就是没安好心。

    不过,想到这里,杨度不得不再次在心底里来了一声叹息。

    平心而论,杨度原先是看好袁世凯的,他早在清朝的时候就认为袁世凯能取得天下,可谁知道后来凭空冒出个李志高,也不知道从哪儿获得的支持,在短短一年多就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并且越来越强,一下子就把袁世凯甩开,而且是越甩越远。

    现在,连夏寿田这个这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都开始提前谋划了,就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看好李志高,而不看好袁世凯。

    在以前没来太平府的时候,对这边还只是雾里看花,但当杨度亲自来到这里,并且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越发明白两者之间的差距。

    总之,袁世凯跟李志高相比的话,财力不如,军力不如,连人心向背也不如,如果没有意外,比如李志高忽然死去,否则袁世凯很难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游戏中有多少胜算。

    在杨度看来,如今李志高大势已成,暂时的不争,只不过是为人谨慎,想做好万全的准备而已。因此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劝说袁世凯放下执念,早早跟李志高投诚,这样或许还能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要真的硬碰硬,只能是鸡蛋碰石头,得不偿失。

    可问题是,袁世凯能放下天下第一人的执念么?能再次放下身段,屈身与李志高这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之下么?

    算了,这次回去后尽力而为吧,只要对得起袁世凯的知遇之恩,把人情还给他就够了,至于以后,那只能是以后再说吧。(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